《汉人崛起》免费阅读!

第41章 谈古说今 一(2/2)

作者:可也心向天空


    林青一幅严肃表情,虽是身形瘦小,却也没有多少滑稽。

    顾炎武听完点了点头,但就如他所说,他并不擅长教授学生,林青这个年纪能说唐诗,已经算是极聪慧了,可顾炎武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在他看来,能背一篇李白的《将进酒》,实在算不得什么。

    顾炎武道:“背得不错,一字不差,但我还是不能收你。”说完望着街上行人。

    林青有些气馁,怎样才能让他相信自己是神童而收下自己呢?

    看着眼前与黄宗羲,王夫之齐名的清初三大家,林青脑海里飞快搜寻着前世对顾炎武的所知。

    据林青了解,顾炎武可以说是公开的“地下党”,其一生可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明万历年间被过继给了去世的堂伯,虽是嗣子,但其十六岁便守寡的继母王氏却待之如亲子,从少时起便一直以岳飞、文天祥为榜样教授他。

    清军攻破帝都后,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还掌握在当时的弘光朝廷手中,那时一度无意仕途的顾炎武,经人推荐成为南明朝廷兵部司务。他满怀jī qíng地写下系列政论作品《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希望给当政者以借鉴,励精图治,恢复故国。

    弘光朝廷中的当权者,如钱谦益等,饱读诗书的学士不少,哪个不明白他的理论?但哪个又会重视他的理论?大家争权夺利窝里斗,忙得正酣,谁有时间搭理他呢?因此,还没等顾炎武赶到南京真正进入朝廷核心时,于路途中清军就已攻破南京,弘光皇帝被俘、南明军崩溃。

    这时候,江南一带民众纷纷组织起义军抗击清廷铁骑,一时间起义队伍风起云涌,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也加入了其中一支。

    虽是众志成城,但却无力回天。因为大明此时唯一的精锐关宁军,已在吴三桂带领下降了清廷,仅凭临时拼凑起来,平日毫无训练的队伍,哪里是八旗铁骑的对手呢?

    很快,义军败退松江、嘉定等地相继陷落。虽然败了,但他们真的是已尽了力,其反抗清军时是有多激烈呢?只需看清军因为攻城时遭到的反抗太顽强,在城破后进行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可知晓当时是有多么惨烈。

    接着,顾炎武潜回老家昆山守城拒敌,失守后,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顾炎武逃往语濂径。

    顾炎武游历前的最后一战,是常熟的攻坚战,不过天意似乎注定了义军要败北,好像也没有胜过,这一战,嗣母王氏绝食而亡,临终嘱咐顾炎武:“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这所有的国仇家恨,让顾炎武更加坚定了反清的决心,此后的多年不断联系各地政权,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

    林青此时遇到顾炎武,是因其看到反清复明无望,渐渐停止做无用功,专心于学问之上,就像他方才说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本章完)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