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杂记》免费阅读!

1、《两栖》(1/2)

作者:那些花名

    最近曝光率颇高的《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受到众多媒体的鼎力宣传。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很多大企业都争先恐后给这家公司站台。电视机里,薛诚那张干瘪的脸又苍老了许多。说起创始人薛诚,我曾有过一面之缘。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他,这一刻勾起我对那段往事的许多回忆……

    记的那是毕业的第二年,我在一家投资公司上班。其实也就干些跑腿的活,一些不太重视得融资项目,才会派给我们这些楞头青。公司是知名大财团旗下的产业,永远不会缺少赚钱的路子。但是总会有些没什么经济价值的项目,碍于人际关系,也得做做样子。至于投多少钱,那就另说了。

    这次接活的是我和小徐,小徐年纪和我相仿,知名大学古生物系高材生,专业过于冷门才在这混日子。

    当他把策划书拿给我的时候,再三叮嘱要认真看,对项目赞不绝口。我心想,这恐怕又是借高科技名头骗钱的主吧,好东西上头能交给我俩小喽罗么。没想到看完资料也勾起我的兴趣,其实这家公司更像是研究机构。主业是探索海洋生命体结构,优化物种基因,盈利模式居然是开发水陆两栖物种?!

    反正挺玄乎,资料里外观像狗的奇特生物zhào piàn非常诡异,特别是几张解剖图,清晰显示出鳍状肢内部骨骼、血管、肌肉、韧带的分布情况……

    打完出差申请,回家得准备一下,明早的飞机时间有些仓促。

    第二天差点误机,一个多小时的旅途我俩一直聊工作,说到这个公司就不得不提一下创始人的父亲。创始人和法人都是薛诚64岁,这老头没什么特别,网络上也查不到有价值的内容,但是他父亲薛远洋却大有来头。

    说起薛远洋,小徐的眼睛透过镜片光芒闪烁:“薛家解放前是大地主,长子薛远洋,近代著名生物学家,出版过好几本影响深远的著作,研究造诣非凡……”

    聊天的时间过得挺快,不知不觉我们该下飞机了。

    měi nǚ和大叔来接机,机场吃完饭,我们一行直奔园区。路上小徐和měi nǚ相谈甚欢,都是学术内容我没细听。这是一个海滨小城风景不错,沿着海岸线行车三个半小时才到目的地。位置蛮偏,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中途与一辆货车擦肩而过有惊无险。

    接机的大叔姓欧阳,薛诚的助理,名片后面挂着几个博士头衔。离开园区停车场,欧阳带领我们来到会议室。他边走边绍介,这栋两层的办公楼,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建筑,最早是个西式个学堂面积不大。从园区大门到这里也就120米上下,办公楼后面分隔不远,是四个独立仓库。

    路上并没见到其他工作人员。

    趁着欧阳出去,我就犯嘀咕:“咱这好歹是来谈投资,也没见好好伺候着,这公司也忒冷清了吧。”

    小徐笑了笑:“你就知足啦,中午不是管饭了吗。”

    “趁早拉倒,六菜一汤在哪不能吃,犯得着跑这大老远蹭饭……”我抱怨着,

    他没头没脑的问:“路上你有没有隐约听到小孩哭?”

    “左顾右盼,还真没注意。”

    “可能我听错了。”小徐扶了扶眼镜。

    “咯吱”开门的是欧阳,后面跟着薛诚和接机的měi nǚ。

    飞机上见过薛诚的zhào piàn,一眼就认出他来。个子不高,脸干瘪头发斑白,小三角眼炯炯有神。大家客套一番才进入正题,女孩叫做薛倩是薛诚女儿,还真看不出来是父女。接下来就由她给我们讲解,投影幕布上划过一张张ppt,我俩也大致弄清楚了概况。公司建立在薛远洋的研究基础之上,前身为私人研究所,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个员工。

    不过呢,也有令人震惊的地方,他们已经成功培育出新型两栖哺乳动物!这样不可思议的研究成果,一旦公布于众,必然会掀起学术与舆论的狂风巨浪。见我俩将信将疑,薛诚临时决定带我们去仓库见见实物,我俩很兴奋,毕竟这是完全未知且远超想象的东西。

    “薛总,这是干嘛用?”路上我指着仓库里延伸出来的巨型管道。

    “这是水体循环过滤系统,目前正在升级翻新。”薛诚声音略显沙哑。

    “把陆地生物引进海洋有什么深意么?”小徐插话。

    薛诚扭过头看了眼小徐语重心长地说:“海洋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生存的根本。”

    我很好奇的问:“难道人也可以在水里生存?”

    “你说呢”薛诚没拿正眼瞧我,

    “贵公司以后会往这方面发展吗?”小徐接着问,

    “或许吧”,薛诚注视远方,略加思索。

    “如何能让生物突破生理屏障?适应水生环境?”小徐进一步打探,

    “生命源自海洋,也必将回归海洋,物种进化是菱形进化路线,我只是加速了整个进化过程。”薛诚信心满满的回答。

    小徐迫切追问:“菱形进化?那树状进化呢?”

    薛诚:“物种进化与分化都是为了完善自身,那些不够完善的并没有存在的价值。树状进化的多样性,是由少到多分化,只是菱形进化路线前一半。菱形进化的后一半是由多到少的统一,物种优胜劣汰,最后一定只剩下最强者,其它统统灭绝。催生出绝对强大的生命体,掌控一切,如神一般的存在。进化不会停止,只会兼并与完善直至完美!”

    “您说得也没有依据吧,如果地球只剩下人类也是无法生存……”小徐反驳道,

    “最早的生命体就是单一形态,目前的时间节点已经处于物种大量消亡,进化过程推进到后半段。事实摆在眼前,你为什么反而觉得最初单一形态生命体不能重新存在呢?人类如果执迷不悟灭绝是必然的。”薛诚回头瞄了小徐一眼,

    小徐无言以对,我则一直插不上话。

    他俩一问一答,一行人已经来到仓库门口。内部空旷没有工作人员,光线很暗,一面两人高布满苔藓的水泥墙堵在前方。我们沿着钢梯小心翼翼攀爬上去,从上往下看水泥墙围成大水池,黑色的水面波涛起伏,底下应该有不少生物。

    欧阳抄起兜网,不消片刻就从池子里捞出一团拳头大小,深灰色的东西。应该是老鼠,因为出水后就吱吱叫个不停。

    薛倩打开手电,这才彻底看清楚它的样子。身上毛发浓密,尾巴如海狸一样宽扁。四肢间有脚蹼,头和老鼠差不多,牙齿异常发达,突兀的延伸出一截,眼睛反射幽幽蓝光。

    小徐想凑近看,猫着腰向前倾。不曾想它刚才还缩成毛团,此刻却猛然膨胀弹起!“啪!”迎面撞在小徐脸上,小徐急忙后退,一脚踩在水池湿滑边缘失去重心……

    即将跌进水里地刹那间,被薛倩一把拽住!好险,所有人都吓一跳。小徐跌坐在池边惊魂未定,欧阳扔下兜网,与我合力扶起小徐。

    欧阳拍拍他地肩膀:“你运气好,前天那个工人就……”

    “咳咳,大家下去吧,这里空气不好……”薛诚打断欧阳的话。

    来到外面,仓库门头标注着“一号培育池”。

    “薛总,那边就是二号培育池吧?”我指了一下旁边不远的仓库,

    “对,内侧的两个是三号培育池和杂物库。”手指向另外一个方向,

    “那么大一个仓库放杂物?”我有些不解。

    “时间还早我们去二号培育池吧,实验室也在里面。”薛诚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小徐仍心有余悸,落在队伍最后耷拉着。

    二号培育池空间更大一些,但是现代化实验室占据了一半面积,水池反而没有第一个开阔。路过水池边高墙能够听到“噗通、噗通”的杂音,及犬科动物地呜咽。实验室和水池隔着四道门,中途穿过一堆杂乱摆放待清理的医疗器械。

    操作间陈设,如同手术室。工作人员事先在手术台上固定了一只动物,它犬吠不止一直挣扎。无影灯打向遮布,我和小徐不敢上前。我用胳膊肘顶顶他,小声问:“还记得那些相片么?”

    “嗯”推了推变形的眼镜表情专注。

    父女俩换好白大褂,薛倩推出手术器械,从柜子里取了档案交给薛诚:“**解剖,第322次”隔着口罩声音更为沙哑。

    薛诚右手抓住遮布一角,朝我们点点头。想拿shǒu jī拍照却被欧阳制止,其实我对商业机密不感兴趣,只是好奇罢了。掀开遮布,神秘生物赫然曝光于众rén miàn前!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空气,那种犹如外星生物的东西,本不应该存在于地球!颠覆了我俩所有的生物学认知,狗?鱼?

    “犬鱼,人工培育,可繁衍的超进化物种之一。”薛诚介绍着,

    “和资料里的有差别,这是新品种吗?”小徐急切问道,

    薛诚:“给你们公司寄地zhào piàn是早期样品,这是完全体。”

    小徐:“要多少代才能培育成这样?”

    薛诚:“结合基因干预大概40代左右。”

    薛倩给它注射**,犬鱼慢慢停止挣扎,这才有机会细细打量。

    脑袋基本还是狗的形态,区别在于没有眼皮却有瞬膜,通俗来说“瞬膜”就是鸟类的那种半透明眼睑。耳朵退化,眼睛深蓝色特别大,犬齿发达,探出口腔不止5厘米。身体毛发浓密,外观魁梧,前腿呈鳍状,爪子锋利,无后腿,下半身从腰部往下,逐渐缩小为短粗的尾巴。尾巴末端分叉,末梢带钩爪。

    解开纵横交错的捆绑皮带,薛诚用刮刀剔除它胸部体毛,刮净的深色皮肤上,能看到密密麻麻米粒大小的黑孔。薛诚用手术刀划开皮肤,蓝色血液瞬间溢出。用机器吸掉血液,切开胸肌,ròu sè灰白,夹杂着茂密丝状物。紧贴肋骨顺着刀口窥探,胸腔里堆满如头发状的组织。血液顺着手术台淌了一地,像打破了蓝墨水瓶一般……

    “我晕血,去门口抽烟,你看吧”我推了推小徐扭头就走,他全神贯注没什么反应。

    海面上太阳还没下山,在憋厥的环境里围观杀怪兽太瘆人。抽完两根烟也止不住恶心,腥臭味挥之不去。反正他们一时半会出不来,我还是溜达一圈吹吹海风吧。走着走着就到了第三间仓库,路上还真听到这个方向,断断续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