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周氏悔婚欲寻死(2/2)
作者:金秋硕栗
河自尽;我们不相信,萧王吉人天相,一定会逢凶化吉。老人家要是看见过萧王的话,烦请告诉,本将军不胜感激!”说完,朝周氏鞠了一个躬。
周氏听了,心底纠结,这位将军为人谦和,待人有礼,说的话有理有据,一看就是好人;但人心难测,先不说秀儿是不是萧王,万一这些人是王莽的士兵为了找秀儿,演这么一出戏,我假如上当,那就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秀儿了!想到这里,欲言又止,连连摆手。
将领眼里露出一丝遗憾,又说:“老妇人可能不太相信本将军,也罢,等你那天见过萧王,就让他去离此地六十多里沂水县衙,我等在那里驻军等他。”周氏眼睛一闪,还闷不做声。
将领大步跨出屋门,翻身上马,叫道:“弟兄吗,天色也不早了,今天暂且不找萧王了,回沂水营地。”
途中,一名士兵问:“将军,那妇人家中有男人的衣服,想必不是一人在此生活,你为什么不在问下去?”
将军答道:“老妇人欲言又止,里面必有隐情,我想肯定与萧王有关;老妇人不相信我们,所以不实言相告。”
“那将军我们是否留下几个弟兄守在此处,观察老妇人的动向?”士兵又问。
“算了吧,今天还有别的事做,先回去吧;再说她真的救了萧王的话,一定会把话带到,萧王会想办法找咱们的。”
天色已黑,刘秀和玉娘远远的看见士兵远去,才回到家中。
周氏跪倒在地,磕头不止:“萧王饶命啊,萧王饶命啊。”
刘秀不解,孙玉娘更是一头雾水,赶紧搀扶周氏:“娘怎么了?”
周氏跪地不起,说:“萧王不饶命,老妇不敢起身!”
刘秀双手去搀扶周氏:“伯母,这是为何?你和玉娘乃是我的救命恩人,又何出此言?”
周氏道:“萧王来此间已有时日,老妇与玉娘有眼不识泰山,怠慢了萧王,万望赎罪。”
刘秀更是不解:“伯母待我不薄,玉娘更是关怀有加,此恩此情,秀儿无以回报,何罪之有?”
周氏说道:“既然如此,老妇求萧王一件事情。”
“别说一件,只要我能做到,十件我也答应你。”刘秀应道。
周氏脸色一正:“前些时日,萧王与我提起与小女的亲事,万望萧王收回成命,放老妇与小女一条生路!”
刘秀未及回答,玉娘一边听得真切,叫道:“娘,女儿不答应”说完,竟然泪流满面。
周氏喝道:“住口,今天没有你说话的份。”旋即对刘秀说道:“萧王要是不答应,反正早晚都是死,老妇今天就撞死在你的面前!”说完,把头一低,就向山墙撞去。
刘秀急呼:“伯母不可。”急忙去拽周氏,但还是晚了一步。
欲知周氏之生死,请继续关注第十八章:指山为证东汉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