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五(2/2)
作者:范正群
“德宗自从经过朱泚作乱的忧患后,总是无原则地宽容藩镇,不肯在节度使生前免除他们的职务,有节度使去世,他就先派遣中使探察军中人心归向的人物,而将节度使授给其人。有时中使私自收受大将的贿赂,回朝称誉其人,德宗便立即将该人除授为节度使,对节度使的任命就不曾有过出自朝廷本意的例子。如果陛下准备振兴法纪,应当逐渐按照法令制度削弱和约束藩镇,这样天下便能够得到治理了。”李纯频频点头,兴致颇高。
“听说,出师前,高崇文专程拜访过你?”李纯似笑非笑的转移了话题。
“是,高崇文向我讨教平蜀方略”,杜黄裳的眼角流过一丝惊讶和不安。
“愿闻其详”,李纯仿佛没有看见杜黄裳细微的感情变化,而对其平蜀方略颇有兴趣。
“人心而已”,杜黄裳显然不愿多说。
“朕听说高崇文大军途中。在客舍进餐,有人把主人的筷子折断了,高崇文便将此人斩首示众。原来就是为了‘人心’二字”!
杜黄裳本就不是一个贪功的人,这一点,李纯很清楚,继续笑吟吟的问:“朕还听说,大军出发之日,你专门派人追上高崇文,所为何事?”
“我让人对他说,‘若不奋命,当以刘澭代之’。”杜黄裳暗暗松了一口气,答道。
“哦,为什么?”李纯来了兴致,追问道。
杜黄裳笑了,“因为高崇文最忌惮刘澭”。
“妙,妙”,李纯哈哈大笑。
小心翼翼的退出紫宸殿,杜黄裳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尽管杜黄裳对这位少年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但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天资聪颖,不耻下问,胸怀大志,张弛有度,当然,更可怕的是其耳目之灵通。在这位少年天子面前,臣下几乎没有秘密可言。看来,我的那点秘密,在皇上那儿应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唐帝国有如此天子,中兴有望了。不过,我在这个位置上恐怕也是时日无多了。但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待一天,我就一定会尽全力辅佐陛下完成伟业。
望着杜黄裳的背影渐渐消失,紫宸殿中的李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可惜,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