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在寒风里》免费阅读!

第二十六章 漩涡(1/2)

作者:东海花园

    回公司的路上,刘总突然说到了操作ruǎn jiàn的事情,问周强有没有听说过,哪里有买。周强说市外运有个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套ruǎn jiàn,正在测试,可以问问看。刘总说,我听说致远也在设计,快完成了,你不是和张军关系不错,去看看,比较一下,哪家的好,我们就买哪家的。看到周强有些尴尬,刘总笑着解释道:“外面都传说,我把张军赶出了顺远。其实,我哪里是赶他,他要在我的地盘立山头,继续你们外运的派系斗争。我要对新加坡老板负责,不愿意得罪外运的任何派系,那只好请他自己出去了。对他来说,在致远,得到的更多。回头想想,我还觉得我这是帮了他了。哈哈。至于你么,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我还是相信你的。好好做事就行。”

    周强连忙说,一定好好做事。心想,你们上面打架,关我一个小小办事员有什么屁事。只不过当时在气头,随手,找个出气筒而已。

    周强对当时被打发去开账单讨账,还是有些想法的。毕竟从那时的角度看,做业务员显然更受重用,也更有发展前途。如今看来也是这样,那些业务员可以随意“飞单”和跳槽,做配载的秦泉,甚至都可以自己出去开公司,凭的是什么?还不是他们手里有自己的业务和客户群。周强虽然也有四五个固定的客户在公司走货,也有不少二级dài lǐ在他那里订舱,算是他的业务,可是手里真正掌握的客户,却真的很少。如果离开公司的话,他都没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业务的。当然,跳槽的话,周强也知道凭运费科科长的职位,还是能在行业里谋得一个职位。只是看着以前差不多一起进公司的人,一个个都奔着钱而去,自己却在原地踏步,业务也无法拓展,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失落。想到崔国亮刚买了一套市中心高档公寓楼,做婚房,羡慕之余,也能猜到这么多钱,又能从哪里来。

    崔国亮虽然和刘总在公司里是一条线上的,都在努力让顺远国际发展壮大,但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周强隐约还是有些发现。部门大部分业务都来自崔国亮,几乎占七成以上,刘总已经很难插手海运部的业务,他介绍过来的海外dài lǐ很多并不会被崔国亮重视,只有极少数会被崔国亮接受,最后变成他的客户。当然,刘总介绍的大部分海外dài lǐ,尤其是台湾和香港的dài lǐ,实际上都是想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请求帮助的多,给予实质利益的相对少,所以不太受崔国亮重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周强看来,也许刘总的眼光更远些,或者说刘总的位置需要这些海外dài lǐ的支持,而崔国亮则更注重手里抓到的眼前利益,这个利益才巩固了他的地位以及他的前途。透过雷霆偶尔的话语,周强早知道崔国亮在外运的关系,是一个主管箱运的姓王的副总。这是外运的本地实权人物,和张军是另一个派系。张军那派都是外来的,主要以军队转业干部为主。如今的外运老总张总,算是他们派系名义上的头。实际上,张军那派,只能算是不算派系的派系,只是外人归类的说法而已,他们相对也很松散。本地王副总那一派,却是很抱团,而且比张总精通业务,所以下面人感受到的王副总的权力触角,简直无所不在。可以说,在外运和外运下属的企业里,凡是业务上的事,王副总那派,完全是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角色。崔国亮,显然就是那条利益线,伸展到顺远国际的一根藤蔓。

    周强悲哀地发现,自己似乎不可避免地成了刘总应对崔国亮的一颗棋子。日常的工作,除了讨债、收运费,然后就是帮着刘总处理各种海外dài lǐ的业务,现在又要去办海运部操作ruǎn jiàn系统。杂事一大筐。对自己好像一点好处也没有。唯一的好处,好像就是做了这个运费科的科长。

    这还不算完。5月中旬的一天,刚上班,崔国亮把周强叫进办公室,口气和缓,商量着说,新成立的业务科没有新科长,本来他想亲自带,但一个月下来实在没时间,希望周强能帮他带一带,最后说刘总也是这个意思。周强有些不情愿地说,我可没时间带他们出去揽货啊。崔国亮说,不用出去揽货,我和刘总会带他们去的,你只管在公司给他们上培训课,让他们掌握基本海运知识。说抽空,刘总和他也会来上几堂课。说着说着,口气已经强硬起来,感觉像是命令下来,不容置疑。周强只好说,有刘总和经理把关,我就先给他们上上理论课,不过水平有限,只要他们出去,不丢顺远的脸,我就算完成任务了。

    这业务科,顾名思义,就是全是业务员的科室,专门做业务。这个科室的设置,一方面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刘总为平衡海运业务结构所做的努力。崔经理显然并不看好或者说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培养业务员,但趋势是这样,无法阻挡。自从业务科成立以后,崔国亮已经在部门多次强调要操作科室做好客户的fú wù工作,提高效率,打造港城最好的海运操作团队,同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