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看去,确有个盒子,伸手去拿却被朱墨拉住了,“人非送,我自取,是谓偷”,李尚点了点头把手缩了回来,两人退后几步,商量着“这可能是天意,要不拿了回去吧”。
朱墨连连摇头“不可,不可”。
李尚正琢磨着拿还是不拿,突然抬头仰见座位两边的石墙上似乎有字,“这是-”。朱墨顺着李尚的眼神看去,只见石墙上有两句诗。
“尚待缘人寻我来”
“墨天仙洞石壁开”
朱墨皱着眉“这是何意”。
“这是--”李尚拉长了音,朱黑看着李尚,“李兄,你说,这---”。
“这是藏头诗,头尾连上便是--”。朱墨看向石壁“尚,墨,来开?”双人相互对视一眼,“天意”李尚上前一步,跪在地上向道士磕了三个头,拿起道士怀中的盒子,双人打开一看,本以为是什么宝物,没想到是本书,名为“玄道经”。
听道这林轩一愣,“师傅,不就是我们下堂课要学的书吗?”,师傅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李尚二人一起向道士磕了三个头,走出了缝隙,研究起来,二人越研究越着迷,隐约从里面看见了‘道’,于是二人便潜心研究起来,忘却了时间,这一恍就是五年。
二人慢慢悟出了‘道’,演化出了一身的武功,但对天道的理解却截然相反,这也导致武功截然不同。
那日二人对玄道经里的内容又引也了争执,一言不合便打了起来,二人打了一天一夜没分高下,于是便想二人是不是都理解错了,两人静下心盘坐下来,互相阐述着自己对玄道经的理解,并记述下来,交给对方去看。二人竟然发现,他们二人对玄道经的理解截然相反,但是却又互补,相辅相承,于是他们将自已悟出的‘道’与武功合而为一。
两人终于明白,为什么洞里的诗是提到他们二人来取。
他们正考虑如何命名他们的‘道’与武功时,天空中竟然射下道金光,二人出洞一看,天上有字,闪着金光,“天地玄黄”,二人相视一眼,跪在了地上一拜。
于是将他们的‘道’命名为‘天地玄黄经’,二人从里面又各拆两字,分别命名二人的武功为‘玄天经’与‘黄地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玄天经’与‘黄地经’已经没人记得,只剩下上面的两门武功,‘玄天功’与‘黄地功’。
而想达到‘天地玄黄功’,必须要领悟这两本经书才可,所以至今已无人能练成‘天地玄黄功’。
林轩低头看着手里的书,也就是说只能学到两位前辈各自领悟的那武功,而最终的天地玄黄功就----。林轩突的抬起头,“师傅,时至今日,为什么没人从玄道经上重新领悟出玄天经,与黄地经呢”
师傅摇了摇头,“现在的玄道经已经不是以前的那本了”。
“正本玄道经已经毁于战火了,现在的玄道经是后人根据回忆写出来的”。
“这--”林轩看着手上的本,没想到书的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那两位前辈后面怎么样了?”
“后来,两人练成天地玄黄功后创立了玄道,李尚,朱墨便是日后的太清老祖与太虚老祖的俗家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