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爪,不狂傲、不招摇,这也是一种极为难得和优秀修行心态。”
“龙之品德,为勇气、智慧、正直、仁爱!”
“龙之精神,为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龙之信仰,为自强、为守护、为永不屈服!”
“吾当蕴养龙之品德、弘扬龙之精神、守护龙之信仰”
“嗯,念得好。总之,龙的品性你要记住。”龙田德点了点头。
“龙者,心有天地,所以能不在乎他人的不屑与谩骂,所以他能虚怀若谷。”
“但是龙是个很狂妄的种族,他会睥睨天下,一个飞在天上的生物,又怎会执着于地上的琐事。”
“龙的眼界很宽的,他看得都是天下。”
“所以,在别人眼里,龙的这种精神,似乎很狂妄,但其实又很谦虚。”
“有人认为我们狂妄,那是因为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有什么理由不比它们强,为什么不能睥睨前人,所以他们说我们狂妄。我说我们谦虚,那是因为如果我们不去认不清前人的伟大,如何站在他们的肩膀上。”
“所以说,很多事都是很矛盾的。”
“就像我说,你要学习龙的精神,但是你要还要学习水的精神。”
“古人说,君子若水,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谓,君子遇水必观。”
“水润万物而不与所争,此之为谦;”
“湍流不息,奔涌向前,此之为勤;”
“流必向下,虽百丈而不惧,此之为勇;”
“浅流不息,渊而不测,此之为度;”
“量见多少,不用削刮,此之为直;”
“无微不至,探问求隙,此之为察;”
“源发必自西,万折入东海,此之为志。”
“水万物之本源也,润泽万物,功德无量。”
“云在青天水在瓶,保持本心而不变。”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纯净无比。”
“还有一些,包括仁义礼智信勇恕忠孝悌,等等。”
“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将来细讲吧。”
“但总的来说,所谓道德,其实一个故事就可以讲述。”
“从前有一户人家,养了十只猴,并且关在笼子里。”
“笼子的顶上挂着一个香蕉,于是有猴子想要摘。”
“结果,这户人家把所有猴子用鞭子抽了一顿。”
“后来,来了一只小猴子。”
“这只小猴子看见香蕉,也想要摘。其他猴子见状,立刻将这只猴子暴打一顿。”
“时间一长,老猴子离开了,小猴子来了,新猴子都想要摘香蕉。”
“但是每一次有猴子想要摘香蕉,都会出现老猴子暴打新猴子的场面。”
“时间一长,也不再有人知道为什么不能摘香蕉了。只是知道,不能摘。”
“那户人家,就是天道。遵循天道,这是人类生存的法则。而约定俗成,则是道德的起源。但是,其实道德是和天道一脉相承的。”
注一:出自《三国演义》稍作修改。
此章有大段的摘取(已做修改,非原文),所以今天晚上连更两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