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浮桥血战 上(1/2)
作者:雾里独白
大源河河水静悄悄地流淌,闪动着粼粼的水光,就好似闪动着明亮的眼波,凝视着这秋天山野的秀色。
景色虽美,奔走于浮桥上的人群却是无暇欣赏。
秦风率领五百多残兵来到这里时,意外的发现孙信的人马还没有渡过大源河,此时滞留在河岸的还有千人之多。
这可怪不得孙信,实在是他本事太大,手上只有五百步卒加二百骑兵,却俘虏了整整三千人的清军。
孙信干的漂亮无比,秦风却是极为头疼。
大源河上只有一座浮桥,另外离此地最近的浮桥也要在百里之外,一座浮桥要渡过四五千人,这所耗费的时间自然不少。
可留给秦风的时间可是不多,牛大彪虽然成功欺骗到了那两千清军,但只能短时间内迷惑到对方,清军一旦察觉必定朝这里猛扑过来。
等到线国安的二千清军赶到这里,三千多战俘还能不能被约束,恐怕就很难预料了。
孙信从秦风的口中得知有两千清军意外出现,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脸上再无五百满八旗鞑子被歼灭带给他的欣喜之色,沉声道:“眼下只有尽快的渡过大源河,赶回凌云寨据险而守,等消化掉三千绿营俘虏后,便无需再怕那两千清军了。”
张任担忧道:“现在唯一怕的就是那两千清军会追击上我军,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秦风看着那座浮桥,若有所思。
他知道张任说的不错,衡州军之前那一战虽然大获全胜,可将士们身心俱疲,战力只剩不足一成,又有三千多清军俘虏威胁在侧,实在不利于再与清军交战了。
时间,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时间。
衡州军要与时间赛跑,能够跑赢追击的清军,那么就能保住今日的辉煌战果,不然说不定会有灭顶之灾!
江涛滚滚,奔流不息!
秦风站在浮桥边上,履行着他此次出战前的承诺:战则冲锋在前,退则坚守最后!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当李少恒领着负责殿后的标营渡过大源河时,秦风宛如度过了一个世纪,此时浮桥旁只剩下他自己和孙信的二百骑兵。
可还等秦风舒上一口起,耳边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他心下一沉,豁然望向东北方,声音是从那边传过来的。
不多时,东北方向烟尘飞扬,那声音越来越清晰!
孙信和秦风对望一眼,二人异口同声道:“怕是清军的哨骑!”他们二人都是沉稳之人,可此时语气中也难掩惊慌!
清军哨骑已经出现,那么主力离此地一定不远。
真是天要亡衡州军吗?
秦风眼中有种难言的苦楚,清军一旦追上,就算他自己跑得了,可衡州军一定难以摆脱,最终必然逃不过被消灭的命运。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一直在努力作为,呕心沥血不敢有丝毫懈怠,难道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他不甘心,他绝不认输!
秦风一咬牙,将手中战刀一挥,喝道:“过河!”
孙信众人无不大声答应,他们看到了主帅不屈的意志,誓死一战的决心!
冷君傲并没有随大部队离开,他一直留在秦风的身边,此时从怀里又拿出了那张狰狞的刑天面具。
同为不屈之人,他又怎能屈于人后!
迅速的过了浮桥,所有人没有继续前进,全都转身面向北方,二百余人众志陈诚,等待着清军的到来。
而两百余骑并没有全部留下,秦风下令其中骑术不精的一半人前去跟随大部队,他军令如山,有人不愿却还是无奈的离开了。
去了一半,还留一百余骑!
秦风仔细的从留下的一百余人的脸上一一看过,然后并没有任何言语,却已经把这些人的样貌记在了心头。
他们是衡州军的精华,是最优秀的战士,而现在他们也是最无畏的死士!
秦风踩着宽近两丈的浮桥,脚下便是奔腾的大源河。听着那河水的咆哮,他心潮澎湃,那张硬朗的脸庞上,满是坚毅的神情。
其实想要阻挡清军,完全可以烧了浮桥,可秦风却没有这样做。
在西北方向三十里处,有一处大源河的渡口,那里停靠着许多商船,官船,清军完全可以派出数骑前往大源渡口,收集船只之后顺流而下,不用多久便可到达此处。
因此,烧了浮桥只能阻挡清军一时片刻,衡州军依然很难逃出升天。
而如果浮桥在的话,清军见到眼前有过河之路,或许会被浮桥吸引,选择强攻浮桥,而不是去找船渡河,这样就能给衡州军的逃离赢得时间。
秦风心中暗暗计算了下,从这里赶回凌云寨大概需要一个半时辰,也就是说,他至少需要坚持半个时辰以上,才能让衡州军摆脱清军的追击。
半个时辰,他就算死,也要在此挡住清军!
河对岸,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样的清军终于出现了。
清军阵中前沿,线国安威风凛凛的骑坐于战马之上,他的一双眼睛布满了戾气,同时透着浓浓的羞怒之色。
他从军数十载,什么样的狡猾敌人没有见过,可还是第一次领教到了一个如此攻于心计之辈的厉害。
兵者,诡道也!
秦风在兵法上不敢说有多厉害,可他这个前世的谈判专家在人心上,可是有着无以伦比的天赋和能力。
知人知心,自然能将敌人玩弄于鼓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