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传承》免费阅读!

第三章 寒门子弟(2/2)

作者:功德居士

楣,金榜题名等等这些都超出了寒门子弟的能力范围。

    现在贺韬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绝境,就在三天前自己赶往考场时被几个人用麻袋套住打成重伤,回家后久治不愈身亡了。也是在那一刻,两个世界的灵魂融合在了一起。

    “到底是谁想阻止贺韬赴考?要知道,神州大陆十七岁还没有获得秀才功名,那就开不了智海就只能做个普通人。”

    最后贺韬经过推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父亲贺文曾得一灵宝,名为凝水珠,这串珠子在贺文战死前,托同床好友带回老家交给了贺韬的母亲,并留下遗言交代贺母等在贺韬长大后交给贺韬。

    凝水珠内含有一个小空间,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凝聚天地间的水灵气,并储存珠内,十二颗珠子可以储存一缸之水,道家大宗门才会有很多类似的法宝,可以在炼丹时,取水之用。

    所以在修真门派里也算是很珍贵,这串珠子对儒修更是不小的宝贝,考得秀才文位后就可以纸上谈兵,用这凝水珠之内的无根之水可以提高战诗词半成威力。

    贺韬在无望修仙后,为了给自己置办笔墨纸砚等物备考,所以贺韬拿出了母亲交给他的凝水珠,在几天前他带着珠子到县上最大的当铺抵押,本意是活当,换取一些银两,不想被来霸县收账的杨家三公子杨学智看上此宝,正好去年考得秀才文位的杨学智竟然逼迫贺韬死当。

    可是这串凝水珠,是贺文给儿子贺韬留下的唯一的遗物。所以贺韬自是不肯,最后惊动县衙官差,杨学智强买不成怀恨在心。当时杨学智留言要贺韬自求多福。

    这杨学智乃是津州和平府名门杨家长房之孙排行第三,其兄更是烈火宗的筑基修士。

    而且这杨氏一族在汉国也是大有来头,和平府杨家虽是旁支,但也是杨氏一脉呀,这杨氏一族的族长正是汉国四国师之一,所以杨学智这杨氏分支,在和平府说是手眼通天也不为过。

    但是,霸县县令乃武相李云龙一派,更是两榜乙等进士出身,为官清廉正直,所以明里贺韬到是不怕,但是这暗箭难防啊,这次贺韬遇袭就是最大的警示。

    此时贺韬知道,自己既然活着,那杨学智一定还会继续报复的,斩草除根是豪门世家永世不变的信条,现在自己怎么也是逃不掉了,唯一的出路也被断送,本来有了童生功名在考上秀才文位,自己就能拿到俸禄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也能让自己和家人暂时安全。到时候就算他杨学智是名门子弟,也不敢公然在霸县杀一个有国运加身的儒生。

    事与愿违,自己还是早了暗算没有如愿。要知道,在神州大陆十七岁之前没有考中秀才,那就没有机会在参加考式了。

    因为在国家眼里童生就是储备人才,而到了秀才就是基础人才了,所以县试也不是很难,主要就是考圣言贴经和诗词两科,而经义、策论,齐民、治国等科目要等以后才考。

    圣言贴经就是和地球华夏时的填空题差不多,写上上句考生填下句,或是写一段圣人之言要考生补全上或下面的话语。还有就是一些问答,考这些主要就是测试考生的儒道基础是否扎实,而考诗词是为了引动才起,要求必须是荣乡以上的诗词才行。

    诗词越高引动的才起越多,到时去圣庙拜圣时所开的智海就越是广阔,成就也就越高。

    所以在十七岁还没有考上秀才,那么就代表毫无潜力和培养价值。既然没有价值,那么也就只能是平头百姓。

    明白了来龙去脉后贺韬却觉得很庆幸,因为虽然面临困境,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唐朝以后的所有朝代,这对于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资本。也就是说,他有幸穿越到了一个儒道佛并存的世界,并且书生也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要知道自己可是正经八百的重点大学文科毕业生。现在的自己可是有者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贺韬知道自己还有机会。

    ;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