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传承》免费阅读!

第二十章 墨不沾肤(2/2)

作者:功德居士

和华夏众多先贤的儒学精华。要知道这儒道传承只是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成就圣人大道的钥匙!因为圣道的钥匙,只有自己!若是一切都靠外物,那绝无可能悟出自己的道,更不可能封圣!”

    “第三,要阅读每月一刊的《文报》,上面的诗词文章都是十国精华,代表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思想根本。日刊也必不可少,上面报道过去一月整个圣元大陆十国的时政、文化、经济、技术等所有的信息,是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最好的方式。还要把历年的《文报》和近几年的日刊都陆续看完。”

    做了简单的规划之后,贺韬深吸一口气,开始接着练习瘦金体,这种笔体在神州大陆从没有出现过。在地球上赵佶的“瘦金书”,就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徽宗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曾经一代大家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练完一小时的字,贺韬又到院子里散步一刻钟,然后回到屋里继续练一个小时的字。

    练完字,休息片刻,贺韬拿出书架上一本略显破旧的《桃花源记》翻看。

    书的原文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但贺韬朗诵完《桃花源记》后惊讶地发现自己既然完全记住了,“这是进士神通过目不忘啊。进士因为经过多次才气灌顶,身体大脑非比寻常,所以可以获得能过目不忘神通,想不到我不过区区秀才,竟然也可以过目不忘,这可能就是那本儒道传承所带来的福利吧?”

    贺韬心中喜悦,然后从头开始继续朗读。在读到第十遍的时候,贺韬还发觉自己的头脑好像越来越清晰,而眼前的文字仿佛活了一样,一段段可感知但无法明说的信息出现在头脑里,助于理解《桃花源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贺韬在读完这十遍后就没有在去朗诵,而是提笔书写刚才朗读的内容。

    写完第一遍之后,贺韬发现他这次写的字比之前也有了提高,每一个字都趋向完美,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真意。

    贺韬没想到《儒道传承》还有这个效果,心中高兴,也就动力十足,没有停留,贺韬就再次拿出一本《易经》继续开始学习,还是诵读十遍,然后用笔墨书写。

    在他写字和学习的过程中,而整座文宫世界也越来越坚固。天空中的才气也越来越浓郁,慢慢凝聚成一小朵云彩。随后这多才气云化为细雨落入文海之中。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屋内变得暗淡,但贺韬却仿佛毫无觉察,继续诵读和写字。

    屋外传来了梁飞叫贺韬吃饭的声音,贺韬回应道:“你们先吃,我马上就来。”说完,拿起自己最后一张书写完成页纸仔细观察,因为他发觉这纸比之前写的那些重了十倍,而且墨迹凝而不散,许久不干。伸手碰触墨迹,如同摸在上等玉石上一样光滑圆润。

    “墨不沾肤?这是把才气融入文字的标志,下一步就是‘文字共鸣’了。哈哈!恐怕不久之后就可以调动天地元气,完全掌握纸上谈兵了吧。”

    ;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