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传奇》免费阅读!

第十三章 真知灼见(2/2)

作者:天下一支歌

下在江南就听闻山东黄王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黄王已跨控山东和河南,拥兵百万,爱民如子,虚心若谷,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而唐廷威仪仅及关陕,号令不出国门,此时正是黄王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最佳良机!”

    徐至说完,见黄巢和众人不停地点头,他继续分析道:“但是当今天下自宪宗以后,分崩离析,河北藩镇林立,西川、江南看似平静,但也是暗流涌动,黄王处于天下之中,四邻都是强敌,如果轻举妄动,得罪强邻,则大事去矣!还是希望黄王谨慎从事!”

    黄巢听了先是一惊,觉得徐至说得太悲观了,心中生气,但慢慢回味起来,觉得他分析的确有些道理,赶忙问道:“那又应该如何?”

    “黄王,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不是象历代流寇那样,没有稳定的粮草兵员供给;第二、应该广纳天下英雄,继续壮大声势;第三应该和四邻结盟;最后才是带兵直入关中,推翻暴政,还百姓一片青天。”

    徐至刚说完,只听见招贤厅后帷幕后传来一个姑娘低低的叫好声,不过这声音很快就淹没在众宾客的喝彩声中。

    黄巢听了还是有点犹豫,又问道:“那刚才耶律兄说的,带兵下江南,断了朝廷的根基是否可行?”

    徐至回道:“这万万不可,黄王起兵是为了解救天下百姓,而不是偏安江南**称王。自古偏安江南的小朝廷都没有好的下场。还请黄王三思。”

    徐至继续分析道:“再说江南军阀也是盘根错节,割据一方,黄王南下会得罪更多的地方势力,这种短时间的蝇头小利,会毁了将军一世的霸业!”

    徐至还没有说完,耶律淳辩解道:“自古王侯自有天命,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黄王如能渡江南下,称帝江南,也不能不说是上上之策,如果按徐老弟所言,等做完四件事,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那黄王岂不是一辈子都不能称王天下。”

    耶律淳继续辩解道:“据在下所知,朝廷奇书流落在江南,此书就是争取天下的一把利剑,如同天下共知的传国玉玺一样,谁能得到奇书就是天下公认的天子和盟主,难道黄王对这个也没有兴趣?”

    黄巢听了耶律淳关于宫廷奇书的议论,也是吃了一惊,他和身后的黄鹤交换了一个眼色,叫道:“在座的天下英雄为证:孤王主意已定,决定先下江南,断了李唐的根基,寻找宫廷奇书,造福天下苍生。”

    徐至见黄巢南下的主意已定,心里感叹道:“天下的民心竟然没有一本奇书重要,真是可悲可叹啊。”

    黄巢见众人都表达了对天下局势的观点,突然转移了话题,说道:“今天黄某高兴,光顾着和大家谈论天下大事了,倒把今天的正事给忘了,今天邀请大家过来,还是为了小女选婿的事情,在座的各位英雄通过下面的文试,就可以直接面见小女了。”

    黄巢说完,连忙吩咐下人们拿来纸笔,分发给在座的每位嘉宾,说今天的试题就在这纸上。徐至拿到纸笔,见上面写的是一首只有首句的残诗,要求各位续完后面的部分,并抒发对诗句的见解,只见上面写道:“天下纷争数千年,奇书残卷天下剑,……”。

    徐至见了大吃一惊,暗自想道:一路上听闻黄王举大义是为了百姓,今天见他对一本荒诞不经的奇书怪说那样痴迷,可见天下的传闻都不足为信,即使到了黄巢这样的地位,还是忘不了富贵名利,又转念想道:“与其将秘密烂在心中,还不如将其奉送给黄王,毕竟他总比朝廷对百姓好些,于是挥手续完后两句:“射蛇首兴成霸业,紫气东来入云间?”,后面又加议论道:“得异书易,得民心难;得江南易,得天下难。”

    过了片刻,黄巢见众人都已书写完毕,吩咐身边的丫鬟们将众人的试题解答收齐,黄巢和幕僚们一一看了,仔细评论了一番,又把大家都称赞了一番,不置臧否,众宾客都感到十分诧异,如此这样如何决出胜负。黄巢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问,慢慢说道:“乘龙佳婿还是让小女自己决定吧。”说完,吩咐身边的一个丫鬟抱了众人的答卷,将其送入厅后一个挂满珠帘的内室里。

    又过了片刻,丫鬟出来回话说:“黄王、各位嘉宾,小姐吩咐了:只让徐公子和慧公子进来一叙。其他佳客就不必相见了。”

    众人听了,无不摇头失望,论长相徐至虽然清秀,但不够儒雅;论武艺徐至也不是上上之选;即使论谈吐议论,徐至的见解也得不到黄王的全力支持啊!特别是耶律淳此次来蔡州招亲,来时曾豪气万丈地向全体教众夸下海口、势必夺得美人而归,他见徐至拔了头筹,得到美女青睐,顿时垂头丧气、感慨不已。这一变化连徐至自己也不明就里,云里雾里的,甚至没有想到:这样一件大喜事会突然落在自己头上。

    ;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