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67部分阅读(2/2)
作者:作者不祥
痴掐死,但他的理智还能发挥作用,还能阻止首相开创在国王陛下面前亲手干掉国家重臣的先例这是很严重越权行为,哪怕国王现在同样很想掐死泰利耶,他也不能因为这种事招致国王陛下的反感。再说眼下可是艰难时刻,即使是一个废物,黎塞留也必须让他发挥应用的作用。
怒气一点点被抑制下去,掐着脖子的手终于松开,陆军大臣一屁股坐在地上,猛烈咳嗽起来。
看着泰利耶的狼狈样,黎塞留就一肚子火。他已经再三交代了“避免强攻”、“包围即可”,结果那个海瑙还是傻乎乎的一头钻进叛军精心设计的陷阱。整整7000人被歼灭,王冠领占领军的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对人力资源充沛的查理曼来说,这点算是还是承受的起的。糟糕的是大量军械成了叛军的装备,那本来是王国的宝贵资产,现在却成了威胁王国统治的危险品。更糟的是在提坦斯的讨伐部队完成编成、集结的准备前,占领军的溃败直接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就在刚才,南多尔费赫尔瓦尔城发来紧急联络,他们已经被叛军团团包围,如果本土不尽快派遣援军的话,面对装备了大量轻重武器的叛军。守军恐怕撑不了多长时间。
“海瑙那个笨蛋到底在干什么?!他到底是查理曼的将军。还是叛乱份子的运输大队长?!”
一想起这件事,黎塞留就气不打一处来。那个愚蠢的海瑙,在制造了查理曼军队创立以来的最大败绩后还有脸逃回来,他是嫌还不够丢人么?现在好了。谁都知道查理曼的陆军被一群素质低下的农民组成的叛军。用极其低劣的准备打败。而查理曼军队的统帅丢下他的部队逃离了战场……
真丢人!
“我想不用再费事组建军事法庭了,派遣特使和刽子手去海瑙那里,为我们的炮兵上将保留最后一点尊严吧。”
缓过气来的泰利耶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黎塞留吃人的眼神就逼了过来,陆军大臣一个激灵,立即摆出低头受教的模样。
到了这个地步,在让海瑙活着对谁都没好处,还不如把他当成军事失利的替罪羊陆军大臣充分领会了首相没说出口的话语,心怀同样想法的泰利耶自然不会纠缠。
风光一时的海瑙将军就这样被决定了命运,没有谁对此提出质疑,这完全是他应得的惩罚,由于他的愚蠢行为损兵折将不说,还害得伟大的查理曼沦为各国的笑柄。老实说,就算公开处刑也尚嫌不足,黎塞留的决断总算还给陆军留了最后一点遮羞布,以其一贯严酷的为人来说,这次的处置实在是“慈悲”的很了。
不过在当前这种局势下,谁都没心思关注这个罕见的小插曲,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那副和墙一样高大的地图上,死盯着王冠领和布达城不放。除了少数几处要塞和城市,几乎整个王冠领都已落入叛军的控制,之前王太子重金投资建设的军工产业正在为叛军生产枪炮,虽然受原材料限制,不可能持续运作,但查理曼士兵终究还是要面对那些武器带来的威胁与伤害。此外王冠领本来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产出的粮食足够他们坚持一段时间了。
局势很糟糕,但只是暂时的。
“提坦斯准备的怎么样了?贾米托夫全国总指挥。”
红衣主教的脸孔转向左侧,一位满头白发却精神奕奕的将军站在那里。
与秃鹰这种鸟类高度相似的男人恭敬的低着头,朝向地面的脸孔挂着掩饰得不够到位的微笑。
“我们已经整装待发,人员、装备、作战方案、地图、向导、后勤全部都已经就位。”
实际上大部分都是ve公司为他们准备的,但这种场合,只有傻瓜才会把实情吐露出来,对此心知肚明的大人们也没谁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挑刺。
泰利耶对此感到极为不快,但现在轮不到他发言,也轮不到他发泄嫉妒之情。
没错,就是嫉妒。
不说财团分担了提坦斯的后勤压力,在派遣顾问、装备供应上也一直尽量满足提坦斯的需求。考虑到两者都是陆军的敌人,又是政治盟友,这种偏袒可谓合情合理。但看着提坦斯堪称豪华的装备,泰利耶终究无法视若无睹。
提坦斯的炮兵编制沿袭三军地面部队的统一标准格里博瓦炮兵体系,但伴随火力有所加强,6磅炮被威力更大的8磅加农炮所取代,6寸榴弹炮的数量也比陆军多,还增加了骑炮连的编制,且配备了完善的劳工以及火炮运输等炮兵辅助单位光这些就足以让陆军同行眼红,当他们看见ve公司为提坦斯这次远征所准备的“新玩具”时,他们几乎嫉妒的发狂了。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城市攻防战。讨伐部队装备了15门13寸臼炮,射程约2公里,射速为3分钟1发,为了弥补臼炮高仰角弹道命中率偏低的问题,其发射特制的燃烧弹,炮弹内内部填充有火药、石脑油和椰子油的混合液,命中目标后会剧烈燃烧。为战斗工兵准备的快速钻孔装备配套的爆破管也已经到位,工兵在靠近建筑的承重结构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石柱或墙体上钻孔,将爆破管塞进去。然后点燃导火索。随着一声巨响,失去承重部分的房屋会立即倒塌。再加上土属性魔法师配合的话,很短时间就能拆毁一个街区。
光以上设备就足以让任何城市防卫者心惊胆战,但和当今世界最恐怖的炮兵武器“大贝尔莎”相比。以上武器还略显小儿科。
“大贝尔莎(dickeberth)”。其原型是另一个世界的“乌尔班大炮”。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敲碎烈日要塞的巨型榴弹炮。经过优化设计后,这只“恐怖而非凡的怪兽”以如下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全长61公尺,重18吨。炮筒厚达25公分,口径则高达750,足以容纳一位成|人,能将1吨重的实心破坏弹打出2公里远,任何城墙在这只巨兽面前都和窗户纸一样脆弱。原本这门“破城炮”的目标是北方前线那些坚固的公国要塞,现在它的炮口将要对准布达城了。
最后,还有两条以齐柏林飞船为母本改造出来的“强袭登陆舰”配合提坦斯作战,这种战舰能密集发射康格里夫火箭弹,弹射装备耐冲击魔法铠甲的骑士进行空降作战。对没有制空权的防御者来说,堪称噩梦。
可以想象,当上述破坏兵器驾临布达城下时,守卫者将要面对一个怎样的地狱。
陆军大臣所不知道的是,为了尽快解决布达城的叛乱。黎塞留首相还和财团秘密协商,购买了一批特殊炮弹,在芥子气的协助下,镇压的速度将会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快。
(可怜的家伙。)
脑海中浮现过玻璃屋子内大批毛发脱落、全身溃烂的兔子和死囚,黎塞留下意识的念叨了一句。继续端着面无表情的脸孔问到:
“镇压活动必须彻底无情,费尽力气将火种扑灭之后,放下心来休息,结果疏忽了几颗火星导致第二次火灾这样的例子并不少,相信贵官对此也心中有数吧。”
无论多么严密的包围,偌大个城市之中,总会有一两个漏网之鱼逃走,然后一边蛰伏等待时机,一边将错误的思想四处散播,从而形成新的革命瘟疫。在叛乱念头已经扩散开的王冠领,发生这种事情的几率是相当大的,所以提坦斯不光要毁灭布达城、佩斯城这样的“重症区”,更要对整个王冠领进行一次“全面治疗”,将有毒的思想彻底从那片土地上根除才行。
“请陛下和首相放心,我们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计划。”
贾米托夫递上一个文件夹,宫廷侍从上前接过黑色本子,转身呈献红衣主教。
“战略村?”
将陌生的单词读出声,黎塞留看了一眼面带微笑的贾米托夫,目光重新回到文件上,随着纸张的翻动,眉毛越来越皱紧。
所谓战略村,就是将大量王冠领居民不分农民、城市居民,通通赶到军队控制下的一块快区域,在刺刀、岗哨、狼犬、铁网的包围下,享受严格的配给制度、严重缺乏、帐篷、毯子、药品,还有看守的毒打和随意枪决,生活在战略村的居民还有幸成为人质每死亡一个查理曼士兵,就有10个王冠领居民为之殉葬,依照军衔等级,越大的官,殉葬人数越多……
黎塞留已经预见到在这种环境下,对王冠领人来说,“活着”将会成为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他同时也想得到,这种设施带来的好处将反叛分子和民众隔离开。让他们得不到补给、情报和栖身之地,像在沙漠中行军一般在广大无人区奔波,最终在饿死、自杀、被打死之间做出选择。
残酷而高效,十足的财团风格。
这个建议确实是李林提出来的,在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他就预料到提坦斯一定会把战略村变成集中营,只是没有毒气室和焚尸炉。提出这个构想固然有激化矛盾的意图,却也有着查理曼已经不可能让独立思想觉醒的王冠领人重新回去当顺民的现实,如果查理曼家底够厚,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用提升生活水平的办法来安抚王冠领,但他们没那么多闲钱来烧。
查理曼王国只能这么干,别无选择。
黎塞留摇了摇头,翻过了这一页,开始浏览关于叛乱中心布达城和佩斯城的处置,这一部分倒是相当简单,简单到用三个单词就能概括。
见敌必杀(serchnddestory)。
############
财团总部的地下指挥所里,会议刚刚结束,和需要协调不同力量、让这些彼此敌视的势力尽量相安无事的黎塞留不同,李林只是对即将和提坦斯一起出征的顾问们简单嘱咐了几句,会议就结束了。
“反正他们要做的只是忠实记录战斗过程,把数据带回来而已。”
给自己续满茶水,李林轻松的说着。
就精灵们看来,对王冠领的镇压作战只是一场乏味的游戏,除了测试技术兵器和各种战术的成果,唯一还能值得充当话题的,只剩下查理曼各种错误占领政策和亚尔夫海姆将来如何避免错误了。
“王冠领的革命志士用生命和家园教育了我们,面对外敌入侵时,决心反抗到底、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切的人类有多么难缠。”
布仑希尔郑重其事的说到,聪明的女精灵不光看见了战斗的结局,也正确预测到了新占领政策的结局失败。
集中营也好,人质枪决法也好,终究只是一种简单粗暴且效率低下的手段。要是恐怖统治能产生效果,那么海瑙之前就应该取得成功才是。然而事实证明,恐怖和死亡并不能打造出一个安定的领地,更遑论生产,比起先进的枪炮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正确的占领政策具备更大的威力和效果。
但怎样的占领政策才能算得上是最妥当的?这个课题尚有待解决,眼下就先让人类帮忙尝试一下各种占领政策的效果吧。
正当她准备提出新的议题时,专线电铃响了起来,李林按下通讯按键问到:
“怎么了?”
“执政官阁下,公国支部发来急电‘斯托雷平紧急联络,希望财团联系阿尔比昂,展开停战谈判’。”
聆听报务员压抑着紧张和兴奋的话语,李林和布伦希尔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19燃烧的伊斯特尔河(九)
阿尔比昂要和罗斯联合公国开始停战谈判。
这个消息如果放到人类阵营内部,那将是等同于发生了9级大地震或者引爆百万吨tnt当量炸药的效果,但对精灵阵营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早已知晓的结果按时发生了而已。
随着大航海时代和抢夺殖民地运动的兴起,那种中世纪才有的浓重宗教情结正从各国领导者的脑子里退却,尽管尚不十分明显,但各国的外交政策正越来越多展现出国家利益优先的倾向,对“圣战”的热情被如何从战争中获得利益的现实问题所取代。换句话说马基雅维利主义。
在这方面,阿尔比昂走在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查理曼。作为人类阵营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在伊丽莎白女王和黎塞留首相的引导下,两国的政策正变得越来越务实,也更加功利。双方的策略是如此相似,以至于两条路线注定无法成为相安无事的平行线,在某个时刻,两国就会想交叉道上高速行驶的火车一样发生碰撞。
双方对此都有所觉悟,但程度截然不同。老j巨猾的黎塞留早已认识到:当前人类阵营的均衡,是通过殖民地、贸易及由此形成的海上实力所决定的。所以尽管他支持海军建设,且最终目的把老对手阿尔比昂打到扑街,但首相同样也侧重节制。诸如海军谈判、裁军协议等一系列大方针都是在尽量避免刺激阿尔比昂佬敏感点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查理曼多捞取实质利益的外交杰作。
然而首相的苦心造诣并未被军人和贵族们所理解。他们都未意识到与阿尔比昂进行军备竞赛和殖民地竞争使查理曼在阿尔比昂心中“头号死敌”的位置更加牢固,或者根本就不在乎阿尔比昂的威胁,盲目地信任自己的力量,缺乏必要的政治头脑,只是简单的用军事逻辑看待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关系,结果给了各种对手以可乘之机。
与之相比,阿尔比昂人的觉悟就要深刻的多。伊丽莎白女王和沃尔辛厄姆国务秘书十分清楚,在查理曼崛起的大背景下,想要扩张诺曼底、布里塔尼亚和尼德兰之外的大陆领土是不可能的。与之相比,海外贸易带来的资源和财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其将最后一个便士投入无法取得进展的大陆争霸。不如把贵重的金币投入更具迫切性的海军建设和海外贸易上,至于大陆上的领土只要强化防御工作,充当好战争爆发时的“防波堤”角色,尽可能拖延、消耗查理曼即可。
除了上述内政方向调整外。阿尔比昂的外交策略也开始做出重大调整。女王陛下和她的绅士们开始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秩序:即一个均衡的大陆。一个各强国相互制衡的多级体系,一个足以担当抑制、并尽可能限制查理曼继续崛起的大任,符合阿尔比昂意愿的世界体系。
与罗斯联合公国的停战。正是为了构建这个庞大战略体系的第一步,只有结束这场难以看到尽头的战争,阿尔比昂才能将战略精力从北方大地抽出来,转而投入到其它更加急迫的方向,进而开始大战略的第二步。
公国那边到没太多心思琢磨这么多弯弯绕绕,他们要求停战的理由很简单仗快打不下去了。
打仗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虽然公国地大物博,又可以通过租借武器节约开支,但只要战争一天不结束,公国就要不停地烧钱,烧很多的钱。
就算不在乎每天死掉多少“灰色牲口”,公国的大人们也发自肺腑的感到该结束这一切了,不然公国只能在士兵因为欠饷发生哗变和财政破产之间做出选择了。
经济之外,军事形式也越来越不乐观,查理曼的路易王太子正率领他的远征军向公国腹地挺进,按照他的速度,最多2个月就能在圣彼得堡城外喝着白兰地,欣赏公国京城的模样了。哪怕他的目标并非圣彼得堡,截断里加要塞和后方的联系也会打破当前的僵局。失去里加要塞这道屏障后,公国能做的只有效仿库图佐夫元帅的做法,收拾好包袱细软大踏步撤退,同时把所有一切少个精光。等查理曼人撤退之后再重新回到变成一片废墟的故乡……
假设条件允许,毛熊们是会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把自家烧个精光的。但眼下他们可吃不消这么干,因为“全罗斯联合公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专制君主”沙皇陛下已经没几天可活了。
在高尔察克上校吊打阿尔比昂王家海军的时候,沙皇就已经病入膏肓了,一天之内多次晕厥。到了里加要塞攻防战开始的时候,这位陛下已经连续3次中风,脖子以下完全不能活动,也无法控制排泄。宫廷里每个人都明白老帝时日无多,私下里开始安排后事。沙皇自己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早早将尼古拉皇储召至身边,每天站在病床边聆听长老和将军们的汇报,学习治国之术。
以沙皇目前的身体状况,只怕刚出圣彼得堡,他老人家就蒙母神恩召了。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皇储能否顺利继位,能否在颠沛流离中有效凝聚臣民的心这些都是长老们不愿想、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