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书〖胤禩胤礽重生〗》免费阅读!

两世书〖胤禩胤礽重生〗第24部分阅读(2/2)

作者:作者不祥

有五分像么?”胤禩的食指扣了扣书案,脸上笑眯眯的,“五阿哥一心与我争高低,下面十二阿哥就等着渔翁得利。”

    胤礽瞄了胤禩一眼,“我可没看出来你哪里把五阿哥放在眼里了。你留着他不就是一个挡箭牌,免得七阿哥一枝独秀么。”

    胤礽似笑非笑的瞅着胤禩,忽地凉凉的开口道,“弘历已经开始忌讳你了吧?啧啧,七阿哥这还没到十八岁呢,母家势力就开始被打压了。这样一想,你混的可真能耐啊。”

    胤禩笑脸一僵,胤礽又毫不犹豫的戳了戳胤禩的痛处,“本宫十八岁的时候可不会像你这样憋屈。你想过问题在哪儿没有?”

    胤禩微微皱眉,脸上划过一抹深思。半晌,胤禩才微微笑道,“真有问题?还请太子殿下教我。”

    胤礽轻轻的哼了一声,“本宫为什么要告诉你?”胤礽站起身来,绢子一拧,笑眯眯的用眼睛瞭了胤禩一下,转身就出去了。

    胤禩目瞪口呆的望着胤礽的背影,突然笑了。他笑眯眯的拿起案上放着的桂花芙蓉糕咬了一口,才把李玉从外面叫进来,“去告诉福晋,一会儿晚膳就摆在继德堂了,爷要和福晋好好聊聊。”

    李玉的眼睛霎时一亮,小跑着就出去了。

    继德堂里,紫玉和紫鸾听见前面传来的消息,就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两个主子终于是和好了吧?

    紫玉在外面看着统筹,小厨房里七阿哥爱吃的饭菜,茶水房里七阿哥爱用的茶水,各色各样的张罗。小宫女们都被支使的跟蝴蝶飞了一样。

    紫鸾跟在胤礽身边,和自家格格商量,“您看这个胭脂的颜色怎么样?这种味道最可人啦。”

    胤礽听得直皱眉,可还是很给面子的拿过来闻一闻,然后嫌恶的别开脸,“味道太重了,成什么样子。七爷就是过来用膳,你干嘛非要我重新梳头发?一会儿不是还得拆吗?”

    紫鸾一点都不相信自己主子的口是心非,只要看着自家格格眉眼间神采焕发的模样,就知道主子心情有多好了,“福晋不是最喜欢那只碧玉牡丹钗吗?重梳过头发正好能带,在烛火下面看着又和润,多好啊。”

    紫鸾口里说着,手上忙碌着给胤礽散开发髻,换了另一种发髻来梳。还不忘了指挥着雨润给胤礽的脸上手上都抹好了滋润的香脂。

    等着一阵忙碌完了,紫鸾微微呼了口气,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来。她轻手轻脚的从多宝格里拿出一个匣子,从里面取出个瓶子来。

    胤礽看的莫名奇妙,“那是什么东西?”

    紫鸾红着脸附在胤礽耳边,轻声道,“格格你忘了?这不是夫人带给您的吗?”

    胤礽微微皱着眉,仔细寻思了好一会儿,蓦地想起来了。然后猛的一推紫鸾的手,“这东西我才不用呢,还不快收起来。”

    这种东西拿出来,可真是平白让胤禩笑话了去。本宫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要手段有手段,虽说是凭白做了十几年的女孩子,可真拿着这种东西用,那就是招笑话的!

    紫鸾一个没拿稳,哎呦一声急忙去抢救,可哪里还来得及。瓷瓶啪的一声跌碎了。一时间满屋子都是浓郁的香气。

    胤礽脸色霎时间就不好看了,他急忙忙的捉住紫鸾,“快去前面说一声,今儿让七爷千万别过来。”

    可巧外面就传来熟悉的声音,“哎?这是怎么了?不是还要巴巴的把我撵出去吧?”胤禩挑着帘子就走进来,一脸奇怪瞧了瞧地上的碎瓶子,问道,“这是什么?”

    紫鸾讷讷的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胤礽瞧了胤禩一眼,干脆就坦然了,挥手把身边伺候的人都撵出去,“我说了你可不许笑。”

    胤禩眨了眨眼,一脸正色的做下保证,“我不笑,绝对不笑。”

    胤礽撇了撇嘴,一双杏眼左移右闪的还是有点局促,“这是佟佳氏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秘密方子,说不定我们那个没能养大的八妹妹就是这么来的呢。”

    胤禩顿时干咳了一声,勉强把这个话题歪回到历史事件上,“这事儿……其实若是我一直没料错,倒是多亏了索额图……咳咳,索额图舅舅。”

    胤礽抬眼似笑非笑的瞅着胤禩,杏眼里有着说不出的光芒,“你这声舅舅这会儿叫的倒是真顺耳啊,当初也没少在他背后动刀子吧。那是我的舅舅,与你可没关系。”

    胤禩心道这个话题真是不怎么安全,还是忽略过去吧,于是,干脆就打了个哈哈,笑道,“哪能没关系,仁孝皇后是我的嫡母呢。”

    胤禩听着心里倒是舒坦了,也不想这时候捉着旧事不放,以前的事情要是扯起来他就是掐死胤禩都未必真正解恨。可现在弄死胤禩有什么好处?还是留着收获最大利益吧。

    太子殿下很快就找好了心里安慰,方才提起旧事的一瞬间扭曲很自然的回到了正常。

    胤禩一向心思敏锐,自然而然的感觉到了胤礽略显放松的气息,他的心就自然放松下来于是挺有闲情的问道,“这东西的味道还怪好闻的,是用了什么香料吧?”

    胤礽拧着眉头想了想,“以前额娘说过来着,好像有什么檀香依兰之类的吧。”

    胤礽说着突然就笑了,对着胤禩就勾了勾手指,密密的在他耳朵边说了几句,末了,才又道,“这么说起来,倒还真是好东西。”

    胤禩嘴角一抽,“可真是好东西。”

    胤礽笑了一声就勾住了胤禩的脖子,对着眼前精致的脸孔就啃了一口,然后才拍了拍胤禩的肩膀,“想要求教么,就该让本宫满意,你说是不是?”

    胤禩眼尾一跳,手就直接扶上了胤礽头上的碧玉钗,手指头勾着微微颤动的步摇,“殿下对我不满意?我可不信。”

    胤礽只似笑非笑的瞅着胤禩,气氛竟渐渐凝滞下来。

    胤禩的目光一瞬不瞬的落在胤礽的眼睛上,手指慢慢的顺着发际滑到胤礽的眉宇。

    胤礽眉峰微微一动,忽地将胤禩一推,“我饿了,用膳吧。”

    胤禩轻轻一笑,也不再言语。他与胤礽都是心知肚明,话虽然是这般说,但实际上也就是玩笑罢了。

    胤礽摆明不想说的自然不会说,而他也不会真正的低头再去问。这与什么陈年旧事都没关系,纯粹只是不想让对方瞧低了自己的能力。

    日子一天天热起来,早已习惯了夏日去圆明园避暑的皇帝就又要出发了。

    和贵人自然又在随驾的妃嫔之中。而且,很快就不能称和贵人了,皇帝已经下了口谕,不日就要晋位。

    就连封号,都已经选好了,只等着好日子搬下圣旨金册,到时候就是真正的一宫主位容嫔了。

    皇太后也不耐烦呆在紫禁城里,十一月的时候就是她的七旬庆典。这时候自诩孝顺的皇帝是绝不会违背老太后的一点心愿的。

    于是,皇太后的銮驾也跟着皇帝一同去了圆明园。而銮驾上,却还带着皇太后最喜欢的七福晋。

    一入圆明园,胤礽真心觉得花也美,水也美。要是能让他拿着弓箭出去猎上两只兔子就更美了。

    对于胤礽的这个心愿,胤禩笑着表示了理解,不过现在想要实现还真是不可能,只能安慰了,“等着以后带你去木兰围场,到时候你想捉多少只兔子都行。”

    胤礽半卧在贵妃榻上,懒懒道,“以后?天知道到什么时候。”

    正做着百~万\小!说的胤禩抬手摸了摸胤礽的头发,“别这么心急,你就是耐心不够。以前不知道我是谁的时候不是忍耐的挺好么,怎么现在又急起来了。”

    胤禩的眼睛又落回书上,“你要是实在憋气,就想想老四吧。他这几天可是天天在自己儿子面前装孙子呢,不更憋屈?”

    胤礽嗤了一声,“他?忍着吧。”

    胤禩只笑了笑,没再接茬。

    正立在弘历身边磨墨的胤禛不知怎么就打了个冷战,正巧被抬头的皇帝看在眼里。弘历看着身形单薄的小儿子有点犯愁,“十二,你怎么大热天的还打寒颤?可见还是太弱了。让皇后多给你调理调理。”

    正在作画的皇帝放下笔,开始了对小儿子爱的教育,“大清是马背上打来的江山,听武师傅说你骑射也不好,这怎么能行!你的几个兄长的骑射都不错,你要好好学,知道吗?”

    胤禛默默的应下了,可垂下去的眼睛里怎么看都是憋屈。亏得弘历看不见胤禛的眼睛,不然那就真是怨怼了。

    不想为着儿子生气的雍正皇帝只能默默活络开自己的思绪,两江总督的位置听说给了高斌?那就是弘历自己的人了。

    现在五阿哥与七阿哥的势力已经成什么样子了?被困在宫城里的胤禛虽然好奇,却真心并不着急。眼看着弘历身体好得很,他有什么可急的呢?

    与其心急这个,都不如花点心思弄明白七阿哥的底细才是正经。怎么越对上七阿哥的眼睛,就越觉得熟悉呢?

    81心有灵犀

    皇帝目下对十二阿哥的观感却是一天比一天好,只觉得几句教育根本表现不出他对儿子的关怀。于是,又道,“你自小性子就喜静,可是男孩子哪能日日拘着自己不玩耍,你身边的哈哈珠子们都怎么样,皇后挑的人应该都是好的,之前你自己挑的章佳庆兰也不错,就是骑射上弱了些。你的伴读还缺一个人吧,朕再给你挑一个。”

    胤禛听得心中一动,抬起眼睛来道,“多谢皇阿玛,儿子之前倒是遇到一个玩儿的不错的,骑射也很好呢,不如把他拨到儿子身边吧?”

    弘历笑了,“哪家的小子啊?”

    胤禛道,“他叫札兰泰,是兆惠将军的小儿子。”

    弘历微微拧了一下眉头,摇头道,“朕记得他家的小子年岁小,不太合适。还是朕给你挑个好的吧。”

    胤禛眼底滑过一丝讶异,脸上却分毫不动,只道,“让皇阿玛为儿臣费心了。”

    圆明园的长春仙馆是弘历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今就是每一年皇帝来避暑时七阿哥的住处。

    书房里头摆了一摞摞的公文函件,胤禩执着笔一本接一本的批条子。

    门外珠帘轻响,熟悉的声音传了进来,“你还没批完呢?我都在皇太后那里坐了两个时辰了。”

    胤禩抬起头瞧了一眼胤礽,道“快了,这几日吏部事情多。”

    胤礽走过来随手翻了几本打开来看了两眼,疑惑道,“怎么突然这么多官员调任?”

    胤禩笑了一下,“皇上的心思谁能知道呢。”

    胤礽直接就白了胤禩一眼,“别人说这个我信,你说这个我可就不信了。说起揣摩人心,八爷不是一直当仁不让么?”

    胤禩失笑,忍不住放下笔走过去摸了摸胤礽的眼睛,笑道,“你这样说……有没有觉得很酸?”

    胤礽眉角一抽,一巴掌把胤禩的手拍下去,“你这动作倒是越来越熟了啊,当我是给你逗趣的么?”

    胤禩却只是笑,好一会儿才道,“今儿倒是有件趣事儿。”

    胤礽挑挑眉,“什么趣事?”

    胤禩的笑容相当和煦,“十二阿哥想要兆惠家的小儿子做伴读,被皇帝给拨了,反倒是选了怡亲王的二子永琅。”

    胤礽一下子就完全反应过来了,皇帝这是要大用兆惠,才不让兆惠与任何皇子有瓜葛。但是能让胤禩笑的这样眉眼弯弯的……只一转念,胤礽也笑了,同样笑的杏眼弯弯神采飞扬,可眼底却带着压不住的狠戾之气,“十三当年就给老四当奴才,而今后辈也算是上乘祖业,好!好的很!这可真是趣事。”

    说罢,胤礽又挑眉一笑,“皇帝身边的事情这么快入了你的耳,八爷的手段果然厉害。”

    胤禩只是笑着摸了摸胤礽的眼睛,心道这人这样笑起来果然最有味道。

    胤礽斜睨了胤禩一眼,忽又扑哧一笑,然后抬起两根手指头捏了捏胤禩的脸,“陪我出去逛逛园子?听说这可是老四当年最宝贝的地方呢。”

    “既然福晋有命,咱们这就去?”胤禩的好兴致也提起来了,“当年为了这个园子,我可没少跟着受累。如今换了咱们享受,倒是正好。”

    圆明园里的精致着实是没的说。内侍们挑着明晃晃的琉璃宫灯走在前面,七阿哥带着七福晋就出来压园子。

    夏日的晚风没有那么多暑热,吹拂在面上还能感觉到一点凉爽。

    逛了几个地方,胤禩就携着胤礽选了个凉亭歇息。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气氛倒很是宁和安谧。

    可就正正巧,回廊的另一边又转过一群人来,中间护着一个身穿金黄的小少年,正是十二阿哥。

    胤礽微微眯着眼,正端着茶杯的手轻轻一落,白瓷的杯盖子咔的一个轻响,“还真是巧啊。”

    胤禩正负手立在八角石桌旁边,闻言转过头瞧了一眼,正对上胤禛的目光。熟悉的目光直直刺在身上,冰冷的温度却奇异的带着复杂的气息。

    胤禩的唇角缓缓一弯,勾出一弯浅浅淡淡的笑,笑容温雅和润,既如春风拂面,却又异常深不可测。

    胤禛的脚步陡然顿住,他微微眯起眼,亭内纱帘轻扬,胤禛的目光却自然而然透过那层薄薄的轻纱,落在了那个杏黄身影上。

    雅致若清风竹露,风姿似明珠美玉。简直是无以伦比的熟悉啊……

    只一瞬间,胤禛的脸上就如同罩上一层冷霜,冰冰冷冷的寒冷彻骨,气势却又沉凝坚忍隐而不发。

    胤禛缓步走了过来,“给七哥、七嫂请安。”

    胤禩虚虚一抬手,“十二弟不必多礼,见十二弟步履匆匆,这是去哪儿啊?”

    胤禛脸上已经没有多少属于十二阿哥的青嫩了,大半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完成十二阿哥形象上由稚嫩到清肃的转变,“只是见天色已晚,想快些回去洞天深处安置,却不想遇见七哥和七嫂。七哥是陪着七嫂逛园子么?”

    胤禛的目光在胤礽身上一扫,只见七福晋杏眼弯弯唇角含笑,眼眸深处却似乎暗沉沉的。七福晋穿的是大红团花外裳,乌黑的发上插着步摇,瞧起来既张扬又华艳。果然正是那人最喜欢的风格。

    胤禩微笑颔首,“你七嫂是第一回来这园子,我白日里又没什么时间,只能这会儿陪着他逛一逛。”

    胤禛心中一动,暗自估量七福晋在七阿哥心目中的位置,“七哥公务繁忙,还不忘时刻惦记着七嫂。能做七哥的福晋,真是七嫂的福气。”

    胤禩浅浅一笑,“小小年纪就羡慕这个了?若是给皇额娘知道,定会怨我教坏了你,没给你好榜样呢。”

    胤禛亦是淡淡勾了勾唇角,“怎么会呢。”

    胤礽听着胤禛与胤禩你来我往的废话,只觉得十分有趣。假面上的兄友弟恭,实质上的针锋相对。果然是相看两厌的很!

    等着十二阿哥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胤礽才挑眉笑道,“你与他……这算是心照不宣?”

    胤禩淡淡一笑,道,“也许吧。我觉得是他,他估摸着觉得也是我。至于真正能定性的证据,我与他谁又会真正露出来?”

    胤禩又淡淡道,“虽然换了张面皮,但那种感觉不会错的。”

    胤礽嗤笑一声,讽刺道,“你们倒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胤禩眉心不由自主的狠狠一跳,静了好一会儿才从满心的膈应中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你……还真是会扫人兴致。难道是怪我没一早认出你来?”

    胤礽凉凉的开口,“我就是实话实说。”

    胤禩满脸无奈,直接摇头转移了话题,“要起风了,我们回去吧。”

    夏日的天空并不总是清朗的,前一天还是艳阳高照,转过天就是细雨绵绵。在这样雨绵绵的天气里,皇帝接连下发的圣旨震荡了整个京城。

    加户部左侍郎英廉为内务府管事,调兆惠为九门提督,调左都御史观保为散佚大臣。命前任两江总督尹继善加大学士入兵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皇帝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限制皇子的权势,巩固自己的龙椅。

    但凡能处在皇朝枢纽的人物,都各有自己的能耐。皇帝这一番动作,众位大臣立时就有了相应的应对。

    一时间,奉承着几位皇子的门人们都各自觉察到了不妥。皇子的名帖不像原来那样好用了啊?面子是会给,可没有原来那样十成二十了啊?

    五阿哥在自己的书房里狠狠的砸了两个杯子,观保这一调任,直接就卸了他一条臂膀。散佚大臣根本就是明升暗降的职位!

    尹继善虽然是?br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