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书〖胤禩胤礽重生〗》免费阅读!

两世书〖胤禩胤礽重生〗第26部分阅读(2/2)

作者:作者不祥

风的气势,比扬州盐商还要富贵的衣裳,那女孩子干干脆脆就玩儿起了欲迎还拒。

    她所虑的也不过是怕轻易交付了反倒被白白辜负,既然天生丽质,还不如用这容貌给自己家里博上一场富贵,为兄弟搏一个前程,也不枉父母疼她养她十几年。

    皇帝果然没见识过这样的田园风情,一来二去就写下了圣旨,封了这个姓陈的女孩子一个常在,还特意选了个封号,就叫做明常在。

    又怕她出身低微,跟在别人那里受欺负,就让她跟着回疆出来的容妃,两个人作伴。

    容妃果然很体会圣意,直接就赏了上好钗环将明常在打扮的光彩照人。

    作为把杨应琚调任云贵的幕后推手,永琮对云贵的形势知道的是一清二楚,那些胜利都是眼前的繁花,没多久就会凋谢,就如同之前的刘藻一样。

    刘藻被革职之后,好容易仗着这些年的积累,求了路子降补了湖北巡抚。可惜永琮却不打算放过他,只要是雍正的死忠,他八爷都膈应。

    指望着再次起复?想都不要想。上面有人暗示,下面就有人下绊子,刘藻又不是什么真正的清官。没几个月,刘藻就在家中自刎。

    残酷吗?可惜,朝堂就是这么残酷,出来混早晚要还,不是一条路上的人早晚会你死我活。

    在伊犁的明瑞得到了七阿哥的密信,就只等着杨应琚翻船。明瑞对七阿哥异常信服,干脆就日日操练官兵,打定主意要做出点好成绩拿出来给朝廷上下都看一看。

    小金川那边小打小闹的打了好几场,明仁也妥妥的立了几次战功,日后都是升迁的根本。永琮又趁着这一回毓庆宫要有嫡子的好事,在皇帝面前给大舅哥丰升额外派去了小金川。

    皇帝果然异常大方,连问都没问一下就准了。没有谁能看清七阿哥究竟在下一盘怎么样的棋。

    作为枕边人宝宁隐隐有所感觉,可惜她困在宫中,外面的事情根本传不进来。

    等到了杭州,只巡视了一回河工,皇帝就迷上了西湖烟雨中养出的靡靡风情,龙船上往来生香曲曲笙歌,外在的圣明气象掩不住内里的纸醉金迷。

    皇帝不靠谱的时候,总会出来一些比较靠谱的大臣,按照皇帝画出来的大饼,一项一项像是耕牛犁地一样做过去。

    这些有能力又肯做事的臣子,只要能够照顾到皇帝的面子,皇帝都很愿意给他们面子。

    加恩士绅、阅兵祭陵,观民查吏,巡视河工,减免赋税、很多时候皇帝就只出来露个脸,下面就自然感恩戴德。

    只要正事做的还算靠谱,臣子们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去说皇帝的私生活太不检点。所以酸到醋缸里的,都是皇帝的妃嫔们。

    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早就知道自己的容色早已比不过下面那些鲜嫩佳人,争宠的心早就没有了,余下的只是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期待。

    她能够对所有皇帝的女人冒出的酸气视而不见,但是当皇太后找上门来的时候,乌拉那拉氏也是毫无办法。

    皇太后的脸色很严肃,甚至连个座位都没赏继皇后一个,“你身为皇后,怎么这样轻忽皇帝的身体?那起子汉女也就罢了,而今送到皇帝身边的都是什么人?风尘里打滚的女人也配上龙床吗?”

    继皇后被训了的红了眼睛,皇帝就是喜欢了,难道她能跑去和皇帝唱反调吗?这种事情谁不知道怎么回事啊,皇太后说的轻巧,怎么不自己去对皇帝说教!

    继皇后干脆哭的抽抽噎噎的,只说下面官员不懂事,竟然连那样的女人也送进来,说的涕泪交加哭的昏天暗地,然后就直接哭晕过去了。

    皇太后被继皇后这一招气的不轻,可继皇后就是在地上晕着不起来,皇太后又能怎么样?难道能冲过去把迷惑皇帝的小妖精们都打死吗?如果她能做的出来,就不用找继皇后来当前锋了。

    皇帝纵然再舍不得妖娆柔媚的美人儿,也没打算把那样子的美人儿带进京城去。那样柔到骨子里的风情离开江南可就难见了,而今当然要好好沉溺一回。

    可这并不是皇太后忍耐的理由,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荣华富贵都着落在他身上的,哪里能放心让皇帝在那样的脂粉堆里打滚呢?就是这一时半刻的也不行!

    皇太后这样的忧心总会有人帮忙解决,身边贴心的大宫女就着给皇太后梳头机会提出了靠谱的建议,不如去礼佛吧?谁不知道皇上孝顺,谁不知皇太后娘娘信佛呢?江南可最不缺好寺庙了呢。

    被皇帝纵情享乐磨得没办法的皇太后果真听进了这个建议,可是就算是去礼佛也要有人忠言逆耳的,难道还能指望拜几下佛祖就真有佛光普照吗?

    皇太后恨恨的把十二阿哥拘在自己身边,逼着皇后自己站出来。

    继皇后恨得直咬牙,可是为了儿子也只能忍了。披着十二阿哥壳子的雍正爷可不明白这些女人们在打什么哑谜,他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皇帝在女色上很不靠谱,皇太后起码还算干了件正事。皇后就该有皇后的职责,这种事情怎么能躲呢?

    十二阿哥虽然不想在前小妾面前伏低做小,可在这件事上却想都没想就站在了皇太后的战线上,可怜乌拉那拉皇后被儿子坑的有苦说不出。

    江南的寺庙果然很多,皇帝带着皇后妃嫔们奉皇太后去的自然是最有名气的那一个,当年圣祖皇帝去过的云林禅寺。

    陪着太后拜了佛祖,做了道场,皇帝就准备返回温柔乡了。

    继皇后有心当没看见皇太后的眼色,可架不住十二阿哥给她拆台,终于还是出口邀请皇帝逛一逛灵隐山,瞧一瞧飞来峰。

    这点面子皇帝还是会给皇后的,帝后二人把臂同游再留下几许墨卷倒也称得上是佳话。虽然身边跟着皇太后的眼线,可继皇后却绝不会开口让皇帝没趣,就连隐晦的提及都没有。

    在后山山腰的亭子里遇见干净娇俏的小尼姑绝对是意外,几句对话里的禅机让皇帝很是起了兴致,可也仅仅如此而已,没有人会把这个插曲当成一回事。

    晚间继皇后就感受到了皇太后的没脸,可这也比不上十二阿哥的反应让她伤心。

    十二阿哥用一张冷脸面对着继皇后,“皇额娘,你怎么能不管这件事呢?皇阿玛的身体最重要了,那起子脏东西就该拖出去打死。”

    继皇后异常烦躁,“我劝有用吗?谁不知道这件事不能管?你以为皇太后不知道?她为什么不管?十二,你就非得让额娘没了体面?”

    十二阿哥梗着脖子,“体面比得上国祚吗?就是因为没人当头棒喝,皇阿玛才一直糊涂,这件事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丝毫不肯承认自己看走眼的十二阿哥把弘历的变化全都怪罪到了没有忠臣劝谏上面。

    继皇后被气笑了,直接一个杯子摔了出去,“当头棒喝?咱们配吗?十二,皇帝的面子比咱们重要多了。平常看你聪明,这回怎么就这么傻非得往墙上撞!你给我出去,好好想想吧。”

    自打附了身第一回见到继皇后发飙的模样,十二阿哥的孤拐脾气也发作了,他果然一甩袖子就走,只把继皇后气了个倒仰。

    莲碧急忙扶住,劝道,“娘娘,十二阿哥还小,不懂那么多,您千万别生气啊。”

    继皇后眼眶直接红了,一把握住莲碧的手,“你没看到十二那眼神,好像我没做这事就十恶不赦一样,我是他亲额娘啊,他怎么能那么看我。”

    可怜继皇后哪里知道,在十二阿哥心里头,哪怕继皇后对他再好,也比不过皇帝的重要性。谁让皇帝是他亲儿子,是他亲自挑的继承人呢。

    况且皇帝现在可不能有事,皇帝有了事便宜的绝对是七阿哥!这绝对不可以!可即使十二阿哥再着急,他没到十岁的小身板也做不了什么。

    乌拉那拉氏干脆把他身边的人都盯死了,免得十二阿哥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来。这让十二阿哥更是气闷,心中暗暗下定决心,绝对要尽快摆脱继皇后的眼睛建起自己的势力来。

    和珅托了老岳父英廉的福气,得到了在龙船上轮值的好差事。他年纪虽然不大,可人长得漂亮,话说的漂亮,做事就更漂亮,又有个好岳父,没几日就得了上峰的赏识。

    在陪王伴驾的时候,他也偶尔捞上了几次当班的好事。

    几个月下来,本就喜欢漂亮人的皇帝就注意到了他,亲自传他说了一会儿话。和珅小心奉承,果然哄得皇帝记住了他。

    这样快的爬升,当然会引起许多人的眼红。可是和珅既有才华,人又精明,还扯着英廉的大旗,真正有能力的都不会去难为他。

    等到皇帝下姑苏微服的时候,和珅已经能够混迹在皇帝身边做跑腿了。这个时候,精明的和珅才窥视到了皇帝的一点隐晦的癖好。

    87满盘皆输

    京城九月秋高气爽,不只是人喜爱这晴空万里的天气,就是知了也愿意多出来叫唤几声。

    毓庆宫继德堂里的宫人们忙上忙下的从树上粘知了,自打七福晋有了身孕,脾气就奇怪起来,模样虽然还是往日里那样端庄,只是却总会心烦,脾气就很有些喜怒不定了。

    这一早上知了的叫声就让福晋烦躁的摔了茶碗,七阿哥好心来哄,却也被福晋给撵了出去。

    永琮虽然被撵出了继德堂,可心里也不生气。

    许是黄泉路上大家都没喝那孟婆汤吧,反正永琮就是一门心思的觉得自己与福晋就该缘分天生天造地设,只要想想上辈子皇太子的高高在上,再看看如今自家福晋的慵慵懒懒。这等反差就足够永琮担待着宝宁这些日子的坏脾气。

    想来是腹中的小家伙闹得很吧?丝毫没计较腹中那块血肉才初初成型,永琮就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傻阿玛。

    书房里的千里江山图刚刚画了一小半,永琮干脆挽起袖子再接再厉,心中想着画好了挂在宝宁的屋子里,让孩儿日日夜夜都看着,这可是没登上皇位的皇子们两辈子的心愿啊。

    刚刚画了几笔,李玉躬着身子从外面走进来,在永琮身边耳语几句。

    永琮神色不动,在画上添了一座高山才慢悠悠的放下笔,拿起帕子擦了擦手,道,“做的很好,养了她们七八年,是时候该用了。”

    李玉接过永琮手上的帕子,就给永琮端了杯茶润喉。

    永琮抿了两口,才吩咐道,“成与不成,都不要留了后患。”

    姑苏城外观音庵香火一直都很旺盛,来来往往的多是官家女眷。老庵主年纪依然不轻了,皱纹早已经爬上了眼角眉梢,可那一副慈眉善目就让人看着心里平静。

    小尼姑们也不是各个都长得好,可是收拾的都很干净,清清淡淡的一看就是真心侍奉佛祖的。

    若说观音庵最出名的,就是能沟通阴阳了。谁家后宅里没点难言的事?女眷们记挂着夭折的儿女,惦记着过世的父母,更愿意在夜半时分来作一作法事。为的只是心里那一点念想。

    千年前汉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不也半夜里请道士作法夜会李夫人吗?可见都是人之常情。

    清晨里,娇俏的小尼姑们刚刚散了早课。观音大士的宝相前线香依旧冒着细细的白烟。

    后堂静室里香炉里细细的纸屑已经烧成了飞灰,年已半百的老庵主正在空白的灵位前赤诚的跪拜,心中默默祝祷,“主子在天之灵,保佑今次大事得成。”

    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师父,徒儿现在能进来吗?”

    老庵主站起身来,将空白的灵位放在观音龛内藏好,“进来吧。”

    进来的小尼姑眉如远山目似横波,不言不笑便恍若观音临凡。小尼姑施了一礼,道,“师父,您召唤弟子来,有什么吩咐吗?”

    老庵主慈爱的看着她,“妙莲,你是为师最出色的弟子啦,这一回姑苏来了贵人,要为师去给女眷讲经,你随为师去吧。”

    妙莲喜不自胜,忙道,“多谢师父栽培。”

    皇帝自打微服纳了明常在,便对民间才子佳人的戏码上了瘾。近来有事没事最喜欢的就是白龙鱼服情挑美人。

    可惜美人们来来去去大多都是几个差不离的法子,一次见了是新鲜,两次见了还有趣,待到十七八次见了就什么胃口都没了。

    和珅跟在皇帝后面跑腿,眼见着皇帝越来越不耐烦的面孔,暗地里不住咂舌,难道皇帝还能想出什么新玩法吗?

    皇帝看厌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渐渐又玩腻了那些妖媚娇娆,忽有一日在太后那里惊鸿一瞥,便瞧见了一位白衣观音。

    真真是好一个观音大士落凡尘!皇帝抽冷子瞧了好几眼,竟蓦地想起佛经中观音大士的肉身布施。

    皇帝在女色上本就不是个靠谱的脾气,想当年见了傅恒的福晋都要染指,而今兴致既起,哪能轻易放过。

    那妙莲自幼出家,根本不懂宫廷里的人有多可怕,只知道上面贵人传唤讲经,她便收拾了经文跟着去,正当当被皇帝堵在屋子里。

    皇帝虽然五十几岁了,但是依旧算得上精神健旺,妙莲哪里会是对手呢?

    一身缁衣委了尘土,妙莲呜咽咽的寻死,皇帝却爱上了这实打实的嫌弃。

    有心人自然推波助澜,皇帝心思一动就把妙莲送回太平庵,开始了偷偷摸摸的来往。

    寻过了一回死的妙莲终究是没了再寻死的勇气,没几日好好的太平庵就成了皇帝驻扎的猎艳场。

    一身佛香的小尼姑既干净又娇俏,板起脸来也别有风情,那一身宽大大的缁衣罩着曼妙的曲线,让皇帝更想剥开来看一看。

    人都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皇帝如今深解其中之妙。

    一直稳当当在太后面前讲经的老庵主终于收到了想要的果果,她在太后与皇后面前努力了多日,皇后终于为观音庵沟通阴阳动了心。

    不知道五格格与十三阿哥有没有投胎转世?若是能见一见该有多好啊。

    得到皇后传唤的老庵主回禀了,五格格与十三阿哥命格太重,她自己力有未逮,需要几个弟子合力作法。

    继皇后并不是个没头脑的人,她一早就派人打听过了,这太平庵自圣祖年间就开始香火繁盛啦,近几年越发有了名气,来来往往许多女眷都赞的。

    继皇后干脆就搬了旨意,妙莲与两个小尼姑就跟着皇后派来的嬷嬷上了继皇后的龙船。

    龙船上面不只有继皇后,还有宫女,有内侍,更有侍卫。小尼姑们不敢多看,只低眉顺眼的由着嬷嬷安排到后面舱室住下。

    作法要准备的东西不少,禁忌也挺多,一连就斋戒沐浴了三日。

    继皇后倒也不心急,反正皇帝要在姑苏多玩几天呢。可她哪里想到,她招来的正是皇帝的新欢?

    皇帝正得趣的时候失了心头好,一开始还忍得住,可一连三天都没见到白衣观音们。皇帝就真的有点熬不住了,有心人一怂恿,皇帝果真一个人半夜摸进了小尼姑们的房间。

    房间里没掌灯,一道屏风隔着视线。

    皇帝心浮气躁的绕过屏风,只看见几个窈窕人影或坐或卧的躺在床上,皇帝不管不顾就扑过去捉住一个堵住嘴亲下去,边亲边道,“观音宝贝,想死朕了。”

    可是亲了几下,却觉得不是平日里的软玉温香。那人绷着身子,硬邦邦的骨架,皇帝心里忽悠一下。

    多疑的皇帝一瞬间想到了好多事,好多年没练的布库也超常发挥了,两手制住那人,大喝道,“来人,护驾!”

    这一声实在太响,寂静的夜里半个龙船都起来。

    纷乱的脚步声向着这里冲来,最先冲进来的是继皇后身边的宫女和内侍。很快屋子里照的灯火通明。

    皇帝这才看清被他捉住的那人,正是之前与他大玩欲迎还拒还未得手的一个姑子。那尼姑眉清目秀,被皇帝掐的脸都青了。

    皇帝的目光在屋子里巡视了一圈,顿时脸色紫红,目光森森的落在床上坐着的人,一字一顿道,“皇后,你怎么在这儿?”

    继皇后脸上惨白一片,任她再聪明也想不到皇帝竟然能去亵玩尼姑!以皇帝的爱面子这可不好办啊。她只能强打着精神解释,“都说太平庵的尼姑能沟通阴阳,我实在想念五儿和十三,就请她们来作法。”

    皇帝连声冷笑,“沟通阴阳?”陪着皇后在屋子里的大宫女莲秀和莲碧早已经跪在角落里了。

    愤怒的皇帝把所有人的撵了出去,才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