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使得今日的黄河成为“地上河”、“悬河”。甲骨文有“河”字,其字从水从可,其“可”字为一人徒肩挑之形,结合黄河治理的历史,可以理解“河”字本义就是“肩挑土石方以巩固黄河堤岸”。由于北方河流大多与黄河相似,经常泛滥改道,需要时常征发人徒治理,故北方河流通名为“河”。相反,中国南方河流很少泛滥改道,与人工河流相似,故南方河流通名为“江”
比如中南方的河流多称为“江”,例如:长江、珠江、钱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漓江、丽江、九龙江等等。可见南方人一般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江”。
北方的河流人们多称为“河”,例如:黄河、淮河、渭河、经河、洛河、汾河、青河、辽河、饮马河、沁河、柴达木河、塔里木河等等。可见北方人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河”。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人们对江河名称上的划分区域和传统南北划分略有不同
南多称“江”,以北多称“河”。这是南方北方对河流命名习惯上的区别。
2规模上的区别
虽然有地域的大致划分,但凡事没有绝对。人们在对河流命名时也会根据河流的大小规模来区别称之为“江”或“河”。
我们看看例外:北方的嫩江、鸭绿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这些河流在北方被称为“江”,而这些“江”的共同之处在于长度、流量、流域,规模上是较大的,所以除了地域对河流命名的习惯外,人们通常会把一些小的河流称为“河”,而对于大一点的“河”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江”。
3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般中国人把外国的江河叫做“河”。“江”这个词,仅仅对内使用。
4约定俗成的称法
“江”和“河”只是约定俗成的称法,没有质的差别。
黄河
黄河,是民族的母亲河作为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全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