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什么时候回来的,许光明刚刚走出房间,便看到老爸匆匆忙忙的夹着公文包往外走,估计昨晚回来的很晚,否则许书记不可能这时候还在家里,这时候老妈和大姐早上班去了。
至于二姐如果没去同学家,有本书就多半可以在自己房里呆一天,什么书都行。按照许光明说的话就是,二姐的好成绩就是这么来的。
“爸!”许光明叫了一声。
许红旗回头看到许光明便停下脚步,脸上出现一些笑容道:“昨晚睡得很晚吧,这时候才起来,饭菜都在锅里放着呢,你自个热一下,爸得去上班了。”
许光明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按耐不住好奇道:“爸,昨晚还顺利吧。”
许光明是清楚这件事的,许红旗也没必要隐瞒什么,点了点头:“昨天这菜市场去得好,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了,主要是吴家村工程队的责任,问题相当严重,吴相成已经被正式逮捕了。”
的确是去得好,从菜市场的情况来看,若不是早发现这个问题,想想后果,许红旗都要打个寒颤。
许光明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学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最后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爸,我听很多人都说李秘书跟吴胖子有些亲戚关系。”
许光明话里的意思许红旗当然很清楚,不过显然没打算和许光明多说这些事,只是点了点头便要出门。
只是他这门却没出得去,还没跨出门,便见一人走到了门前叫了一声许书记
此人中等身材,面容清瘦,还略显憔悴,身上却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军服。不过许光明知道这人并非现役军官,他认识这个人,总厂副厂长刘建勋,早几年转业的团级干部。原来是红星电冰箱厂的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合并后却没了党委的职务,仅仅是副厂长,而且还比较靠后,不过还是正处级干部,只是实权反而大不如前了。
原因许光明也知道一点,这在厂里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电冰箱厂的时候,他和杨国中两人就有矛盾,红星刚开始搞合并时,许红旗还没调来,基本都是以杨国中为主,他顺势以要安排大量其他合并过来的干部为由,把刘建勋的党委职务拿下没有上报,最后上头照着批下来了,这也说明刘建勋在市里怕是没什么关系。
不过这个刘建勋许光明不只现在认识,前世知道的更多一点。
因为后来杨国中彻底跳出企业领域,刘建勋便在红星厂慢慢上位,后来担任了一把手,在他手上红星一度非常红火,红星电器在全国都有不小的名气,只是刘建勋也因此升官去了省经委,后来好像调到外省一直干到常务副省长才退休,是建江县出的另一个高级干部。
只是红星厂在刘建勋离开后没几年就没落了,虽然后来的没落跟当时大量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崛起,国营企业因为体制僵化等方面的原因有关,但从眼下红星的情况来看,能把红星弄得一度红火,那就至少能说明刘建勋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许红旗看到刘建勋便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建勋厂长啊,有事吗?”
刘建勋实权不多,许红旗也是刚调厂里不到三个月,又不经常在红星办公,跟刘建勋的交往不算太多。
许红旗身兼厂、县两职,上班的地点无法完全固定,有时在厂里,有时在县委,不过这段时间两边都事情多,为了方便别人找到他,许红旗多半时候都在县委,毕竟一个厂总没有一个县的事务那么繁琐,这样一来,厂里如果谁有事要找他,基本上都会掐准时间到许红旗家里来。家里没找到,才会打电话到县委去。
看到刘建勋点了点头表示有些事要商量,许红旗便道:“那就在我家里谈吧,来,里面坐。”
刘建勋事实上现在实权不多,兼着工会主席,基本上也就钉在这块了。在许红旗想来,刘建勋多半也是为了工会的事情而来,这种事就在家里谈也没有太多忌讳,没办要再跑去厂办公室了。出了菜市场的事,现在许红旗的时间也挺紧张的。
刘建勋也没有拒绝,走进屋里,与许红旗双双坐到椅子上,许光明在一旁倒是挺机灵的,紧着泡了两杯茶放到桌上。
刘建勋谢谢了一声,然后关切的问道:“听说光明你昨天受了点伤,没事了吧。”
“谢谢刘叔叔关心,没什么大碍。”许光明不管前世今生跟刘建勋的交集都很少,刘建勋这声问候也就算表示关心了。毕竟在旁人眼里他也不过是半大的孩子。
不过刘建勋要跟许红旗在家里谈事,正合许光明的意,要去了办公室,他反而不好特意跑去听了。
为免许红旗把他赶走,许光明泡好茶没有多说话,而是搬了张椅子还到自己房里掏出本子坐到了门口装作做暑假作业,这样既能听到里说话,又能看着门口。
毕竟刘建勋和杨国中有宿怨,说起话来难免扯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有人守着门口总要好些。
刘建勋看到许光明的动作,眼里似乎闪出一丝精光,只是一闪而逝。不过他更多的是疑惑,不知道许光明是否故意的。如果这点都能想到,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就很不简单。
许红旗掏出口袋里的烟给刘建勋递了一支,点了烟吸了两口见刘建勋还没开口,许红旗主动问道:“建勋厂长,工会的工作还顺利吧。”
刘建勋现在就钉这一块,问也只好问这方面的工作了。
刘建勋却只是点了点头,用力吸了一口烟才看着许红旗道:“许书记,工会的事情没什么麻烦,只是我有些担心厂里的生产啊,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冰箱销路不好,厂里这么多职工,只能轮着上岗,家家生活都有困难,而且现在厂子大了,包袱更大。再这样下去,我担心撑不了多久。”
刘建勋这样一说,许红旗的脸上立马变得严肃了许多,工厂现在包括生产方面的具体业务目前几乎全由杨国中把持,便是许红旗都难以插手,毕竟红星厂的基干就是原来的红星电冰箱厂,职工近万人,合并后仍占三分之二以上,一些主要岗位的负责人大多是杨国中的嫡系亲信。许红旗刚来不过三个月,想插手进去很难。
特别是刘建勋跟杨国中有宿怨,现在他提起不属他分管的生产方面的事,许红旗自然慎重。
不过刘建勋提的问题许红旗却不能不关心,事实上刘建勋说的没错,厂子大了包袱更大,市里直接拍脑袋决定合并七个厂并不能起到催化作用,看眼下的情况,莫说产生利润,不巨亏就算好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只红星厂撑不下去,怎个建江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上万职工家属生活困难,建江县能好得了?
做为厂党委书记和建江县委书记,这个问题许红旗必须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来应对。
许红旗考虑了一下,才说道:“说实话,建勋厂长,你也知道我以前是搞冶金的,搞电器有些赶鸭子上架了,这方面你比我熟悉,你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若是可行,我想国中厂长也会支持的。”
刘建勋点了点头,边沉吟边道:“那我直说了,现在造成我们厂效益不高的最大原因无非就是产品销路不好。而销路不好的根底就在于产品质量不过关,价格又高,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这方面有工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也有原材料方面的问题,我们厂原来都是做化工设备的,搞冰箱也不过一两年,工人技术上有缺陷是肯定的,而最核心的占整个冰箱成本40以上份额的压缩机我们根本无法自产,便连国内也没有好的,现在全用国外进口的压缩机,也是造成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何况现在外汇紧张,我们自己又没有多少出口创汇能力,进口压缩机受到很多限制。有时候便是有市场也因无法搞到足够多的压缩机而无法扩大产能。市场的拓展也因此会受到局限。”
“这个问题应该很普遍,据我所知,目前各大冰箱生产厂家都有这些问题,很多厂也都是跟我们一样这两年才开始转产冰箱的,也大多是用的进口压缩机。为什么他们能够转型成功?”许红旗先是点了点头,然后疑惑的道,显然这些分析结果许红旗来到红星厂后也多少有些了解。
刘建勋苦笑一声道:“正是因为多数厂家都是如此,所以现在都只能守着自己周边的市场,当然算是成功转型赚了钱的也有不少,但是许书记,你认为有可能凭借着一小块市场撑起一个万人大厂吗?”
这就是关键,红星厂规模太大,以现在的民众消费能力来计算,莫说两三个市的市场,再加两三个市也撑不住一个万人大厂。若是一个千人几百人的工厂就不同了,两三个条件较好的市的销量也许就够了,所以有些厂转产冰箱是能够赚到钱的,甚至赚得还不少。但对于红星厂来说却远远不够。
何况人太多,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多少有点生活性,只能进行轮岗,这反而进一步影响了冰箱质量的提高。想想就能明白,一个工作,今天你上,明天他上,工人技术水准无法保持一致,责任也无法明晰,质量能好才怪。
“本来市里把七个厂合并,是想达到规模化的目的,以此扩大市场,但事实上,这只是让我们的包袱进一步加大,我们的产品并不能因此而提高质量,也降低不了成本,甚至可能造成隐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所以合并后,厂大了,效益反而还越来越差了……”
刘建勋的分析逐步深入,许红旗听得不住点头,许光明也听得颇为入神,刘建勋的许光明基本上认为是颇为符合红星厂现状的,也让许光明真正了解了现在的红星厂到底是个什么局面。
第12章 拍脑袋决策
红星电器制造总厂是由七个厂合并起来的,许光明是清楚,但具体每个厂的情况如何,前世他根本不会去关心。
现在随着刘建勋的分析,整个合并情况就清楚的很了。
七个厂,基干是红星电冰箱厂,是合并中最大的一个厂,原来生产化工设备,两年前才转产。
另外一个较大的就是位于新郊镇的建州制冷设备总厂,原本其实是一家轻工机械厂,正处级架子,去年转产的冰箱,职工有一千余人。因为厂规模相对也不算小,又靠近市区,搬迁不合算,所以继续留在新郊镇,成了第一分厂。
还有一个副处级架子的工厂,原来叫山南日用电机厂,先前却是归属省轻工业厅的,专门生产一些小型电机,日用电动工具之类的。
本来合并是建州市主导,没打算合并这个厂,但轻工业厅也在甩包袱,抓住这次机会从省层面下手,由省里划拨了管理权到建州,建州方面最后只能把这个也正在打算转产电冰箱的电机厂并入红星。
不过这个厂虽然是副处架子,规模却还略略超过建州制冷设备总厂,有职工1100多人,位于建江县西南部靠莲城市区的丰原镇,规模不小,交通条件也不错,又靠近莲城市区,自然也没必要搬迁,合并后便成了第二分厂。
剩下的四个厂都是原来建州市轻工业局、科技局等部门或区县所属的小工厂,行政级别很低,规模相对也小了许多,加起来也不过千人,生产条件也不怎么样,这四个厂就全部直接迁并到了建阳镇,归入总厂。
看上去,七厂合并,规模的确大了不少,论规模在建州市也是绝对能稳进前十的大厂。在表面上也消除了市内的同行业恶性竞争,但仔细算算,许光明也只能摇头。
七个厂中,其实只有红星电器厂和建州制冷设备总厂已经真正转产冰箱,而剩下的五个厂包括规模较大的第二分厂其实都只是刚刚打了转产的报告,根本还没动手,也就是说都没有电器行业的生产营销经验可言,更没有现成的市场渠道。甚至其相关生产设备都还没影。这样的厂并入红星厂能起什么作用?真正只是多了上千张吃饭的嘴和一堆对红星来说似乎根本没帮助的旧设备。
何况合并所谓的规模效应,不是把几个同类型的厂简单的并在一起能产生的。这样的合并,只是增加了表面上的规模,事实上对成本,对生产质量肯定不会有多少帮助,因为这些厂本来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就一个比一个差,并入红星反而是拖累。
如果这七个厂是冰箱的各个原料甚至配件生产商,并在一起反而有用,这可以减少原料、配件环节的成本,以此拉低整个冰箱的造价,可惜不是。只是七个完全同质化,并不能形成互补的亏损工厂在行政上捏合在一起。人不还是那些人,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会有什么用?
相信只要知道这几个厂基本情况的,都不会对这样的合并产生什么信心。当初合并时没有人反对,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合并是市委书记周连军拍板决定的。
在许光明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不过也难怪,这时候,真正懂经济建设,懂市场规律的领导干部其实并不多。拍脑袋决策的情况到处都有,不只周连军一个。周连军也许当初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太想当然了而已。
“红星厂光靠冰箱生产肯定不行,最紧要是要另外开辟一些业务渠道,把目前拥挤人员分散下去。让红星厂多一条腿走路。”许光明刚刚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想法,里面刘建勋几乎在同时对着刘建勋说了这么一番话。
许红旗却沉吟着道:“开辟新的业务是个好想法,但是建勋厂长,只怕这也并不容易吧?什么业务能让红星厂走出困境,我知道现在有些厂家打算生产空调,但在我看来,这于冰箱的情况类似,别人也许可以,对红星厂不对有多少帮助,空调的压缩机来源同样是个大问题。而且这个市场目前比冰箱的市场容量还小。”
刘建勋深以为然,不过他自然是有备而来。微笑着道:“我们是电器厂,但电器不仅仅就只冰箱和空调。我想我们开辟的新业务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技术门槛越低的越好,最好能利用现有设备,这样投入相对较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会较低,就能尽可能的消化大量的待岗人员,也容易保证质量,更不会像生产冰箱总是因为压缩机的问题处处受制。第二当然是要市场容易越大越好,最好是普通人员都有能力消费的,只有这样,这个新业务才有可能做大。毕竟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价格不会太高,利润空间也会缩小,必须靠市场容量来弥补这个缺陷。这一点对于我们这样的规模大厂犹为有利。”
“那有什么产品符合这两个条件?”许红旗问道。
“电风扇!”许光明一边听得入神,间或用铅笔在本子上画着什么,听到这句话完全下意识的冲口而出。几乎于刘建勋异口同声。
刘建勋转头看向许光明,然后对着许红旗道笑道:“书记,看来光明与我的想法一致嘛。”
看到许红旗瞪了自己一眼,许光明缩了缩脖子,这正经是谈公事,自己掺合好像不太好,要说什么最好跟老爸单独说。
许红旗没在注意许光明,而是看了一眼自家的墙角茶水桌上,有半边茶水桌摆放着一台座式电风扇,不过今天天气较为凉快,并没有开启。
“想法很好,不过,建勋啊,现在是八月,这可是比冰箱更具时节性的电器,现在开始准备,也得到明年才可能投放市场,却是无法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了。”许红旗笑道。
虽然这个想法不能马上用,许红旗似乎还是很高兴,也很满意刘建勋的态度,说话语气变得更温和了,便连称呼也自然的省去了厂长这个称呼,显得更为亲官。
刘建勋点了点头:“毕竟是要做准备的,生产线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我的想法就是利用这下半年做好这些准备,明年上半年生产就正当时了。说实话目前我们的产品时节性都太强了,只怕过了这个月,厂里的效益会进一步下降,待岗的人会更多。事实上我此前考虑过建议厂里开辟洗衣机生产业务的,没有什么时节性,不过这个业务技术门槛等各方面都远高于电风扇,以红星厂目前的情况投资这项业务会很吃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完全时节性的东西,若真是这样,每一个生产冰箱、空调或电风扇的厂家岂非到了冬天就得饿肚子。”许光明忍不住说道。
许红旗和刘建勋一听,都看向许光明。
“那你说,到了冬天,会有人买电风扇吗?”许红旗皱着眉头问话了。
许光明冲口而出,说了就有些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