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免费阅读!

三栖特种兵第212部分阅读(1/2)

作者:作者不祥

    丈多深,俗称蛤蟆洞。

    麦轲等人一到山脚,就看到了打斗的痕迹,看来匪徒一路防守,但是都被天军打破防线,一直攻上了山顶。

    还没到山顶,就听到上面喊杀声响彻云霄!

    麦轲嗖的一声,腾空而起,说,你们慢走,我前面去看看!

    麦轲升到山顶的上空,把下面的战场形势尽收眼底。

    天军依靠列车为中心,排成了一个椭圆形阵型,外面保围的都是土匪,密密麻麻,起码有两万!

    为首一条大汉,身高足有一丈!

    只见他拿了两把大刀,如同风扇一样,转成一团,擦着就伤,砍上就亡!

    天军竟然没有一再单兵作战方面是他的对手!

    幸亏天军有混合特种兵!

    在那个大汉进攻的对面,有好几个专业人员,对他轮番使用基本元素,才让他的进攻州受阻。

    其他方面的进攻,也都有武艺高强的土匪带头冲锋,让天军的防线岌岌可危!

    既然两军呈现犬牙交错状态,让他们停下来很不现实,麦轲决定来硬的!

    他立即指挥列车直接开过来,给包围天军的土匪来个反包围!

    列车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至,立刻就切断了土匪的后路,把他们绕了一圈,全部围住!

    这些土匪一看腹背受敌,不少人慌了神

    那个领头土匪,一看后面的天军来势太凶猛,当即命令属下,拼命上前,冲击里面的天军防线。

    因为他知道,只有占领了列车,才有一线生机。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里面的天军虽然和他们对垒占下风,可是他们构筑的防线,却是坚固无比!

    前面没有逃路,后面又抵挡不住,这些土匪终于全面崩溃了。

    最后只剩下那个大个还在顽抗,就是这一个人,却没有让他屈服。

    麦轲看的手痒,亲自上去,利用精准的元素攻击,首先把他的两把大刀溶化。

    这是火原素的功劳!

    没有了趁手武器。大个子的武功威力降低了一半!

    麦轲急忙冲了上去,|岤位连点,一举生擒了这个劲敌。

    把善后事宜交给了原来就在这里的天军。麦轲指挥列车进入了下个山头。

    这就是七峰山。

    七峰山位于芳城县城北十五公里处。

    该山东北两面山势陡峭,七峰并峙。故称七峰山。

    七峰山遍布森林,耸立在芳城县北部杨集乡和拐河镇交界处,有七峰列峙,如同笔架,当地乡民称它为七顶山。

    七峰山属伏牛山东南麓,淮河水系的澧河上游,总面积五千多公顷。

    七峰山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虽然现在时处残冬。依然有不少的地方郁郁葱葱,显然那些树木都是常绿灌木,大多属于松柏之属。

    麦轲一边走,一边观察,见到这个地区地形错综复杂,山峰连绵,沟壑纵横,最高海拔七百六十米,相对高度五百五十米。

    麦轲等到达之前来的天军滞留之处,才知道这些人都被阻挡在山顶的防线之外。

    在一看这些防线。原来都是由活着的高大乔木组成,基本上都是松树,密密实实地站成一排。似乎有三四丈的厚度!

    木原素特种兵已经派了出去,并且受到了很大的成效,无奈那些树干太粗,林木太厚,一时无法突破。

    领队的天军也想过采用火攻方式,但是又怕又引起森林大火;如果只烧了这个七峰山还好,烧了整个伏牛山就麻烦大了!

    因为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人,不仅仅是这些占山为王的土匪,还有数量巨大的平民百姓。

    别说那行的损失。攻占七峰山的胜利不能弥补,恐怕整个中路太平军的所有胜利也够分量。

    所以。他只能用木原素来克制这些巨木拦阻。

    麦轲近前一看,这岂不是开练六大原素的极好机会?

    能克制木的岂止局限于木原素!

    于是。麦轲把自己带来的六组混合元素专家全都派上了阵!

    在正面大约一百五十米的巨木带,麦轲先把所以的金元素专家分成两个组,分别布置在两头,然后开始全力砍伐!

    气原素的专家,则负责把砍刀的松树,吹到这一路段的外面!

    最难砍伐的树木都归秦元素组负责,他们负责开辟第一条通道。

    然后木原素组跟进,在啃下一块,因为有了金元素组开路,这就容易多了!

    接着第三波上!

    这是火原素河水原素的配合行动!

    只见火原素队员进行精确焚烧,把火原素直接作用在大树的根部,集中焚烧那个部位!

    如果没有超出计划范围的扩散,水原素就不必参与;一旦火焰除了范围,谁原素就一个水原素微粒打过去,将这股不听指挥的火焰消灭。

    土原素则是最后的支援队伍。

    如果那些水原素放出来的水,需要在一个地方停留一个较长时间,那么土原素就去围坝筑堤,形成或大或小的湖泊,直到火焰湮灭。

    十分钟以后,被麦轲选中的这一百五十米防护林带,说有的树木都被连根砍倒,一棵小树都没有留下。

    绺子首领木痴痴,看到自己精心打造的巨木防线,眨眼之间就被毁得如此彻底,犹如做了一场噩梦!

    他一霎时脑袋空白,停止了思维,欲哭无泪,甚至不知道动弹了!

    天军趁机上去,将他生擒活捉。

    麦轲等结束了战斗,才去仔细看看,在高山顶上,他们是如何培植这些活着的大树的。

    看过以后,麦轲才明白它的原理。

    原来这条防护林带下,是一条人工开掘的地沟,里面装满了肥沃的土壤,然后经常施肥、浇水、管理。

    这个完全可以推广。

    接下来就是小顶山、摩云垛、白石尖、白草尖、红石橛、宝天曼、牧虎顶、李青垛、五垛山、杏花山、青铜山等十一个绺子,都被这些人用灵活多变的形式给收缴了。

    麦轲一边收复这些绺子,征服土匪、征服自然,一边思考如何建设这个土匪窝,让他们成为天军的助力,尤其重要的。让这个地区所有失丧的灵魂都得到拯救,从而让这个地区,成为一个荣耀生的天国属地。

    等到是把绺子全部解决。麦轲的蓝图也已经完成。

    一旦他有了定见,就要求灵犀一动把蓝图画了出来。

    这个蓝图的几项基本内容的首要一条。就是在伏牛山区建立一个伏牛山圣市!

    这个圣市的核心地区,就是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整个伏牛山山脉。

    现有的所有被十八绺子占领的山头,都各自转化成圣镇,归属于伏牛山圣市。

    伏牛山第一任市长,由顾嘉蘅兼任,他的主要的、长期的职务是天下扫贪使襄理。

    麦轲特别向他建议,他的重要职务,可以从这里开始。不必等到见了郭嵩焘以后才展开工作。

    图塔纳泽担任伏牛山圣市的武装部总司令,专门负责整编、训练、调遣、使用现有的土匪武装。

    麦轲开玩笑地和他说,这个可比他的初衷厉害多了!

    原来他的基本思路是占山为王,霸占一个山头。

    估计那个山头也打不了,因为打得已经瓜分完毕。

    十八绺子和牛魔王那么大胃口,怎可能留下像样的东西给他?

    然后,就是牛魔王,他担任了副总司令,具体掌管那些神秘部队。

    他还挂了一个副市长头衔,但是他明确表示不感兴趣。也不会管事。

    倒是吴运,当然了常务副市长,并且在顾嘉蘅不在的时候。负责全面工作。

    剩下的其他职务,随后在具体安排,

    不过十八绺子的首脑,全部担任了圣镇的镇长!

    他们有的人虽然在天国剿匪过程中当了绊脚石,但是在后来的准备各级首脑的过程中,他们都极大地悔悟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天国让干啥就干啥,绝对不会在当绊脚石!

    这倒不是他们的觉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真正认识了天国的实质和重要性。而是他们看到了很好的榜样。

    这些榜样就是土匪大首领牛魔王、军师吴运、还有其他各大绺子的匪首。

    这些人都对天军唯命是从,我们这些小萝卜头。还瞎闹腾什么劲儿!

    因此,他们就无一例外地痛改前非。要求麦轲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其实,麦轲觉得这些人更可信一些,那些已开始就非常机灵地投降了天军的家伙,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再次转换面孔的速度恐怕一点都不慢!

    不过,麦轲也不担忧;天国发展的大势有可能逆转吗?

    确定了领导架构以后,麦轲开始统计人口,并且开展基本建设。

    同时决定,要在今天晚上召开一个庆祝大会,届时宣布这个大好消息,也公布第一任圣市、圣镇的领导,以及其它重大事项。

    在剿匪过程中,三合一枢纽工程,已经四通八达,沟通了所有的山峰;麦轲现在要补充的就是一个环形通道,外加一个中心大十字,分别贯通南北和东西。

    有了这个枢纽工程网络,圣镇最基本的需要,都可以得到保证。

    但是四季水果现在还局限于枢纽线路上,需要扩大。

    于是麦轲统一规划,把每一个圣镇的东南角,都辟作专门的四季果园,足够本圣镇的所有人食用。

    然后,就是盖楼!

    鉴于这里没有什么高山,最高峰也就海拔二千米多一点儿,所以麦轲把住宅楼全部建在了山顶,楼高统一一百层,整个高度大约在四百米左右。

    高楼建成以后,给他们居住地的山峰凭空增加了四百米。

    现在登上远眺,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二十多座形态各异的摩天楼!

    麦轲当然不会那么古板,所以建楼的时候,没有一座是重样的。

    整个伏牛山区,只有一座的办公大楼,建立在鸡角尖山顶。

    这个楼高一百五十层,不但承载了综合办公的需要,而且在顶部,安装了诸多的军事仪器,收集和整理军事情报。

    在建楼过程中,人口数字也都统计上来,整个伏牛山区,总人口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其中一百万是土匪和他们的家属;另外的五十万就是普通山民。

    麦轲总算松了一口气,他原来以为整个地区所有的人都是土匪或者是土匪的家属呢。

    麦轲建楼的时候,也适当参考了那里的人口基数,适当增加住房面积。

    楼房虽然高度有统一规定,但是每一层的房间没有规定,因此在房间数量上,没有什么限制。

    晚上七点,各山头华灯齐放,波音系统传出麦轲洪亮的声音:“天国伏牛山圣市成立庆祝大会,现在开始!”

    (

    第865章 义阳为民伸冤

    得到老方丈的支持,麦轲不但直接掌控铜柏山区,而且增加了两万一千兵力。

    最让麦轲高兴的是,以前精锐僧兵,无不以一当十。

    还有焦土这员猛将。

    最后,就是岳家小将岳刃,他本来是率领僧病的统帅,也是下任方丈的候选人。

    麦轲试了试他的武功,发觉空手对敌,麦轲略占上风;如果各自动用自己的趁手武器,麦轲竟然略有不敌。

    麦轲的武器就是他的九节鞭;而岳刃的兵器也是点钢枪,竟然有一丈八尺长。

    听岳刃说,他叔叔岳锋,也就是现任方丈,早就跟他说好了,一旦有推翻满清、为国立功的机会,就放他去闯荡天下!

    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一拍即合。

    因为是乘坐列车,路上没有比的事情打扰,麦轲趁机给这些新加入的天军传了福音,决志信主的人也是达到了百分之百!

    着这军队依然保持了全部是基督徒的特色。

    大军本来要快速穿越铜柏山到颖州的豫东平原,直接攻占颖州,不想再路过义阳州的时候,却被拦住了。

    拦路的是清兵。

    不过让列车停住的却不是清兵。

    而且到了清兵的队列全前方,麦轲才发现,这些清兵的拦截对象不是他们,而是拦截线东边的人群。

    直到麦轲靠近,那些兵丁才发现,一部分兵丁回过头来对着列车嚷嚷:“不要靠近!赶紧回去!绕道走!”

    让什么的都有,而且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对付拦截先拿别的人。

    麦轲不禁好奇起来,把本来就是一个好奇宝宝型的人,没事还要挖掘点儿秘密出来。何况现在似乎真有事,似乎还是摊上大事了。

    不过,麦轲也不知道摊上大事的是谁。是那些清兵呢,还是派来轻病的人。

    麦轲打开远视镜功能。被拦住的那些人全都来到自己的眼前。

    麦轲一看之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些人的情况才惨了!

    显然他们都是贫苦的农民。

    在这寒冷的冬日,他们竟然只穿单衣,在那里不是站着发抖,就是躺在地上哆嗦!

    稍远处,那里有许多人堆积在一起,显然已经是毫无生气的死尸。

    更远处,一路上星星点点。到处都是倒卧在地的人体,显然都已经成了饿孚。

    麦轲问站立旁边的岳刃,那里到底发上了什么事情。

    岳刃说:“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只是听说义阳得知州不怎么样,不但横征暴敛,而且贪污上面发下了救灾物资和银两,造成了人们没有粮食吃,不少人饿死;有人想逃到别处去就食,避免饿死,知州又怕他的丑事外传。所以把这些想逃荒到外地的,全部拦住,及时饿死当场。也绝不放行。”

    焦土不太注意这些事情,但是他的手下有人的老家就在义阳,直到那里的情况更清楚了,还向焦土说过这件事,请求他去救援他的家人。

    焦土那里有什么办法,只是把山寨里的钱财交给他们,让他们对家里面的需要,多给点支持。

    现在他想起了这个茬,对麦轲说:“大狗家住义阳。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遭遇。”

    “大狗?”麦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疑问道。

    “我手下的一个小喽罗。他或许知道一些事情。”焦土回答。

    “好!你把他召来。”

    “大狗,过来!”焦土当时就是一嗓子。原来大狗就在后面不远的一节车厢。

    一听麦轲文这事,他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我上次带着钱回去,可是回去太晚了,我的父母、爷爷奶奶、两个哥哥、两个弟弟、还有两个小妹,全部死去了,饿死的!”

    麦轲听后,悚然动容!

    时尚竟然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忙问他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全部饿死。

    大狗虽然悲痛,还是告诉了麦轲他所知道的有关灾情的一些细节。

    原来还真是如同岳刃所说,问题的根源都处在那个知州身上,他的名字叫做顾读。

    朔县,他为了政绩,拼命催收税粮,而且在正常的数量上,加了许多叫立名目的东西。

    结果,原来应该一石粮食的税负,现在变成了一石五。

    结果不少人交完了粮,已经没有口粮了!

    而这些粮食,除了很小一部分交给中枢朝廷以外,都给各级贪腐官吏给瓜分了!

    刚刚入冬,多数家庭及已经断了粮!

    人们从那时起,就只能挖草根、剥树皮充饥,因为到了冬季,野菜、树叶等菜蔬都没有了。

    后来草根都挖绝了,树皮也剥光了,人们只好吃一些比较细嫩的树上枝条,甚至吃观音土。

    到了腊月底、今年年初,人们实在是饿得要死,只好舍弃祖业,往外地逃生。

    其实,这个期间,中枢朝廷还是拨过一些救济物质过来,但是这又被财迷心窍的顾读当作的发财的机会。

    超过半数的救济物资,都被他中饱私囊了。

    剩下的少一半,又被下面的各级官吏,狠狠地咬了一口,结果,到了灾民手里的,十不及一。

    这时候开始死人;有能力、又良心未泯的地主老财开始舍粥济贫,实际上是救命,但是官府却什么也没有做。

    可是,当饥民不得不逃跑的时候,官府有动静了。

    他们派出大军四面八方堵人,以免他们的黑暗做法被暴露出来。

    这样,能吃的所有东西都被吃光,不能吃的也都尝遍。

    最后,发展到了吃人肉、易子而食的地步。

    即使如此,饥饿依然每天在夺取人们的性命。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