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大厦将倾(二合一)(2/2)
作者:罗小明
不庶。”
“可惜了……”
刘宏摇了摇头,叹息道。
“长生不老、万寿无疆……”
“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这世间并无真仙啊……”
刘宏的目光越过蹇硕肩头,看向厚德殿中的窗户。
不同于厚德殿中的昏暗,死气沉沉,外面却是阳光正好,生机勃勃。
“那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自云得神人相授,呼风唤雨,驱雷策电,无不精通,以符水治病,救治众生。”
“可结果了?”
刘宏胸腔起伏,艰难的笑了起来。
“却死在了病榻之上,那张角也不过是凡胎肉身罢了。”
“世人常谓有仙,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仍受疾病缠身,从未见过那陆地真仙。”
真是讽刺啊。
那自称得到了仙书,得仙人启蒙的大贤良师张角死在了病榻之上。
他这个受命于天的天子也将要死于疾病之手。
“蹇硕!”
刘宏紧紧的握着蹇硕的手,他支起身躯,盯视着蹇硕喝道。
“抬起头来,看着朕。”
蹇硕缓缓抬起头,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目,使得蹇硕几乎看不清刘宏的面容。
刘宏已经恢复了一些气力,脸上也渐渐有些了血色,不再是那化妆画出的那种诡异红色。
蹇硕用袖子抹除了眼前的泪水。
“朕还没死,何故感伤?”
刘宏放缓了声音,蹇硕服侍他多年,对于他交代任何事,总是尽心尽力去办理。
这个昔日的小黄门,为人有些憨直,受了他人的欺辱也从不吭声。
只因为自己的一句戏言,却肯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
危险来临之际,张让、赵忠等人皆是惊惧不已,蹇硕却是第一反应是用身躯护住他。
“人心难测,张让、赵忠已经是心向着何家了……”
“朕时日无多也,唯一放心不下只有两件事。”
刘宏再度叹了一口气。
“其一便是这皇位的继承。”
“眼下大汉内有叛乱,终日不休,外有强敌,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我有意立刘协为帝,不过眼下并非良机,我还能坚持一段时日,你务必筹谋此事,不得有任何失误,你可听明白了。”
刘宏语气严厉的说道。
“臣明白了。”
蹇硕郑重的点了点头。
“这是第一件事,其二便是我母后。”
刘宏靠坐在床榻上,费力的嘱咐道。
“我死后,只怕是这皇宫之中免不了争权夺利,我母后性子颇为刚直,论起计谋手段,却是不如他人。”
“你身负上军校尉之职,又掌管绣衣使者,无论如何也要保护我母后性命。”
“西园禁军的权柄不得不分给那些世家一部分,但是……”
蹇硕感觉到了刘宏手上传来的力度。
“你且记得,不论何时,你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军权,只要西园禁军在,朝中的宵小,朝外的将领,才不会生出异心。”
“朕让你主管绣衣使者,不是只给了你监察的权力,还给了你杀人的权力,你就用这份权力,去掌握禁军,把军权夺回来。”
“必要之时,可以不择一切手段。”
刘宏的眼眸之中流露出了惊人的杀意。
蹇硕心中微寒,顿首应答道:“臣,记住了。”
刘宏闭上眼,休息了一会,好像想起了什么,对着蹇硕言道。
“对于张让、赵忠等人的监察也不要放松。”
蹇硕目光微寒,低声言道。
“国家若是忌惮,不如……”
蹇硕以手做刀,按于地板,做了一个杀的手势。
刘宏没有言语,闭上了眼睛,他在思索。
蹇硕静静的跪坐在地,也没有继续言语下去,等待着刘宏的决定。
沉默良久。
当蹇硕差点以为刘宏已经睡着了的时候,刘宏终于是开口了。
“不必了,就随他们去吧,若是其敢犯上作乱,再行缉拿便可。”
刘宏叹息了一声。
他今日叹气的次数,比往年一年下来还要多。
对于张让、赵忠等人,他实在是狠不下心。
从他即位后,张让、赵忠等人便一直陪在他的身旁。
刘宏是天子,虽然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刘宏却是个有些念旧的人,他对于张让等人还是是有感情的。
虽然张让、赵忠开始越来越贪恋钱财,甚至之前在他病重之时,还开始讨好大将军何进。
但是刘宏还是无法下定决心,诛杀张让、赵忠等人。
“绣衣使者还有西园禁军的事务还有很多,你也下去吧。”
刘宏闭上了眼睛,躺在了床榻上。
“朕实在是累了。”
……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
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时间并不会因为任何事物的改变而停止流逝。
多灾多难的中平四年终于是过去了。
庞大的汉帝国在内外交困之中,艰难的步入了中平五年。
洛阳的皇宫之中,因为各地叛乱的消息现在显得有些沉默。
但这沉默不过只是表象,不过只是在酝酿更大的风暴罢了。
豪强世家心怀鬼胎,争权夺利在庙堂之上已经陷入了白热化。
绣衣使者四出,朝野惊恐,权臣夺利,买官买爵更甚以往。
借着刘焉的上书。
各地的豪强、各地的州牧,也开始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汉帝国恐怖的战争潜力正在被激活。
那个曾经孱弱臃肿的汉帝国,正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只是汉帝国的头脑,汉帝国的主干,却是越来越衰弱。
枝繁叶茂却有喧宾夺主之嫌。
党锢让刘宏以为豪强世家也不过如此,纵使黄巾之乱逼迫着刘宏无奈之下解除了党锢。
但刘宏依旧认为,天命仍在大汉,豪强世家终究还是不敢抗拒天命,终究还是心归汉室。
绣衣使者之下,亦是让刘宏看轻了世家几分。
只是,他却忘了周厉王的旧事。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如同汉帝国这样庞大的帝国,能够使其灭亡的并非是是那些外界的因素。
真正的危险却是潜藏在内部。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