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秦帝国风云录》免费阅读!

第9章 【赵吴共利列传·共尉传】(2/2)

作者:木子武少

,时有旅人言:“武昌之富、襄阳之庶,虽关中千里沃土不能及也!”

    摄政二十年,共尉治湖北有功晋封楚侯,成为一字侯当中享受封邑最多的人,但共尉的生活却并不奢靡,甚至有些不合身份,他时常教导两个儿子谨言慎行,少与权贵结交。

    令朝臣惊讶的是共敖共尉父子皆为先登猛将出身,他们的后人却十分谦逊儒雅,共尉的两个儿子虽无大才,却是不折不扣的模范秦吏,后来都在南方郡城中做到了一曹主事的位置。

    摄政二十九年,共尉受衔镇国上将军,总督荆州各郡事务。

    共尉治理荆州期间,荆州民富商众,娱乐场所迅速发展,而共尉衣食简朴,极其厌恶繁华宴席,使得荆州官吏在节日里都不敢明面庆祝。

    摄政三十三年,共尉因病请辞,夏王尉破虏不允,留任三江守。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尉破虏在诏书中想要给共尉的两个儿子封侯,却被共尉上书严词拒绝。

    没人知道共尉写了什么,但陈恢记得那天尉破虏看完共尉的书信后气得桌案都掀翻了,口中骂着:“楚蛮不识好歹!”

    可骂完之后,尉破虏却让陈恢等侍者退开,自己把桌案扶回原位,还命人将原先的诏书收回来销毁,重拟了一份发过去。

    摄政三十九年,共尉听闻黑夫病逝的消息,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的他坚持前往咸阳吊唁,并守陵三个月,直到寒冬来临才返回南方。

    同年冬,共尉在返程的途中于安陆逝世,享年57岁。

    死后,共尉被追赠太尉,谥号楚威侯。

    共尉是夏秦摄政时代四十年来首位没有担任过中央要职而被追封三公的人,张苍动笔为共尉列传落成后,北平才传来他去世的消息,因此张苍没有来得及对这位黑夫的肱股之臣做出评价。

    或许共氏父子坦坦荡荡的一生,也不需要他人的评价。

    (共尉父亲共敖的传记见后文:【夏公本纪·季婴小陶共敖东门豹列传】)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