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之王》免费阅读!

导演之王第123部分阅读(1/2)

作者:作者不祥

    15题,这是见证历史的机会,很难得。

    王嘉莉看了看所有观众,深吸一口气,说道:“我选择继续!”

    王嘉莉此话一出,每个观众都在这一瞬间真正地激动了!!

    “耶!!!”

    “王嘉莉,你是最棒的!!”

    “必胜!!!”

    观众们大吼起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狂暴的激动!!

    “好!”方琼兰深呼吸,舒缓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感觉自己准备好之后,方琼兰摁下了按钮,刷出第15题题目:“现在开始第15题,请听题--“黄花岗起义第一枪是黄兴开的,那么请问,黄花岗起义第二枪是谁开的?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徐锡麟。”

    王嘉莉:“……”

    观众:“……”

    电视机前的观众差点暴动了!!

    “我靠靠靠靠靠!!!!”

    “哪个家伙出的题?那么偏!!!”

    “诅咒生孩子木有"xiaoji"……”

    王尚成吉思汗,这个题貌似是自己当初无意中告诉柯劲功的,没想到竟然出现在题库中,而且还放到了最关键的题目上。

    太坑了!!

    。

    章节目录 第449章 (舌尖上的华夏)摄制开始

    王嘉莉看到这个题目,马上开始回忆自己的高中历史课本,依稀地记得课本上有打响第一枪的说法,但是好像没有说到有谁打响第二枪的说法。她有点后悔自己不是历史老师。

    她看到题目之后,第一反应就是答案是黄兴,但是想着想着这是第15题,难度最高的题目,应该没有那么简单吧?而且在前面还加了一句‘黄花岗起义第一枪是黄兴开的’,画蛇添足的嫌疑,绝对有阴谋!!!

    这一刻,王嘉莉犹豫了!

    时间滴答滴答不断流逝,让王嘉莉额头大汗淋漓。

    主持人:“还有两分钟!”

    王嘉莉马上道:“我现场求助!”

    她想看看有现场有没有人知道答案,也好给盲目的自己做一个参考。

    主持人把主动权交给了观众席位,不过观众席位的观众反应让王嘉莉有点失望。

    现场的所有观众都不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对答案不肯定的话,也绝对不敢乱说,毕竟这是6万奖金跟100万奖金的差距。

    滴答滴答……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

    王嘉莉额头的汗水越来越多,甚至感觉一座大山压在自己身上,脑袋此时也是一片空白!!

    而此时,观看着电视的观众们很多都找到了答案,看到答案时差点破口大骂!!只见资料是这么写的:“黄兴朝向空中鸣了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此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只剩下一个念头:“电视台出题的逗比们,给我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节目中,时间逐渐流逝,120秒……

    140秒……

    160秒……

    主持人:“您还有最后的10秒时间,请抓紧时间。”

    王嘉莉满头大汗,眼睛瞪得跟驴眼似的看着题目,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徐锡麟。然后把目光放在‘黄花岗起义第一枪是黄兴开的’上面,眼神定定的!!

    “还有最后5秒钟!”

    王嘉莉咬了咬牙。最后吐出一句:“我选c,黄兴!!”

    现场的观众一惊!!

    电视机前的观众一乐!!

    “你确定??”

    “我确定!!”

    “好,那现在宣布答案……”主持人把声音拖得长长的,现场观众紧张得不得了。特别是王嘉莉的老公。

    “恭喜你!答对了!!100万奖金!属于你!!!”

    主持人那声音就像是九天而来的天籁之音,一下子把整个节目现场给引爆了!!

    每个观众都在这一瞬间真正地激动了!!

    王嘉莉双手掩着嘴,不敢置信!眼泪都不争气地流了出来!而跟她一起来的丈夫这时也忍不住,直奔到台上来,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王尚透过电视,能够感受到现场灼热还有那疯狂的激动气氛!

    百万富翁的出现,直接将整个《百万富翁》节目推达到了高潮!!

    估计今天晚上的收视率会让无数人吃惊!!

    百万富翁产生之后,随后的节目就显得有点平淡了,后面的五个人实力都一般般,最高的那个也才把题目推到第八题。相对于刚刚产生百万富翁的那种刺激,实在无法让观众提起精神。

    到了最后,当王嘉莉上台领了100捆现金的时候,气氛才重新恢复到火爆。

    节目过后,网络上就开始了。无数议论声开始出现在各个网络网站。

    “首个百万富翁的诞生!一个霸气的女教师!!”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准确答案揭晓,亮瞎我的狗眼!!它不是夫妻爱情,而是男男基情!”

    “史上最逗比题目:黄花岗起义第二枪是谁开的?”

    “15岁萝莉逆天答题,轻松拿下15万奖金!!”

    “《百万富翁》你值得拥有,只要够运气,只要知识够渊博。你将会是下一个百万富翁!!”

    “题目陷阱多,答题需谨慎!!”

    “东方电视台试题库的工作人员是逗比,逗比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小道消息!!黄花岗那道逗比题目是从大王口中传出来的,我很想说一句:‘大王,你那么逗。我们以后还能快乐玩耍吗?’”

    ————————————————

    5月20日,周一,中午12点。

    一个消息快速的传了出来,然后迅速传播全国,万众皆知!!——“东方综艺频道《百万富翁》首期平均收视率!最高收视率!”

    2012年以来。收视率冠军之首!!!

    一个收视率渣渣的电视频道,仅仅祭出了《百万富翁》这个节目就立竿见影地拿下了的收视率,以及收视率冠军宝座,简直就是神迹!!

    收视率冠军节目,简单缔造!!

    全国上下,议论满天飞!!

    “首期就已经了,真是难以置信!!”

    “《百万富翁》收视率居然如此之高!!以后岂不是要更加夸张?”

    而全国各大电视台不禁脸色难看起来,嫉妒地说这是赤裸裸的金钱诱惑,伤风败俗,应该给予取缔。

    也有的电视台酸溜溜地说道:“观众们竟然堕落到这种程度?”

    不过相对与电视台的羡慕嫉妒恨,媒体报纸们就没那么偏见了。

    “《百万富翁》造就2012年以来最高收视率,一个新的电视节目神话诞生了!”——《华夏经济》。

    “一个电视台的起死回生,一个节目就够了!!不过也期待东方电视台的其他综艺节目,我有预感,东方电视台必将崛起!”——《番茄报》。

    “王嘉莉老师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成为了社会名人,不过她本人表示依旧热爱教师工作,不会因为拿到百万奖金而辞职。同时还希望媒体不要再打扰她的生活。而年仅15岁的初中学生林圆圆在拿到了15万之后,也成为了学校的明星及人物。《百万富翁》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它收获的并不只有金钱而已。”——《澜江报》。

    “《百万富翁》成功了,宏伟富现代感的高科技金属感觉布景,配合整个节目所营造出来的音乐,及精心部署的灯光效果,都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另外两名主持人配合控制整个节目节奏、气氛,及深思熟虑收集而成的趣味性(或者逗比)问题,让节目充满了刺激。同时选手们在节目中的表现让节目更加精彩。”——《企鹅报》。

    “《百万富翁》的成功不是偶然,从节目中可以看出栏目组的用心。三个救命锦囊的设置很好,它可以减少答错风险,但在某种情况下也会把选手引入错误答案中。迥异于国外的15等级分配金额非常有意思,当参加者答对第九题时将得到有40000元奖金。如选手没有信心再玩第十题,便拿40000元安全离开,万一第十题答错,他只得拿第五题保证金8000元,答对了则是60000元。两者之间差额足足倍之巨;这种奖金设计,很多时候令参加者进退两难,确实奇妙。”——《新狼报》。

    首期的《百万富翁》沸沸扬扬的时候,第二期、第三期的《百万富翁》正在紧张筹备当中。

    而就在这时,王尚开始辞别家人,带着《舌尖上的华夏》摄制团队踏上了全国录制旅程。

    前时空的《舌尖上的中国》总共有七集,分别是《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它的制作时间相当漫长,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15位摄影师拍摄,并由3位剪辑师剪辑完成。

    不过,现在又王尚来拍的话,肯定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前时空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工作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文案写作”阶段,即分集导演看大量有关该主题的书、调查、并写文案;第二个阶段是“调研”阶段确定分集要有什么的美食需要拍摄;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地区寻找适合的人物以表达该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摄。

    如今王尚对前时空《舌尖上的中国》了如指掌,省去了“文案写作”阶段、“调研”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大量的时间。直接带上摄制组,在什么地方,找什么人,一条而过,轻松写意。

    而现在,王尚第一个地点就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寻找神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

    它是世界上珍稀的天然药用菌,一种名贵珍馐。

    摄制组坐上飞机来到了云南香格里拉之后,直接就找上了当地的山村中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由东方电视台联系好了。

    这家人将会带领着摄制组进入深山,寻找松茸。

    。

    章节目录 第450章 香格里拉的清新凛冽

    香格里拉接近西疆,是藏族的地盘,海拔相对较高,天空离地很近很近,让人仿佛触手可及,而天空湛蓝湛蓝的,非常漂亮。

    带领摄制组的这户人家有两老一女儿,老人年纪应该有五十多岁了,常年的风吹让他们脸上长满了黑斑皱纹,历尽沧桑。而他们的女儿二十七八岁,青春气息尤在,叫卓玛,她将会代替父母带领摄制组进入深山老林之中寻找松茸。

    对于王尚的到来,这户人家显得很高兴,而卓玛尤为激动,第一时间就找王尚签名,要不是摄于王尚的威严,估计都会缠着王尚不放过了。

    摄制组的到来,让整个小村庄都为之热闹起来,鸡鸣狗吠,一个个村民跑过来强势围观,电视看得多,但摄制组还是第一次看到,村民们感觉倍儿新鲜!!

    当知道王尚也在这里的时候,一下子了。一群大伯大妈涌了进来,对王尚东摸西摸的。

    王尚顿时不淡定了……

    “哎呀,大婶,你手摸哪呢?”

    “大妈,你够了!”

    “那个混蛋乱摸的,别往下,快住手!”

    “哎呀,救命啊~~~”

    王尚在人群中惨遭蹂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过村民们之所以这样,是觉得王尚是上天的神将,摸一摸能够给自己赐福。

    也有不少脸皮厚一点的大妈抱着小孙子、小孙女硬是往王尚怀里塞,想要王尚抱一抱,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沾一沾王尚的才气,以后孙子孙女们也能像王尚一样倍儿有出息。

    对此,王尚表示是苦笑不得,很想说一句:“大妈大婶们,你们这么调皮,我们以后还能快乐地玩耍么?”

    不过,王尚出卖色相也给摄制组带来不少的方便。很多家庭主动让出房间给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剧组,而且还热情的拿出自家丰富的特色吃食,把摄制组给喂得饱饱的。

    按照当地的习惯,明天凌晨3点就要开始出发上山寻找松茸了。不过对于这一切,摄制组不但没有抱怨,反而隐隐有一种兴奋。

    凌晨两点多,闹钟就开始吵了。一行人快速起床洗漱,三点钟的时候,卓玛跟她母亲便带着整装待发的摄制组出发。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几辆摩托载着众人一路行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带给摄制组土鳖们一种奇异的新鲜感。

    这一刻,整个村庄几乎都是空的。所有劳动力都将会进入到深山中,寻找松茸。松茸,是整条村子主要的经济来源。贫困,就算是再发达的国家,也会存在。

    而村民们之所以那么早起床,主要是为了不让别人抢先把路上的松茸给采走。出卖劳动力的永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看他们沧桑的脸就知道了。不过这不是王尚他们来此的重点。

    清晨的香格里拉雾气笼罩,山外青山若隐若现,犹如天上坠落凡尘的明珠。

    空气带着一种凛冽清香,难得享受空气清新的都市人,这一刻感觉全身都舒畅了,好像身心被一种清泉冲刷而过,杂质去除,全身轻盈。这次旅程也许要持续半年。也许要在全国数千公里的国土上艰苦跋涉,但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感觉这一趟真的值了。

    摩托车停到山边,然后开始步行跋涉之路。

    卓玛和她母亲走路的速度很快,稍微不注意就会跟丢。尽管她已经尽量在放慢脚步了,但王尚一直在拖后腿,一路摄影师对着王尚拍拍照照,给自己这趟旅行留下印记。

    香格里拉的风景太美。烟雾青山、潺潺流水、草长莺飞,不但留住了王尚的脚步,还留住了摄制组其他人员的脚步。四周顾盼,流连忘返。

    虽然卓玛这个带路人觉得摄制组有点不务正业。但是看到自己家乡被偶像被其他城市人所喜欢,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骄傲?

    于是,在双方你情我愿的情况下,进山的速度缓慢了下来。

    香格里拉的森林保护得很好,比前时空好太多了,所以树林茂盛,灌木丛丛。

    美虽美,但小路幽深,加上露面湿滑,所以不习惯于走山路的摄制组人员们走得异常艰辛,而且也非常狼狈。背着高清摄影机的摄影师最为辛苦,十几公斤的摄影机在这一刻显得尤为沉重。

    一路上,打滑、摔倒,那是正常的事,被周围的植物割伤皮肤,也是正常地事。好在王尚一路上没有太过严肃,就算是自己摔跤也没有表现出愤怒、阴沉,反而毫不在意并且时不时调侃自己的狼狈,引得队伍哈哈大笑。

    这让整个队伍在艰苦与汗水之中洋溢着轻快欢乐的笑容。

    “找到了!!找到了!!”卓玛兴奋的叫了起来。

    从出发到现在,总共应该走了有20里路,终于找到了此行的目标——松茸。这是一种只存在于高海拔没有收到污染的山地里的一种食用菌。

    “找到了??~~”

    摄制组的所有人欢呼了一声,相互拍掌相庆。太不容易了了,一行人都累成狗了,原本游玩的心思也变淡了,唯一剩下的就是累,如今终于找到了目标。

    王尚对着卓玛说道:“先别挖,我们把镜头设置好,再挖。”然后指挥着摄制组把摄影机摆好。王尚虽然是第一次搞这种拍摄,但跟拍电影的原理差不多,所以井井有条的安排起镜头来。

    一一准备妥当之后,王尚喊着开始。

    卓玛虽然在镜头下显得有点拘束,但对于老本行挖松茸却是丝毫不露慌张,缓缓地扒开遮挡在松茸上方的草叶、泥土,露出一个肉冠肥大还没张开的新鲜松茸。卓玛熟练的拿着那跟拐杖、开路、挖菇功能于一体的木杖插入松茸边上的泥土里,然后用力一翘,轻松地把整棵肥嫩的松茸给拔了起来,放到后背的竹筐里。

    松茸,最为上佳是还埋在泥土中伞盖未长开的松茸,但这样的松茸很难找到,运气大过经验技巧。而品质较为不好的就是伞盖已经完全长开了的,味道、矿物质都会流失不少,口感也没有那么好。

    随后每隔几百米,卓玛都能熟练地找到一株到两株松茸,有刚刚成型的,有肥大没长开的,有伞盖长开了的。

    在王尚的把控下,摄影机拍下了不少的片段。

    根据卓玛的说法,政府每年都会封一段森林,不准采集松茸,每年轮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