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回来啊?!”
一脸黑灰的雁儿猛地扑到她的怀里放声哭道:“雁儿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先生了呢!”
“你这孩子,好端端的哭什么。”
让他这么一抱宋辞也有些心酸,不由得放缓语气说道:“先生这不是回来了吗,你才多大,也敢说一辈子的话。家里还好吗,可是有人欺负了你?”
“没人欺负我,只是外面变得好吓人。”
雁儿到底还是个没长成的孩子,遇见亲人便委屈的不行,“那日我听先生的话去找许夫人,夫人也答应要帮咱们找回小花了。可是我们藏在店里左等右等没有消息不说,就连镇上也不知怎么闹起了疫病,这下子连出门采买都不能了。”
宋辞抬起雁儿的小脸看了看,果然瘦了一大圈,“不能采买你们吃什么呢?”
“全靠家里的存粮。”
雁儿说着就放低了声音,“再就是用先生的银子从左邻右舍买些吃的应急。只要家里缺吃的了,隔壁的铺子就用绳子吊着小筐过来,先给了钱他们才肯给东西。”
“算了,钱财乃是身外物。”
宋辞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你也别觉得隔壁的店家绝情,能在这种时候出门赚黑心钱也是一种胆量。况且人家要真是狠心骗你只收钱不给东西,你一个小孩子又能怎么样,只怕先生回来就得为你收尸了。就冲这个,你也别怨恨他们。”
她还有下句话没说呢,什么时候都不缺发国难财的人,只是有没有命花就不一定了。
见雁儿还是闷闷不乐,宋辞搂着他就往屋里走,“咱家现在住了几个人啊?”
雁儿一听就红了脸,“一开始是六个女娃,结果疫病闹起来的时候我又往家里带了十二个。”
“呵,这可真够热闹的。”
宋辞说着就推开了堂屋门,果然见着十多个和雁儿差不多的娃娃凑在一起嘁嘁喳喳的不知在说些什么,还有一个稍大点的女孩坐在椅子上给小鹅喂饭。
屋子里乍然进了个陌生男子,孩子们立刻闭上了嘴,只有先前为了妹妹求助的小乞儿起身喊了一声,“先生!”
“没事,继续玩你们的。”
宋辞走过去看了看小鹅的饭碗,见里面不过是煮红薯伴着小米饭泡的稀粥,连点搭口的咸菜都没有。
蔫蔫的小鹅冷不防瞅见熟悉的亲人连饭碗也不要了,举着胳膊直叫唤,“啊!抱!”
宋辞立马抱起了他,“好孩子,咱不吃这个了啊!”
她不等坐下就从荷包里摸出一块枣泥馅的点心喂进孩子嘴里,又把背上的包袱交给雁儿,“你把里面的吃食分分,等会儿先生出去打听清楚外面的动静再买点粮食回来。”
雁儿兴冲冲地答应了一声,提着挺有分量的包袱放在桌子上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些不甜不腻的点心和果子,别管是空了几天肚子吃了也没事。
他回头便招呼了那个喊人的小乞丐过来帮忙,按照人数将吃的分到个人手里。
见孩子们不争不抢乖乖排队,宋辞才暗中点了点头,只要懂事她倒不在乎舍出去几口吃的,最怕遇见那种不知好歹还要作妖的,那她可真就伺候不起了。
喂饱了小鹅又和雁儿交待一声,宋辞出门就拐去了保安堂。
进城的时候她就觉得县里安静的不像话,当时急着返家也没多想,现在才知道原来是闹了疫病。
疫病这玩意真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