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其一,第二便是对皇位继承人的态度。
祖宗规矩,太子是国家正统,轻易动摇储君意味着动摇国之根本。
但末帝却不在意,他觉得自己是一国之主,自己的决策以后也是后人的祖宗规矩,所以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虽然早年碍于皇后雄厚的家世立了嫡长子为太子,但后来却更喜欢贵妃所出的苏王,小小年纪便封了亲王,封地便是黎朝最富庶的苏南之地。
待两个皇子长成,因为末帝的纵容,苏王可以说是明目张胆的和太子争权夺利,内里也许有复杂的缘由,但从面上来看,末帝应该是支持苏王的,每每都委以重任,明显在为他铺路。
可是太子品行一直端正,做事也无可指摘,甚至因为更喜欢做实事而被那些遭到排挤的能臣拥戴,在民间呼声也比苏王乃至末帝都要高。
虽然书上只有寥寥几语,但黎朝末年的况下,黎朝分裂,以虎江为界,成立南北黎朝。
北黎暂且不看,直接看南黎近五十年的情况,就知道问题太大了:
苏王,也就是南黎的先皇姬开济因为开了先例,对于太子继承大统这一祖训完全成了摆设,这不仅为南黎埋下隐患,他自己也吃到了苦头。因为第二个继承南黎皇位的,并不是他指定的太子,而是贤妃所出的浩王,也就是如今的皇上姬如博,直接从先皇手中抢来的。
连续两位皇帝的皇位都是抢掠所得,尤其自己的上位历程,导致姬如博对自己的皇子们严加防范。
他选了相对忠厚老实的二皇子做太子,虽然一直带在身边教导,但除了一些帝王术之外,灌输的更多的反而忠君爱国的想法。封王上也谨慎了很多,他颇为宠爱的英王只是个宫女所出,或许是因为宫女所出,所以才放心宠爱吧。不过即便封了王也没给什么封地,所以英王很穷。但显然,前两任皇帝的成功给了英夺位极大的信心,一直蠢蠢欲动。
年若看完这些对于她来说算是辛密的资料,不由对南黎的未来充满了担忧,皇位更迭也许是皇室的事情,但长此以往,必然要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试想,皇室和朝堂全都想着内斗,谁还有精力有时间为百姓做事,维持民间秩序……
其实已经开始影响了,如今邵家一个商户都卷进了夺嫡之争,不是么?
邵元松见年若看完了,便道,“此次来到龙江城的是太子府詹事王公公。”说到这里冷笑一声道,“能让王公公前来,周氏定然夸大了什么事情……”
“这王公公性格如何?可有什么喜好?”年若问道。
邵元松赞赏的看了她一眼,“你倒是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管周氏如何作妖,我们从王公公这里着手就可以了。”
“你应该已经看出来了,皇上虽然支持太子,但也未完全放心,所以太子身边的人能力先不说,忠厚老实是首要。”万一有野心或者心思奸诈的人挑拨,让太子直接从他手中夺皇位,这可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而忠厚老实的人往往格外讨厌狡猾奸诈,挑拨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