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之交。之前她打算给陈逸介绍对象,被陈逸婉拒后,还在背后说了好一阵她的闲话,陈逸都知道,但她权当没听见。
感谢过她的关心,陈逸说自己等下还要去院办一趟,邻居悻悻离开。
脱下被洪水泡了一遍又被风吹干的内衣裤和鞋袜,找出一套自己的衣裳,把薛山买的运动装也换了,陈逸出门。
现在的院办公室在综合楼二楼,陈逸进楼时遇到好几个同事,纷纷对她表达了慰问。本着好奇和关心,同事们都想打探一下她被困这两天的细节,但见陈逸并不想详谈的样子,也只有作罢。
办公室里,张姓院长正在签一批文件。
陈逸在她对面坐下,听见她道:“小陈啊,你这次真是不容易。”
陈逸说:“没什么,谢谢张院关心。”
等领导签完字,两人说起休假的事。
张院的意思,多休几天假期也没事,美|沙酮门诊那边现在每天就诊的病人不多,多排几个班,人手是足的,让她把该补办的证件、银|行卡、电话卡等都办理妥当再复工。
陈逸很感牌,说电视台某个栏目组负责人是她一个亲戚,亲戚开口了,她也不好回绝,更何况,这是一件有益大家的事,何乐不为呢?
从来到雅里乡卫生院的那天起,陈逸竭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参与同事间的八卦讨论、小团体小帮派,始终保持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哪怕在这种穷乡下地方,已经很少人会再去琢磨病历书写是否达到规范,门诊记录是否符合卫生部门要求,她却依旧认真工作,一丝不苟。
不管工作还是生活,能一直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过着,这就够了。
她只是没想到,一场灾难过后,很多事情都被改变了。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
听到陈逸同意的答复,张院乐得直夸她会处事、有眼力见,以后要好好栽培。
听完这些,陈逸找了个理由告辞,刚走出门口,又被张院叫住。
“哎,你说我这记性,果然是人老了啊。”张院笑眯眯道:“早上有个女同志打电话过来,说是你蔚山老家的朋友,也是看到新闻消息了,很担心,打过来问问情况。”
蔚山老家的朋友?
她已经近二十年没有回去过,哪来的朋友。
“是不是弄错了?”陈逸问:“有没有留下名字或者联系方式?”
张院点着头,“有有有。”就去翻抽屉。
她翻出一张便签纸递给陈逸,“就是上面这个号码,名字也有,说是等你回来了,希望你能联系一下她。”
陈逸接过黄色的便签纸,上面龙飞凤舞记了一串数字,数字后面跟着一个名字。
她仔细辨认一下,嘴里轻声念出来:“张丽君?”
在雅里乡集镇街道上逛了一会儿,陈逸买下一个新手机。店里没法刷卡,她留在宿舍的工资卡是邮政储蓄的,镇上也只有这家银|行,她去取了钱回来,顺便买下一张新电话卡。
补办原先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