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食物,庶人为了活下去自然会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寻找生路,然后路上没有食物,便会似蝗虫似的,见什么吃什么,树皮草根也不放过。阿珩下船后就没见到多少草,须知离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多水,草长得很快,然而这地上除了土壤还是土壤,蝗虫也未必有这般夸张。
还有那些树木,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树不要皮却是必死无疑。千百年的古木失去了树皮,便似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壮汉剥光了衣服的少女,眼见着是活不成了。
阿珩不自觉的摸着身上的毒,这种情况她不陌生,多年前在沧水她就碰上过这样满目疮痍的景象,且有与之伴生的“惊喜”——人皆相食。
想了想,阿珩还是没碰毒,身上带的毒也就几斤,用一点少一点。
阿珩的手移到了腰间青铜剑的剑柄上以保证随时都可以拔剑,这柄剑是出门时云洛让她带上的,用剑杀人虽然比用毒杀人费力,但毒用完了,人也就没有抵抗力了,用剑却不然,能一直杀下去。哪怕力竭了,只要在力竭前将眼前的敌人给干掉便可以休息了,休息了便可继续杀下一波。
值得庆幸的是,阿珩一路上看到过不少惨象,但还没到人皆相食的地步,她也就不用杀人了。
阿珩颇为讶异,什么情况?流民多到这份上,人尽相食未必,但易子而食并非稀罕事,怎么一桩都没见着?
阿珩在县城的门口找到了答案,此地属鹿县,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因此有大量的鹿群的生活,是很多王侯贵族最喜欢的地方。鹿的全身都是宝,而那些贵族挺喜欢鹿血佐酒,鹿茸、鹿鞭之类也很喜欢,因此在此地都有别庄田产,非常富庶。
不过,再富庶,钱粮也不是地方官与百姓的,而是贵族的。根据阿珩、清以及苍凛加起来好几百年的经验,越是这样的地方,灾情越严重,哪怕原本是小火,最后也会变成大火,但也不会闹出太大的事来。
原因?
贵族永远都不缺奴隶,多多益善。灾年时,百姓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以及自卖的价格都很低廉,跟白送没什么两样,只要给一口饭吃,不饿死,它们便愿意卖身为奴,子子孙孙永世为奴。
因此,贵族不会赈灾,甚至会推波助澜加重灾情,贪墨赈灾粮什么的,太常见了,反正就是要灾民活不下去,然后他们就可以出面仁慈的买进大宗奴隶给陷入绝境的百姓一条生路,让百姓感恩戴德的给他们做奴隶。
阿珩听云洛分析过贵族的这些套路,辰律严禁赈灾很大一部分就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未免事后收拾烂摊子,不如一开始就把路给堵死。每逢灾年,出现流民时便大兴土木,修建水利修建道路,反正没有工程也要找点工程出来。赈灾粮敢贪墨的人不会少,但土木工程的钱粮,谁敢伸手就是夷三族的重罪。
为一点蝇头小利搭上三族上千人的命,不值当。
不过辰国的做法虽然解决了流民活不下去的问题,却也有个后遗症:国库永远都是空虚的,必须不断对外征战掠夺钱粮。
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如辰国一样数百年如一日的尚武好战,在天灾时赈济灾民是大部分国家的做法,虽然问题也不少,但百姓的要求很低,对付它们,风险比对外征战要小。
只是,没记错的话,云洛打听了不少情报,离国这次灾情挺重,澜郡是重灾区,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