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度很高,不似别的国家,郁郁葱葱到处都是原始风貌,大片的土地都被开垦出来,麦浪翻滚,甚为悦目若不看田里除草的农人的话。
贵族重养生,因此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是很寻常的事,庶人黔首却不然,长年累月的劳作使得他们老得更快,往往三四十岁时脸上便已千沟万壑,五六十岁阿珩不认为那些农人的身体能活那么久。
最后也是最令阿珩扫兴的是,田间的农人,脸上十之六七都有奴印。
xx奴,奴表示该人是奴隶,前头的xx则是主人的氏,表示这是xx氏的奴隶。
阿珩不喜欢奴印,她在刚记事那会就发现了,别人一旦发现清额头上的奴印,一家人便会很麻烦。人族有专门的捕奴者,捕捉逃奴,将脸上有奴印却无主人的奴隶抓起来查是谁家的奴隶,再送回主家,然后依着惯例,逃奴会被主人用有皮鞭活活打死。
最令人觉得想杀人的是,奴印是烙在脸上的,以额头为主,其次是脸颊,很少会考虑在身上。自然,事无绝对,也有奴隶的奴印是在没那么明显的地方,那些长得特别好看可以训练起来送给贵族做伎人或娈童的男女奴隶身上虽然会有奴印,却不会用烙铁烙,而是用黔刑的方式刺字在脖颈或手臂等隐蔽的地方,以免有碍观瞻影响货物价钱。
清不是美人,所以奴印是在额头上,他曾试图用匕首割掉额头的那一部分血肉,想以此弄掉奴印不知该说当年的齐简王够狠还是有先见之明,奴印烙上的同时用了特殊的药物,哪怕清刮肉都刮到骨头上了,奴印仍旧在。
清最后死心了,改成用抹额扎脑袋,遮住额头。只是这招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有些人跟狗似的敏锐,坚持要求清将抹额摘下来看看。
后来是离王孙想了个法子,做了一份假的奴契,证明清是她的奴隶,不是逃奴。至于清额头上的齐王族奴印要如何解释?简单,离王孙精通列国语言,扮起齐国贵族也是活灵活现的,只说清是齐国王族赏给她的奴隶即可。还有疑问的话,请去齐国查证,本王孙没雅兴陪你个贱民浪费时间。
阿珩曾经很不解,弄不清什么情况,险些露馅,最后离王孙问她:女儿想不想与父亲一样让人烙上奴印。
阿珩当然不想,先不说脸上烙个奴印有多难看,就说拿烧红的烙铁在脸上盖戳的滋味,反正不会好受。
离王孙表示:露馅被人发现她是奴子的话,那么依着人族森严的等级制度,她的脸上也要烙上奴印。
那一年,阿珩两岁,在别人还不明白奴隶是什么的时候她便明白了奴印是何种操蛋的玩意,也第一次起了不知道给王侯贵族烙几个奴印会是什么感觉的好奇心。
在离国,阿珩如愿满足了孩提时的好奇心,给王侯贵族烙上奴印,感觉一般般,不喜欢,但也不讨厌,只是有些疑惑。她能理解那些王侯贵族为什么叫得那么惨,烙铁烙身上,不可能不疼。但她所不能理解的却是为何用那般怨毒的眼神看着自己,他们平日里也没少给别的人烙奴印,怎么换到他们自己身上就这么大反应了?
出于好奇,阿珩拿出了做铃医时用的铃铛,走街串巷的了解了下情况,无语发现,唐国如今这还算是好的了。
除了辰国那种奇葩国家,大部分国家的人口都是以奴隶为主,奴隶人口就算没过半,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