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决定收拾包裹不在这当累赘。
公孙景的包裹不多,事实上他从封地出来就没带什么细软,只是一辆马车与足够的干粮,干粮已经在路上吃完了,因此离开也是轻车从简与迫不及待。
他对自己那位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堂叔着实慎得慌,帝王心术学到家了,把人卖了,人都还可能糊里糊涂的帮他数钱。反正,几十年来,公孙景是没见过哪个真的信了唐王的人有好下场,不论是后宫的宠妃还是前朝的公卿,一个都没有。
更可怕的是,虽然所有人都没好下场,但唐王的名声始终如白云一般洁白美丽。
阿珩去送了公孙景,瞅着走得迫不及待,有些逃命意味的公孙景,阿珩不由得无语。
不可否认,唐王的帝王心术的确炉火纯青,但如今看来,还没到完全的境界。阿珩一直认为帝王心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炎帝那个层次,炎帝的名声虽然毁誉参半,但总体来说,她都是人族历史上神一般的存在。
炎帝要一个人去死,一定会认认真真的跟别人说清楚,不会用任何心计,严格来说,她的坦诚就是心计。
连山氏的祖先就是个活例子,很清楚炎帝给的就是个送死的差,炎帝对此也一点都没隐瞒,可她还是选择了接受。
“不过,若非如此,怎么唐王只是人族一个国族的王,炎帝却是整个人族的帝君呢。”阿珩理所当然的道。
思维逻辑决定了一个王的成就上限,唐王,也就这样了。
阿珩很是腹诽。
一边在心里腹诽着唐王一边往回走,然而阿珩便未回到曲阳。
公孙景离开曲阳两日后,正在曲水的一个渡口村镇的客栈休息,做了两日的船,感觉一把老骨头都要散架了,歇下没几个时辰便被叫醒了。
阿珩失踪。
公孙景骂人的心都有,不是说不会有事吗?那现在是什么情况?
溯游而下远比逆流而上省时省事省力,花了两日时间远离曲阳,回去却只用了几个时辰。
唐王正雷霆大怒,公孙景一瞅,不是演的,唐王的苍老浑浊的眸子里可以看到血丝,是真气得不轻。
公孙景愁了,看唐王这反应,显然不是唐王做的,那么会是谁做的?
谁敢对阿珩那个神经病出手?虽然阿珩从不自己动手杀人,可惹了她,很容易体验到比死亡更可怕的滋味。
就阿珩的斑斑劣迹,敢对她下手,必然是有着巨大的利益,当利大于弊,且是暴利时,人才能鼓起勇气冒着得罪离、辰两国以及事后被阿珩算账的危险对阿珩下手。
公孙景第一个就想到了唐王的庶子们,唐王活得越久,太子申的地位越稳,为了让太子申继位,唐王一定会为太子申清出一条路来。离开国族那么多年,太子申在唐国境内什么势力都没有,尽管他是嫡嗣,但在唐王有别的儿子时,他能否继位还真不好说。庶子们各有各的势力,且拉拢了不少贵族,而贵族是一个国家最顶层的阶层,当这个阶层拒绝太子申成为新的首领时,那太子申反正历史上没登上王位的嫡嗣挺多的。
太子申稳定根基是最大依仗便是唐王。
阿珩是唐王的医者,并且对那些庶公子说过:唐王时日无多,那么,唐王会不提前安排后事吗?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第十一章猴子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