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关山九万里9(1/2)
作者:河北燕歌
宋献策一愣:“贤弟因何如此肯定呢,”
李自成也道:“先生觉得曹操是这样的人吗,”
牛金星道:“此事不能以人品來定论,只能以时局來推论。不同的时局之下,人会做出并不合道理,也不合习惯的事來。就算沒有罗汝才私通左良玉的事,我也有定论,罗汝才早晚会反叛义军。”
李自成一笑:“先生说说看。”
牛金星一挺胸膛,高谈阔论起來:“自从闯王自封了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之后,罗汝才就不高兴,因为他只是称为大将军,比闯王要低一级,这在他看來,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以前的罗汝才与闯王,只是联手对敌,平起平坐,罗汝才对这样的关系觉得舒服,现在您比他高了一级,他不高兴是自然的。更何况您提出要占领河南,打进京师,夺取天下的号令,罗汝才说到底,只是个流寇,沒有什么大志,他最喜欢的是四处烧杀抢掠,根本不想经营一方,分茅裂土。因此日后闯王得了天下,对此人如何安排,罗汝才也会考虑的。况且这个时候,咱们闯营的势力远远大于他,罗汝才害怕被咱们吃掉,因此私官官军,也在情理之中。有此三条,我觉得罗汝才必然会反叛。”
众人听他说完,面面相视,心中都是沉甸甸的。
罗汝才号称曹操,是比较早起义的,在农民军中也有很大威望,一旦他投降了官军,会带动一批人,还会有更多的人心猿意马,摇摆不定。
对于李自成來讲,这是最坏的结果。
牛金星说完了,看着李自成,等他决断。
宋献策道:“此事太过重大,闯王您要好生考虑,一不小心,就会坏了大计。”
李自成沉吟着:“正是,我与曹操多次联手,本來沒有过节,但是形势所逼,他有反心,也未可知,但是在形迹未露之前,绝不可以动手。”
他看着李过:“你去,派人在罗汝才军中暗查,看到底有沒有私通左良玉的事,如果有的话,速报我知。”
李过应了一声去了。
他回到营中,让亲兵将顾童送回去,他沒有对顾童讲任何话,但是顾童看得出來,李过已经受了李自成的令,至于是何秘令,不久便会知道。
打发走了顾童,李过叫过几个心腹人來,令他们第二天去罗营之中,找熟悉的人暗中打探,看罗汝才是不是派人在战马上烙字,用來私通左良玉。
这几个人领命,第二天便來到了罗营,因为双方合军,所以关系还不错,双方的将领士兵经常來往走动,因此李过的部下前來,罗汝才的人也沒怀疑。
于是几个人暗中一打听,果然有此事,他们还不相信,亲自來到马厩里,眼看着工匠们在战马身上烙字,居然真的是“左”字。
罗营的人告诉这几个人,烙字是为了区别出双方战马,怕日后混淆了。
几个人暗自冷笑,居然想出这个理由,鬼才信哩。
要是不想混淆,你烙什么字不行,就算烙上百家姓,我们也管不着,可偏偏就烙上了这个“左”字。
他们回到李过营中,说了此事。
李过立刻报与李自成。
这下子李自成坐不住了。
看來消息是真的,罗汝才真的私通了左良玉,因为这个时候,左良玉就在南阳一带,离着洛阳并不太远。
李自成暗自咬牙,不能手软了,如果等到罗汝才先发制人,自己就要成为俎上之肉。
于是,一场兄弟相残的大戏,就要在洛阳城上演了。
此时已近年关,关中的秦军开始准备过年,因为国库充盈,秦王下令,在西安城中好生布置一番,弄得喜气洋洋,让关中百姓过一个热闹的新年。
秦王派人在靖边召回王翦,从眉县召回王豹,还召回來潼关的涉怀,汉中的李敢,这几个地方,都由他们的副将统管。
这个时候,秦军人丁旺盛,文有张仪,李岩,武有白起,王翦,李敢,涉怀,王豹,红娘子,姬梦蝶,个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又有秦王精于治国,因此秦军发展得十分稳固,关中与汉中也甚是安定。
王翦等人回到西安之后,先见了秦王,然后又來到丞相府,见过张仪,因为张仪毕竟是仅次于秦王的人物。
张仪府上与秦王不同,秦王的府中威严雄武,颇有咸阳宫的庄严气象,而张仪府上则是一片闲情逸致,有些市井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