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田园美食香》免费阅读!

黄鳝笼(求首订哦!)(2/2)

作者:月落轻烟

他。

    “嗯,我这就去,”李元青就着她的手站起来,身子有些微微晃动,不过还是很站稳。说实话,他酒品真的很好,不像有些人,酒一喝多,完全跟变了个人似的,又吵又闹的。

    反正屋里也没人,哥跟娘她们都在院子里,麦芽骨子里也啥封建思想,当下便扶着他进冬生的屋里去了,回头又把浓给他送了去。

    “喏,把这个喝了。”

    元青坐在床边,麦芽便端着水站在他跟前。

    “嗯,”元青接过水,看进她的眼睛。

    他个子高,麦芽站着,他坐着,视线也只能平齐。沉默了一会,他忽然开口了。

    “麦芽,以后我一定不会让你受委屈,不会让你哭,也许我不能给你最好的生活,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你过的幸福,”他握住麦芽的手,微烫的掌心,同样烫着彼此的心。

    麦芽笑了,“早都跟你说了,我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你明白不?”

    李元青重重的点头,他自然明白麦芽的意思,他们这里,有钱人三妻四妾都是很平常的,县城里就有好些,稍微有点家底子的,都想着娶二房,拿人丁兴旺为借口,其实还不是管不住自己。

    元青在冬生屋里睡了一觉,直睡到太阳落山酒意才退去。

    晚上,他们几个便就着中午剩下的菜吃了饭,明儿还得去卖菜,冬生跟元青商量了下,他俩一对一天,往县城里送菜,陈掌柜要的菜越来越多,两家人赚钱的同时,自然也注意到,县城里也有些人家慢慢仿着他们的来做。不过麦芽并不担心,卤味里面的学问大的很,同样是做,做出的味道却不相同,而且据冬生的观察,最近猪肉摊上的下水,卖的都不多,有好几回要不是陈掌柜给他提前去买,他们根本都买不着。

    麦芽便提议,原料由陈掌柜一手购买,反正他也要她家的货,应该没二话。

    端午一过,家家又得忙起来。

    玉米苗已经有一拃长,够规格挪到地里去种。

    赶在冬生在家时,兄妹一大早,便由冬生担着水桶去地里栽玉米苗。唯一麻烦的,就是狗剩跟狗蛋,要是林虎在家还好,不在的话,只得把他俩带着,不然锁在家里怪不放心的。

    今儿上午,林虎一早就跑来把这兄弟二人带走了,估计也是为了中午来蹭饭吃,临走时还跟麦芽叨咕说,卤猪耳朵好好吃,还有这好吃,那也好吃。麦芽都一一应他了,她也被这两兄弟闹腾急了。

    要说这两人最近的确很乖了,但小娃毕竟是小娃,有时闲的慌,便总要找点事情来做,最近狗剩也学聪明了,犯了错,第065章前就挖好了,还从屋后挑了粪肥撒上,经过几天的暴晒,这会点种正好。

    今天是阴天,说不定还会有小雨,能下雨最好,如果不下,阴天也不容易让秧苗晒死,要不然,就得等到傍晚的时候再种,晴天上午,是万万不能种菜的。

    冬生走到田时,把担子放下,又提醒麦芽注意脚下。田没有犁,油菜梗还杵在那,不小心会被绊倒,也更容易戳着腿。

    冬生挖的埯子,就在油菜梗的缝隙,反正菜梗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不会影响玉米收成。

    “哥,我去散玉米秧,我来栽,”冬生道,散玉米秧当然轻松些。

    麦芽点头,“嗯,知道了,”她从水桶里捧出秧苗,轻手轻脚的放埯子里放,每个埯子可以放两棵。她在前面散,冬生在后面用小铁锹把根部用土垒好。

    他们得保证每个苗子都能活,如果有死苗,回头还得补种。因为一棵玉米杆,只能结一个玉米棒子,如果死了一颗,就等于少收一根玉米。

    两水桶的玉米苗肯定是不够,等带来的玉米苗快种完时,冬生便叫妹妹在这等着,他回家去挑。剩下的苗,留给麦芽在这慢慢种。

    等一块田栽完了,还得再浇一遍水,得浇透透的。

    冬生负责挑水,等他把水挑来了,麦芽就叫他先歇一会,她来浇。

    兄妹两个分工合作,干起活来倒也快。等到田氏跟李氏赶着驴车回来时,他们都已种完一半了。

    天气闷热,人热,小驴子也热,中午吃过饭,冬生把驴子带到河边,舀水给它清了个清凉的澡,只可惜它不是马,不然可以到河里游泳了。

    两天之后玉米苗栽完了,冬生又栽了两垄芋头,这里的两垄可不是菜园里两垄,田里的两垄山芋,要是幸运的话,能结上千斤芋头了。

    栽芋头是个技术活,赶着一天傍晚,田氏跟冬生去把它种下了。

    至于麦芽一心想着的棉花,冬生跟元青在跑了好几趟县城,又叫陈掌柜帮忙留意看有没有卖的,直到昨儿,才买回来几十棵。

    田氏却为难了,地里都种满了,这会搁哪种哩?

    麦芽提议就在田梗阻上种,选平时不走的田梗,反正棉花跟玉米一样,也不挑地方,现在种上,等到了秋天,就能采棉花弹被子,冬天也能好过些。

    等他们忙好地里的活,一转眼端午节都过去好几天了,这天下午终于把孙氏给盼来了。

    她一进门,挺着胸脯吆喝,“狗蛋,狗剩啊,想娘了没有哇?”

    今儿下午林虎没来带他们,两兄弟便在院子里自己玩泥巴,听见孙氏的喊话,狗剩抬起淡淡的瞅了她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做他的泥人,狗蛋表情多一些,喊了声娘,然后也跟哥哥一样,低头玩去了。

    孙氏满腔热情,被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快的扭着屁股走到他俩跟前,揪着狗剩的耳朵,“哟,你小子连娘都不会认了,你大姑给你俩吃啥了?我看你俩是毛鸡蛋吃多了,忘性大吧?”(注:毛鸡蛋,就是没有孵出小鸡的鸡蛋,等于死蛋,老人们讲毛鸡蛋吃多了,小孩会变笨,记性变差!)

    “哎哟……”狗剩被她揪的疼了,跟着她的手站起来,五官扭在一起,看样子疼的很。

    田氏跟麦芽在菜园子里忙活,瞧见是孙氏来了,田氏忙搁下铁锹,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迎了出来,“弟妹来啦!”她脸上虽然挂着笑,可心里也不舒服,把孩子搁在她家,一搁就是半个月,连个人影都不见,这算啥事呢。

    孙氏放下狗剩,一屁股坐下了,笑着道:“这些天真是麻烦大姐了,两个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还不是家里忙,脱不开身嘛!”

    麦芽听见她的话,凉凉的回了一句,“瞧舅妈说的,现在谁家不忙呢!”

    孙氏脸刷的就拉了下来,田氏赶忙训了麦芽几句,回头又对孙氏赔上笑脸,“孩子不懂事,你别生气,快喝水口,走这么一路累了吧!”

    孙氏直撇嘴,阴阳怪气的道:“大姐,我们也是没办法,今年活特别多,孩子真是看不过来,家里就我跟你兄弟两个能干活,要是再把一个人看孩子,那还做啥哩,麦芽反正是在家,随便看看不就完了吗?能费多大事,这两孩子听话的很,虽然偶尔会调皮,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听话的。”

    “是是,他舅妈,麦芽是小孩子脾气,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回头我再好好训她,”只要孙氏不说出格的话,田氏不会跟她计较,俗话说,长姐为母嘛!

    孙氏越发蹬鼻子上脸,“是该好好管管,这嘴皮子,以后要是嫁进婆家指不定还得惹出多少事来呢!”

    田氏脸上挂不住了,再多的笑脸,也得被她磨平喽,“他舅妈,你到底有啥事?”

    孙氏见她生气了,在心里呸了一口,面上倒不敢,“我这不是来接两个娃回家吗?稻子都栽上了,剩下的都是些小活,带着干干就成。”

    “哦,那就带回去吧,我去把他俩的衣服收收,路上小心些,赶早回去,到家天还没黑呢,”田氏站起来就往屋里走。

    孙氏直扭嘴巴,回答的还真干脆,也不说留他们再过几天,她本来想着,只要田氏挽留,不管是客气还是真心,她都打算带着娃在她家过几天的。是她带着娃,不是光留两个娃在这,她也想在田家住两天呢。可田氏这样一讲,她倒不好说了。

    麦芽忍着笑,拿着锹从园子里出来,“舅妈,待会带些卤味回去给我舅做下酒菜,我家还有卤好的,得赶着回去就吃,不然搁久了,味道就不对了呢!”

    孙氏一听说有卤味,也忘了要留在这儿的目的,“你得给我多装些,上回你娘从我们村子过,只留了那么一点点,哪里够吃,这回多装点,你舅舅最好酒了!”

    麦芽头皮一阵发麻,哪有人直接就上来要,难不成得把卤味都装给她?

    还真就如此,孙氏等不急麦芽给装,干脆自己拿了瓦盆,到厨房装去了,足足塞了一大盆猪耳朵跟猪蹄子,临了还使劲按了按。麦芽粗略看了下,估计得有四五斤,他们能吃的完吗?这么热的天,搁久了还不得坏?

    “舅妈,要是明儿晚上还没吃完,就不能吃了,不然会坏肚子的,”麦芽觉得应该尽责的提醒她,免得以后找她后账。

    “没事没事,这么点,一晚上就能吃完,哪里还留得到明天,”孙氏以为她心疼卤肉,冲她直摆手,又拿了块抹布把瓦盆给裹了一层。加上盆的重要,这一抱可不轻。

    田氏想了想,还是叫冬生赶驴车把他们娘三送回去得了,免得又叨叨个没完。

    冬生扳着脸去牵驴子,心里闷闷的不大痛快。

    狗蛋听说要走了,哇的一声哭了,狗剩好像也很舍不得,站在门口半天不挪步子。

    麦芽心里紧张了,这两位祖宗可不能闹着不回家呀,要真哭的稀里哗啦的,估计田氏又得心软,她急忙上去哄他们,“别哭,要是你们再哭,下回来就没有好吃的东西,也没有泥人玩,也没有糕点吃,什么都没有了哦!”

    这话比什么都来的管用,狗蛋吸吸鼻涕,可怜巴巴的道:“姐姐,下回来我要吃芝麻糖,葱油饼,还有……还有……”

    “成,下回一定给你备多多的,”这下回可就不晓得是啥时候了。

    瞧见孙氏张嘴要说话,田氏赶忙插嘴道:“唉,要不是大姑家过几天要修房子,哪能舍得让你们走呢,等大姑家房子修好了,一定接你们过来多住几天。”

    孙氏已经都坐上驴车,瓦盆就搁在她手边,她一手抱着,听见田氏的话,眉头挑的老高,“哟,大姐,你家要修房子啊?”

    田氏听她讲话味道怪怪的,脸又拉了下来,“我家房子到处漏雨,不修能行吗?你家房子前两年才盖的,你当然不晓得屋外大雨屋里小雨的滋味!”

    孙氏眉毛扬的更高了,“大姐,瞧你这话说的,谁家不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我知道你家最近挣了钱,放心,我没打算找你借钱,看把你给急的,”她说的半认真,半开玩笑。

    眼看着田氏又得冒火,麦芽真是头疼了,孙氏每来一次都能把人给气的半死,她还让不让人好过了。

    麦芽拦下田氏,对孙氏笑道:“舅妈,我们赚的都是小本生意,哪里有什么钱,修房子钱还差的多着呢,这不正在想办法嘛!”

    “哎呀,我想起家里猪还没喂,你舅舅心粗,肯定给忘了,我得赶快回去了,大姐,我们走了啊!”孙氏脸变的够快。

    等她走了很远之后,田氏噗嗤一声笑了,麦芽也跟着笑弯了腰。

    田氏宠溺的点了她额头,“鬼灵精!”

    麦芽长长的舒了口气,“唉,只要能把她们送走就成,田里的活完了,咱们得修房子,夏季都到了,再不修,说不定哪天真就被雨水冲坏了呢!”其实她也没什么,倒亏了孙氏的精明,怕田家向她借钱,赶紧逃之夭夭去了,好不容易她才把账要回来,现在打死都别想叫她再借。

    “说的也是,这下把他们送走了,真得着手修房子,这事可耽误不得,”田氏望着门远的小河,直出神。不晓在想些什么,过了会,又重重的叹口气,“你爹要是还活着该多好,修房子是男人干的活,他要是还在,哪用得着咱娘俩操心。”

    麦芽搂着她的脖子,把头靠在她肩上,撒娇道:“娘,你担心啥呢,不是还有哥哥嘛,元青哥也会帮着咱们,他跟哥哥一样,都能做顶梁柱,你还怕他俩撑不起一个家吗?”

    田氏慈爱的笑了,拍拍她横在她面前的手,叹惜道:“你终归是要嫁人的,以后啊,你得跟着元青过,娘哪能都指望你们哩!”

    麦芽撅着嘴不乐意了,“咋就不指望,男娃跟女娃都是一样的,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干脆这样好了,元青家的房子太小,要是跟他成亲,屋子也不够住,赶明儿等他挣够了钱,也让他盖新房,就盖在咱家旁边,呃,我看就那里好了,”她指着田家屋子边的空地,田家离村子远,周边到处都是空地,既然没说是谁的,就等同于是村里的,大不了跟他们谈谈,看能不能把地买下来。

    “咦,你这丫头说的啥话,还没定亲呢,你就想要他家盖房子了,这话在娘跟前说说也就罢了,出去可不能说,也不要跟元青说,娘会找机会跟你李婶商量着办,你一个女娃子总是挂在嘴边,也不嫌臊的慌!”

    “这有啥好害臊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总归都有那么一天,我总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嫁人吧,与其后面天天烦恼,还不如早些就把话说开,李婶的大媳妇肯定不是啥好惹的人,我也不想跟她做邻家。”

    她穿过来的这些日子,村里人也认识了不少,可唯独没见过李元木一家子,连他家小孩都没瞧林虎提过。

    有一回,她站在院门口,远远的看见小河边走过来一个男人,虎背熊腰的,长的很壮,那身板跟李元青差不多,她差点就把人认错。可那人一抬头,也看见麦芽,却把脸一扳,扭着头朝另一个方向走了。

    后面询问元青,才知道,那人正是李元木,外表虽然很宽阔,心眼却小的不得了,生怕别人沾他家一根筷子。他们也很少跟村里人来往,反正就是那种抠门到极点的一家子。

    田氏虽然觉得女儿想的有点过,但再一想,又觉得她说的有理,跟李元木做邻居确实不太好,她得找个机会跟李氏通通气。

    田家的生活又恢复的平静,夜里,田氏把钱罐子搬出来,跟麦芽坐在床上数钱。

    麦芽趴在床上,看着她数。

    “娘,修个房子得要多少钱?”

    田氏捧着铜板数,都是小本买卖,哪里有整钱给你,“娘也不晓得,这房子是我跟你爹成亲以后,自己借钱盖的,原先你爷爷留下的房子,都给了你二叔,当时盖这个房子时,咱家借了不少钱,都是你爹一手去办的,大概有个几十两吧!”

    “那明儿叫哥哥去打听一下行情,咱不能两眼抓瞎啊,”麦芽翻了个身,伸了个懒腰,好舒服呢。正要闭着眼睛睡觉,忽然想起一事,“叫哥哥找陈掌柜帮忙问问,他认识人多,路子广,还有哦,明天叫哥哥逮几只鸭子回来吧,买些半大的回来也成,我好像养鸭子!”

    田氏笑道:“就想着吃鸭子,成,明天让你哥去问问,反正明儿轮到他去县城送小龙虾,最近陈掌柜给咱十天结一次账,每回都给大银子,我瞧着,他生意做的很好,听你哥说的口气,他似乎想买咱家做卤菜的配方呢!”

    麦芽皱了下秀气的眉,“不卖,咱家做好好的,干嘛要卖给他,以前卖小龙虾是因为家里急需钱,现在不一样了,咱也得靠这个奔小康,哪能随便卖给别人,你叫哥哥只管把我说的话跟他讲,咱家的卤味独一份,他不会不顾生意,跟咱硬要。”

    田氏有些担心,她可没麦芽那般自信。不过既然闺女说了,她只得勉强相信。

    一大罐子钱数完了,算了算,加上陈掌柜给的大银子,总共才三十几两,这几天家里置办的东西也不少,都是本钱啊。

    “哎哟,这钱可能还不够哩!”田氏愁容更深了。

    麦芽把钱罐子从她手里抱过来,又重新搁好,“不够就不够呗,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现在担心这,担心那的,也没啥用处,等到了那一步自然就有办法了,行了,快睡觉吧,明天还有很多活要干呢!”、

    临睡觉前,麦芽到堂屋喝水,冷不丁看见堂屋坐着个人,倒把她吓着了。

    平复了心跳之后,她慢慢走过去,问道:“哥,大晚上的你不睡觉,在这儿干嘛呢?”

    坐在堂屋的,是冬生,大桌上点了油灯,他就坐在油灯下,手里拿着竹篾在编东西。麦芽走出来的时候,他听见了,这会抬头笑着回答道:“不干啥,我瞧你最近晒了不少鱼干跟菜,家里的竹扁不够用,反正我也睡不着,干脆先编一阵再说。”

    麦芽朝半开的大门,往外面看了看天色,月儿才过梢,才刚过亥时,不过才九点多钟,的确是早了些,又是搁在前世,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呢!但在这儿就不行了,为了省点灯的的油钱,农家人早早就睡下了,天还没亮就起来干活,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规律的很。

    麦芽其实也不困,用白瓷的小杯倒了水,便坐在哥哥旁边,看着他编。

    冬生瞅着空,瞧了她一眼,“你不去睡觉,跟这儿坐着干嘛?我不用你陪。”

    麦芽把下巴搭在大椅子上,趴在那,“没事啦,反正我也不困,陪陪你无防啊!”

    冬生脸上露出笑容,不再作声。

    他的手很巧,虽然农家汉子大多都会编编这,编编那的,但很少有人能编的这样好看,他削的竹篾,第065章市的时候看见有人在卖小鸭,就给你买了二十只,这些小鸭仔比春上的大些,也好养一点,到秋分时,就长的差不多了。”

    冬生也凑上去看:“这鸭仔不便宜吧,多少钱一只?”

    元青道:“别管多少钱一只,买都买回来了,明儿就在屋后的塘里放,傍晚的时候去捞些小虾小鱼回来,也不用多少粮食。”

    冬生赞赏的拍了他肩膀,虽然他讲的似乎挺简单,但这会哪家会去这么大的小鸭仔。

    麦芽欢喜坏了,好好养的话,到中秋就能吃到红烧鸭子,可惜没有啤酒,不然啤酒烧鸭也好吃的很,又或者米粉蒸鸭也成哩。

    她越想越美,仿佛已经看到香喷喷的鸭肉端上桌了似的。

    冬生把二十只小鸭,先赶到院子的水坑,最近不用储存小龙虾,也就养殖了几条小鱼,正好给小鸭们当临时游乐场,等它们适应了田家的气氛,就可以赶到后面放养了。

    元青下完货,把驴子拉到河边饮了水,回来又给它喂了顿好料,犒劳犒劳它。

    麦芽喜滋滋的回了家,先把薄荷叶,用清水洗干净,再用竹扁装好散开,摆到堂屋放着。

    中午吃饭的时候,才跟他们解释起薄荷的作用,当然了,她是借用了某个老大夫的话。

    听说这东西能驱蚊,田氏便叫麦芽多做些,大家都能用。麦芽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不然哪里用得着装那么些。

    傍晚的时候,林虎第065章市上去便宜卖了,他家也买了些,便宜的很。麦芽见到牛肉,当然高兴了,可惜没有牛骨头,不然做出的牛肉汤一定很好吃。

    林德寿听她念叨牛骨头,便立马叫林虎回家去拿,他们平时连猪骨头都不想炖,更别说牛骨头了,扔了又可惜,做又不会做,跟鸡肋差不多,他哪里好意思拿出来。

    黄年也不甘落后,拎着两条大鲶鱼,这是他早上从自家门口抓的,现在还活蹦乱跳。

    麦芽一早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元青跟冬生蹲点在院子里,按着麦芽的方法,杀黄鳝。先是把头跟尾剪掉,手上抹一把青灰,再去划开黄鳝肚子就比较容易,不会那么粘滑。

    元青负责宰杀,冬生负责清洗,他俩分工合作。林德寿跟黄年就在旁边看着,林虎也在那,他这个小娃胆子大,觉得好玩,便也去抓,林德寿也不拦着,他经常打猎上山下河,他知道黄鳝其实没有毒,吃倒是没吃过。

    李氏本来坐在锅灶下烧火,田氏也在帮忙,二妞跟林翠进来,把她俩赶出去歇着了。知道她们女娃子在一起有话讲,田氏跟李氏也乐的清闲。

    麦芽注意到今天的二妞似乎沉默了许多,她忽然想起她托自己问的事情,到现在还没问过呢,这一想,倒叫她对二妞感到很抱歉,“二妞,这几天一直忙着,我也忘记问了,要不今晚我就去问问?”

    二妞坐在锅灶下烧火,对麦芽笑了笑,露出两排牙齿,也没吭声。

    这叫麦芽奇怪了,林翠接过话茬子,跟她讲了原由,“她家亲戚给她讲了门亲事,好像就在你舅妈他们那个村,你舅妈那不是王家村吗?”

    麦芽直摇头,他们对舅妈一家向来不感冒,她也从不问。

    林翠叹口气,她在帮着麦芽和面,晚上好蒸馍馍,“其实那娃人也还好,就是家里兄弟姊妹多,那个男娃是家里老小,上面的几个娶亲的娶亲,嫁人的嫁人,就剩他一个跟老父母亲住着,黄婶说,要是二妞同意,过几天要让他们见面相亲哩!”

    话是这样讲没错,可麦芽毕竟是经历两世的人,还是一下就听出来,表面上瞧着,是门好亲事,可谁知道那男娃的性子是什么样的呢,一般来说,大部分做老幺的,都惯的很,要是这男娃吃不了苦,拈轻怕重,这以后的日子可就过不好了。还有,很多老幺都很听母亲话,就是有点恋母,这给以后婆媳相处埋下了不少隐患,依着二妞的性子,只怕也会不安生。

    麦芽瞧了眼二妞,问道:“你要是不愿意,就再等等,兴许还能找到更好的呢?年纪又不大,等两年又不是不行!”

    二妞撅着嘴,摇头脑摆脑的晃悠,“我也不知道哩,又没见过面,要是现在就回了,只怕会惹人家不高兴。”

    麦芽插嘴道:“要是见了面,再回别人,那人家就更不高兴了,怎么做都一样。”

    二妞直叹气,“我也晓得,可不这么办,又能怎么着。”

    林翠也跟着她叹气,做女娃的命运,就是如此,要是嫁的不好,可就是一辈子遭罪。

    麦芽宽慰她俩,“叹气管什么用啊,要不这样,二妞,明儿我给你个答复,退一步讲,如果真的非相亲不可,明儿我家会有人上门进卤肉,到时候我再帮你问问,再不行,咱偷偷跑到王家村,先瞧上一眼再说。”她前面说的话,云里雾里的,也不好讲明,不过后面却是叫人意外。

    二妞眼睛唰一下就亮了,“我……能先去瞧一眼?”她当然想,这样心里也有底嘛!

    “怎么不行,我们偷偷的去,不叫人家知道,也不叫人家知道,要不然这样也行,我舅舅家不是在那吗,我就说去看亲戚,这样总成了吧!”她也不管舅妈是否真的欢迎,反正也没打算真的到她去。

    “我看成,麦芽,你定个日子,我跟你们一块去,”林翠虽然外表纤瘦,但骨子里还是有着年轻的冒险精神。

    麦芽道:“那就后天,后天一早,赶早去,天没那么热,王家村也不远,我叫我哥帮着赶驴车,不到中午就能回来了。”

    二妞听着有了希望,又恢复了往日的笑脸。

    ------题外话------

    推荐友友文文:倾尽天下,我本红妆《无良女相》

    推荐下友友文文——《一等俏农妇》教夫养女,农家小媳妇的幸福生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over--></div>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