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里面打磨光滑了放上竹箭,后面放一个挂钩,挂钩用来勾住弓弦,挂钩下面链接个扳机,手一扣扳机,挂钩往下一缩,弦就松了,打在前面的弓箭上,弓就发出去了。还可以在后面放个瞄具,这样不仅省力,还有准头。”唐宁说到自己感兴趣的,开始滔滔不绝。
唐木听进去了,他本来就是个外拙内巧的,心里略一思量,发现虽然唐宁说的有点想当然,但细细一想还真是可行的,他追问,
“弓固定在木条上有办法,那个挂钩是怎么样的?扳机是什么?怎么连接?瞄具又怎么说?”
唐宁说不清楚,就支使二哥悄悄点盏油灯过来,就着泥地拿木条画起来,唐木越看越有意思,心里渐渐有了个雏形,大赞弟弟聪明。
唐木也激动起来,一身疲惫也烟消云散,做木匠的没有哪个不喜欢做新东西,技术人员狂热起来那是不眠不休的。
“要能做出这样的弓弩,就要又轻又韧还有点硬的木材了,水杉或者黄杨木就不错,狗子,山里有这种木材吗?”
唐云也听的津津有味,“山里有好多哩,等有空咱俩上山砍些下来。”
“嗯,明天早上吧,又不用多少木材,费不了多久,这木材砍下来还要阴干呢。”唐木迫不及待了。
唐云又问:“大哥,这弦用什么做?”
唐木也拿不准:“应该用麻绳吧?”
唐宁插嘴:“牛筋最好,也可以用其他动物的筋,还可以用马鬃。”
唐木乐呵呵的抱起唐宁:“猫儿真聪明,能想到这么好的点子。”
唐宁心想,来了,该问我怎么想到的了。关于这个问题,他早就准备好了,他之所以选择告诉唐木而不是唐木匠,一是因为他和唐木匠不如和唐木亲,而且唐木匠不一定乐意陪他一起做这东西,最重要的是,唐木匠毕竟是大人,不好糊弄。
唐木觉得这弓弩虽然很牛,但原理简单的可以,说出来谁都懂,只是没人想到而已。所以他硬说是自己想到的,再撒撒娇,依这两个哥哥溺爱自己的程度,很不会为难自己。
可是,唐宁等来等去,两个哥哥都没有发问,反而讨论起明早去哪砍树了,他们不问,他心里反而别扭起来,于是唐木傻傻的送上门,
“大哥,你们怎么不问问我怎么想到的呢?”
“猫儿聪明呗,我们猫儿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孩子。”唐木以为唐宁在撒娇求表扬,不认字的村夫脑子里夸人的词汇少得可怜,只能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
“大哥怎么知道猫儿聪明呢。”唐宁不死心,继续问
“因为猫儿是娘的孩子呀。”唐宁嘴角抽搐,他就知道,每次最后都归结于娘。
他算是了解娘在俩兄弟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地位了,他娘得长得多么祸国殃民,倾国倾城,才能让俩兄弟奉若神明,哪怕是她生出来的小孩无所不能,张口成诗,都是理所当然的。
也就是说,唐宁可以可着劲的折腾了,因为他是娘的孩子呀。不过除了弓弩,他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俩兄弟就上山扛了一大截树枝回来,剥了皮,放杂物房阴干。
唐木还在杂物房发现了些合适做弓弩边角料,凑合凑合可以打一把小弓弩。他打算先拿这个练练手。
琢磨了几天后,加上唐宁现场指导,这世上第一把迷你型弓弩终于诞生了,唐宁拿着弓弩爱不释手,整天用锉草磨来磨去,磨得弓弩油光水滑,就差一根弓弦了。
这天,唐木匠和唐木在家里做木匠活,唐大嫂在处理种子,唐云又出去溜达,唐宁继续守着筛子,拿着弓弩瞄来瞄去。
突然,村里张德住家的气喘吁吁的闯进门来,大喊:
“不好了,唐大,你家二狗子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今天回头看第一章时,发现了两个小bug。一个是茅草屋,一个是唐木的小名。第一章里写的是石头,实际上我大纲里写的也是石头。后来写到第二章,觉得木匠的儿子应该叫木头,顺手就改了。
其实我挺后悔给唐木去这个名字的,搞得和唐木匠就差一个字很容易看花眼。我也挺后悔给这本书取这个名字,平平淡淡的,而且我没想让小攻叫致远。
此外,关于唐木匠娶的三个老婆,大老婆是普通村妇,生了唐木和唐云,二老婆是大美女,生了唐宁,三老婆是略带姿色比村妇好点的寡妇。前几章,唐云说的娘亲其实是二老婆。因为第一个老婆去世时,唐云还很小,记事的时候遇到的就是第二个老婆,所以唐云心目中的娘就是二老婆。大老婆就是个酱油,我写的时候没交代清楚,谢谢亲的指正。
这章是过渡章,我花了两个小时研究了下弓弩的原理,写的时候却发现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细致。越写越觉得自己啰嗦。而且我文采平平,感觉故事也平平淡淡,看来我的文章需要刺激点。
我写的这个故事挺俗,就是喜欢看考科举情节才来写的,不过我会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