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免费阅读!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103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心,否则休怪本帅军法无情!”黄翼升眼睛一瞪,不怒自威地望着莫顿,莫顿一缩脖不敢再说了。

    黄翼升瞪着莫顿,见他噤若寒蝉退了下去,收回目光投入到江面上。虽然追击的军舰来不及将军舰侧过来,只能用舰首不多的火炮朝解放军海军舰队炮轰。可舰首所谓不多的火炮是与他们侧舷炮相对而言,跟黄翼升他们比起来,这火炮可就多太多了。胜利号周围白色的水花哗哗不停地冲天而起,军舰在水柱中猛烈地摇晃着,仿佛随时都可能倾翻过去。

    “调转船头,拉大与敌人之间距离,用尾炮攻击敌人!”黄翼升发觉光倒退无法拉大与敌人之间的距离,让敌人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了。这样无法发挥解放军装备的后膛火炮射程比敌人远的优势,倒是让敌人火炮数量上占优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发觉不对,黄翼升马上改变了命令。“命令刘振宁,突击分队马上撤回本队,集中所有火力击沉追在前面的铁甲舰!”

    鄱阳湖集训让海军炮手得到了充分训练,射击技术大大提高了。在多发炮弹命中追的最凶敌人军舰,可它却只是一次次升腾起火球,舰速一点没减,还不停地朝黄翼升的舰队开火。只要不是瞎子,任谁都明白这艘军舰是铁甲舰了。

    两支舰队会合后,黄翼升的海军带着英法舰队在长江上展开了追逃战,大量的炮弹命中追在最前面的敌人铁甲舰,让它速度大大降低了,同时还击毁了它的几门火炮,铁甲舰火力骤然减弱。只是为了击毁敌人铁甲舰,黄翼升率领的解放军海军舰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先后有三艘军舰被敌人击沉,其他军舰或多或少都挨了至少一发敌人炮弹。

    “司令员!敌人在倒退!”

    “倒退?”侧卧在甲板上指挥舰队战斗的黄翼升顾不得背上的伤痛,猛扑到前面舰舷。旁边上来几名水手连忙搀扶住黄翼升。朝霞下,追击自己的敌人军舰正在减速脱离战斗!

    “通知各舰马上停止撤退!跟随我舰追击敌人!”见敌人开始撤退了,黄翼升颤抖着下达了命令。环顾左右,只有六艘军舰还跟随自己继续战斗,六艘中有两艘速度大大减弱了,军舰倾斜了很危险的角度支撑着浮在江上,可他们还在战斗!

    黄翼升望着自己残缺的舰队眼角湿润了。跟随自己出发的民主号不见了,团结号、温州号也消失在滔滔江水中。这三艘军舰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全员与舰皆亡!

    “团长!敌人火力减弱了!”

    马垱码头外,被舰炮压制的抬不起头的金鑫发觉打过来的炮弹渐渐稀落了,正以为是否自己出现了幻觉,战士一叫,金鑫好奇地朝北方望去。

    在闪动的火光下,西边出现了一支舰队,舰队一边朝敌人靠拢,一边朝阻截解放军冲锋的英法舰队开炮,流星般的炮弹朝敌人飞了过去,一艘敌舰被炮弹集中,军舰很快燃起了大火,甲板上的弹药被引爆发生连锁爆炸。受到攻击的英法舰队混乱了,很快,几艘军舰驶离锚地,朝进攻他们的那支舰队追了出去,其他敌舰也纷纷调头。

    金鑫猛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朝后面高呼道:“同志们!……我们的海军上来了!敌人那些乌龟船被我们海军将士打下去啦!为了胜利……冲啊!”

    喊完了,金鑫带头朝前面冲了上去,警卫员想拉也来不及了,只能也随着金团长扑了上去。

    “冲啊!”金鑫周围无数的身影从地上爬了起来,朝码头冲了上去。同时在西边被敌人炮火压制住的二、三师将士也发现敌人火力下降了,指战员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跃起来冲了上去。敌人炮火打到冲上来的人潮中,成堆的解放军战士倒了下去,可更多的战士踏着遍地尸体朝前猛扑。在东边担任阻击敌人沿陆地撤退的机动第八旅也赶了上来,投入到总攻。后面炮兵与机枪部队跟随冲锋的队伍将阵地朝江边大大推进了许多,当迫击炮弹落在码头上,落在江畔,机枪吐着火舌,如同一条火鞭朝乱哄哄的敌人人群中扫荡过去,还在岸上的敌人大片倒在解放军弹雨中。

    江上英法军舰顾不上陆地上落难的陆军弟兄了,现在岸炮已经可以打到军舰上,一条条火鞭在扫荡陆地的同时,还朝军舰上扫了过来,铁甲舰还好一点,只是火星四溅。木制军舰忍耐力就差了许多,何况敌人还再次打过来一只只黑色的圆桶,当圆桶炸开后火苗蔓延开,挨着的木制军舰没有一艘不被引燃的。江面上运输船不管载了多少人,拔锚离开了这个人间地狱,朝下游逃窜。军舰一部分跟随运输船朝东边逃跑,还有一部分沿着追击解放军海军舰队的军舰身影西进了。

    码头上到处回荡着缴枪不杀英、法语,在字正腔圆的缴枪不杀中还夹杂着大量蹩脚的英语、法语——说的地道的是以前被俘的英法士兵,至于蹩脚,自然是解放军指战员了,这些指战员在加入解放军前,绝大多数都是文盲,他们除了方言,连中国话都说不好,更别提说外语了。在加入解放军后,虽然部队大力地对下面战士进行扫盲,很多人现在能简单的写家信,可让他们将外语说的多熟练,显然是不现实的。

    留在码头的英法军队发觉运输船跑了,同时自己还失去了海军保护,解放军进攻的部队已经近在咫尺了,刺耳的缴枪不杀声震的耳膜欲裂。原本在外面顽抗的部队失去了抵抗意识,纷纷举起手对冲上来的解放军部队投降了。挤在里面挨着解放军炮炸枪扫的英法士兵见那些投降的被一些解放军战士带了下去,大多数解放军还在朝里面猛打猛冲着。投降的好像暂时没有生命威胁,反应迟钝,举手稍微晚一点的,冲上来的解放军马上用刺刀给他们穿了个透心凉。更多的士兵再也无法忍受了,成片的举起了双手。

    码头上到处散落着没有搬到船上去的大炮,无数的步枪丢弃在地,成堆的弹药箱堆积在江边……运输他们的船只现在已经逃的不见踪影,只有解放军将士在周围高呼着。

    江面上出现了三十多艘英法军舰,在岸炮轰击下,英法舰队以最大速度朝下游逃跑。船舷处的火炮疯狂地朝码头发射炙热的炮弹,只是也许是敌人无心恋战了,炮火准确度奇差,不是打远了,就是打的太近了。在他们身后,七艘解放军军舰奋力追击着他们。

    朝霞出现在天空的时候,六艘解放军飞艇从天际间钻了出来,朝江上敌人舰队扑了过去。连串炸弹脱离了飞艇,在敌舰周围炸起一片水柱,落在军舰上的炸弹让敌舰桅倒帆落。投光了炸弹的飞艇降低了高度,哒哒声中,飞艇上的机枪朝敌舰甲板扫射着,将数十名敌人水手从甲板上赶落江中。在解放军押送下垂头丧气的俘虏亲眼看到一艘英国军舰被飞艇炸中了明轮,军舰在江心打着转,被赶上来的解放军军舰与岸上炮兵用一通猛烈的炮火送进了水底,巨大的漩涡在沉没的军舰上方旋转着,没有几名英国水手逃出来。尤其让他们憋气的是,岸上解放军炮兵使用的火炮居然就是自己遗弃在码头的大炮!

    绚烂的朝霞下,整夜的硝烟还未散尽,一场激战后码头所在的村庄成了一堆残砖碎砾,伸出的梁橼冒着青烟还在燃烧着。地上残缺不全的步枪从瓦砾中探出一截,战场上到处都是褐黑的血迹,几个被打死的外国士兵尸体还躺在地上。

    飞艇在空中盘旋着,江面上黄翼升率领的舰队在对敌人舰队进行一段距离的追击后凯旋了,陆地上红旗招展,无数条长龙从东西南三面朝马垱码头汇聚过去,码头上挤满了身着棕绿军服的解放军指战员,会师的战士在码头上拥抱着、跳着、叫着,码头成了欢乐的海洋。

    自从英法联军进到彭泽后,就消失不见的当地百姓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加入到欢庆的人群中。与汇集过来人群行进方向相反,一队队身着红衣、蓝衣的士兵在解放军战士押送下,抱着头抬着伤员垂头丧气朝西边山道缓缓蹒跚而去。

    第二部铁与火第三十八章

    更新时间:2007…12…1722:30:09本章字数:27457

    (一)

    吱呀一声轻响,张海强轻轻推开房门,见杨沪生正站在挂在墙上的巨大地图面前,将背对着房门,仿佛这个世界只有地图存在,其他什么都消失了。

    “首长,还没休息吗?”

    “张司令吗?坐吧,到我这里用不着客气。”杨沪生头也没回说道:“这么晚了找我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军在这次战役中几个主力师受到了很大损失,尤其是五师,全师只有一万多,九旅稍好,还有四千,十旅只有两千,连一个团的兵力都不足了,二师三师在追歼战中也有大量减员。现在补充旅的两万兵员马上到星子了,下面几个师旅长为了这些兵员吵的不亦乐乎,惟恐别人多补充,自己少分了一点。首长您是否能跟他们说一说?”

    “部队补充问题应该是参谋部负责的事情,让石泉去做不就可以了?用得着我出面吗?这些事情都要我管,那还要他们参谋部做什么?同样,武器方面保障应该由后勤部负责,你我只需要负责战略上面如何考虑就行了。”杨沪生从地图面前转过身走到张海强身边坐了下来。“这些事情还是交给参谋部去办吧,相信他们能做好。张司令,我想听一下你对当前局势的分析。说说看在湖口——马垱战役后,你对敌人动向有什么看法。”

    张海强摘下军帽放在一边,下意识地挠了挠头:“这个嘛……我认为英法联军在遭受到沉重打击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再次发动进攻了。江北的僧格林沁在知道英法败退的消息后是否还能继续南下很值得怀疑,北方人南下作战,肯定会有众多困难,如过了长江后面对英法联军在马垱相同的命运,在没有运输船下和军舰保护下,他们想跟英法联军一样把大部队撤走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首长将敌人引诱到根据地内线,然后分而歼之的构想恐怕很难成功了。”

    杨沪生点点头。张海强说的问题,杨沪生也想到了。装备精良的五万英法军队进攻湖口,却落了个灰头土脸逃之夭夭的命运,僧格林沁虽然有二十五万(杨沪生认为这更有可能是夸大了的说辞,如同曹操南下进攻荆州,自称拥兵百万一样),可他的战斗力显然是无法跟英法联军相比的,相信僧格林沁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僧格林沁不南下,想借用南方潮湿的天气、众多的水网、湿滑的田埂打一场会歼战显然不现实。

    “那么既然僧格林沁不敢南下了,我军是否马上北上?乘着部队刚刚取得与外军作战胜利,一鼓作气吃了僧格林沁?”

    张海强缓缓摇摇头:“部队兵员未得到充分补充,武器弹药在前面战斗中消耗很大,参加了湖口战役的部队又极为疲惫。在追击马垱敌人时,两天不过行军百里,就有大量人员掉队。恐怕现在还不是渡江进攻僧军的时候。”

    “可是过了四月,江南会再次进入雨季。到时候长江洪水泛滥,等五月份江北各条大小河流也进入洪水期,部队再想过江作战难度就大许多了。”

    “可是部队没有经过充分休整下,仓促北上作战,如僧格林沁一意躲避,我军有被敌人拖垮之可能。……首长,其实如英法联军撤出中国,满清是无法抵抗我解放军的。能否趁英法联军刚刚失利,正惊慌失措之际。进攻天京、苏州、上海?”

    杨沪生考虑一会儿,缓缓道:“这事慢慢再说吧,在决定之前还是让部队转入休整,补充人员弹药。对了,参谋长不是到南方集群帮助左宗棠去了吗?给李雪龙发电,让参谋长想办法与香港的英军进行沟通。我们可以给香港供水,提供食物,免得渴死、饿死他们,同时保证解放军不进攻香港岛,至于条件是英国人取消对根据地封锁,最底限度是允许我们从香港进口机器、钢铁、化工原料。如若不然,他们还是继续在小岛上忍饥挨饿好了。”

    “不解放香港?”

    “现在根据地受到敌人封锁,如香港可以成为我们对外窗口,自然是不进攻为上策。攻下来好处是鼓舞了根据地士气,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坏处就是我们无法从外界顺利得到各种战争物资了。现在根据地出现了以资本家、工厂主为代表的一股势力,他们要求的是我们尽快结束解放战争,保护他们贸易,扩大他们市场,同时又要求我们可以提供他们最便宜的生产物资。这些人在参议院中不时搞点小动作,一会儿要求部队打这里,一会儿又要部队打那边,根本就不考虑部队真实情况,好像我们战士都是神仙,只要动动手指头,敌人自然会形神俱灭。现在对外贸易渠道先后被敌人封锁,参议会里面的这些大小奸商一个个叫的可欢了,仿佛天马上就要塌了下来。这些人讨厌是讨厌,可我们不得不迁就他们,为什么?没别的,他们提供了我们将战争打下去的大笔金钱,大量的物资,离开了他们,我们根据地经济将很快崩溃,到时候用不着清廷打,我们自己就垮了!所以对香港问题,我们不光要考虑军事上面是否能夺下来,同时还要考虑政治和经济方面打这一仗是否值得……”

    “等等,等等……首长您说的我头都晕了。”张海强见杨沪生好像与世隔绝十余年,一直没个说话的对象,现在可算逮住说话机会了,在自己面前东拉西扯,先是说香港,接着扯到根据地的那些商人,然后又是参议院,最后绕回了香港,说的够天马行空的了,可到底有什么关联,只能慢慢琢磨琢磨了,张海强觉得首长说的这些话够自己吸收一段时间的。“既然不打香港,那我们的南方集群部队岂不是太多了?两广两个旅,云贵一个旅,第四师可以从南线抽调回来。现在英法联军刚在湖口吃了败仗,短期内他们无法对我们发起进攻了。我们可以用第四师、荣一师、陆战旅再配合上两到三个机动旅组成机动集群,寻找僧格林沁或者骆秉章作战。……我看还是打骆秉章好了,消灭骆秉章我们可以与四川的石达开在重庆会师,在解决了东西两路威胁后,中路的僧格林沁将陷入两翼包围中。”

    杨沪生打断了张海强的幻想,“想的倒不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荣一师与陆战旅就那么容易调吗?他们现在还不到离开浙江的时候。”

    “首长何出此言?英法两国在温州、湖口先后受挫,他们还敢在浙江登陆不成?况五万英法军队逃回老巢不足三万,元气大伤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动静。我们不进攻,他们就应该烧高香了!……首长的意思……是否情报部有敌人援军到达中国的消息?”

    “这个倒没有,根据情报英法联军短期内是不会有援军到达中国的。”杨沪生见张海强一脸怀疑地看着自己,好像自己得到了什么内幕情报,却有意对他们隐瞒,连忙道:“张司令为何眼睛只盯着英法军队?难道东线除了英法军队就没有其他人可以对我们构成威胁的吗?”

    “李鸿章?”

    “正是他。李鸿章在进攻天京后,并没有将主力部队投入到南下与我军作战中,而是让部队扫荡在安徽、江苏的太平军余部。他的淮军也因为在与太平军余部战斗中收编了大量的叛军、土匪。现在淮军实力急速扩充中,情报显示他们已经有十二万军队,当然,十二万淮军中真正能打的只有五万,其他七万战斗力差了许多。如果李鸿章趁我浙江主力西进之际进攻李世贤,你认为侍王的军队可以抵挡住淮军吗?不要忘了,我们在李鸿章那边派了不少情报人员,同样的,根据地中也不是铁板一块,李鸿章的密探可是遍布各地的,我军只要离开浙江,李鸿章将很快就得到这个情报。他也许害怕跟解放军之间发生战斗,可对李世贤,相信李世贤还没有让李鸿章感觉到畏惧。”在重创英法联军后,杨沪生有了打到外线去的想法,现在他拿不定注意自己是先打东线的李鸿章还是中路的僧格林沁或者西边的骆秉章,看起来打那一路都是可行的,并且有很多好处,可同时不管打那一路都有各种各样的弊病,权衡利弊后,杨沪生认为现在还不是打到外线的时机,当然,在战略防御中,进行改善自己作战环境的外线攻势还是应该采用的。“这些事情暂时不谈了,张司令到了星子,相信林忠那边你也跑过,怎么样?他们有什么动静吗?”

    “林司令?”张海强回想一下道:“我到他们那边时候,他们正在开检讨会,林忠亲自在会上主动做出诚恳地自我批评。也是,明明首长已经提醒他们注意敌人有用火炮打飞艇的可能,他们还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结果在敌人上空损失一艘飞艇,尤其可惜的是在夜间回基地的时候先后因为迷路、空中相撞、撞山损失了五艘飞艇,先后有十八名空军人员牺牲,这可是空军成立后从未有过的损失!部队里面怨言不少,林司令日子可是很难熬啊!”

    “损失是大了点……”杨沪生不知后面应该怎么说了,空军一战就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力量,这是杨沪生从未想到的。飞艇想要进行精确轰击,高度就必须降下来,可现在敌人装备了可以对空射击的火炮,移动缓慢的飞艇要是将高度降了下来,还不是给敌人高射炮当活靶子?只被击落一艘已经算客气的了!至于从战场上朝后方补给基地转移,夜间飞行可以参考的地标可实在太难找了。不错,自己是沿着航线点燃了众多火堆引导飞艇,可自己不能将黑夜变成白昼,这些火堆也只能起到指引大致方向的功能,对飞艇上的人员来说提供的光亮实在是有限。战斗损失一艘,回去的路途上失事五艘,想起来可是够让杨沪生心痛的。

    让杨沪生遗憾的是陆海空三军并没有形成默契配合,在马垱每个军种都打了,可他们都是各打各的,陆军进攻的时候,天上没有飞艇掩护。飞艇进攻时候,陆军又在地上看热闹。当海军进入马垱时,敌人最慌乱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三军没有密切地协同作战,给敌人的打击也就不会是最大的了。是否能够让陆军在进攻中,时刻得到空中支援?要是这样自然是很好的了,可现在却不现实——没有无线电台,陆空如何协调行动?“为了胜利,我们海陆空三军都付出了重大代价,怎么说呢?有些东西靠平常练是练不出来的,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我海空军能力,部队就一定要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知道我们的对手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英法两国,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要取得战斗胜利,肯定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现在只是损失略大了一些。不过欣慰的是此次作战部队没有浪费弹药,不再是以前那样攻一座山头就消耗上千发炮弹,把人家都炸死了,自己舒舒服服,信步上去占领阵地,兵都打成少爷兵了!这一次战斗就解决的不错,充分发挥了我军指战员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杨沪生自然很希望能在十九世纪让中国人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时候打一场零伤亡战争,前提是他要是有大量的可超视距轰击的远程重型火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弹药,自然很乐意用大量的炮弹将面前的一切敌人消灭掉,可是现在他的火炮数量不多,弹药也远未到准备充足的地步,马垱追击战前,部队十二磅以上火炮前线连同后方仓库里面的,每门也不过二三十发炮弹了。幸好战斗取得了胜利,缴获了大量敌人装备弹药,算是充足了一下自己,不然杨沪生还要更发愁了。

    “张司令,关于湖口战役的情况是否已经发出通告了?”

    “前指政治部已经写了通稿发到各个地方,同时大致经过歼敌情况也告诉了随军的记者,相信这些人很快就会让根据地所有人都了解我们胜利的情况。”

    “根据地所有人?张司令什么时候学会夸大其词了?很多山沟沟里面的百姓可是无法得到报纸的,何况就是将报纸给他们,他们也不识字,怎么可能所有人都知道呢?”

    张海强笑了起来:“当然,在给赣州的电报中特意请求他们让地方政府派出宣传小组将我军胜利的消息传到根据地四面八方去,同时情报部也会将我军胜利消息传到大江南北,让清廷暂时控制区内的人民也知道我们打败了他们的帮凶!”

    “这就好。”杨沪生见张海强连这一点都想到了,满意地微笑了,可是没多久杨沪生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浮现出一丝焦虑的表情。“史政委怎么还没回来?他要是回到赣州,我们就少了不少事情。”

    见杨沪生对政委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消息传过来担心不已,张海强不敢乱说话了。大海上变化莫测,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但这些话不能跟首长说,几年了,俩个首长之间的感情张海强是明白的。“首长放心吧,可能是美国那边事情太多,政委才一直都没有回来。算算日子,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了。首长,要不要问一下在赣州的美国商务代办?也许他了解真实的情况。”

    “乐维斯?他了解的东西还不都是北京那边的蒲安臣说给他听的,又能有什么新鲜东西好告诉我们?这样吧,给乐维斯发封电报,请他帮我们联系一下政委。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一定要有准确的消息!”

    张海强站了起来,点头道:“好,我现在就去给乐维斯发电报。首长还有什么指示吗?”

    杨沪生摆了摆手:“没有了,你先去吧。”

    一八六四年四月十六日,解放军发起的马垱追歼战胜利结束了,马垱追歼战的结束标志着湖口战役以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终。在整个湖口战役中,英法联军损失了两万军队,军舰先后被击沉二十五艘,重创三十七艘。如此惨重的失败是英法军队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所没有遭遇到的,当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英法舆论一片哗然,报纸上谴责将自己部队投入远东不义战争的声音占了大多数,只是法国政府很快将舆论压制下去。而英国,坚持强硬立场的以首相帕默斯顿勋爵为首的内阁官员因为湖口战败集体辞职,保守党人迪斯累里上台组阁。迪斯累里上台后首要任务就是结束这场“该死的、让大英帝国丢尽了面子的战争”,让众多可怜的英国被俘官兵尽早回家以减轻政府压力。鼓动对华战争的士迪佛立将军因为战败被新成立的政府撤职查办,联军司令坎布里奇公爵也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离开了中国。

    英法联军湖口惨败传至北京:“京师震惊……百姓至此乃知洋人非不可战胜,清军无能,始至一、二次鸦片战争失利,割地赔银,丧权辱国。今五万洋人围攻万余中国军队驻守之湖口,激战六十日,损失大半,大败而归,湔雪国耻,令国人扬眉吐气。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士人望风迎附恐后。大臣暗自交通,地方团练举兵起事者,此伏彼起……”

    清廷东西两宫太后得知英法战败如丧考妣,一恐英法两国因此败撤出中国,大清没了看家护院的,两百年的江山就此断送在自己手里。

    一恐英法两国败走湖口,刚刚缓过气的僧王部队被周围发匪围攻,僧王连一万英法军队都打不过,如何是击败五万联军发匪之对手?大清现只僧王军队还可一战,如僧王再败,恐北京不保,大清社稷就此断送!

    两宫太后、恭亲王心里有自己的主意,英法虽贪得无厌,要之不过琼州、台湾一两小岛而已,肘腋之痛于社稷并无损害。发匪欲谋大清之基业,此乃心腹之患,不得不欲除之而后快。只是英法两国在湖口惨败后,对大清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法国人开始吞吞吐吐,不承认自己的军队在前线受到挫折,等消息隐瞒不下去了,布尔布隆又说他们法国为了帮助中国平定叛乱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光物资上,还有人力方面。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中国合法政府能够继续保留,再大的牺牲法国人也是愿意付出的,不过……

    一个不过让满朝大员头痛不已,法国人要的很简单,无非银子与地还有开放市场让传教士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开放市场让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这在二次鸦片战争后已经松了口,无非是继续退几步,麻烦的是银子和土地。十多年的内乱把国库都打空了,现在发匪又盘踞在最富饶的长江流域,两湖沦陷后,朝廷连粮食都要断绝了,还到什么地方搞银子?要地好说,法国人要的广西现在就在发匪手中,让他们自己去取好了。可贪得无厌的法国人眼睛不光盯着广西了,他们连云贵、四川都要,这怎么可以?都给了法国人,就是天下太平了,大清半壁江山不都姓法了?

    不管怎么说,法国还有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兴趣,英国人的态度让大清官员有一种大事去矣的感觉。在湖口失败后,英国公使卜鲁斯先生被国内招了回去,由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代理公使职责。在清廷打算窥探一下英国人意向时,这位代理公使却以不适应北方气候为借口拒绝北上。换了以前,公使不进京最好,免得他们进窥京都虚实,包庇奸民,牵制朝政,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也,大清江山岌岌可危,已经火烧眉毛了?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