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免费阅读!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130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不是参谋长资助一笔经费,恐怕现在就要在英国街头流浪了。不知是否有此事?”

    罗雨辰惭愧地低下头道:“报告首长,确有此事……当时职下一时头脑发热,钻了牛角尖,若不是参谋长当时可怜,恐怕职下早已埋骨异乡,坟头荒草都老高了。可惜职下辜负参谋长厚爱,都这么些年了,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这种……鱼雷来。”

    杨沪生不以为然摆了摆手:“没关系,这种划时代的海战利器不是那么容易就研制出来的。况且你以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各种学科教育,研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你的想法没错,给水雷安装动力设施,让它能自己行走,歼敌舰于大洋之上,这不光可行,而且还是将来海战中起极为重要作用的利器。对鱼雷,我和你一样向往。我的观点是,不管多难,也不管多困难,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咱们新中国成为第一个研制出鱼雷的国家!为此,罗中尉你可是要多努力喽!”

    杨沪生用力挥了下手,加重自己的语气,表达自己对罗中尉工作的欣赏。

    一同留学的那些学员,很多人在得知罗雨辰研究自走的水雷,纷纷嘲笑他是在异想天开,属于患了妄想症,水雷就那么大的个,你给他装什么东西让它自己游去?又有那么大空间安装动力设备吗?

    按照这些见识了国外先进技术的留学生所想,船,能在水中不受风的限制,自由行驶,这完全靠的是蒸汽机。给水雷装个蒸汽机?水雷突突突冒着烟朝前冲去……就算水雷有那么大空间安装蒸汽机,并且圆滚滚的水雷不会翻个个,让烟囱头朝下载进水里,那么明显的目标,就算是没有月光的晚上,敌方军舰也能看到冒着烟冲过来的水雷,并且有足够时间躲避开。

    冷嘲热讽听多了,罗雨辰虽然还在继续钻研他的鱼雷,可对鱼雷是否真的能研制出来,就算研制出来,是否能装备海军,他也是心里没什么底的。现在杨沪生将他的工作提到如此高地位,罗雨辰很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杨沪生支着下巴沉思会儿,说道:“有了鱼雷,我们可以制造出一批鱼雷快艇出来,让这些鱼雷快艇携带鱼雷攻击敌方大型军舰,不过就算拥有世界第一的鱼雷快艇编队,这样的海军也只能是近海防御性海军。真正发挥鱼雷作用的是潜艇……一艘潜艇携带二十来具鱼雷,从水下对敌方军舰、运输舰、商轮、货轮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几艘潜艇可以组成一只狼群,这可是会让那些海军强国濒临危机最佳选择了。”

    杨沪生脑海里出现他所知道二战中,邓尼茨指挥的狼群战术,那些携带了鱼雷的潜艇,让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颜面扫地,牵制了英国多少军舰,让英国海上力量付出多大牺牲!

    当年要是郑和舰是艘潜艇,在大洋中四处游猎,按照现在技术,除非郑和舰触礁折损,不然英法就是纠集两国所有军舰,他们也无法将郑和舰击沉!哪怕告诉他们郑和舰所在方位,他们也拿它没办法。

    研制鱼雷自然重要,不过研制具有实用价值的潜艇,这也是迫不及缓的事情。可惜的是,要制造能下潜几十米、上百米的潜艇,这需要优质合金钢,而现在这地球,不光中国,连英法两国也无法生产潜艇需要的钢材。美国、普鲁士?先不说现在这两国并不处在世界列强前排位置,统一问题与内战也让这俩个国家没法将注意力投入到钢铁深加工上。

    杨沪生灵魂一出窍,自己在那里自言自语,什么鱼雷快艇,什么潜艇,别人反正听不明白,还无所谓,而旁边听着的罗雨辰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首长高见!不过……职下在归国路途上,听说英国人罗伯特!怀特黑德于前年研制出首长所言‘鱼雷’,据说他研制出的鱼雷航程不足千米,航速只有六节,如此短距离,速度又如此缓慢,若装于主力军舰之上,等进入射程,恐军舰早让对方轰沉。倒是研制出专门携带鱼雷之快艇,目标小,速度快,以之字航线逼近对方,在合适地点释放鱼雷,庞大之战舰未必容易轻易逃脱。至于潜艇……”

    罗雨辰沉吟半晌,说不下去了。

    这也难怪,他虽然在英国待了不少日子,可潜艇这东西虽然早已有人尝试过制造,但总显得前卫的有些太离谱。罗雨辰只知道制造潜艇是可行的,至于这潜艇携带上鱼雷会有什么效果,这却是他不敢枉自揣测的。只是他明白,如潜艇真能发射鱼雷,对被攻击方而言,这等于光天化日之下,突然被隐形人打了击闷棍。如若不死,四处张望,人家是隐形的,你张望也是白张望。

    可让潜艇携带鱼雷攻击,这可是比鱼雷、鱼雷快艇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了。罗雨辰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想一想。

    在研制鱼雷之余,罗雨辰也考虑过真要研制出这种武器来,如何使用他们(合理的幻想延伸)。当知道英国人罗伯特!怀特黑德研制出鱼雷,这让罗雨辰很是失望好一阵子。

    其实不光怀特黑德制造出鱼雷,罗雨辰不知道,几乎是怀特黑德研制出鱼雷同时,俄罗斯人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武器。他要知道,恐怕更沮丧了。

    “什么?英国人已经研制出潜艇了?”杨沪生惊讶地问道。

    鱼雷用在什么地方最合适,这个用不着现在人告诉他,杨沪生自己就知道。让杨沪生失望的是,他没想到鱼雷这么早就出现了,而且还是英国人先研制出来的,这让杨沪生很觉得脸上挂不住。

    作为民族主义者,杨沪生自然应该为中国古老的文明所自豪。指南针是黄帝发明的,造纸是蔡伦发明的,火药是炼丹士葛洪发明的(炼丹士是炼丹士,至于葛洪,虽然他也是炼丹士,但火药却跟他没什么关系,至少历史上没有记载过葛洪与火药有什么联系,这完全是杨沪生张冠李戴了。葛洪是东晋炼丹士,可最早记载火药的是唐宪宗元和三年问世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这和葛洪所在年代晚了几百年。),活字印刷术是毕升发明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够经典吧?可中国的孙子比他早了两千多年就完成了《孙子兵法》这个兵家经典著作。

    当然,自明朝开始,在科学和发明上,中国是落后西方了,不过综合实力而言,还是中国占优。而自己回到这个年代后,又将势头扭转了过来,如飞艇,这东西法国人先制造出来的,而自己将它第一个应用于军事上,结果让第一个制造出飞艇的法国人在飞艇上吃了大亏。

    按照杨沪生希望的,鱼雷、飞机、无畏舰、航空母舰、坦克(如果中国先研制出来,自然不能叫坦克,而是要叫其他名称了。)、潜艇(当然是实用的,而不是那种原始的、实验性质的潜艇。)……这种改变战争轨迹的武器装备都应该最先在中国问世,而且应该走在世界最前面,说句俗的,那叫“引领世界先进潮流”。

    听李雪龙说自己的留学生有研制鱼雷的人才,杨沪生很是兴奋一阵子。鱼雷这东西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可也不简单,自己军事研究院人才不少,可这些人主要都集中在简单的枪炮研制上面,海军兵器人才实在少的可怜,何况就是有,也没众多资料可以用来查阅。老牌帝国英吉利自然不同,那边有大量科技书籍可以翻阅,杨沪生以为罗雨辰可以抢先在别人之前,将鱼雷研制出来。这样才叫做心想事成——回到这个时代,杨沪生还真没有什么事情,想了却没有办到的。

    可是很遗憾,罗雨辰却告诉他,一个叫罗伯特!怀特黑德的英国人已经在前年研制出鱼雷了。兴高采烈的人给人当头打了一击闷棍这是什么滋味?杨沪生现在就切实感觉到这种滋味了,从云层上突然摔下来,这种感觉可实在不好受。

    杨沪生没有掩饰脸上失望表情,罗雨辰自然从首长脸上看出自己刚才说的话,让首长多么失望了。

    “正是,我是从船上奥地利海军军官口里得知的。当然,这名军官是在吹牛时候说出这件事情,据此人介绍,当时实验时,他也在现场,这种鱼雷不光射程近,只有六百多码,速度也很慢,不到六节。除非敌人停着不动让你打,不然这种鱼雷是根本没有什么实战价值的。”

    “谁说鱼雷没有实战价值的?这个奥地利海军军官不是合格的军人,他没有眼光——洞见未来的眼光。”杨沪生摇着头不以为然说道。

    杨沪生正说着,外面传来有力的脚步声。

    “报告!”

    “进来。”

    “首长,要是没什么事情,职下先告退。”

    见一名佩带上校军衔的陆军军官夹着公文包走了进来,带罗雨辰过来的海军司令黄翼升递给罗雨辰和沈葆桢一个眼色,站起来抱拳欲先行避开。

    不管以前在淮军还是现在在解放军黄翼升都是高级将领,他很明白什么是自己应该了解的,什么是自己用不着了解的。现在明摆着陆军有事情要找司令员,他这个海军司令还是不要搀和进来比较好。

    “且慢……没关系,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这里用不着回避,何况我等下还有事情要与你们说。张主任,是否京师方向来电报了?”

    黄翼升三人给杨沪生一留,只能原地站在那儿,看着张主任。

    “不是京师,是太原。”

    “太原?……左宗棠不是要跟官文打持久战吗?他那里这么快就有消息了?还是我要第三集团军主力转到河西去,这个左季高要跟我讨价还价?”

    “是,第三集团军来电,左司令员以为欲清除东干之乱,山西必先稳固,为此第三集团军于大年初一发起总攻,经两天激战,至大年初三,战斗结束,我军全歼守敌十二万。毙关保以下清军两万,俘鲍超、福兴、马复震以下清军十万有余,困守太原城内的清直隶总督官文、山西巡抚英桂自杀……”

    “哦?官文自杀了?呵呵,左季高恐怕现在脸上颜色不大好看了。”

    一想起来小心眼的左宗棠常常一副要吃官文肉喝官文血的样子,杨沪生就可以想象没有亲手抓住官文,好好羞辱一番这个老冤家的左宗棠,现在那张胖脸肯定可以跟张飞比较一下色彩了。

    黄翼升和左宗棠有过几次交往,了解这个“天才”当年是如何受辱于官文的,并且对官文怀有多大仇恨。至于沈葆桢,左宗棠的目中无人他可是很好的领教过了,不然也不会有讽刺“今亮”一说。杨沪生一说左季高脸色不好看,俩人露出会心一笑。

    杨沪生在这里讨论左季高脸上是什么颜色,这让张主任有些无法接话。一个是三军总司令,解放军的缔造者,一个是一方诸侯,十万大军的统帅。这俩个角色都不是他一个小小上校可以旺自评价的。

    张主任有些尴尬地翻了翻电文,略显吞吐道:“这个……电文中好象并没有不满在里面。”

    “没什么,我只是开个玩笑。”

    杨沪生打了个哈哈,这让张主任很是松了一口气。

    伴君如伴虎,杨沪生虽然认为自己不是老虎,可这只是他自己如此认为,至于其他人是如何想的,这他可根本不知道。

    “继续吧,左司令员还有什么说的?”

    张主任瞥了眼站在旁边的黄翼升三人,见杨沪生一脸无所谓,继续道:“左司令员以为太原战役虽然结束,只是第三集团军在战斗中伤亡不小,需要一段时间休整,加之河西作战主要靠的是骑兵,他以为最好等秋天马肥草长之时,再大军西进。第三集团军现在以扫荡山西、陕西境内残敌为要。”

    “秋天?”杨沪生眉头皱了起来。

    前两天他刚刚和美国驻华商务办乐维斯会面过,据乐维斯所言,美国内战已经结束,南方邦联军统帅罗伯特!李率领他那抵抗到最后的南方军放下武器投降了。而据普鲁士驻华军事武官冯!斯波纳克中校介绍,普奥战争只打了短短的七周,就以一纸《布拉格和约》而结束。战争的胜利者自然是普鲁士,按照和约,梅恩河北岸的所有德意志邦国都加入以普鲁士为首德北德意志联邦,而梅恩河以南德德意志邦国则统一为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不再有权参与德意志德事务。可以说,一场普奥战争,宣布了普鲁士成为主宰中欧地区德国家。

    美国内战结束了,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也结束了,未来中国在世界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日本?远东中国崛起了,日本根本没有一丝机会成为强国。何况杨沪生正在酝酿将日本彻底打入地狱的计划。)先后结束战争,转到发展经济道路上,而左宗棠却在说要等到年底再调动大军西进……

    “张主任,给左季高回电。武帝出兵反击匈奴之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是在几月?况荡平西北动乱,令我疆土不至分崩离析是我中华男儿之本分。今俄罗斯虎视我甘肃新疆,甘肃一日不平,西域一日不归。望季高兄以统一大业为重,早日出兵平定西域,不使霍票姚专美于前。”

    一般山野农夫不知道霍票姚是谁,左宗棠何许人也?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霍“票姚”。

    票姚(也写作嫖姚),行动勇猛敏捷的样子。汉朝设置了票姚校尉,而在这个职位上最有名的就是后来的骠骑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了。

    霍去病为人勇敢、热诚、机智、精力充沛、行动敏捷,自汉朝以后,人们常用霍票姚(嫖姚)来歌颂勇于作战的英雄,在历代文学家诗歌文词中,出现“霍票姚”或者“霍嫖姚”的词句也是相当多(如李白《塞下曲》中有云: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杨沪生这里提到霍票姚,自然是拿左宗棠这个“今亮”比做汉朝的冠军侯霍去病了,如此一顶高帽子,以爱国者自居的左宗棠自然没有却之不受之理。

    去年年底李鸿章的淮军系统被解决了,今年春节还没过完,山西的清廷新军系统又被彻底消灭,北京城周围清军还有二十来万,加之东北、蒙古的清军,清廷还有军队四十万。可这四十万都是什么军队?不过是些拿着冷兵器,只会吆喝不会拼杀的绣花枕头八旗、绿营兵而已,而且清军中吃空饷情况还很严重,说是四十万,实际上恐怕连三十万都没有。

    虽说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对手,可这些跟土匪流寇差不多的军队与到如同虎狼之师的解放军,这还需要杨沪生再操心,那他也实在管的太宽了,何况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操心呢!

    “沈部长,你们船舶部到七零年一共能制造多少艘战舰?”

    张主任出去后,杨沪生招呼三人坐下,很是关切地询问沈葆桢。

    沈葆桢欠身小心回道:“现如今能制造主席要求之千吨以上蒸汽兵船,只有马尾造船厂。宁波船厂正在建造,上海黄浦船厂只在草创中,至于南京、芜湖、安庆、九江各造船厂,这些只能建造百吨上下兵船,用于江河作战还成,出洋是万万不可的。倾马尾船厂所能,至七零年,最多建造千吨以上蒸汽兵船八只。”

    “八艘?”

    杨沪生原本已经明白马尾船厂不会制造出太多军舰,可听了沈葆桢所言,还是极为失望。

    按照沈葆桢所言,以中国自己能力,到一八七零年,中国海军也只能拥有与郑和同级的军舰十二艘(加上前面建造的四艘军舰),这个数字显然不能让杨沪生满意。

    可不满意又能怎么办?

    对中国而言,现代化的钢铁、机械、造船、化学、仪表工业根本是一片空白,这都需要在平地上发展起来,而战争还在进行,军费粮饷如同流水一般,政府等于在负债维持,根本没有太多经费用来发展工业,哪怕是自诩世界第一富的中国,对待金钱,现在也是能抠就抠,能省就省。杨沪生现在明白为什么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虽然和日本同时起步,可清朝的洋务运动却举步为艰。除了思想僵化,很大一个问题,恐怕还在政府手里没银子,无法按照自己意愿发展经济——要是再加上几个拖后腿的,这洋务运动更是进行不下去了。

    “这点船怕是成不了什么事。”杨沪生摇了摇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门口,拉开房门对站在门口的卫兵道:“叫外交部章部长过来。”

    黄翼升以前在清军中时,见识过清军水师,那都什么船只?无外水艍船、赶缯船、红单船等,最长的也不过三十来米,那些前膛火炮,十门顶不了郑和舰上一门后膛炮——就是让他们轰,他们也打不穿郑和舰的铁甲。而郑和舰上一发炮弹,就能让不管是水艍船还是赶缯船或者是红单船,成为漂在水面烂木片!

    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对黄翼升而言,拥有十二艘这种千吨以上蒸汽战舰,这已经跟做梦一样了。这种军舰可比出不了江的那种移动炮台厉害多了,一艘郑和舰能捣腾的英法联军海军鸡飞狗跳,当时要是有十二艘,那会是什么场面?可杨沪生居然说十二艘成不了什么事!黄翼升手心开始冒汗,很是紧张看着杨沪生。

    “罗中尉……”

    “到!”罗雨辰利索地挺雄站了起来。

    “罗中尉,我打算让你到马尾去,到沈部长手下办事。”杨沪生示意罗雨辰坐下,继续道:“不管那个叫什么名字的英国人制造还是没制造出鱼雷,我们自己是一定要研制出能够大射程、高速度的鱼雷来。六百码怎么够?再加一个零也不算多。至于六节航速,这简直太慢了,至少要达到三十节以上这才算有点战斗力,要是能达到三十五到六十节那就更佳了……现在的技术好象有些异想天开。”

    说了半天杨沪生这才发觉自己以未来鱼雷数据来要求十九世纪了。不错,二十世纪末,鱼雷航程在数千到数万米,航速在三十五节到六十节算是很正常,可十九世纪能火箭助飞鱼雷、蒸汽燃气鱼雷、蒸气轮机鱼雷、电动力鱼雷吗?蒸汽燃气鱼雷或许还有可能,其他还是免谈吧,免得将可怜的罗雨辰说的晕头转向,最后什么也搞不出来。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研制出鱼雷就是好事情,那个英国人不是制造出鱼雷来了吗?想办法要么将他挖到中国来,要么问他买几条他所制造的鱼雷,在别人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去,制造出能够应用于实战的鱼雷来!”

    首长如此看中鱼雷,这自然让罗雨辰很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只是如此沉重的担子搁到他肩上,罗雨辰心可就有些虚了。“这个……是否有这么个人也不一定,就是有,他要不肯过来,也不肯卖给我们鱼雷,怎么办?”

    “真要不愿意,我自然还有办法,总归让你有方向就是。”杨沪生狡诈地笑了笑。

    罗伯特!怀特黑德真要如同罗雨辰所说那样,照杨沪生想法,他真会动用特种部队将这个英国人绑架到中国来。反正为了中国强大,他可以不择手段,哪怕手段有那么些……卑鄙下流。

    “主席,您找我?”

    罗雨辰被带下去休息还没多少时间,章德淳推开房门站在门口。

    杨沪生笑着招手道:“进来坐吧……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船舶部沈部长,这位是海军黄司令员,而这位就是常常替我背黑锅的外交部章部长。”

    章德淳连忙和沈葆桢与黄翼升打招呼。沈葆桢他是见过的,不过章德淳主要在香港活动,而沈葆桢一年四季主要在福州,俩人只有一面之缘,至于黄翼升,在今天之前,俩人还从来没有见过。

    “章部长,我这次叫你过来是问你与蒲安臣谈的如何了……两国建交和贸易方面事宜用不着汇报了,这些你跟议长说就是,我想了解的是蒲安臣提起到的那些军舰。”

    沈葆桢和黄翼升一怔,同时了解到杨沪生的想法。

    杨沪生刚才说过自己建造军舰太少,现在又问外交部长那些美国军舰,这自然是有意向要购买大批军舰了。只是让俩人不明白的是,杨沪生要那么多军舰干什么?有着强大海军的英法自从战败后,在经济贸易上和新中国签订了新的协议,双方算是握手言好了,这时候买这么多军舰,难道就为了用军舰装点门面吗?

    章德淳一愣,思索半晌道:“美国现在有大批军舰需要出售,按蒲安臣所言,内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取消了有两艘正在建的四千吨waanoag级巡洋舰订单,现在船厂正在寻找是否有其他国家愿意购买。这两艘巡洋舰拥有四千一百匹马力,航速为十七节,装备三门五点三英寸后装炮,十门九英寸前装炮,两门二十四磅榴弹炮,每艘订价为二十万两白银,如需要,今年到明年就可以交货。另外,还有三艘未竣工的java级巡洋舰,这也是四千吨级远洋巡洋舰,只是航速略慢,只有十三节。如全部购买,蒲安臣很乐意在订购经费上帮我们争取一下,不过五艘军舰至少也需要九十万两白银。”

    “九十万两白银?”沈葆桢惊叫道。

    自然不是觉得这些军舰太贵了,让沈葆桢惊叹的是,他觉得这种四千吨的战舰实在是便宜的……可以说是跳楼大甩卖了。

    五艘四千吨级军舰一共九十万,平均下来每艘军舰不到二十万,而马尾造船厂制造的千吨军舰,每艘也要二十万!就这还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这样的价格,真让沈葆桢汗颜不已。

    接着杨沪生皱着眉头甩出一句让沈葆桢有种要晕厥的话。

    “太贵了!再减二十万!”

    “七十万?!主席,这可是远洋大兵船啊。”

    “沈部长你不懂,这些军舰都是木壳军舰,就七十万买,我还觉得贵了。如果是四千吨的铁甲巡洋舰,一艘七十万我也愿意买!何况就这军舰,上面还装备前装炮,现在都什么年头了?居然还是前装的,自然是垃圾。需要换成后膛火炮。”

    章德淳小心问道:“主席,您真的认为我们有必要购买这些军舰吗?”

    无怪乎章德淳会如此一问,蒲安臣一副为中国考虑,说是中国现在海军实力极为虚弱,而对中国抱有十分好感的美国很愿意帮助中国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美国现在有大批军舰可以出售给中国,价格也相当优惠,只要中国需要,他蒲安臣很乐意帮助中国购买一批美国造军舰。

    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蒲安臣的“好心”自然也没那么简单。

    史秉誉就蒲安臣的表态说过,美国人之所以愿意卖大批军舰给中国,这是因为美国内战已经结束,在邦联海军投降后,联邦海军失去了敌手后,已经没必要再保留大规模海军舰队,倒不如将大批没用的军舰卖掉,换些钱来纠正因为战争而畸形发展的经济。而战争还没结束却又传说中拥有大量银子的中国,自然是美国林肯总统眼中最大的冤大头。

    中国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吗?现在英法两国和中国已经结束战争状态,在外交、经济上面达成谅解备忘录,中国自己的内战也进入到收尾阶段,何况对付清廷,根本用不着多么强大的海军,光现在这四艘巡洋舰加上一批浅水炮舰,足以将清廷水师打的望风而逃。

    战争进入尾声,而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上了日程,百废待举的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一支世界称霸的海军,而是如何恢复并且发展经济,建设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战争将经济已经打到崩溃边缘,这时候有一分银子也要攥着看看可以投入到什么最适合它的地方去,又哪来那么多闲钱购买美国军舰?

    建造一支防御性海军是用不着远洋巡洋舰的,况且在海洋称霸的是英国,而不是美国,现在的美国海军不是一百年后的美国海军,他的军舰可没大英帝国海军军舰好使。而且这些还是风帆战舰,不过装了蒸汽机,可以蒸汽风帆混合实用而已。

    看似老实,专门为别人着想的美国佬,实际上也是狡猾狡猾得。

    去过美国,在海军建设上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史秉誉既然如此讲了,章德淳自然没有接蒲安臣抛过来绣球之理。

    现在杨沪生突然露出要购买这些军舰,章德淳脑袋要是不混乱才怪了。

    章德淳摇摇头,道:“七十万购买五艘远洋巡洋舰,恐怕太便宜,美国人未必肯答应。若是八十万,也许蒲安臣会考虑考虑。”

    “章部长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正常时候,别说七十万,就是八十万、九十万,这价格也是极为便宜的。可现在是什么时候?”

    杨沪生给章德淳抛出一个问题,等了片刻,章德淳还没回过味来,杨沪生已经解释道:“美国内战一结束,不光没建好的,就是他那已经服役的大批军舰也成了废物。这些军舰美国军队根本就不需要,如果不卖,只能烂在船坞里,资本家是一个子也别想赚到。”

    “所以蒲安臣才急切需要给这些船寻找买主,好将它们抛出?”

    “正是如此,可现在世界上有钱买军舰的,又有几个国家?法国、英国是有那个实力的,可这俩个国家又怎么可能看中美国货?他们自己造船厂制造的军舰都在寻找买家。普鲁士吗?普鲁士现在最重要的是迎接陆地上法国和俄罗斯的挑战,而不是在大洋上和英国争雄,再过五十年,普鲁士也许才会考虑如何与英国在大洋上抗衡,但决不会是现在。”

    当然,用不着再过五十年,德国就会考虑建造一支足以和大英帝国海军抗衡的海上力量,只是现在德国前身普鲁士还没那么远的目光。至于杨沪生,他也不想解释自己如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