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免费阅读!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211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真要德国兵发现自己,徐永晋获得的评语只能是:“为了民主,为了自由,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在法国土伦与德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一想起刚才的惊险,徐永晋心中不由大骂自己愚蠢:就在他的背包里面,静静躺着两枚无柄卵式手榴弹,刚才怎么说也该取一枚出来,时刻保持投掷姿势,真要发现了,丢枚手榴弹过去总比拿支手枪和敌人对射,效果要好。

    不容自己再犯那种愚蠢,徐永晋急忙再次打开背包,从里面取出他认为有用的东西:手榴弹,地图,指南针。刚要打开地图,研究下自己到底跑到什么地方去,外面又传来战车履带碾压在大地上的让人牙齿发酸的声音。

    这次可不是穿着布军服的士兵了,拿枚手榴弹去和战车拼命,就跟光着身子扑向机枪一样可怕。徐永晋只得再次趴下,当一阵风吹过麦地时,他就蜷缩着身子,拼命朝麦地中间爬,等风过了,他又动也不动,深怕那些正追逐空降团战士当猎物打的德国兵发现自己。几次下来,看到前面有条不深的水沟,也顾不得暴露,一个侧翻滚了进去。

    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水花四溅,身上也没一身泥水。水沟已经干涸,倒让徐永晋拣了个便宜。只是趴在水沟里装死的滋味并不好受,何况很明显,挖水沟的法国老乡实在太懒惰,或者说,法国老乡不是工兵出身,太不专业。人趴在水沟里,屁股还露在外面,一点也没起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的效果。

    徐永晋现在无法找那些挖水沟的法国人,对他们这种害死人的不专业做法提出强烈抗议,趴在水沟里的徐永晋抬起头,警惕地观察着外面动静。

    几个德国兵跟随着一辆好象拖拉机后面盖了碉堡的战车,到了徐永晋刚落地的地方,面朝着南方叽哩哇啦一通叫唤。徐永晋解脱下来的伞衣还在那边,这些敌人一定是看到伞衣下没有被打死的伞兵,正虚张声势要抓人——这么大麦地,就是收割机也要半天才能将麦子全割光,躲在随风起伏的麦地里当然没那么好抓。要是德国佬知道这具降落伞属于空降团团长的,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小心观察着外面,徐永晋被公路上传来的一阵汽车声吸引过去,一辆敞蓬汽车从南方驶过来,在距离徐永晋百来米处停下掉了个头,一名德国军官从汽车上站起来,大声喊着一串徐永晋听不懂的话,同时还打着手势,那动作夸张的好象他是在表演戏曲。军官喊了阵话,又坐了下去,汽车屁股后面喷出黑烟,又朝南方行驶而去,围聚在徐永晋伞具旁边的几个德国兵和那辆战车也追着汽车屁股走了。

    徐永晋慢慢支起身,先小心地回过头看了看后面,在可以看到范围内,德军士兵是有,不过距离都足够远,他们又不是老鹰,不可能发现躲藏在这里的自己,徐永晋安心不少,又看着刚才那股德国兵,那些德军士兵跟着敞蓬汽车朝远处一座桥赶去——还在天空的时候徐永晋就注意到那条河,要是没有将他投错位置的话,那条河应该是加波河。不过徐永晋对自己身处何方现在一点头绪也没有,这里和他在地图上标注出的空降地域地貌太不相似。

    天空还有零星降落伞正在缓缓飘落,河对面不光有手提机关枪的炒豆般爆响,还有手枪零星还击声,手榴弹爆炸声,在远方耶尔方向厚重的烟云下,那些手榴弹爆炸后腾起的烟雾,渺小的就像大海里的几朵浪花。

    心惊胆战,大气也不敢喘的徐永晋看着一辆又一辆战车轰隆隆驶过了桥梁,奔向了南方。那里有他的手下,先离开运输机的空降兵们——包括和徐永晋同机的那些团部参谋人员——绝大多数都降在和河对面,那些战车和提着手提机关枪的德国兵轻而易举地就能让徐永晋的手下们尸横遍野,而且他们正在这么做。

    徐永晋痛恨起自己,枉他是一团之长,却只能像条丧家之犬,躲在敌人暂时没搜到的麦地里,连大气都不敢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下在河对岸遭遇屠杀!

    可这样的战斗……

    参加过不少战斗的徐永晋从来都没遭遇过如此窝囊处境,在团部说两声“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很容易,但这里岂止是包围?他和他的空降团分明被投到了敌人战车队伍头顶了!哪怕给点时间,让徐永晋将伞兵纠集在一起也好,八百来人虽然不多,总也能有个照应,徐永晋可以拉好了架势,有来有往和德国人好好比划比划,现在这算什么?他徐永晋就算是关公附体,面对这种局面,也是毫无办法,就算是关公,他也无法把青龙偃月刀舞得将子弹反弹回去。

    环顾四周,东北面是连绵的山头,一条公路就从山脚下蜿蜒过来,山脚和半山腰之间长满了熏衣草,看起来就像紫色的海洋,在半山腰到山顶处又有成片的树林,远远望去,和国内常见的松树林大不相同,却也是一片绿色。

    要是能率领空降团残余部队钻进山林,徐永晋相信德军就算出动一个师,短时间内想要解决他们也是并非易事——捉迷藏的本事中国人要是自认第二,天底下没有谁敢承认自己第一。可徐永晋看了半天周围,不由悲从心中起:在他周围没有一个活着的空降团将士,茫茫大地,好象只剩下他一人孤身面对敌人。

    战争,对徐永晋来说,实在不算多么陌生,阎王殿门口他都走了几个来回,枪林弹雨也不知道钻进钻出多少次了,可却没有一次让他感到如此害怕。以前就算再危险,身边总是会有战友和他一起承担,虽然作为个人,总是感觉孤独,有种所有子弹炮弹铺天盖地朝自己飞过来,可身在一个团体里,你总能感受到身边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给你提供的一点安全感。很多次徐永晋精神已经处在即将崩溃的时刻,都是看到旁边战友红着眼咬着牙战斗,他才挺了过来。

    勋章、奖章获得不少,作为战场上的英雄,徐永晋上了军校,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军官,从顾问到副官,再到空降团当中校团长,徐永晋相信自己曾经对战争的怀疑根本是可笑的,愚蠢的多余想法,他在军事上有那么两把刷子——没两下子上级领导又怎么会让他到全军精锐中的精锐,空降团担当团长?——在这场战争中,他可以建功立业,作为世人瞩目的英雄,回国接受鲜花和掌声,美女爱英雄是千古不移的真理,曾经遥不可及的梦中情人会投入他的怀抱。

    身处危险境地,徐永晋才发现自己错了,他错的实在太离谱。他不想当什么英雄,鲜花和掌声也不是他所需要的,美女爱英雄固然是真理,但这英雄必须是活的,身体完好无损,一个死人固然能博得美人掬下惋惜之泪,对死人来说,这泪水又有什么实际意义?他不想死,他想活,自由地呼吸空气,比什么都要重要!随着时间流逝,天越来越热,徐永晋却感觉浑身发冷,是的,是发冷,要不发冷,为什么身体不受控制地抖动?

    凌落的枪声中,徐永晋悲哀地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什么英雄,他不过是个怕死的懦夫而已,他不需要美女与赞扬,他只想好好地活下去。现在周围都是敌人,那些戴着钢盔,端着手提机关枪的德国兵没一个面容都是那么狰狞,他们手中的武器是如此犀利,而空降团的装备相比起来就好象三岁儿童手里的玩具。如果不是团长,徐永晋会考虑向德国人投降:面对绝境,投降算不上有多么可耻,国民虽然会说你是懦夫,却不会上纲上线到把你扫到汉奸那一行列。

    可徐永晋现在却是团长,一团之长,除非重伤后失去知觉,作为中层以上军官,被俘都是极为可耻的事情,更何况主动投降?暂时的保全性命,以后却永远生活在歧视下,而且以后交换俘虏回去后,还隔三差五要接受审查,徐永晋不敢想象那么灰暗日子自己是否能活下去。

    投降,当一名光荣的烈士,偷偷摸摸躲藏起来,各种念头在徐永晋脑海里来回交战,那些念头就好象摆在天平两端差不多重的砝码,一会儿这边翘了起来,一会儿那边翘了起来。最后不投降的念头站了上风: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投降将军”这种让人热血沸腾口号,而是“决不能投降——即使投降,那些德国佬也可能打死自己。”投降后被杀,那死的也太窝囊了点。

    徐永晋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又浑身发抖。要是旁边有其他空降团将士,他们一定会怀疑团长是否患了失心风。没花多少时间考虑,徐永晋就对目前局势做出了他认为最合理的判断:不能死,也不能被德国人俘虏,应该想办法躲起来,一直到登陆部队打过来,或者德军从这里撤走为止。

    匕首鞘当夹板,用绷带简单将匕首鞘固定在脚踝外侧,徐永晋试着踮了踮脚尖,一阵疼痛让他嘴又咧到一边。左脚稍微一动就是一阵钻心疼痛,要想前进,除了爬只能独脚跳,爬的速度当然比乌龟要快一点,至于跳,那可是赶不上兔子的。而且不管是爬,还是独脚跳,这都跑不了多远,要是德军再回过头来搜索,徐永晋只能给人家瓮中捉鳖。

    跑不了多远也要跑。徐永晋将背包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将地图、指南针揣进怀里,腰间别上手榴弹,其他东西(譬如食物)忍痛丢在干涸的水沟里,转头看了看左右,顺着水沟朝前爬。

    没爬出多远,徐永晋听到左边麦地里传出奚嗍之声:有人正从左边靠近。徐永晋不敢再动,将手枪对准了声音传来方向,打开保险,手指轻轻搁在扳机上。

    过来之人也是小心谨慎,声音时断时续,却越来越近。

    徐永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哗啦一声,茂密的麦杆被手分开,一张画了油彩的白种人(高鼻梁,深目)面孔出现在徐永晋面前,扣在扳机上的手指一紧……

    “李海保?”徐永晋低哑地问了声。

    麦杆丛中钻出来的人突然看到指着自己的枪口,不由吓了一跳,半晌才反应过来,压低了声音问道:“团长?”

    徐永晋无力地将手枪放下,重重喘息两下:“***,真是你小子。”

    过来的自然是曾经帮徐永晋脱困的一营一连二排二班李海保中士。徐永晋的空降团里祖籍欧洲的战士有不少——和黄种人相比,欧洲人天生块头要大上一圈,体力也略好——可徐永晋记下来的只有这位李海保中士,要不是觉得面孔比较眼熟,硬生生忍住扣动扳机的欲望,李海保中士就要误伤在团长手上了。

    徐永晋仿佛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他还以为降落在自己周围的空降兵都被德国人打死了,这里只剩下他一人,那种孤独感差点让徐永晋发疯,李海保的突然出现,实在让他大喜若狂,不管怎么说,现在他有了个伴,有人陪着,不管是生还是死,总觉得轻松许多。在空降团转场跳伞后,是李海保中士将徐永晋从树上救了下来,在战场上徐永晋感到最孤单的时候,又是这位李海保中士出现在他面前。徐永晋感到冥冥中自有天意,不然无法解释这种巧合。

    高兴归高兴,徐永晋还是低声骂道:“你他妈怎么搞的,怎么不说暗号?知不知道我刚才差点一枪打死你?!”

    说话间,徐永晋伸出手,和这位洋大兵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怎么也不松开。

    “团长您不也没说暗号?我怎么知道您潜伏在这里,突然发现有人拿枪指着,我也差点用了光荣弹。”

    徐永晋瞥了眼,发现李海保右上衣口袋的手榴弹露出了一截,不由大骇。刚才俩人哪一个一冲动,他们的下场都将以悲剧而告终,幸好,徐永晋强忍住没开火,而李海保也没让他吓得自爆——那些初次上战场,一心为国效忠,幻想成为英雄的勇士们,在迫不得已使用光荣弹上,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甚至有时候他们决心下的未免快了点。

    徐永晋嘴里再次嘟囔着骂了句国骂——这时候他已经将自己宣布的为了树立标兵部队文明形象,空降团上下严禁说脏话的命令丢到了九霄云外——腾出位置,让李海保爬进水沟:“你们连其他人呢?”

    “不知道,团长。”

    “不知道?”

    “落下来后,周围到处都是敌人,我只看到先后落下来的不少弟兄给打死了,或许附近可能还有活的,要不要喊暗号试试看?”

    徐永晋看了看周围,远处还有德国兵在活动,只好咽下想要招集其他可能幸存下来战士的念头。

    第三部风云第五十二章截狐平川(一~三)

    更新时间:2007…12…1722:35:53本章字数:24480

    潺潺河水在山脚下拐了个弯,平缓的山坡上是一片绿油油的葡萄架,绿色的葡萄藤垂下来一串串紫黑色,颗粒很小的葡萄。

    /山南和河水之间小块平地上,有几座极为普通的石头房子,也不知建造了多少年,白色的石墙,在久经风雨后,色彩有些有些似灰似黄。正午的太阳悬挂在蔚蓝的天空,空气显得有些潮热,石头房子向西一边的百叶窗开着,微风拂动,半开半闭的百叶窗无精打采地轻轻摇动着。

    /围篱将石头垒成的房子圈起来,在围篱里面种着一簇簇各种各样的花草,大红的,淡紫的,金黄的,雪白的,各种颜色的花将这里打扮的好象植物园。连接几座房的,是一条用整片整片石板铺成的小道,在小道两旁种着几棵树,松树、橡树、杉树,还有高大的杏树,树荫下是绿茵茵的草坪,草坪里点缀着的几簇野生熏衣草在清风中随风摇曳。

    /宁静的田园风光,现在却被一阵紧似一阵的枪炮声打破。平日南方瓦蓝瓦蓝的天空,现在却被罩上了灰黑的毛玻璃,晴空万里,南方却响着连串落地闷雷。

    /要是说耶尔方向太遥远,在村庄外,不过是隔了一条算不上有多宽的河流,那边现在正时不时响起机枪声。

    /连接几座房子的小道边一棵橡树后传来轻微的交谈声。

    /“有人吗?”

    /“没有……倒是有群牛。”

    /“牛?”徐永晋从橡树后探出半边脸,马上又缩了回去,隔了一段时间,这才慢慢再次从橡树后探出脸。

    /徐永晋诧异地看到,虽然流弹到处乱飞,炮弹划过天际隐隐的呼啸声与落地后沉闷的爆炸声,比春节国内大都市放鞭炮还要热闹,在山坡上却有一群牛悠哉着吃草。在那群牛后面,就是茂密的树林,远远望去,树林里面阴暗而又静悄悄。

    /“团长,”李海保干咽一口唾液,小声问:“那些牛的侧影很像人轮廓,咱们是不是藏在牛群里,慢慢移动到树林里去?”

    /徐永晋看看山坡上那群很是悠闲的牛,又看了看距离自己不远的河对岸,那边正有一队德国机枪手散得很开,沿着河边朝东走。

    /“你问问老乡,我们来前,德国佬有没有全走了?”

    /徐永晋身后响起了俩个人极力压低后交头接耳的声音。

    /徐永晋看了看河对岸的德国兵,那些德国兵并没有注意到在加波河北岸的橡树后还藏着中国兵,放心地把头缩了回去,盯着正在和李海保交流的法国人。

    /树荫下,脸上好象贴了鬼画符的李海保正和一个高鼻深目,鸡皮鹤发(脸上皱纹像是浓缩了将近一千一百年的法国历史),留着山羊胡子的当地老人交流。徐永晋听不懂老人说些什么,李海保的脸上表情同样困惑不安:李海保的法语是跟着家人学的,在中国,并不存在说法语的环境,所以法语水平到底如何,这只有天晓得了。至于这位老人家,按照李海保对他的团长抱怨的话,这个老人说话时嘴里就像含着块石头,吐音含糊不清,同时他们说的语调又极为高昂,听起来就像公鸡在打鸣。本来这种从喉咙深处发出,经过鼻腔升高,又加了卷舌音,将音节都黏糊在一起的方言,已经很难让人听明白,这老人家又天生说话说的特别快,加之刻意把声音压低,免得让德国兵听到,如此一来,李海保常常就一个单词要反反复复询问老人家好几遍。徐永晋遗憾地看到,刚才在老人家里,李海保和这个老人交流的已经十分困难,现在,俩人更是满脑门子都是汗珠了。

    /上午,徐永晋落地后发现自己居然降落在德军战车部队头顶,在他眼中,附近落下来的空降团将士先后倒在了德军士兵枪口下,而徐永晋自己又受了伤——伤势算不上有多严重,只是严重限制了徐永晋的活动范围。

    /在徐永晋感觉灰暗的天空快要塌下来时,他却与一营一连的李海保中士在战场上再次相见。要是没有落在德军部队头顶,哪怕李海保和徐永晋降落在一个点,徐永晋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希奇,那么多人,就算刮台风,徐永晋身边也会跟着几个人。可现在却不同,在目睹了附近空降下来战士不是还没落地就被打死,或者刚落地就被机关枪扫倒,自己能幸免于难都要感谢菩萨显灵,上帝保佑了,这时候能与李海保相遇,实在带给了徐永晋太大惊喜。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一瘸一拐的徐永晋在李海保帮助下,沿着干涸的水沟,避开了德国兵注意,沿着山脚绕进了不知名的村庄。

    /这段时间徐永晋和李海保运气极好,当看到德国兵向他们走来,在心里默默向各自的保护神祈祷后,那些德国兵虽然瞪大了眼睛,却鬼使神差转个方向搜索其他地方。当徐永晋脚疼的实在走不懂路,只想坐在地上,哪里也不去了——哪怕被德国人发现,并且打死——这时候他们却看到了小小的法国村庄,年代久远的房子窗户半开着,里面一个干瘪的老头手持着三色旗看着外面。炮火纷飞的战场,不躲起来却趴在窗台上看热闹,这是要冒生命危险的,而这个明显进入生命最后时期的老人家却毫不在意那些危险,当看到徐永晋和李海保从村子外的麦地里探出身时,老头先是一愣神,接着又冲他们大打手势,不明白老人家手势什么意思的两个中国兵懵懂地闯进了老头家(或者说有意也可以)。

    /徐永晋看了眼正在费力和李海保交谈着的老人,这位穿了件白衬衣的老人实在是可亲可敬的法国人。

    /徐永晋和李海保冒失地闯进民居,家里不光有站在窗台,举着法国三色旗的老头,当李海保用力捶开门时,靠在墙壁上的徐永晋探头望去,见开门的是一位过分惊恐的老年妇女,从外貌上看,年纪老的可以做徐永晋奶奶了,当然,从外貌上分辨西方人年纪大小,常常会出现很大的偏差,但老年人还是青壮年,这还是可以分辨出来。

    /显然,俩个“大兵”的到来,给了老妇人太大刺激,徐永晋一进门,就看到老妇人大张着嘴,一副马上要唱女高音的架势——如果徐永晋是平民,又身处战场,家里突然闯进来俩个怪模怪样的士兵,他一样要大叫大嚷——徐永晋还在想如何打消老妇人的戒备心,搀扶着他进来的李海保毫不客气将一卷东西塞进了妇人张的很大的嘴里,让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徐永晋一看:塞在老妇人嘴里的,是一卷出发前发下来用来收买当地人保命用的法国法郎。

    /金钱的力量当然不是万能的,不过要是和金钱在一起的,还有黑洞洞的枪口,掀开了盖的手榴弹,一切事情都将化为简单。

    /“团长。”经过一番言语加手势,李海保终于搞明白老头说些什么,小声说:“福斯坦老爹说看到有几个伞兵降落到山后面,大概四、五个德国佬沿着那条小路上了山,他没看到德国佬下山。”

    /“山后面?确定?”

    /李海保微微耸了耸肩,轻声道:“我想是这样。”

    /徐永晋看了眼刚离开的民居,门窗紧闭,不过他能感觉到那位花甲老妪正站在窗台后面担忧地看着他们一行人,那个老妪是皮埃罗的夫人,不大爱说话的她,从徐永晋进门到离开,徐永晋说了不少——是否能听懂,这并不重要——而她却没对他和李海保说一个字,她当然不是哑巴,乘着德国人没来的工夫,老妪张罗了几个菜:橄榄沙拉、莴苣马铃薯片拌白煮蛋,还有奶酪什么的,搞好了对着福斯坦老爹小声嘀咕了两句,结果福斯坦老爹邀请肚子还没怎么饿的徐永晋与李海保美美地品尝了地道普罗旺斯美食,老妪还拿上来一瓶很有了年头的葡萄酒。致始致终,老妪都只是脸上挂着淡淡的应付般的笑容,没有对他们说一句话。

    /没有说话,并不等于她对拯救法国人的中国大兵好感缺缺,当福斯坦老爹自告奋勇给徐永晋和李海保当向导时,这个老妪并没有阻拦,只是在福斯坦老爹出门前,亲吻了福斯坦老爹那皱纹多的快要赶上中国黄土高原的脸。

    /徐永晋再看了眼留着花白山羊胡须的福斯坦老爹,这是一个让他信任的法国人,外面枪声大作,他却拿了面红白蓝三色旗站在窗台前,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是一个爱国的法国人,他爱的当然不可能是傀儡政权,当李海保向他吹嘘,说什么他的父亲是阿尔萨斯人,不甘于在德国人那里当亡国奴,于是全家只能背井离乡,逃亡国外生活,现在法国又处于危急中,作为法国后裔的他,要帮助法国人从德国魔鬼手里解放出来时,福斯坦老爹的山羊胡子都在不停颤抖。

    /据福斯坦老爹自己介绍,他曾经参加过普法战争,在皇帝陛下指挥下,和德国佬打过仗(多么让人尊敬的勇士!),当这次战争爆发时,老爹虽然有心杀贼,可镇上招兵的却认为他岁数太大,粗暴地拒绝了老爹为国效劳之心,老爹原本以为年轻人可以干的比他们更好,谁成想法国却败的比上次更惨……法国战败后,他只能郁闷地在这里,期待着协约国能把窃据在法国土地上的德国佬消灭干净,等了漫长的几年,这样的一天终于让他等到了。

    /这样一个老兵,当然值得徐永晋信任。

    /“那好,我们也上山,去找那些落在山后面的弟兄。”

    /“团长,您的脚……”李海保看了看徐永晋拄着的拐棍,这拐棍是福斯坦老爹用家里的树棍做的,老爹的手艺看起来不错,不过李海保无法想象拄着拐棍登山。

    /“没什么,无非跑的慢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刚才已经观察过周围没什么人,德国人在河对岸,也没注意这里,徐永晋不容质疑命令道:“跟老爹说一声,我先和他过去,到牛群中去,你在这里掩护,等我们过去了,你再过去。”

    /李海保犹豫片刻,还是点了下头:“……是,团长。”

    /靠近牛群没发生什么事情,只是离开了牛群的掩护,进入树林中却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三个人中福斯坦老爹走在前面,当福斯坦老爹在徐永晋和李海保帮助下,翻越了一道山林中干涸的水沟时,却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嘴好象被什么给捂住了,显得十分压抑——接着消失在俩人视线中,徐永晋和李海保一愣神,还以为遇到了德国兵,一个举着手枪,一个掏出手榴弹正准备战斗,上面露出两张涂满油彩的脸,还有两只黑洞洞的枪口……

    /“班长?!”

    /“老应?……***,你小子差点吓死我了!”李海保狠狠出了口浊气。

    /“中士,这是你们班的?”

    /上面人这才注意到李海保身边拄着拐棍站着的居然是名中校,俩人连忙一个翻身从上面滚了下来,对徐永晋行了个军礼:“中校,一连二排二班上等兵腾威。”

    /“你是湖南人?”

    /“湖南津市人,首长怎么知道我是湖南人?”

    /徐永晋撇撇嘴:“我自然知道。”

    /说的话里面那么重的湖南口音,听不懂就不必当团长了。

    /“一连二排二班上等兵应良明。”

    /徐永晋看了眼面前怎么看怎么觉得文弱的年轻人,典型的营养不良,眼睛里总是透出一丝无尽的忧郁,怎么看都是握着笔杆子写一个中心,两项基本原则的文化人,可这种人居然也是他的空降团战士,徐永晋实在无法把他和自己那些膀大腰圆,看起来一顿饭能吃掉一头牛的战士联系在一起,可这人身上穿的是空降团军装,手中握着为空降兵作战特制的狙击步枪。

    /“都是你的手下?”

    /“是的,都是我那班里战士。”

    /上等兵腾威说了句:“班长,外面还有一位,二连六排兄弟。”

    /徐永晋看着腾威和应良明:“刚才是你们把我们的向导捉了去?”

    /在中校面前,俩个上等兵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腾威点了点头,转头小声叫道:“老祝,自己人,过来吧。”

    /一阵悉悉声响,徐永晋先是看到嘴里被塞了布片的福斯坦老爹又从上面滚了回来,接着又一名身材魁梧的空降团战士“飞”了下来。

    /最后一个过来的战士一眼看到徐永晋的军衔,扶正钢盔,行个军礼,简短道:“一营二连六排三班下士,祝正宇。”

    /明知道周围还没出现德国人,徐永晋还是作贼般,下意识扫了眼两旁,压低了嗓门:“行了,这里是战场,不是训练场,你们想让我早点和佛祖聊天吗?”

    /“既然你们都自报家门了,我也说说吧——空降团中校团长,徐永晋。”

    /“首长您不说我们也知道是您,别说空降团,我所知道的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