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日》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裂日

裂日第25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在一个没有这样的平等权利的组织内写下自己的名字而成为这样一个组织的成员,对一个有4亿人民、热爱荣誉的国家和热爱荣誉的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可以容忍的耻辱!战争不能成为人类的永久状态,和平不能让战争永久地存在。总有一天,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必定设法回到互相谅解和互相信任的社会中去。纵观我国近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大汉帝国人民希望和等待着某个时候,使得仇恨与不和永远告终,使得人类能够获得最终的和平。”

    方云的演讲获得了暴风骤雨般的掌声。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都说方云出色的演讲才能让他在国会赢得了极其重要的理解和支持,为大汉帝国在国际舞台上打开了空间。而国联竟然毫无表示,默无声息地让方云对国联的指责悄然而过。当然,方云决不会立即走得很远,因为那是非常不明智的。在随后的集会上,他很快就发出一项宣言,说武力对解决国际争端是没有用的,重申了大汉帝国最近裁军的成果,并提出随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当然这些建议对日本帝国是无效的,这也是方方面面可以理解的事情。这样,国联内与大汉帝国有着密切联系的英法等国得到了安抚。

    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方云继续他的安抚政策:“这里谁也不希望战争重演和扩大,但是,作为一个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是有必要对侵略者实施报复的,而且我们有要求赔偿的权利,为了这个权利,我们不惜和日本血战到底。这也只是针对日本人而言。”

    “我们国家的青年是我们未来的唯一希望。难道你们能够想象我们培养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在战场上捐躯吗?不,我们已经是果断地认识到,不管战争的成败如何,对双方都是一种无法估量的灾难。”

    方云在外交上的表现,赢得了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尊重。在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中,他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并签署了双方互不侵犯条约和一系列的经济合作项目,亚洲和北美洲最大的两个国家真正地走到了一起。这就是被后世广为引用的《华盛顿条约》。

    带着丰硕的成果,方云一行愉快地离开了美国,乘坐着专门为他生产制造的总统专机飞赴德国柏林。

    到机场迎接方云的是德国的空军元帅戈林。他身穿着笔挺的空军元帅服,一双闪亮的高统马靴,系着闪闪发光的金绶带,身后时穿着整齐制服的德国士兵。戈林看着来自东方古国的总统专机感到非常惊讶,漂亮优美的曲线让这位空军元帅感到吃惊。飞机的舱门打开,方云身着淡灰色的陆军元帅军服走出来,肩头的金星闪闪发光,显得神采飞扬。

    戈林看见方云下来,心中很是吃惊对方的年轻,但是外交的礼仪还是让他走上前去,向方云行了一个纳粹式的手臂礼。方云微笑着将手轻轻一抬,回了一个军礼。

    戈林挺直着身体,说:“尊敬的总统先生,我代表德国政府及其元首本人,欢迎您的来访。我们的元首正在总理府恭候大驾。”

    “非常感谢,我深感荣幸。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见到贵国元首希特勒先生了,他一直是我心中最好的民族主义战线的战友。”方云回答说。流利的德语让戈林又是吃了一惊,不过对方云倒是有了一些好感。接下来,戈林陪同方云在机场检阅党卫军仪仗队。在检阅过程中,方云心里暗暗点头,德国的士兵的确是精锐之师。

    ※

    党卫军少校格罗纳穿着笔挺的党卫军制服,正在盖世太保莱曼少校等人的陪同下,视察着大汉帝国总统和空军元帅格林的行车路线。对这次外事活动,德国元首希特勒非常重视,给予了最高规格的接待,大量的盖世太保和党卫军被派出,维护治安。

    日本帝国驻柏林的大使馆被严格地保护起来。毕竟大汉帝国和日本帝国现在还是交战国,德国人可不希望日本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闹出点什么事情。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格罗纳少校心里总有一种不安,总有一种要出事的感觉。看着街道两旁熙熙攘攘的、手持纳粹党旗和大汉帝国青天白日国旗的欢迎人群,格罗纳吩咐跟随他的几名党卫军尉官道:“带人到人群里面去搜索,特别要注意亚洲人,看到可疑人物,一律逮捕。”

    和格罗纳一样,盖世太保的莱曼少校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在听完格罗纳少校的命令后,也对自己的下属发出了同样的命令。他说道:“愿上帝保佑,千万不要出了差错。否则尊敬的元首是决不会放过我们的。”

    方云和戈林的车队已经缓缓地开了过来,街道两边旌旗招展,彩纸和鲜花的花瓣漫空飞舞,穿过这条街,就到达总理府,希特勒将亲自站在台阶上欢迎方云。

    在临街的一幢大楼的顶部,一支黑黝黝的枪管正对着缓缓驶来的车队。手握扳机的射手,正是在勃鲁宁酒馆出现的亚裔中年人,看着车队缓缓地进入狙击步枪的射程,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讷讷地自语道:“方云,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放下武器!”

    随着一声德语的暴喝,亚裔中年人浑身一震,心有不甘地对准正站在戈林身边,向周围欢迎民众挥手的方云扣动了扳机。方云还在狙击步枪的射程之外,他只有祈祷上帝开眼,能让他射出的子弹击中方云。

    几乎在他开枪的同时,十几发子弹射进了他的身躯,瞬间夺走了他的生命。

    正和戈林并肩站在敞篷检阅车上向周围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的方云,心神没来由的一动,抬头向有射手的那幢楼顶部看了一眼。他犀利的眼光看到了枪口喷出的火焰,一颗子弹旋转着高速地向他射来。可是,从弹道的轨迹来看,这颗子弹根本不可能击中他。

    事实正如方云所料,那颗子弹击中了方云前面百米远右边人群中的一个倒霉鬼。那个人的惨叫声被湮没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可是还是引起了一点小混乱,但是很快就有几个身穿制服的军警把那位被子弹击中的倒霉鬼给抬走了。

    对自己这种敏锐的感觉,方云不由感到震惊起来,脸上的笑容开始有点僵硬起来,挥手致意已经成了一种机械性的动作。

    ※

    “杜局,我们是不是要采取行动,先发制人?”说话的是杨毅上校,国安局特别行动处处长。

    杜英豪摇摇头,不说话。他说道:“你要派人保护好主席的家人,如果出了问题,哼!”

    “请杜局放心,我已经派了最精锐的属下过去。”

    “嗯,要做好准备,千万不要出了纰漏。”

    “是。”杨毅应声说道。

    杨毅走后,杜英豪想了想,拿起电话拨了孙仲伦元帅的号码,说:“孙总司令吗?我杜英豪啊,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你那边怎么样?”

    “杜局放心,一切都在我们的控制中,希望这次一举为总统解决掉这些阴谋者。”

    “好,估计他们已经按捺不住了,我们依计行事就行了,力争一次性拔掉这些毒瘤。”

    ※

    和平常一样,朴志玄常务副总理主持部长会议。在方云出国访问后,政府方面的工作全部由他这个常务副总理主持,维持着庞大帝国机器的运转。会议讨论开始后,警察总监钟羽突然走进会议室。

    钟羽把朴志玄拉到一边,简短地报告说,何凯等一批对政府不满的分子随时会发动政变。朴志玄半信半疑,然而,他谨慎的本能促使他行事谨慎。他一面吩咐钟羽把情况尽快通知国安局的杜英豪,一面向开会的部长们通知了刚才获悉的消息。

    “我现在不知道这些有关政变传闻的可靠程度到底如何,但是我现在的体会是明智的。在座各位都回到自己的岗位去,等待我的指示,什么时候复会,我再通知大家。同志们,散会吧。”

    部长们感到十分震惊,都匆匆离去。不一会儿,钟羽又赶了回来,请示朴志玄怎么处理这件事情。钟羽再次建议立即采取行动,被朴志玄制止。在他心目中,还是不愿意相信何凯会发动政变。最后是什么防范措施都没有采取。

    中午12点半,朴志玄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是警察总监钟羽打过来的,他焦急地说:“他们已经离开了集结地,要马上采取行动,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了!”

    事情已经是来不及防备了。当钟羽命令警察部队封锁街区时,忠于何凯的约有150多名叛乱分子已经乘着汽车来到总统府门前,他们都身穿着宪兵的制服。当时正值换岗时间,总统府的岗哨毫无准备,很快就被制服了。

    叛乱分子由何凯的亲信梁光少校指挥,手持武器,疾步穿过广场冲向政府大楼。他们没有遇到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大楼。但是,当他们向国安局大楼进攻的时候,遭遇到打击,国安局的警卫向他们开枪射击,枪声一下就爆响起来。

    梁光少校带着一个小队,首先冲向二楼的总理办公室。他们冲进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了三个人,其中一个人还穿着中校军装。他看见了常务副总理朴志玄。

    “举起手来!”梁光大声喊道。

    三人看着他,没有动作。朴志玄脸色是突然涨红起来,对着他怒吼道:“你们想干什么?这是暴乱!你们要当帝国的叛徒吗?给我放下武器!”说着就向梁光走过来。

    梁光吃了一惊,挥着手枪吼叫道:“举起手来!站住!”但是朴志玄根本不理会他的吼叫,继续走了过来。

    “啪!啪!”两声枪响,朴志玄倒下了。另外两个人惊叫了一声,伸手要掏出武器,但很快就被射倒在地板上。梁光凑近一看,一发子弹击中了朴志玄的左肩,一发子弹射进了他的腹部。梁光慌了手脚,没有了朴志玄,他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命人把朴志玄抬到沙发上,在场的叛乱分子想找些药棉和纱布为他包扎,但未找到。

    同一时间,约有20多名身穿便服的叛乱分子攻占了南京市广播电台播音室,三名警察被打死。随后警察立即包围了电台大楼,并用机枪向大楼射击,在大楼内展开了面对面的激战。在交战中,播音室起了火。

    约有一百多名各种各样的闲散人员有目的地向大汉帝国总统的府邸方公馆靠近,正当他们拿出暗藏的武器,准备冲向方公馆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在总理办公室,朴志玄躺在沙发上,已经是奄奄一息。但叛乱分子不管他的死活,强迫他发表声明:把一切政府权力移交给国会委员长何凯。

    躺在血泊中的朴志玄讷讷地道:“为什么?为什么?大哥,你为什么要这样。。。。。。还有你们,为什么要背叛国家?背叛总统?”

    梁光凶狠地道:“你为什么拒绝将权力交到委员长的手里?”

    “叛徒!有些事情你们是不可能理解的。”朴志玄气喘吁吁地说完,闭上眼睛晕死过去。梁光等人一时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急忙给何凯打电话。

    “废物!就是写都要给我写出一份声明!”何凯在电话那头气急败坏地骂道。这时候,平叛的警察部队和国安局的特种部队已经包围了总统府大楼,和叛乱分子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梁光没有办法,把笔塞进昏迷中的朴志玄的手中,扶着他坐到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拿着他的手写了一份声明,并签了字,就向何凯做了汇报。然后他拿着声明摇着白旗走出总统府大楼,喊道:“朴副总理已经签署了命令,把所有的政府权力转让给委员长何凯。所以,我现在根据新的大汉帝国总统的命令,要求你们放下武器,向何凯总统宣誓效忠!”

    “声明是假的!开枪!把这些帝国的叛徒全部消灭!”杜英豪冷冷地下了命令。国安局特种部队士兵们射出的弹雨撕碎了梁光的身体,随后向叛乱分子展开了凶猛的打击。

    在军队中,一些参与这次政变的官兵,还没有走出营房,就被孙仲伦元帅指挥的部队给缴械了,大规模的叛乱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中。

    这次政变,显然是失败的。

    重伤的朴志玄被快速送进了医院抢救,生死不明。

    当消息传到柏林的时候,方云和希特勒刚刚结束了第一次友好的会谈。在他获知何凯发动政变并刺杀了朴志玄时,他先是惊愕,但很快由震惊转为愤怒。方云用电报命令杜英豪要尽一切努力抢救朴志玄的生命,逮捕一切参与政变的叛乱分子。命令孙仲伦元帅控制好军队并对首都进行警戒;命令王力军接替何凯委员长的职位,主持国会的工作;任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刘崎为常务副总理,暂时主持政府工作。当前工作的重点,就是维持维护社会和政局的稳定。

    刘崎一下就从众多部长中冒了起来。其实,刘崎在经济方面的特长,一直为方云所看重,在他从社会党过来之初,就对他另眼相看。方云在苏区呆过,对刘崎在经济方面的能力很是了解。而刘崎在经济部也做得非常好,很快就由副转正,升任部长。

    大汉帝国目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税收。税收以贡米为主,杂以少量地方土特产,很少征收货币地租。因此农业成为经济的关键。在土地问题上,大汉帝国实施了土改,废除了地主士绅占有大片土地的现象,并解放了大批劳动力。随着开垦荒地和农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货币的机能逐渐提高。因此,不仅各地商业日益发达,对外贸易也进入正常的轨道。所有这些,都和刘崎出色的工作能力分不开的,在大汉帝国目前强调经济建设当先的情况下,方云挑选刘崎出任副总理就不足为奇了。

    ※

    在柏林为期三天的访问中,方云和希特勒进行了三次会谈,对民族主义的定义两人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相类似的观点让两人的态度非常亲密。希特勒甚至抽空陪同他参观了埃森的克虏伯各工厂的工业实力。方云敏锐地感觉到德国战争的列车已经时开始启动了。

    在会谈中,希特勒情绪很好,态度友善,他对方云说:“大汉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一起,不仅可以征服红色的政权,也可以令英国在内的西方各国低头。”

    很快,希特勒又提起了他的另外一个重要盟友―――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他说:“墨索里尼时世界一流的政治家,许多人都远远比不上他。”接着,希特勒又谈到了争取匈牙利、南斯拉夫和波兰的可能性,也谈到了他认为的主要对手英国。

    “德国、意大利,当然包括大汉帝国,重整军备的进程要比英国所能做到的要快的多。在英国,不仅是生产舰船、枪炮和飞机,而且要在心理素质上重新装备起来,这个工作需要的时间更长,更加困难。三年后,德国将准备就绪;四年后,将准备得更好。意大利也是一样,而你们大汉帝国也将更为强大。今天治理英国国家事务的,只是一些不称职的人。”

    方云不由为希特勒精辟的分析感到讶异,因为他说得不错,再有三四年时间,大汉帝国将更加强大,而且实在复仇的战火中强大起来。

    希特勒用锐利的眼光盯着方云说:“我们需要再远东有一个坚实的盟友,在欧洲,我们已经和意大利、西班牙联合起来了,在亚洲,我们希望和大汉帝国结盟。”

    “元首,”方云说,“您也应该知道,我们的国际空间环境不是很好。我们还要负担对日本帝国的作战,因此,我们即使是结盟了,也很难在实质上取得互相帮助。这些帮助只能是道义上的。”

    “不,亲爱的方,我们并不遥远。你看看。”希特勒转过地球仪,指着苏联说道:“这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苏联人对我们德国人来说,是红色,而对你们大汉人来说,则是一个占据你们大量国土的国家,就像我们的萨尔、洛林一样,是不能容忍的。”

    “您的意思是说,如果将来我们和苏联爆发冲突,德国将站在我们一边?”方云眼里爆出闪闪精芒。

    “当然,这是盟友的义务。我们可以签订一份实质性的协议,来保证我们之间的承诺。”

    方云非常愉快地点头同意了。房间里很快就回荡着两头老狐狸的阴笑声。

    翌日,双方代表在柏林秘密会谈,就《汉德协议》的条款进行了磋商。一个星期后,大汉帝国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代表签订了这份秘密协议。此后,大汉帝国在美国、德国和意大利强硬的支持下,恢复了在国联的常委位置。

    而方云归国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解散现有国会,建立新的议会制度,并通过新的国家宪法,规定民族复兴党是国家的唯一执政党,国家首脑必须由民族复兴党成员担任。并以雷霆万钧之势镇压了叛乱分子,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清洗。

    方云清洗了军界和政界的反对派后,外交、经济和军事的决策大权真正彻底地落在了他的手里,并以一党独裁的形势牢牢控制着国家命脉。

    在新成立的国家议会第一次会议上,方云发表了大汉帝国当前的国情咨文。随后,在国会总议长王力军的提议下,通过了大汉帝国改制的决议,正是对外宣称大汉帝国将实行新的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政治制度,并以宪法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在一党独裁下的国家三权分立的基本政治基础。

    在理顺了国内矛盾后,方云开始不受阻拦地沿着他自己的道路前进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拥有先进的军备的帝国将被方云带领到什么样的道路上去呢?

    第五卷第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6…8…60:12:00本章字数:7292

    国防部参谋总部早在西元1932年就下发过一个强制性文件,要求帝国国防军总装部要把战场后勤技术保障放到与新技术装备开发同等的角度上。所以,在帝国军队的编制里面,辅助技术装备的比例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最终在东北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斗中因各种原因损坏的坦克、装甲和各种火炮车辆等等,都得到了快速的修复,充分保证了一线部队的战斗力。

    帝国陆军已是走上精兵化的道路,国防军全部完成了中华系列枪械的换装,使得部队轻武器火力大幅提升。海军则是开始了第一艘航母的研制,从美国购买回来的那艘航母被作为了训练舰,用于培养未来的航母战斗人员。海军的潜水舰队完成了三级编制。以龙级潜艇为例,三艘龙级潜艇一艘用于执行战斗任务,一艘用于训练,一艘则是进行维修,非常完美地保持了潜水舰队的战斗力量。并且,帝国的军备预算已经是明显地开始向海军倾斜,打造一支强大的帝国海军已经是成为了帝国国防部未来几年工作的重点。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两艘航母,一艘战列舰,三艘重巡洋舰和六艘龙级潜艇的建造排进了日程。

    在当时的世界上,单独把空军独立出来的国家只有三个:英国、德国和大汉帝国。大汉帝国把空军定义为战略轰炸空军模式,那么就对远程轰炸机和远程战斗机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重型远程轰炸机和远程护航战斗机将成为空军的主要打击力量。因此一种新型的,能够为远程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的新型战斗机的构想就被提出来,帝国最大飞机制造公司中华航空集团与帝国空军研究所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新型战机方案,参加竞争。这在帝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创举。

    一个制度的好坏,就是看它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富裕。大汉帝国自西元1840年起,经历了近百年的战乱,庞大的国家已经是外强中干。而方云的复兴党在西南执政后,执行了一些富民的政策,让西南三省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俗话说,一个政府的对待老百姓好不好,不是看政府高层人员的,而是看那些与老百姓接触的基层干部,是不是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些基层干部才是代表着国家政府的形象。因此,大汉帝国政府下决心,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好好地整治一下历史遗留下来的吏治问题。

    随着方云集团手中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大汉帝国内能够反对方云的力量越来越弱小,而且方云富民的政府政策大大地打击了原三民党的基础阶层地主士绅,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称是代表无产阶级的社会党获得了不少的好处。可是,方云强行实施的一党独裁,堵死了两党走通过议会夺权的道路。这在新的议会选举和新的政府官员选举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自古以来,历代朝廷的官员都是由上往下任命的,这就造成了中下层官员瞒上欺下的弊端。官员们对上负责就可以稳保乌纱,下面民众的死活,基本上不是他们所考虑的。而随着方云手中政权的进一步巩固,他开始谋求解决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他首先和总议长王力军合作,在议会上通过了新的《选举法》,在强调一党执政的情况下,强调了基层政府干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这些做法显然是违背了不少人的意愿的,就是在复兴党内部争端也是异常的激烈起来。鉴于此,方云不得不在国家议会全体会议上为他的执政做了一份报告:

    “不言而喻,革命的方针的支持者将优先占领权力位置。但是,革命一旦完成,那么政府只能代表国家全体公民的意志体现。国家是人民的国家,社会是人民的社会。我们不能再把广大人民按照封建时期分为主人和奴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民有权力也是应当成为国家的主人。而我们,只是人民选举出来的管理者,我们服务的基础是人民大众,而不是少数人。当然,选择是必要的,但是选择的原则不得让位于信奉特殊政治学说的标准。”

    “凡是不负责地玩弄这种特权思想的人不应该忘记:扬言要使用断头台的人也许是它的第一个牺牲者!这也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警示―――请君入瓮!”

    “大汉帝国没有已知的目标就不能进行冒险,那是因为谁也不知道它在何处停止。但是,我们的党建立的新的政权,打倒了长期欺负我们的东洋倭寇,这和我们民族爆发出的巨大热情是分不开的。同样的,我们现在也需要这种热情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如何维持这种热情?靠我们这些高层的当权者吗?不是的,是靠那些由人民自愿选出的,经过人民考验的干部!他们才是维系我们国家健康、使之能正确前进的中坚!历史有自己的轨迹,它将公正地检验一切。”

    “伟大的人物不是靠宣传制造出来的,而是成长起来直到他们的功绩得到历史的承认。就是我们国家的民族主义也不能欺骗这些自然法则。凡是谈到大汉帝国的人,应当首先想到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并且只在最后才想到奖励和表彰,或者根本想不到奖励和表彰。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大汉帝国的精英,民族的骄傲!如果我们想同人民保持联系和团结,我们就不应当低估人民的理解能力。我们必须报答人民的信任,而不是愚弄他们。”

    “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不论如何出色,光靠本身是不能维持人民的信任的。不能靠煽动,特别是靠对青年的煽动,也不能靠对全国人民中无所依靠的人进行的威胁!而只有靠向人民开诚布公,才能维持人民的信任和忠诚!不光要如此,还要深入地执行精兵简政的国家路线。我们的同胞现在应该互相友爱、彼此尊重,团结起来。一个伟大尊严的国家,若要名垂青史,它就经不起发生在下面永无休止的叛乱!这也是我们近百年的屈辱历史留给我们这些不孝子孙的惨痛教训!”

    暴风雨般的掌声淹没了方云的演讲。这是一次及其重要的报告,为大汉帝国内部的调整定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汉帝国的主要媒体全文刊登了方云总统的这篇报告,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让广大的老百姓看到了一个真正为民的政府,至少是表面上的。

    ※

    对于号称元首卫队的近卫军,一直受到方云的钟爱,规模已经扩大到了六十万人。近卫军士兵的选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国防军精锐部队的选拔,即使是这样,仍然不能阻断大汉帝国的热血青年队近卫军的向往,每年申请加入近卫军的人数都是远远超过所要招收的人数。新式武器的装备,优先考虑的也是近卫军。

    方云对近卫军的重视,引起了国防军总司令孙仲伦元帅的些许不满,对于新式武器装备优先考虑近卫军的作法,也让国防军和近卫军之间有了些许的矛盾。这让方云觉察到了,他在复兴党内的会议上做出了近卫军和国防军之间区别的说明。在方云的说明中,方云委婉地告诉了国防军军部首脑:保卫国家的事情还是要由国防军来做。

    他说,近卫军是党的执行队,使得他能够顺利地进行国家民族主义革命。如果说国防军有责任保卫国家,抵御外敌,那么近卫军的任务就是确保国家民族主义革命胜利以及国家和国内全体人民的生存。保卫国家的安全是国防军的特权。

    方云说,党解决了迫切的失业问题,现在国家已经不是失业问题,而是有了事业没有足够的高素质人力去完成事业。4亿人口中,大多数是教育素质底下的人群,缺少有高素质的青壮年人群。虽然国家已经是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要扭转这一个现象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所以有必要在东方采取决战决胜的军事行动。解决问题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