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中华》免费阅读!

威龙中华第7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他参与翻译撰著了一系列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书籍,其中较为主要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是:《格致西学提纲》、《华英通商事略》、《西国天学源流考》、《重学浅说》、《泰西著述考》、《光学图说》等6部书,后来合称《园西学辑存六种》。特别是《格致西学提纲》系统地向国介绍西方科技新知和最新成就。包括了算学、化学、重学、光学、电学、声学、地学、矿学、医学、机器、动物学、植物学等等近代的各门自然科学。他还不断地抨击列强在华的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不断抨击清朝廷在各种制度中存在的弊端。王韬多次上书给上海道和江苏省的官员,力图以自己的思想来影响执政者。然而,由于“言过切直”触及当局痛处,王韬反被目为“狂生”、“悖逆”,其改革思想当然也就无从为世所用。对此,王韬常自叹生不逢时,虽有心救时,然进身乏术,常常痛哭流涕扼腕叹息。又说到伤心之处,王韬的脸涨的通红,不停的喝酒。以至于第一个醉倒在酒席之上。

    当晚和科都思王韬分手,相约明日见面。呤唎埃尔他们就和李健到黄浦江边乘船回吴淞口了。

    第二天,天气非常好,虽然是冬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说不出的舒服。一早起来,就吩咐张海军去黄浦江上接人。结果直到中午王韬和科都思才姗姗来迟,看来昨晚王韬醉的实在厉害。没有办法只好先在船上吃午饭。

    午饭吃的是烤鸡,由于科都思是英国人,加上李健他们也都习惯吃西餐,所以完全是标准的英国午餐,大家做好后,开始吃烤鸡。众所周知英国绅士们在餐桌上的礼仪极多,科都思就是一个标准的英国绅士,吃烤鸡,当然是不允许用手抓来吃的,他先用叉按住,再用刀一小块一小块切割下来,然后,把插在鸡身上的叉子抽出来,插上一块鸡肉,送进嘴里慢慢的嚼着。呤唎他们当然没有问题,也那样吃了起来。可是张之洞,丁汝昌几个就不行了,在光滑的盘子上,肢解这只滚来滚去的淋过油的烤鸡,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要比刘姥姥用象牙筷夹鸽子蛋还费劲。弄得埃尔大声的笑了起来。张之洞丁汝昌羞得满面通红。王韬可不管那么多,毫不客气地丢了刀叉,就用手抓起撕着吃。众人都愣住了,没有想到这个斯文的读书人竟然有这样的举动。丁汝昌有样学样,也动起了手,接着是张之洞,再接着就是刚才还在大笑的埃尔,然后呤唎他们都扔了刀叉,直接用上了手。倒是科都思看着一桌的人都在用手拿着烤鸡啃,傻坐在那里,不知道是保持英国绅士的风度呢?还是学他们的样子用手抓?

    别人可能以为王韬他是昨天的酒醉还没有醒,所以如此放肆。李健却认为这个王韬可不简单。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无高低之别,好坏之分,某些国人脑海中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屁股由于落后挨打得太多,所形成了精神矮化现象。也就难怪出现了那么多阿q和假洋鬼子。可是王韬完全不受这种影响。李健有心试探他,就问他,“先生这样的吃法可不文明啊。”众人都望向王韬,他娓娓道来,“想我泱泱中华,怎会没有外国文明,妄自尊大,不能提倡,妄自菲薄,也大可不必。何况这是在中国,又何必居于这繁琐的礼节。”他又看了看科都思,毫不客气的又说“十字军东征时,中亚地区早就有了公共澡堂的卫生设施,可那时的欧洲人,连厕所的概念还没有呢!可是在看现在的欧洲,却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典范。”大家听了,都不住的点头同意。李健赞许的说“先生说的好,像先生这样学贯中西,但是又能做到崇洋而不媚洋,学习西洋而不迷信西洋,真正做到了破旧立新,乃真汉子也。不像某些人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更不像某些人,死抱着圣人之道不放,迂腐不堪。”最后几句话李健特别加重语气,一边说一边朝张之洞看去,张之洞看着嘲笑的目光,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午饭吃完,大家开始参观,众人自然又是一番惊奇。难以想象这两日的见闻对这些人有多么大的触动。这时王韬把李健拉到一遍说有事要单独谈谈。李健领着他进了自己的卧室。

    进屋一坐下,王韬就直接说了他的想法。“这两日听了先生的讲述,也看了先生的舰队,我知先生定非池中之物,必有天地抱负,王韬幼年习圣人之道,青年时上海之行大开眼界,感慨万分,立志学习西洋之术,至今已十余年了,可叹清廷腐朽,气数已尽,报国无门。不瞒您说昨日我见到呤唎他们,知道他们是太平军,原想将我的报国之志托他们带给天王洪秀全,但不曾想到遇见了先生您,若先生不嫌弃,我愿意帮先生一起共创大业。”“啊,王先生哪里话,我早就有意聘请先生了。不想先生正是和我不谋而合啊,哈哈”船舱里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李健万万没有想到上海之行竟有那么大的收获。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第二章中国揽才第四节乞丐官员

    更新时间:2006…8…58:50:00本章字数:2616

    当天大家又在船上过了一晚,第二天王韬向李健辞行,回家乡甫里(今吴县直镇)安排家中的老母亲,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再回来与李健会合。就这样王韬和科都思乘小船回了上海。

    呤唎他们忙着装货,李健给了他12门3磅轻型野战炮,一门32磅攻城加农炮。炮弹1000发。还有一些淘汰的旧枪。这些可是有钱买不到的好东西啊。原本呤唎想让丁汝昌押送回去,自己和埃尔,菲利普就不回去了。可是那个丁汝昌说什么也不愿回太平军。他说自己本就是个孤儿,无牵无挂,现在见到李健这样的神人,说什么也要跟随他们打出一个新天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李健自然同意拉,这不正是自己的心意吗?呤唎没有办法只有自己回去向忠王复命。不过丁汝昌是英王的人,就这样不回去了他有点担心英王面子上过不去,李健说他们见了这些大炮一定高兴,不会为难他的,钱的方面减少一半,就算是向英王要了丁汝昌。呤唎也觉得这样最好。他因为怕被忠王扣留,一个人溜比较方便,虽然玛丽缠着要去,狠下心来没同意。埃尔看着两个人难舍难分的样子,显然动了情,主动要求代替呤唎回去复命。就这样又过了一天埃尔领着人押运货物也走了。

    看着埃尔远去的船队,李健笑着对呤唎说:“你看看你兄弟,多够义气,这下你们小两口有的亲热拉。可怜的埃尔,成全了你们,自己却要受罪了。”呤唎很不服气,“大哥,你不知道的还多呢!他这样做其实是有目的的,应该说是我成全他才对呢。”李健听了入赘云雾,搞不清楚方向。呤唎趴在他耳边小声细说。等他说完,李健真是惊奇的不得了,“要是真这样,也就难怪埃尔那么积极呢,那可是个才貌双全的美人啊。”“是啊,我就没有见过那么漂亮的女人。”“什么漂亮的女人?”不知道玛丽什么时候出现在他们的背后,冷不丁的说了那么一句。呤唎可吓坏了,看着愤怒的玛丽,慌忙解释,“没说谁,就是在说我美丽的妻子呢!你也帮我作证啊,大哥,我说的对不对。。。大哥,大哥!”这时李健早开溜了,玛丽泼辣的性格这两天他是受够了,这个时候不溜,弄不好一起被骂。

    再见到呤唎的时候他大骂李健没有大哥的样子,不讲义气。李健则威胁他,再唧唧歪歪的就去向玛丽告密,他马上转过来好言安慰,表示大哥永远是最好的大哥。看他那无辜的样子,可把李健乐坏了。

    接下来李健又没有事情了,陆斌就让他去上海威龙商号的各个铺子看看。于是李健领着一帮人开始视察威龙在上海的生意。他没有惊动别人,只是以客人的身份暗地里看看。当他到了上海和生茶栈的时候(是威龙收购的众多商号之一),这里的一位管事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人招呼他坐下之后,来了几个英国商人,没有料到他竟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人家谈生意。看他连20岁也没有,英语竟然可以那么好,李健既好奇又欣赏。想到晚上美国领事馆邀请参加一个宴会(他们这几日才知道我来了,情报工作真是太差),由于王韬不在,张之洞他们少个翻译,就暗下了决定晚上带他同去。回去向陆斌一打听,此人叫郑观应,是广东香山人,因为家贫来上海讨生活。十分好学,一面打工,一面在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办的英美书馆夜校部学习英语,成绩优秀。办事也很干练。

    晚上他们去美国领事馆参加宴会,玛丽一身盛装,美丽耀人,成了宴会的中心。呤唎一副骄傲的面容。李健注意的却是这个郑观应,在这样的场合,他小小年纪一点不怯场,说话不吭不卑,有大将风度。加以时日必能有一番作为。

    再接下来李健一下子忙了起来,因为,英国领事馆也知道了他的到来,还听说他和英国国内的大富豪尼克是好朋友,也来邀请他参加宴会,再下来,当地的富商听说威龙的大老板来了,也来邀请。他忙得不亦乐乎。玛丽更是不得了,在上海的高级社交圈名声鹊起,不少富商贵族子弟跟在后面奉承追逐。名气不比李健小。伤脑精的是呤唎,他可不愿意玛丽和这些人太接近,为了这个就差没和人决斗了。在没有之前的神气。上海道的清朝官员也来邀请,他们算什么,李鸿章来请还差不多。不过陆斌认为这是个发展关系的好机会,李健想想也对,于是对所有的邀请来者不拒,可忙坏了,一会是西餐,一会是中餐,整天东家吃到西家。事情一忙,身边少一个精明干练的人打理,郑观应自然成了最佳人选,成为李健的助手兼秘书。

    一天李健前往上海道吴煦府第赴宴,马车经过一处闹市,听见路边有吵闹声,声音非常大,抬头向窗外观看,只见一群人正在围攻一长一少两个破衣烂衫的人,旁边还有一个少女跪着不停的哭泣,周围旁观的人敢怒不敢言,几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想出手帮忙,被老人们死死的拖着。一定是一群地痞流氓在欺负弱小,李健喊停马车,冲了上去,大叫了一声,“都给我住手!”

    众人听了,都望向李健,几个地痞也停下回头观望。那小姑娘连忙去照顾地上两个被打得够呛的乞丐。地痞中一人出来搭话,见李健他们人多,打扮又非同一般,语气软了下来“您还是别管这闲事,办您自己的事情去。”“哈哈,我这一辈子,还就爱管闲事。”那地痞还没有回答,地上的一个年纪稍大的靠着墙站了起来,义正词严:“你们这帮胆大包天的,当街强抢民女不说,还当众殴打朝廷命官。”另一个年少的说,“我兄长是当朝工部员外郎,一会告到上海道,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李健惊异这个破衣烂衫像个乞丐一样的人竟会是个朝廷大官。那地痞回头嘲笑道,“就你,一个乞丐,学人模样强出头,还冒充朝廷官员,我看要是到了官府非打死你们不可。”“那要是我告到上海道去呢?”李健笑眯眯的对那个人说。那地痞愣了一下,不由得讥笑说,“看您是外乡来的吧,我们家主人正是上海道道台大人的二公子。告到那里怕您吃亏,您还是回去吧。”李健冷笑着吩咐身边的郑观应,“把道台大人的请帖给他看看。”“是。”郑观应走上前去把帖子给他,又补充了一句,“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那人满腹疑惑,打开一看,吓得魂也飞了。心下捉摸,原本看这小妞长的漂亮,想抢了回去讨好公子爷,没想到竟遇到了这个人,这人可惹不起,连洋人也讨好他呢。连忙恭恭敬敬的还了帖子,赔笑着说,“是小的们有眼无珠,不识泰山,小的们这就走,这就走。”退后两步转身和他的手下全跑了,那年轻的人不肯放过,大喊,“不要逃,我们去官府理论。”那些人听了跑得更快了。

    李健也不追赶,心想还是要给上海道台面子,这样陆斌办起事来也方便。倒是这两个人好奇怪,一副倒霉像,一个还自称是工部员外郎。听他们的语气又不像是假的。不过他还是佩服这两个人的勇气和正直,请他们上自己的马车,想好好问问,揭开这个谜团。

    第二章中国揽才第五节天国美女

    更新时间:2006…8…58:50:00本章字数:2263

    李健走上前去,拱手相邀,“两位仗义执言,狭义心肠,我十分佩服,能否上我的马车一叙?”那两个不知道怎么回答,那年纪稍大的羞得面红耳赤,“那里,那里,要不是先生出手相救,我们兄弟二人怕要横卧街头了,还说什么侠义,实在是让人耻笑。先生的盛情邀请,我们也不敢当,这就告辞了。”李健暗自佩服,真是有骨气。又诚意邀请,“请二位千万答应我的邀请,我李健一生就爱结交像两位这样有骨气的人,只是到我的府上一聚,难道两位看不起李某吗?”话说到这个份上,见那年轻人轻轻的拉了拉他兄长的衣角,年长的尴尬的答应了,“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打扰了。”

    大家都准备上车,那年轻人想起什么事情,向李健行了一礼,指了指一旁的小姑娘,“先生慈悲,救人救到底,这位姑娘身世可悲,家乡遭水灾,流落街头,不想唯一的亲人父亲也重病去世,这才在街头卖身葬父。不想被几个地痞强抢调戏。请先生救救他吧。”那小姑娘听了,扑通一声就跪在李健的面前,伤心的说,“若先生愿意出钱葬了我父亲,小翠一生作牛做马,感激不尽。”说完又转向那两个人,又是几拜,“小翠也谢谢两位,两位大恩就是来世也要报答。”李健不由得大声赞扬,“好一个有情有意的小姑娘,你的事情我一定帮你办到。”然后让她上了玛丽的马车,又把那两位请上自己的马车。吩咐车夫向道台府缓缓而行。

    马车上李健直言相问,“我看两位谈吐不凡,为何衣履阑珊?还称自己是朝廷的官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能告诉我详情吗?”那年长的似有羞愧,没有回答。倒是那年轻人说了开来,“实不相瞒,我大哥的确是朝廷的工部员外郎,我叫薛福成,我大哥叫薛福辰。这次落得这步天地,说来一言难尽。。。。。”他慢慢的述说,原来他兄弟是书香门第。父亲薛湘,特别擅长八股文的写作,其文章风格独特,时人称为“薛调”,颇受八股文士们的推重,曾国藩、李鸿章自称他们能在科场上告捷,颇得益于薛湘的文章。兄弟两自然也是好学问罗。今年在北京任工部员外郎的大哥福辰回无锡探亲,不想却接到噩耗,在湖南做县官的父亲因病去世,二人前去湖南奔丧,因为父亲在县令任上经手的账目不很清楚,薛福成弟兄为了清理父亲在任上拖欠的公款不得不在湖南盘桓了很长一段时间。当他们再回无锡,一路上战火遍地,危机重重,这时无锡已为太平军占领,母亲带着家人已离乡逃难,伯母一家则死于变乱。薛福辰又被太平军抓住,由于太平军不清楚他的身份,才被释放出来。他们这才到上海,想由上海前往苏北宝应的东乡找寻离散的家人。但是到了上海盘缠用尽,大哥想向上海的同僚借一点,可是这样潦倒的样子,又怕被嘲笑,面子上过不去,只好在街头游荡,见到地痞调戏弱女,薛福成二十出头,血气方钢,看不过去,这才强出头,打抱不平。接下来的李健都知道了。听他说完,车也到了道台府邸,他们这副样子,也不想见外人。李健就让马车先送他们三人去黄浦江边的住处安顿。等李健这里宴会结束,然后回来接自己。

    宴会上李健见到了那位二公子,看来他已经得到消息,见了李健好像十分的不安,总是躲避。李健也不揭穿,整个晚上没有提到来时路上发生的事情。上海道台吴煦靠捐纳起家,有这样的儿子也不奇怪。

    宴会的菜肴自然是丰盛之极,不由得想起薛福成和他说的,江浙原本富饶之地,这两年天灾人祸,今年又发大水,朝廷和太平军打得又激烈,各地百姓十室九空,到处边配流离,民不聊生。可这里的宴会这样奢豪,真是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终于等到宴会结束就匆匆往回赶。

    再见到那兄弟二人,两人已经洗了澡换了衣服,见李健回来,千恩万谢。李健和他们又说了些话,天也很晚了,各自休息。相约明天去他的军舰上看看,也介绍张之洞他们认识。

    第二天,他们做船到吴淞口登舰。这两个人这才知道救他们的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薛福成更是兴奋,见到了不少想都不敢想的先进玩意。心里盘算,如若多几个李健,中华何愁不能振兴,此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同时还结识了张之洞,由于都是官宦子弟,读书人,年龄相仿,他和张之洞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知交。也有意和张之洞一同前往欧洲。李健高兴的同意了,还许诺所有的开销都包在自己身上。呆了一天,兄弟俩提出要求要到江北去寻找母亲及家人。李健派了一只小船送他们过江,还送他们路上用的盘缠。薛福成答应半个月内定将回来一起去欧洲。临行薛福辰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报答搭救的恩情。

    又过了七八天,埃尔从太平天国那边回来了,上船来,李健看埃尔满脸春风,红光满面,还不好意思地扭扭捏捏。大家都有点不解。这时他身后转出一个女子,看年龄二十出头,身材文弱,穿着粗布衣服,未施粉黛。一幅农家女的打扮。就是这样也遮不住那惊艳容貌,眉宇之间透着灵气。一时间看得这一帮男的女的都呆住了。呤唎好像明白了事情经过,大声的笑起来,为这患难的兄弟高兴。上前和他拥抱,惊喜的说,“好小子,你终于成功啦。”回头又和李健说:“大哥,这就是我和你提到的天国美女啊!”李健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原来是她。

    只见这女子向众人作了万福,落落大方,脸却害羞的全红了,恰似红颜的晚霞,众人又为之倾倒。玛丽出来打破僵局。她顽皮的说,“我说前几日大哥和呤唎叽里咕噜的说什么美女,原来说的是埃尔大哥的女朋友阿,埃尔你快说说,是怎么把人家骗到手的。”大家都被她逗乐了。这下弄得埃尔也不知所措。李健笑盈盈的说,“快别站在这里吹风了,多冷啊。快到船舱里说话。”大家这才反映过来,冬天上海的海风没有人能够忍受的。全进了船舱到饭厅集合。

    等大家都坐好,埃尔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开始讲述他的天京之行。

    第二章中国揽才第六节私奔

    更新时间:2006…8…58:50:00本章字数:3120

    那日埃尔押送着大炮弹药很顺利的到了天京,忠王听了消息回到天京,埃尔就向他把事情都说了,忠王很高兴这么便宜就买了这样好的大炮,至于丁汝昌的事情他压根没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末级军官有什么了不起的,竟因为他省了十几万白银。高兴还来不及呢!不过也很惋惜埃尔他们竟也要离去,如何挽留也不行,埃尔说来中国就是找寻大哥的,如今已经找到当然要和大哥在一起啦。只是忠王待他们兄弟不薄,所以这次忠王交待的使命一定要完成。这才回来复命。忠王无奈只好依从,只是希望埃尔多留几日,训练一下炮兵,让他们尽快掌握大炮的使用。

    正巧英王陈玉成正从北面回来,听说埃尔这次弄到的是最新式的西洋大炮很想好好看看。于是和忠王商量了,第二天就传令让埃尔在郊外试射给他们观看。第二天天京郊外埃尔打了两炮轻型炮,一炮重型炮,都正中目标。两个王爷感到那轻型炮已经很厉害了,重型炮可更不得了,打得又准又远,火力又猛。要是有个几十门,简直天下无敌了。英王就问他,“不知道你是从哪里买来的,这么厉害。价钱也一定很贵吧。”埃尔心想怕是你有钱也卖不到,这32磅炮,英国人也没有多少哩。忠王哈哈大笑,不等埃尔回禀抢着说,“不贵,不贵,加上1000发炮弹,一批步枪才15万两白银。”“啊!如此便宜,不是和送的一样,忠王说笑了吧。”“哪里,这里面还有英王的功劳呢!您也出了15万两白银哦。”“忠王今日好奇怪啊,还是直接说明白了,好不让我再这样糊涂。”“你知道陈学启手下有个叫丁汝昌的吗?”“好像有这么一个人,这人和大炮有关系吗?”“就是这个人,别人用15万两白银买了他。所以我说您也出了15万两白银。”“这就更奇怪了,此人如何值那么多钱?”英王大感怪异。“你有所不知,卖给我们大炮的是呤唎埃尔的大哥,我想这多半是呤唎的面子。”忠王说罢,笑着凝视英王。英王比较忠厚,本没有忠王想得那么多,知道忠王又打他的小九九了,即想在天王面前领功又想独得大炮。连连摆手,“原来如此,这呤唎是忠王的人,这功劳自然也是忠王的,我可不敢领了忠王的功劳。”忠王哈哈大笑,“哪里哪里,愚兄可不是这个意思,原先我也同英王一样不明白为何如此便宜,这还是埃尔告诉我的呢!埃尔你说是吗?”回头又问埃尔。埃尔看了,心里清楚忠王的意思,很想上前帮忠厚的英王说几句好话,再怎么样也分几门大炮给英王,不过还是强忍住了。上前回话:“正是。”退入一旁,不再言语,想自己的心事去了。

    到了傍晚,埃尔终于有了空闲,急匆匆离开军营,进了天京城,奔向一处僻巷。进了小巷不远,有一处小院落,埃尔在门前停下,踌躇不前。这时,围墙内传来一阵琴声,初始浮云流水,轻松写意,渐渐的曲意峰回路转,变得凄凉悲哀,如泣如诉。埃尔一声长叹,心想,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我一定要带她离开这里,让她快乐的生活,给她幸福。想到这里鼓起勇气,敲了敲门。里面有个悦耳的回应,“是谁呀?”“我,埃尔,你快开门。”门里响起急促的小跑声音。吱呀一声门开了,一张桃花般的面容再次映入埃尔的眼睛,他的心脏猛地快速跳动起来。“真的是你,你回来了?”那女子笑的灿烂,也许是跑得快了,胸口一起一伏,好像有点喘,更是妩媚万千。两人进了屋子坐下,女的忙着倒水给埃尔喝,询问埃尔他们这次去上海事情办得如何。埃尔一五一十都说给她听了。说到终于找到大哥,并且要与大哥一起离开太平天国去欧洲。女的笑盈盈的脸变得满是惆怅,仿佛是在自言自语,悠悠的说,“你也要离开我吗?”埃尔很是激动,“善祥,我的心意你还不明白吗?只要你肯点头,我明天就去和忠王说,让他帮我从中周旋,你我一起远走高飞。我带你一起去欧洲。离开这个伤心之地。”那个叫善祥的大急,心想真是个呆子,连忙阻止,“千万不可和忠王说,那样我就走不成了。”“为什么不可以,我刚刚立了大功,忠王一定会答应的。”埃尔说的太急,突然回味善祥刚才的话,大喜过望。“你刚才说什么?这么说你同意和我一起走了?”善祥听了羞的脸通红,低头说话象蚊子,“胡说什么,那么大声,小心让别人听见。”。埃尔可管不了那么多,大声叫到,“你终于同意了,你终于同意了。。。”等埃尔终于安静下来,善祥叮嘱他,“你要记住了,万万不可和其他人说到这件事情,你应该明白我的身份特殊,不可能这么轻易离开,到你走的时候我自会化妆改扮和你一起离开。”埃尔点头答应,觉得还是善祥想的周到。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天也不早了,怕被人撞见,又生是非。埃尔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出城回军营。

    善祥坐在屋中,心中满是欢喜,仿佛小鸟就要出了牢笼。不仅回想起往事,她全名叫傅善祥,出生于南京城里的一户书香人家,父亲以开馆授学为业,膝下有傅善祥与姐姐傅鸾祥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在父亲影响下,两姐妹自幼攻读诗文,堪称一对才貌俱全的姊妹花。太平天国人主南京那年,姐姐鸾祥十八岁,善祥是妹妹年方十六,都被太平军收编到女馆中。不久后,傅家姐妹出众的才貌引起了天国当权人物的注目。几经甄选,姐姐被送入天王宫,善祥则被分派到东王府内。傅鸾祥先是在天王宫掌理宫制诰事,被颇解才情的天王洪秀全看中,遂收为宠姬。天王从鸾祥那里又听说善祥也是才貌双全,动了心意,想与一对姐妹花共度风流。就向东王要人。可是善祥的锦绣才情和柔婉之姿,已深深打动了在刀光血影中摔打出来的东王杨秀清,东王正悄悄地对她倾注着宠慕之情。突然听说天王索要傅善祥,杨秀清十分反感,他越想越恼火,决定找个办法打消天王的念头。想来想去,杨秀清想到了科举考试份上。(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是仿照了明朝的,只是考期不定。每遇国家大典及诸王重大喜庆之事就开科取士。)过去的科举考试女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既然太平天国提倡男女平等,何不再做开设女科的创举?一旦开了女科,凭着傅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