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中华》免费阅读!

威龙中华第28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人大惊失色。

    突然有声音高喊:“林将军住手!我有话说!”林文察仔细观看,见有人拨开前排的护卫走了出来。这个人正是李鸿章。

    李鸿章问林文察:“林将军可还认得我?”

    林文察果然停了下来,恭敬的回答:“我哪里敢忘,这不是李鸿章大人吗?小人还没有谢过李大人的救命之恩呢。”

    李鸿章责备林文察道:“我那日收到消息从上海赶回南京向曾国藩求情保下了林将军的性命,可不是为了今天林将军做出这样的事情。”

    “小的感谢曾国藩大人和李大人替小人向朝廷求情保下了小人的性命。今日就算不是为了北京的皇帝和太后,小人也要为曾国藩大人报仇。”

    李鸿章摇摇头说:“你错了,那日曾国藩要和我联名保下大人的命。曾大人曾经和我说过一句,‘林将军无罪,是朝廷无情。’再说曾大人是病故的,和李健无关啊!林将军还是放过李健吧。”

    “李健和曾大人是死敌,恕我不敬,李大人所做的小人难以苟同。我要为南京战死的湘军弟兄和曾国藩大人报仇。”

    “我说了,曾国藩的死和红军没有关系。湘军幸存士卒也都归顺了政府,政府没有为难他们,反而给予厚待。林将军你太固执了。”

    林文察冷笑,“我可能没有李大人变通。我只知道忠义二字。”李鸿章一时语结。没想到旁边的左宗棠开口说话,语气一点也不客气,“好一个忠义二字!不错,我左宗棠也投降了。可是林将军知道忠义二字的含义吗?”

    左宗棠毫不客气用手指着林文察说:“我泱泱大国向外国割地赔款卑躬屈膝,这样的朝廷早该推翻,林将军助纣为虐,怎么对得起我万里锦绣河山,这是大不忠。天下百姓在清廷的苛政之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林将军却要杀救世之主,怎么对得起天下百姓,这是大不义。林将军还讲什么忠义?”林文察被这么一问,心里大震。

    李鸿章也说:“我猜林将军一定久居南京,将军刚才一定看到秦淮河两岸一派热闹非凡,国泰民安的景象,将军仔细想想,李健是旷世奇才,天降圣主,只有他能令我堂堂中华男儿扬眉吐气重振国威。将军开明豁达,胸怀国家大义,必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也算是林将军的救命恩人,希望将军能听我一言,三思后行。”

    邱固元见林文察好像被他们的言辞打动,慢慢上前一步说:“我家主人在福州救过林将军的性命,还放林将军北上南京。林将军怎可恩将仇报?”

    李健在林文察怀里说:“今日要是真的死在林将军手里也不后悔,只是林将军可还记得在福州巡抚府徐继畲老先生对你说的话吗?可惜不能亲手实现‘外可御敌,不辱国威;内可清政,强国富民。’的理想。”

    林文察没有了刚才的狂妄,想想当日在福州那晚徐继畲对自己骂他背祖弃义的驳斥,想想刚才左宗棠和李鸿章所说的大忠大义,想想李健对自己的以德报怨,大仁大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也罢!这也许是天意如此。李健你一定要做个好皇帝。”说完右手放下手中的匕首,丢弃于地。左手推李健的后背,将李健推向邱固元。邱固元不敢大意抱住李健将他护在自己身后。其他的护卫们呼拉上前将林文察围住。

    林文察没有逃跑的意思,豪气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我没有怨言。”侍卫们看着李健,希望李健能给一个准确地命令。

    没有想到李健说:“你们给林将军让一条路出来。林将军你走吧。今天的事情就当没有发生。当初我救林将军是看中林将军武艺高强,大忠大义。看来我没有看错人。”

    林文察没有想到李健能放自己走,他愣了愣,鞠身向李健一拜。说了一句,“救民于水火,强国于世界,李大人保重,后会有期。”说完坦然转身离去。走的时候不忘对邱固元说:“以后一定要再领教侍卫大人的武艺。”

    看着林文察消失在夜色中,大家游性顿失,花燕芳也不再邀请李健去燕芳楼喝茶,邱固元护着李健回府休息。左宗棠和李鸿章送李健回去后两个人也一同回旅店休息。

    路上两个人没有多说什么话,李鸿章很为林文察不值,说他太过固执。左宗棠回了一句:“林文察真汉子也!”李鸿章大感无趣不再言语。

    北京总理衙门。英法俄三国公使错愕的坐在衙门后院的大厅里,百思不得其解,眼前的这位清朝大臣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往日的温文尔雅荡然无存,竟然拍着台子怒火冲天。

    英国公使卜鲁斯只好稍稍收敛了一下傲慢的态度。“薛大人,您是留守大臣,您应该清楚目前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大家都能得益。我们不明白您的态度和白天那么不同?如果您还这么坚持,我们要求和亲王大人谈判。”

    “你们趁火打劫漫天要价,你们要新疆,要蒙古,要辽东,还要西藏。还说的那么动听,今天是我和你们谈判,你们找亲王大人也没有用!”

    法国公使轻蔑的哼了一声,“当初是你们找上门来求我们的。如今若是反悔我们也懒得管你们的烂摊子。”俄国公使也嚷嚷着表示同意。

    卜鲁斯说:“大人的心情我们能理解,可是我们要的那些地方如今你们也控制不了啊!不如让给我们替你们管理。这样不是很好吗?”

    薛福辰哈哈大笑,嘴上却没了说辞。心里悲伤到了极点,真是弱国无外交,现在自己能有选择的余地吗?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正在大厅后堂聆听消息的总理衙门的那些大臣们焦急万分。他们也不明白薛福辰为何如此反常,这样一直僵持下去,万一外国人拂袖而去怎么办呢?有人将这个情况立即报告了恭亲王奕訢,奕訢微微皱了皱眉,说:“薛福辰办事谨慎,应该没有问题,也许是想能尽量挽回些什么吧。他愿意替代我谈判真是难为了。不过事情也不能一直拖下去,你们再去看看,实在不行再来告诉我。”众人领命退出房间回到前堂。

    大厅上薛福辰哈哈大笑之后,顺着刚才英国公使的话说:“既然公使大人这么说,我看我们不如改一改协议条款,你们三国所要土地并不是永久出让,只是暂时由你们代为管理,日后我们有能力接管的时候,你们要无条件归还。”

    三国公使愕然,法国公使用眼神责怪英国公使说话不当,不过俄国人沉默之后表示可以接受,他心里想反正清廷是不可能再有机会收复那些地方了。

    薛福辰突然这么说,三国公使一时间不能达成共识。薛福辰乘机说:“我看今天也不早了,各位大人可以回去再商量商量,明天我们再签约如何?”三国公使相互看看,表示同意,一同告辞离开了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的大臣们有的从心里赞叹佩服薛福辰有勇有谋,有的为薛福辰着急,暗骂他骄纵坏事。三国公使既然都走了,后堂的恭亲王奕訢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奕訢也不生气,想想这样也好,起码面子上好过,毕竟这样一来就不算是出卖祖宗江山,最低限度不是在自己手上将祖宗社稷拱手送给了洋人。再说现在南方的叛贼在天津上船去北美了,听说叛贼们的老巢现在不保,正和美国人在打仗,一时间叛贼们应该不会这么快打到北京来,要不然也不会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突然放弃。说不定叛贼们很快就会垮的,签约的事情拖一拖不妨碍。

    总理衙门的管事送走了三国公使,对着骄横的外国人刚才还低头哈腰的,转身喝斥门口的护军庸散偷懒。护军们心里气愤却不敢顶撞。

    12月19日晨,此时天渐渐的快亮了。灰蒙蒙的天空飘飘扬扬的下起了雪,初冬的寒风阵阵吹来,让人浑身颤抖,北京城冷冰冰的,毫无生气。衙门口的护军们交头接耳的说起刚才薛福辰痛骂洋鬼子的事情,热血沸腾,身上总算有了点暖气。恰巧薛福辰离开总理衙门,护军们对他都投以敬赏的目光。薛福辰站在台阶上抬头观看,见天竟然开始下雪,心中不免担心。回身看看冻得发抖的护军,转身走到他们面前替他们弹去肩头的雪花,又拍拍他们后背以示鼓励。护军们想起平日里衙门管事的呼喝,进出大臣们的轻视怠慢,只有薛福辰总是和气地对待他们,心里都感激万分。有人给薛福辰下跪,众人纷纷下跪。薛福辰将他们一一扶起,对他们说:“国家危难之秋,辛苦各位啦。”他的话语气伤感悲凉,众护军深受感染,有的还被过身去暗暗拭去眼泪。薛福辰看看这些士卒,看看漫天飞雪,视线一片模糊,长长的叹气,离开了总理衙门,上了等在门口的轿子去了九门提督衙门。

    太阳终于出来了,可是大雪遮蔽了她的光芒,天地依然一片灰茫茫的。

    慈禧他们出了北京城,一整天没有停下来,当天晚上匆匆休息,第二天一早接着赶路。可是天公不作美,刚走了没有多少时候天开始下雪,而且越下越大,路也越来越难走。慈禧被颠簸的受不了,问下面的人到了那里,太监安德海告诉她快到承德了。慈禧吩咐他到了承德马上休息不再继续赶路。在那里等待北京和洋人谈判的消息。

    这次慈禧出行可没有往日风光,按道理她出行应该乘坐16人的大轿,可是现在只坐在两匹马拉的马车上。出行的仪仗也减少了许多。不过此行的护卫她倒是带了很多,京营中侍卫皇帝的亲军大部分跟随出行,还专门从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各营中挑选了精锐跟随出行。光护卫足足有2千人。慈禧和慈安两个人分别乘坐马车,慈禧在前,慈安在后,同治皇帝轮流跟随她们两个一起乘车同行。她们车队前有骑马引路官,车队两旁各有36名侍卫,马车旁边还有随行的太监宫女。车队前后更有大批侍卫同行保护。队伍的最后是随行辎重。

    慈禧叫来身边的太监询问行程,太监回答快到承德了。于是慈禧又叫来带刀侍卫丁世荣,命他令人先走一步到承德打点前站。

    由于风雪,队伍的队形渐渐有些散乱,快到承德了,想到马上就可以不用在风雪中行军,人们不免放松了警惕。他们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身边不远,道路两边早就有人埋伏等候多时了。这些人正是郑思奇和他的六位兄弟率领的突袭大队。这些人有红军特种大队成员,也有山东河北的武林豪杰。他们身披专门特制的用于雪地作战的白袍,伏身雪海,不仔细观察很难被察觉。别人不能注意,可是慈禧的队伍中有一名侍卫却明锐的发现了他们的存在,这个人便是乾清门侍卫薛福保。

    薛福保发觉他们已经埋伏好了,心中暗喜,而此时带刀侍卫丁世荣刚刚离开,薛福保暗自叫好,真是天赐良机。悄悄停住脚步落到车队后面,乘人不注意在自己的左臂上绑了一条红色的绸带。就在这时突然听见一阵枪响,慈禧慈安马车前的侍卫们纷纷倒地,几无幸免。道路两旁埋伏的突击大队从两边突然发起了攻击。郑思奇、霍恩弟、王福宏、王子斌率人从左边攻击慈禧的马车,陈善、黄四海、高一龙率人从右边攻击慈安的马车。道路两边的制高点还留了几名狙击手射杀漏网之鱼。

    车队前后的清军侍卫一看有人偷袭,连忙向慈禧和慈安靠拢。薛福保跟着他们涌向太后的马车。

    郑思奇他们一面阻击赶来支援的清军,一面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两宫太后的马车。当他们成功的接近马车的时候,清军侍卫们也围了上来,双方混战一片。郑思奇、霍恩弟、王福宏、王子斌他们快了一步首先夺了前面慈禧的马车。王子斌拿着大刀跳上马车用刀挑开车帘,里面有一位年轻貌美的满族女子,衣着华贵,应该就是慈禧。那慈禧早吓成了一团,缩在车角不停的哆嗦。她身前有一名年轻太监,长得有些胖,挡在慈禧前面,尖声喝道:“哪里的逆贼……”王子斌不等他把话说完,一刀抹在他脖子上,鲜血顿时喷的满车都是。慈禧尖叫:“安德海!”晕厥过去。王子斌一把将她揪了出来。顺手甩给了车旁边的王福宏,王福宏力大无比,单手将慈禧接住高高举过头顶,厉声喊道:“慈禧在此,谁再上前我就宰了这个娘么!”慈禧被这么一折腾醒了过来,手舞足蹈的乱喊:“不要杀我!不要杀我!丁世荣救我!”郑思奇、霍恩弟立即围在王福宏身边高喊,喝退上前的清军侍卫。清军侍卫见慈禧被劫持,只能退后,不敢贸然上前。

    陈善、黄四海、高一龙他们运气稍差了一点,冲到慈安车前时,清军侍卫们也赶到了,还抢在他们前面保住了慈安的马车,于是两伙人混战起来。薛福保也在其中。因为他臂膀上缠着红绸带,此时更将他的披风反穿,浑身红色,特别显眼。突击大队的人和清军侍卫都不阻拦他,很快他便接近了慈安的马车,并且跳了上去。虽然薛福保举止奇怪,但车上的两名清军侍卫都认识他,并没有太多在意。薛福保乘他们不备,将他们两个砍翻落地。然后一头钻进了慈安的马车,里面果然是慈安太后,她怀里正抱着同治小皇帝。慈安倒是认得薛福保,她恐慌的说:“薛侍卫快来救驾!”薛福保没有多说话,将刀架在慈安脖子上,拎起慈安将她拖出车外,可怜的慈安哆哆嗦嗦的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薛福保会做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怀里的同治皇帝年纪虽小但也知道大事不妙,哇哇的哭了起来。薛福保用刀挟持着他们走出马车,马车周围的清军侍卫们都傻了,不用薛福保说什么,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反抗。高一龙他们乘机高喊,“再有反抗者,立即斩杀慈安!”陈善、黄四海他们借机冲到了马车前控制了马车。可是就在薛福保身后不远,有一名侍卫悄悄拉开了弓箭要偷袭薛福保,千钧一发之时,一声清脆响亮的枪声,那名准备偷袭的侍卫头部中弹应声倒地。原来是道路旁特种大队最好的狙击手李相敏及时发现并射杀了他。别人不清楚高一龙最清楚李相敏的枪法,只是他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天气下,竟还能做到百发百中。这一枪也镇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清军侍卫。薛福保和陈善、黄四海他们借着清军不知如何应对的时机,将慈安和同治小皇帝押解着和前面郑思奇他们会合一处。

    此时清军已经越汇越多,在八旗都统的指挥下将郑思奇他们80几人围得水泄不通。双方相持不下,郑思奇他们不能移动,可是清军也投鼠忌器不敢妄动。有八旗都统阵前叫话:“只要你们放了太后和皇帝便放你们一条生路!”

    郑思奇心里大急,只怪这天气不好,原来计划中遇到这种情况准备让飞艇出动从空中击溃清军,再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从空中运走,可是如今天气恶劣难以实现。

    危急时刻,清军北面传来喊杀声,李凤岗带着几百人及时赶到,乘清军不备从背后掩杀过来。这几百人是李凤岗郑思奇他们这几个月来在关外收降的土匪和流民。为了行动保密没有告诉他们要袭击皇帝的车队,更加没有安排他们参加伏击,而是由李凤岗带领在外围接应。直到事发之前李凤岗才将实情告诉他们,那些人早受够了清廷压迫之苦,都愿意跟随李凤岗起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清军一时混乱,突袭大队乘机向外突围。王福宏抄起两柄长矛,轮起来像两扇风车,在前面开道,凡是碰到这两柄长矛的非死即伤,近处的清军侍卫们纷纷后退。陈善、王子斌手持大刀护住王福宏两翼防止有人从背后偷袭他。高一龙和特种大队的战士手拿步枪成片的阻杀远处想一拥而上的清军。霍恩弟和黄四海身居队伍中央负责挟持两宫太后和小皇帝。李相敏那些狙击手们游离在队伍中央寻找准备偷袭的清军并且狙杀他们。郑思奇负责断后。他们配合的天衣无缝,行进中锐不可挡,很快突破清军包围和李凤岗兵和一处。

    郑思奇率领十几人和李凤岗率领的人负责断后阻击清军,其他人迅速向东北方向撤退。清军哪里肯这么放弃,他们穷追不舍,并且分兵从两翼包抄想截住被挟持的两宫太后与皇帝。就这样两队人马你退我进的相持不下,边打边走。

    时值中午,风雪越来越大,行走越来越困难,视野也受到影响。

    断后的李凤岗对郑思奇说:“四弟,如今风雪这么大,我们还去和沈逸飞、钟华他们会合吗?”郑思奇回答:“我们不去找他们了,风雪这么大,飞艇无法正常飞行,我派人通知他们暂时隐蔽等待时机。看来我们只有执行第二套方案啦。”李凤岗同意,他又建议:“只是如今清军跟的那么紧,我们无法脱身,我带人留下拖延他们,你们先走。”郑思奇不同意:“怎么可以让大哥身犯险境,我留下拖延他们,大哥你和兄弟们先撤吧。”“这怎么可以?我身边这批人是我带出来的,只有我能镇住他们,其他人恐怕会出变故,再说,我既然带他们走这条路,无论如何也要和他们同生共死。”郑思奇见李凤岗坚持,时间紧迫也不能多耽搁,清军很可能会从两翼再将他们包围,他上前抱住李凤岗,含泪说道:“小弟对不住大哥了,大哥保重!”然后带着自己的人迅速离开。

    见郑思奇离去,李凤岗心里踏实了一些,他叫手下两个身材瘦小之人换了女人的装束居于队伍中央假装被人挟持的样子,然后手持双刀对手下人说:“兄弟们,今天我和你们同生共死。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不逃了,有种的跟我一起反向杀回去,倒可能杀出一条生路!”李凤岗在关内关外颇具侠义之名,他手下都是一些绿林好汉,亡命之徒,本就十分的拥护他,听他这么一说,立即响应。几百人不退反进,返身掩杀,又杀的清军大乱。护军都统以为太后和皇帝也在阵中,急忙调人马围攻。先前离开的侍卫总管丁世荣得到消息也领人返回堵截李凤岗。

    李凤岗左手拿刀,右手拿四弟郑思奇赠送给他的手枪。近的用刀砍,远的用手枪射,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手下人见此,哪有不卖命的,个个奋勇,人人争先。无奈清军人数众多,杀了一个又上一个,杀了一批又来一批,众人体力渐渐不支,死伤也渐渐增多。

    第六章太平洋攻略第十一节京城相斗

    更新时间:2006…8…58:50:00本章字数:7334

    等到中午,三国公使又来到总理衙门。他们同意了薛福辰要求,表示愿意改动协约的条款。三国所要求的土地并不是中国永久出让,只是暂时由他们代为管理,日后政府有能力接管的时候,无条件归还中国。

    总理衙门的管事说薛福辰不在,要他们去九门提督办公的地方签约。公使们大为不满,认为清廷有意刁难,坚决要求在总理衙门签约。无奈,总理衙门的人只能去请薛福辰。没想到薛福辰慢吞吞的过了一个多时辰才姗姗来迟。来了之后又挑协约公文上的毛病,令到三国公使大为恼火。这么一搞,到了天黑还没有正式签约。薛福辰又邀请他们吃晚饭,说了不少好话,这才让三国公使安心下来。

    恭亲王奕訢注视着事情的发展,他从心里佩服薛福辰能干,果然将洋人玩的团团转,心里感到好笑,也就随薛福辰任意拖延。反正太后要求签约的时间最晚是在明天。

    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薛福辰陪洋人吃饭的时候,关外八百里快报,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竟然都被劫持,下落不明。

    恭亲王奕訢半天愣在那里没有回过神来,当他清醒的时候,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冲向三国公使吃饭的宴客厅。来到宴客厅前,冷静下来的奕訢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命人将薛福辰叫了出来。

    薛福辰匆匆赶来,奕訢悄悄把事情告诉他,薛福辰装作大为惊骇的样子手足无措。奕訢要他赶紧结束宴会,乘洋人们还不知道情况有变赶紧把协约签了。薛福辰点头如鸡食米,急忙领命回宴客厅。

    可是奕訢在厅外左等没有消息,右等没有消息。他派人进去催促,派去的人回来说薛福辰刚才借口如厕,就再也没有出现。奕訢大感奇怪,命人满总理衙门寻找。不但没有找到薛福辰,连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一个不见了。奕訢更加不安,一面命人去九门提督衙门和薛福辰官邸寻找,一面传令八旗京营都统立即全城戒严,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调动京城军队。特别注意驻扎京师的巡捕营(绿营汉军)以及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衙门的动向。因为这些部队是归薛福辰直接指挥的。他还特地派人去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衙门宣布命令,没有他的旨意不得调动军队。总理衙门里里外外顿时紧张起来。

    另外奕訢立刻会见三国公使,要求马上签约。三国公使被弄得有些糊涂,英国公使卜鲁斯久在中国任职,知道这其中必有蹊跷,推脱协约条款还没有完全敲定,要求明天一早再来签约。奕訢左右为难,只能先答应下来。

    当三国公使走出总理衙门的时候,都感到情况不妙,气氛紧张怪异。总理衙门里里外外,进进出出的人都神色紧张不安。他们心里确定一定是发生了大事件。于是三人都急忙回去打探消息。

    北美西海岸时间12月20日下午2点,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两辆坦克开进了洛杉矶市中心的广场上。美军士兵绝大多数是第一次看见这种钢铁怪物,对它束手无策。手里的枪对它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恐慌之下纷纷逃窜。有个别老兵曾在北方的作战中看见过它,也知道中国人管这种怪物叫“坦克”,他们学着中国话的发音叫它们“tanke”,有些人简称它们为“tank”,一个新的英文单词诞生了。

    红军的战旗在市政厅屋顶缓缓升起。洛杉矶在坚守了2个月后终于陷落。捷报迅速被传回中国本土。此时中国本土是20日凌晨4点。北京正陷入混乱。

    北美时间19日夜,经过2个月的苦战,美军和红军都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后,洛杉矶美军守将尤利塞斯!格兰特下令守城主力从洛杉矶西南方向的圣安娜突围。第二日晨,红军主帅汤姆下令圣贝纳迪诺方向的印第安骑兵兵团出击追剿洛杉矶逃军,自己率唐城主力封锁美军突围缺口并对洛杉矶发起总攻。

    由于美军主力仓皇突围,守城兵力严重不足,不到半日,红军便占领了大半个洛杉矶。剩余的美军抵抗依然顽强,据抓获俘虏交待,格兰特并未随突围部队撤退,仍然留在洛杉矶指挥抵抗。

    中国本土20日凌晨3点,奕訢派去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衙门宣布命令的军官刚刚宣读完奕訢的命令就被人制服就地斩首。凌晨4点总理衙门被京师巡捕营包围,步军统领衙门奉薛福辰手令调动绿营汉军控制了九门以及皇城。

    薛福辰亲自带兵到总理衙门宣布命令。他站在戒备森严的总理衙门门口,大声宣布:“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在关外遇袭,至今下落不明。亲王奕訢假传圣旨节制京城八旗京营及绿营,并欲加害留守大臣兼领侍卫内大臣薛福辰。图谋不轨。今奉天命捉拿奕訢,等两宫太后及皇帝回朝发落。”禁卫总理衙门的军士们都有些犯傻,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两位留守大臣竟然刀兵相对。不过最具爆炸性的是那句“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在关外遇袭,至今下落不明。”士兵们心里都开始犯嘀咕,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奕訢当然不愿意这样束手就擒,两军在总理衙门前相持不下。薛福辰下令进攻。薛福辰也是总理衙门的大臣,常常出入总理衙门,很多护军,特别是那些汉军都愿意听他的命令,不少守门的军士临阵倒戈,他们打开大门放薛福辰的人马冲进衙门,很快薛福辰的人马便攻入总理府。可惜的是并没有捉到奕訢,他在薛福辰下令进攻之前便从地道逃出了总理衙门。此时薛福辰已经控制了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衙门、皇城、军机处以及总理衙门。更控制了京师巡捕营和汉军绿营,大半个北京已在掌握之中。但是薛福辰不敢怠慢,命令杨氏兄弟带人立即控制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大理寺、太常寺、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等重要机构。另一方面他让杨露禅带人维持治安,关闭九门,全城搜捕奕訢及其同党。派人通知天津方面的李福明立即带兵进入北京。自己坐镇步军统领衙门协调行动。

    但是事情并没有像薛福辰想象的那样向好的方向发展。由于奕訢事先已经有所察觉并果断的做了预防措施。加上京城的八旗京营、骁骑营、前锋营都由八旗都统直辖,都受奕訢节制。薛福辰的命令他们完全不听。薛福辰攻陷总理衙门之后,奕訢也开始反击,很快他率领八旗京营控制了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并夺回了皇城的控制权。已经被控制的京城局势急转直下。

    中国本土20日晨,7点,北京城里拥护薛福辰的军队和拥护奕訢的军队展开了全面的激战。奕訢发动所有驻京满蒙大臣,皇亲国戚带领自己的部曲护院加入平叛的战斗。许多北京老百姓自然被卷入其中。北京城一片混乱。

    关外,早晨的阳光照射在茫茫雪原上,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一夜风雪过后,天气放晴郎了。李凤岗经过一夜的搏杀和逃亡精疲力竭,他的部下不是战死就是被打散,现在身边竟然一个人也没有剩下。后半夜实在跑不动了,在一个树洞中眯了一宿。当阳光穿过树洞口照到他的脸膛的时候,他终于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