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荐中华》免费阅读!

血荐中华第94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济上、军事上,还是其它任何方面,都远远地领先世界一百年以上……”

    官员们仔细地听着从皇帝陛下嘴里蹦出的一连串的新鲜词语,心里已经再清楚不过,汉人征服世界的脚步,将从这一天开始。“将大汉的巍巍战旗,插遍到每一个阳光照耀到的角落”皇帝陛下这铁一般的誓言,从现在已经开始!

    王竞尧看了眼蔡戌中和林锋,说道:“至于你们,朕想说的是,现在咱们汉军已经非常强大了,但这还远远不够。驻足不前,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迎头赶上,所以朕决定成立飞行兵团和战车兵团。朕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人能在天上飞着打击敌人,和乘坐着全身都是铁甲的战车驰骋在战场之上。当然,朕的这个梦想只怕是这辈子都看不到的了,不过咱们可以先试着去做。朕的那些希奇古怪的人才,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大型的风筝,上面可以乘坐一个人,我看这就是良好的开端。”

    蔡戌中和林锋面面相觑,皇帝陛下的想法未免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浑身都是铁甲的战车还好理解,但飞在天上打仗,除非生了一双翅膀。

    就算真有那种可坐人的风筝,其安全性也大大值得怀疑。不过这位皇帝陛下就是这脾气,想到了就非要做到不可。

    正在这个时候,情报处总统制任晓晟匆匆走了进来,在王竞尧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王竞尧先是一阵喜色,接着脸色就暗淡了下来。托着下巴在那沉默不语。官员们不敢打扰,只有胆子大的孔星拉过了任晓,晟,问是怎么回事。

    “我们情报处的最高级步容‘非月’回来了。”任晓晟低低地说道。

    “去把陈霞给朕叫来。”许久后,王竞尧呼出了一口,打量着他的大臣们,说道:“朕今天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一个大英雄的故事!”

    第四部中华战旗第四百六十五章两个故事

    更新时间:2008…3…299:06:49本章字数:3151

    当陈霞被皇帝陛下召见进来的时候,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是发现朝堂里的气氛有些异样,官员们安静地坐着,皇帝陛下托着下巴,好像在那思考着什么!

    “坐下吧。”看到陈霞进来,王竞尧又看了一眼他的大臣们,很久后才开口说道:“今天朕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懦夫和英雄的故事,朕要为一个人平反。”

    他的语气淡淡的,没有一丝的激动,但这些朝廷的官员们,知道皇帝陛下说的故事,一定非同寻常,他们屏住了呼吸,将目光都投到了皇帝陛下的身上。

    “从前,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皇帝喜欢画画,研究书法,并且有着很好的造诣。”王竞尧平淡地说着,但所有的人都知道皇帝陛下说的是宋徽宗父子了:“在这个国家的身边,还有着一个一直对它虎视眈眈的异族,可这皇帝却只沉迷在山水花鸟之间,根本不去准备抵抗异族的入侵,终于有一天,这个国家的帝都被异族攻陷了,连皇帝都成为了异族人的俘虏“,”王竞尧长长地叹了口气:“不错,这就是大宋,我们曾经有过辉煌的大宋,那异族人,就是金国,带给我们无上耻辱的金国……”

    王竞尧继续说道:“虽然攻占了大宋的帝都,可是金人知道,我们汉人的抵抗是永远也不会停止下来的,所以,完颜宗弼,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金兀术就想出来了一条计谋,其实这也是他策划已久的计谋,当年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康王赵构曾以亲王身份在金营中短期为人质,正是在这段时期里,这位康王就已经变节,成为了金人的走狗。后来汴梁沦陷后,在金兀术的指示下,这位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在应天府既位,成为了偏安朝廷的第一位皇帝。而他的任务,就是找到各种理由,杀掉所有抵抗的汉人将领,让汉人从此后受到奴役……”

    官员们倒抽了一口凉气,按照皇帝陛下的说法,岳飞之死,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注定的了。赵构这个金人的走狗,从来就没有想着带领汉人和异族做搏杀。但是让他们想不通的是,既然是这样,在一开始的时候,赵构却为什么还要启用岳飞?

    像是看出了大臣们的疑惑,王竞尧叹息了一声:“这得感谢一个人那,在金兀术身边,有位姓张的汉人官员,金兀术对他甚是器重,因此这个秘密也并没有隐瞒他。张姓官员虽然身在金人身边,但无时无刻不想念着自己的国家。他找到了被俘虏的宋徽宗和钦宗,这次这两位无能的皇帝,总算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写了一份血书,在血书上很明确地宣诏,凡不抵抗异族侵略的皇帝,汉人皆可废之。这位张姓官员又冒死将其送到了偏安朝廷的陆姓官员、和陈姓官员的手上,这二人以此为要挟,逼迫着赵构不得不抵抗金兵。”

    “这三位汉人,就是张世杰、陆秀夫和陈宜中的祖先……”王竞尧缓缓地说道:“这也是为什么陆秀夫几次反对朕,朕却从来不杀他的原因所在。这是感念他祖先对汉人的功劳。可惜的是,后来苗傅和刘正彦兵变,逼迫赵构退位,在韩世忠等人的协助下,赵构复位,借着这个由头,他把陆姓官员和陈姓官员全部铲除,不过让赵构没有想到的是,这份血书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找到。因为这两位耿直的官员早预计到了这一天,他们预先把血书藏到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并且只告诉了一位同样姓陈的部下,这人就是陈昭大人的先祖……”

    随着皇帝陛下的娓娓道来,故事慢慢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当风波亭岳飞屈死之后,陈昭之先祖再也无法忍受,带着血书找到了当时赵构亲信,但却不失正直的太监林莫。林莫委婉的在赵构面前说出了血书即将公开于天下的事情,无奈之下的赵构,于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

    在陈昭先祖的监督下,赵昚登基后,恢复岳飞谧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栓的官爵。并以老将张俊北伐中原,又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赵昚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赵构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赵脊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而陈昭先祖却在这个时候功成身退,带着血书飘然而去。并且给赵氏皇室留言,这份血书将会世世代代传下去,做为监督赵氏皇室抵御外族侵略的尚方宝剑,从此后,就再也没有了这位挽救了汉人命运的大英雄的消息……

    官员们恍然大悟,但却又有一个问题旋绕在他们脑海里,那就是这份血书去了哪里?

    “以后陈昭大人的先祖找到了张姓、陆姓、陈姓官员的后人,他们一起保护着这个秘密,一直到很久很就以后。而陈霞,是陈昭大人的女儿。”王竞尧将目光转向了陈霞:“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在你的背后,刺有一副地图吧?”

    陈霞脸色微红的点了点头。

    “陈家世世代代立有一条规矩,那就是家族中有一位女儿终身不得嫁人。”王竞尧的神思,像是又回到了初识陈昭的那一年:“因为这位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他们的父亲亲手刺上了描绘着血书隐藏方位的地图。她不能嫁给任何人,因为谁也不能看到这个刺青。陈霞,这就是我为什么始终不能娶的原因,因为我必须要尊重陈家的这个规矩。可是现在,我已经不必再遵循什么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王竞尧深深地注视着他:“你就是朕的妻子,封号八子……”

    陈霞的身子在微微颤抖着,两行眼泪从她的眼角流了下来。十年了,整整十年了,她从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到今天,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的到来。

    “那份血书其实早就被人取了出来,并且已经被朕一把火烧了,当然,虽然那份血书即使放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可这倒给了朕一个启发,朕也立下了一个圣旨。”王竞尧示意边上的太监拿出了那份圣旨:“朕的子孙里面,难保不出几个不孝的出来,朕今日立旨,但凡将来出来这样的王姓子孙,天下人共讨之,天下人共伐之!你们都是朕的忠臣,就一起好好的保护这这份圣旨吧……”

    其实在王竞尧真正的想法里,皇帝独裁制,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一旦出现了昏君,这份圣旨所能起的约束作用实际上是不大的。但现在就实行民主,恐怕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接受,这事也只能慢慢来了,只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做到就行了。

    停顿了一会儿,王竞尧又说道:“这是第一个故事,下面我再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故事,和陈宜中陈大人有关。”

    众人怔了一下,这陈宜中当年乃是皇帝陛下的死敌,后来被皇帝陛下全家流放,怎么这个故事又和他扯上了关系?

    王竞尧沉默了片刻,说道:“陈宜中被人称为逃跑丞相,可却从来也没有知道他为什么逃跑。第一次不说,咱们先说他第二次逃跑的原因,那是因为他找到了陈昭,去启出了这份血书,逼迫谢太后抗元……”

    众官想来果然如此,当陈宜中重新官复原职后,宋室果然以夏贵率军保卫临安城,动员全民皆兵,又在临安城招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士兵,虽然后来临安不免依然城陷。但让他们奇怪的是,为什么陛下要从第二次说起。

    “咱们现在再转过头来说第一次,陈宜中为什么要逃跑。”这个时候的王竞尧,声音里竟然有些哽咽:“咱们的情报处,有个最高级,最隐蔽的情报人员,朕现在可以告诉你们,她就是忽必烈的皇后,南必!”

    顿时,朝堂里一片哗然,官员们大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一个堂堂的元朝皇后,竟然是汉人的探子,这简直是太荒谬,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陈宜中大人在死前告诉我的,因为……因为南必其实是陈宜中大人的亲生女儿……”王竞尧这话一出,满朝官员瞪目结舌,朝堂里一片鸦雀无声,都在静静等待着皇帝陛下下面的话,今天一天里,他们听到的不可置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是的,陈宜中大人的亲生女儿。”王竞尧缓缓地说道:“因为当真的南必从一生下来开始,就被人调了个包,换成了现在的这位‘南必’!”

    第四部中华战旗第四百六十六章分封

    更新时间:2008…3…299:07:12本章字数:3214

    “是的,陈宜中大人的亲生女儿。”王竞尧缓缓地说道:“因为当真的南必从一生下来开始,就被人调了个包,换成了现在的这位‘南必’!”

    皇帝陛下今天带给大臣们的惊讶太多了,所以这个消息也没有引起什么震动,大家都只是在安静地听着这个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其实这一个传奇,但却又异常简单的事情,南必的父亲格尔察金,是当时蒙古皇后察必的弟弟,一直就生活在漠北。生活在漠北的这些蒙古王爷们,一直到元朝建国后,依然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除了少量的护卫,蒙古包周围并没有什么警卫力量。

    格尔察金的一房小妾有了身孕之后,陈宜中安插在漠北的探子迅速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他,其时正好陈宜中的妻子也有孕在身,当时一个大胆绝伦的计划就涌现到了陈宜中的脑海之中。他将自己的妻子带到了漠北,并且用重金买通了伏侍格尔察金妻子的接生婆,最终顺利地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也是天助陈宜中,格尔察金的这位小妾生下女儿之后,不久就难产死去。那格尔察金又有十一个妻妾,十多个子女,哪里还会在意多了一个女儿,死了一个老婆?他为自己新添的女儿招了一位奶妈,而这位奶妈,就是陈宜中的妻子。

    随着“南必”一天天地长大,被留下来的陈妻慢慢地将真相告诉了“南必”并且告诉她,她是一个汉人,她活着的目的,就是为汉人服务。当时还年幼的“南必”懂了,她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这个国家活着。

    本来陈宜中的目的,只是让“南必”想方设法多从格尔察金那探听到蒙古方面的军事情报,但后来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被回娘家探亲的元朝皇后察必看中,并且被带到了大都,从此后就失去了联系。

    在死前,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王竞尧,王竞尧利用当时的“非月”

    花稚梅,想尽一切办法和“南必”重新恢复了联系,“南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不管中原的政局如何变化,都在尽心尽力地为汉人服务,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默默地影响着忽必烈对朝廷局势的判断和制定,又将一封封的情报,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了王竞尧的手中……

    “这就是‘南必’,朕的新的‘非月’。”王竞尧默默地说道:

    “不,她不叫‘南必’,她的名字应该就陈绛珠,是的,陈绛珠,汉人中的一颗明珠!”

    官员们都在沉默着,静静地听完了这个故事,“南必”是陈绛珠,那么真的“南必”呢,她现在又在哪里?没有人会去关心她的去向了,他们只知道,陈绛珠这个奇女子,为了北伐的胜利,为了汉人江山的光复,默默忍受了多少的辛酸和屈辱……而那位陈宜中,为了汉人的事业,不惜背负起“逃跑丞相”这个骂名,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一直到死后,还要忍受着无尽的耻辱,这样的人,不能亲自站在他的面前,对他亲口说一声“谢谢”也许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了……

    “朕对不起陈宜中啊。”王竞尧长长叹息了一声:“当他死后,朕还要抄了他的家,将他曝尸三日,还把他全家满门流放,朕,朕这算当的什么皇上。晓晟,去把陈家的人都从海外接回来吧,朕好好好的赡养他们,朕要把陈宜中的故事让普天下的人都知道,朕,绝不能让我汉人中的大英雄还要背负着永久的骂名。”

    他呼出了一口气,说道:“封陈宜中为‘精忠文王’,陈家之子,自一出生之日起即享受朝廷三品官员俸禄,成年后愿意进入仕途者,一律优先录取!”

    皇帝陛下的决定未免有些违背陈宜中临死前的嘱托了,陈宜中不再愿意自己的子别牵扯到这个官场之中,他只想让自己的后代平平安安地活着。可是,王竞尧不愿意,他要好好的对待陈家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报道陈宜中对整个汉人的贡献吧。

    这是大汉帝国封的第二个王,一个是丁铭,一个是陈宜中,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应该的,这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方法,为汉人,为朝廷献出了自己的一起……

    “朕还要封王,但不是现在。”王竞尧冷静地说道:“朕要封司徒平一为鲁王,铁残阳为魏王,陶亮郑王,顾斌赵王,符海波为燕王!”

    官员们面面相觑,皇帝陛下这次的手笔可大了,连着陈宜中在内,一口气封了六个王,要算上丁铭的话,现在朝廷已经有了七王。而当时官员们并不知道,这七个人,连同着后来的萧龙和孔星,被并称为“帝国九王”正是这九王,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皇帝陛下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个汉人最辉煌的王朝!

    “封王是封王了,但朕立条规矩,只封王,至于封地,只要是中原的土地,朕一寸也不给。”王竞尧笑了一下:“想要封地,自己打去,打下多少就归他们!”

    皇帝陛下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也不过了,这是皇帝陛下准备向外扩张的一个信号,也许用不了多久,汉军的身影,将会出现在海外,那些海外的国家,将在汉军的刀枪下颤抖。

    “陛下,分封制古以有之,但臣认为有些不妥。”李天正犹豫着说道:“分封制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弊处也是不少。最大的坏处,一旦分封在海外诸侯们的后代,与朝廷心存二心,朝廷鞭长莫及,将会逐渐脱离朝廷的掌控之中,形成一个个独立王国。”

    “这点朕也想过。”王竞尧很快说道:“打个比方,有个姓王的人家,生了两个儿子,老子死后,两个儿子为了争家产,找到你李大老爷打官司,你李大老爷将家产一分为二,一人一半,朕问问你,这一人一半的家产姓什么啊?”

    李天正笑了出来:“当然还是姓王。”

    “不错。”王竞尧点了点头:“分封在海外的那些诸侯们,就算他们脱离了朝廷的掌控,也还是共同拥有着一个姓,那就是姓‘汉’,我大汉之汉!朕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朕的江山,宁与家臣,不予外贼!朕要让普天下的土地,都有一个姓,汉,大汉之汉!”

    大臣们都有些激动,这是一个从所未有的朝廷,这是一个从所未有的皇帝。这位皇帝陛下,并没有因为北伐的胜利而陶醉在喜悦之中,丧失了进取的决心。让普天下的土地都姓汉,这是什么样的气魄?有了皇帝陛下的带领,他们不相信没有完不成的事情!

    “这充满了挑战性,充满了艰辛啊,也许我们这一代人都无法完成。”王竞尧斩钉截铁地说道:“但我们还有儿子,还有孙子,第一代人做不了的事情,就交给下一代人去做,总有能够完成的一天。朕再在这里下一条命令,朝廷各级官员后代,无论文武,只要年满十八岁者,都投入军中,都给朕上战场去,只要战场上的血腥才能磨练他们,让他们知道父辈们创下的这片江山是多么的不容易,别像个娘们似的整天呆在家中,这样只会使我汉人身上的血性渐渐抹平,朕不要这样的纨绔子弟!”

    其实不用皇帝陛下说,大部分的官员也都有了这种想法。他们的皇帝陛下是一位军人皇帝,他重视军队,重视自己的将领,也只有在军中,才能取得无上的荣耀。

    “朕可不是只要军人,就不要文官了。”王竞尧笑着说道:“这样的话,朝廷非乱套不可,朕的意思,是让你们的后代,去战场上磨练几年,知道战争的残酷,然后再回朝廷来任职……”

    正说着,御林军大统制孟星海进来说道:“陛下,车骑将军陶亮,派自己的卫队护送南必已经快到达皇宫门口,是不是请南必进来?”

    “请,请!”王竞尧急忙说道,接着像想起了什么,大声道:

    “不,不用请,你们,所有人都跟着朕出去接她!”

    在王竞尧的心里,对南必,不,陈绛珠的任何奖赏都无法表彰她的功勋,也许只有自己亲自去迎接她回来,才能略略表达下自己的感激,略略减轻一些对陈宜中的愧疚。

    官员们站了起来,他们心甘情愿地跟在皇帝陛下的身后向外走去,所有的人都想见见南必,见见这位为朝廷立下了不世功勋的奇女子。

    王竞尧走到了宫门外,他远远地看到十多名汉军将士,卫护在一位骑在马上的女子,慢慢地向自己走来,那是非月,那是陈绛珠,朝廷杰出的英雄,汉人中的一段传奇!

    第四部中华战旗第四百六十七章出航

    更新时间:2008…3…2915:08:53本章字数:3246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陈绛珠,三十多岁的年纪,处处透露着女人的成熟,也许她不是最漂亮的,但这个时候在官员们的眼里,却觉得她是这世上最美丽的女子!

    “陛下!”陈绛珠来到皇帝陛下的面前,正想下跪,却被王竞尧一把拉住:“陈绛珠,你给朕记着,我汉人皆免跪,何况是你这样的功臣。”

    听着“陈绛珠”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她的眼眶里泪水在不断地打滚,终于回来了,她不必再在任何人面前掩饰什么,不必再用每晚做恶梦,那段屈辱的日子已经离她远去。

    “朕已经封你的父亲为‘精忠文王’。”王竞尧缓缓地说道:“现在朕封你为一品文华夫人,世代享受朝廷俸禄,并且,朕已命人为你建造文华夫人府,陈宜中大人的灵位,也将安排到大汉忠魂祠中。这……这勉强当做是朕对你们陈家父女的报答吧。”

    听到父亲的名字,陈绛珠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希望、父亲的在天之灵,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能够略微欣慰一点吧。陈绛珠擦了擦泪水,嘴角边露出了一丝微笑。

    她在朝廷官员们众星拱月一般的护送下,进入到了皇宫。这里她太熟悉了,自己在这皇宫之中度过了漫长的生活,但当她再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皇宫里的主人却已经变了。

    “忽必烈也住在这里。”王竞尧淡淡地说道:“最近几天他的身体非常差,也许,也许已经活不了几天了,太医们告诉朕,忽必烈一直在念叨着你的名字,你想要去见见他吗?”

    沉默了一会,陈绛珠默默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来,忽必烈对待自己还是很好的。起码在自己的面前,他从来没有摆过皇帝架子,也处处爱护着自己。

    当陈绛珠再一次见到忽必烈的时候,忽必烈才从昏睡中醒来,当他看到站在面前的“南必”时,那对濒死的眼神中,忽然又焕发出了光彩,他无法相信,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再见到自己的“皇后”

    “南必,你,你怎么也来了。”忽必烈吃力地想从床上起来,但试了几次都显得力不从心,最终他无奈地放弃了这个举动:“难道,难道你也被他们抓来了?”

    陈绛珠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没有,我没有被他们抓回来,我是自己回来的。”

    忽必烈脸上的神色显得既兴奋又复杂:“你是为了我吗?傻孩子,傻孩子,为什么要为了我回来?我就快要死了,我已经听到了长生天的召唤。为了我这样一个就快要死的老人,你不值得这样的啊,南必……”

    听着他自以为是的话,陈绛珠忽然间觉得这个人从来就没有当过皇帝,也不是什么蒙古的大汗,他现在只是个可怜的老头而已,一个快要死去,但却什么也不知道的老头。

    “我来想告诉你,你的儿子脱欢死了……”陈绛珠叹息了一声,终于还是说了出来:“他在漠北自立为皇帝,在汉军的攻击下,死在了战场之上。”

    两颗浑浊的泪水,从忽必烈的眼睛里流了出来。不管脱欢曾经做过多少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但他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忽必烈有四个儿子,现在一个个全部死了,孙子铁穆儿虽然还在,但汉人的皇帝曾经很明确地告诉过他,一旦自己死了,就绝对不会放过铁穆儿的,难道曾经辉煌无比的黄金家族,就要灭亡了吗?

    “我要见王竞尧,我要求他放了你,南必……”忽必烈大声说道。

    “我不叫南必。”打断了他的话,陈绛珠摇了摇头:“我的名字叫陈绛珠,我是陈宜中的女儿。精忠文王陈绛珠的女儿,朝廷的文华夫人!”

    忽必烈整个人都像遭了雷打一样的征在了那里,在这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许多事情。自从“南必”成为自己的皇后以来,就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自己,促使自己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错误的决定。将脱不花打入大牢,将脱欢流放到漠北……

    陈绛珠娓娓将王竞尧曾经说过的故事又说了一遍,听完后,忽必烈并没有生气的样子,反而长长叹息了一声:“汉人,汉人,我永远也无法了解汉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难道真的什么都可以牺牲吗?我知道了,我们永远也无法征服汉人,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

    陈绛珠的脸上露出了骄傲:“是的,我们汉人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为了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走了,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

    说着,陈绛珠站了起来,在她的身后,响起了忽必烈从喉咙里发出的咕哝声,没有人能听清楚他在那说什么,但陈绛珠没有回头,她也永远不会回头……

    大汉帝国兴汉六年五月十一,元朝的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蒙古人曾经的大汗忽必烈,病死于北京的皇宫之中。忽必烈死的时候非常凄凉,身边只有两名汉人的太医,他的儿媳阔阔真和孙子铁穆儿想要见他,但都被拒绝了。

    六年五月十二,阔阔真和铁穆儿吞金而死,根据大汉朝廷对外公布的消息,是阔阔真和铁穆儿因为忽必烈之死,整日哀伤不已,最后决定以死追随忽必烈。至于这个消息的真假,后世的史学家们争论了很久,但当时的人们,又有谁会去关心呢?

    忽必烈的葬礼是悄悄地进行着,但大汉帝国皇帝陛下,却出现在了现场,他亲眼看着忽必烈的棺木被放进了挖好的坑内,然后一铲一铲的黄土覆盖到了棺木之上。这个时候的王竞尧,忽然笑了一下,在另一段历史上,忽必烈的结局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真的很奇怪,忽必烈曾经葬送了大宋江山,但现在自己却出现在了这个并不属于自己的时空,并且亲手葬送了蒙古人的江山,两段历史,究竟哪段才是真实的?

    黄土将忽必烈的棺木完全掩盖了起来,一位曾经创建过一个王朝的君王,就这么消失了。王竞尧慢慢转过了身子,早晚有一天,自己也将死去,但却绝对不会像忽必烈的死法,他会为他的后代们,留下一个庞大而强盛的王朝……

    兴汉六年五月二十日,马可·波罗准备回国。皇帝陛下实现了他的诺言,为马克·波罗准备了一艘漂亮的战舰,并且任命大汉镶正将军秦武阳为其舰长,全战舰总计汉军水军八十七人,这八十七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将担负着特殊的使命,驶向一个遥远而未知的国度,在那里,他们将展开一次传奇般的冒险。

    “秦武阳。“亲自赶来送行的皇帝陛下王竞尧将秦武阳拉到了一边:“这次去海外你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