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免费阅读!

商业三国第10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小心摔倒在地上,引起屋内丫环的一声惊呼,床上昏昏沉沉躺着的老妇人立刻艰难的睁开了双眼,发出一声细微的呼叫:“大耳儿,你回来了”。

    我立刻膝行到床前,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入开口。一阵孺慕之心情在我胸口徘徊,我好像真的回到母亲身边一样,千般委屈,万种辛苦一起汇集到鼻尖,我忍不住哭泣起来。

    那妇人艰难的抬起手,把它放在我的头上,脸上露出微笑,似乎想说点什么,顷刻间,那笑容永远凝固。

    她去了……

    我痴痴呆呆的跪坐在床前,心中如同撕肝裂肺般的疼痛,那种疼痛深入骨髓,深入我的肉体中,无法面对,又无法逃避。

    茫然中,多亏简雍田畴管宁的帮助,我办完了丧礼,在刘备的祖坟前,我默默上香祷告:“刘备列祖列宗在上,今日我替刘备上香来了。刘备虽死,但为忠义而死,死得其所。今日我虽然冒充刘备,但只是想完成刘备未竟之事业,为大汉再兴作努力,也为光耀刘氏列祖列宗,望刘备列祖列宗勿怪。”

    一个月后,我从悲伤中恢复过来,开始与管宁等人筹备过新年,新丧未尽,我们不好高调过年,只在自家的庭院中摆了几桌,100士卒与我们共同吃了年夜饭。此刻,我才想起,我还没来得及安顿士卒。询问之下,才知道,多亏了简雍帮忙,把他们都安置在附近的农家里。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刚好可以拜访四邻,熟悉环境。我等管宁田畴安歇后,叫上管亥,在侍从的陪伴下,登门感谢邻居们多日的照顾。

    等我们拜访完所有的邻居之后,天亮了。晨曦中,鸡鸣声此起彼落,炊烟渐渐升起,大地仿佛苏醒过来一样,蒸腾着地气,摇晃着树干。

    春天又一次来临了。这回是一个什么样的春天呢?

    回到家中不久,简雍来拜年,我与他坐在厅堂一边闲聊,一边等待管宁田畴起床,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管亥进门来报:“主公,刘浑部族快马加鞭为主公送来了年礼,出云城各位大人也各有年礼随上,他们现在正在门外,主公是现在见他们还是等会见。”

    我欣然回答:“风寒露冻,他们一路赶来一定很辛苦,难得他们这份好意,快叫他们进来歇息。”

    第三章乱世降临第二节新年贺礼

    更新时间:2006…8…616:17:00本章字数:2653

    随着一阵寒风从门缝中扑来,刘浑那小身躯出现在门外,他恭恭敬敬的进门行礼:“义父,我给你拜年来了。”

    我立刻兴奋的招呼他,“难得你有这份心意,我很感动。一路赶来,辛苦了吧,来,到火炉边坐下,暖和暖和。”

    刘浑再次施礼说:“孩子能有今日,全亏了父亲,今日赶来向父亲拜年,只是尽一点心意,能换来父亲的笑容,我就满意了。”

    我点点头,再次招呼他坐下。

    安坐之后,刘浑回首招呼部族人进来,呈上礼物。“义父”,他说:“你走后不久,我们在极北之地猎取了几只白色狐狸,高叔叔用你所留下的秘法,鞣制了狐狸皮。我捡选其中最好的几条,为义父缝制了这条狐裘,望父亲能喜欢。”

    白狐?啊,是西伯利亚蓝狐。我欣然拿起了狐裘观看,果然是它,毛皮很轻软,长长的白色狐毛,毛梢头上微微透着蓝色。远看,是一只白狐狸,近看,白的发蓝。轻轻一吹毛皮,毛稍顿时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小漩涡。

    “果然好皮”,我赞道:“下次你们看到这样的狐狸,应该想办法捉到它,这样今后我们就可以大量养殖白狐,出售毛皮了。”

    刘浑很惊讶的说:“狐狸也可养殖吗,它要吃牲畜怎么办?”

    我点点头,说:“怎么不可以养,只要我们把它每只分别装入不同的铁丝笼子内,就可以饲养,繁殖季节每个笼子装一对公母,让它们交配,这样,我们就会要大量的皮毛供应,不用再那么辛苦去猎杀它。以你们部族的养殖经验,完全可以凭此而富足。还有,这活妇孺就可以干,男子就可专心打仗,获取草场和功勋。”

    刘浑立即坐不住了,“春日才来,尚可猎取狐狸,我立即通知部族,让他们全体出动,捕猎狐狸。”

    我摆手止住了他,“不急,你们远道而来,吃过饭再走,先让部下回去报信,你在这儿玩几天。”

    刘浑重新坐下:“太好了,那我就和管叔叔多玩几天。”

    唉,真是个孩子啊,我摇头叹息。

    “来,这是你简雍简叔叔,我走后多亏他照顾家人,先替父亲谢过他。”我为简雍介绍了刘浑。

    这时,门外的喧哗惊醒了田畴管宁,等他们走进客厅,见到了刘浑,双方一阵繁琐的行礼后,刘浑突然想起来什么:“义父,我到忘了出云城送来的信件和礼物,你等我一会,我去招呼他们进来。”

    不一会,刘浑带人进来,呈上了三份礼匣。管宁、田畴都有份,乘他们拆礼物时,我打开信件观看起来。

    心中讲述了我们别后出云城的情况,顺带提了一下开春后的打算。看着信中提到的那一个个熟悉的人物,我心中一阵温馨。

    抬起头来,我对简雍说:“宪和,不好意思,故人来访我一时失态,简慢了。”

    刘浑立即乖巧的献上一条狐狸皮围巾,说:“临行匆匆,不及备上好礼,就以此来答谢叔叔对父亲家人的照顾吧。”

    简雍不好意思的答道:“如此重礼,受之有愧。”

    我微笑的说:“孩子一片心意,别辜负了,宪和就收下吧。”

    这时,管宁兴奋的呈上他收到的礼物:“主公,你看,他们把我的书印出来了。”

    我接过来一看,果然,铜板纸书皮上印着大学、论语等书名,书名下印着“北海管宁注校”六个字。我立即冲管宁道喜:“幼安,教化万民,自此开始,可喜可贺”。管宁乐得合不上嘴,连连点头。

    刘浑在旁边搭腔说:“这些书我们运来了103套,高叔叔说,100套给管叔叔送人用,另外三套给苏张两位客商做样品,如何销售这些书,还需要他们定个价钱。”

    管宁抱着书,快乐的说:“不需要钱,送人,都送人。”

    我的管大贤人,你真是蜜蜂叮肿了脑袋,你不要钱,印刷工匠,纸张不要钱?

    我马上向他提出异议:“幼安,印刷书籍教化万民本是好事,如果书都白送人,印刷工匠如何谋生,书籍纸张如何赊来,商人运输如何付钱。我看,幼安还是专心编书,这些事让高堂隆来操心吧。”

    管宁点点头,说:“就依主公。”

    我转向田畴问:“子泰,你收到什么礼物。为何不高兴?”

    田畴举起礼物说:“如此古怪的东西,不知何用。”

    我细细一看,原来是一套野外生存包,马上向田畴解释道:“子泰,看来送礼之人费心不少,你性喜游历,这是套在野外生活的物品,千里眼(望远镜)你已见过了,这是酒精炉,以酒精为原料在野外做饭用,这是睡袋,这是坐垫,指南针……”

    我一项项向他解释用途,田畴也喜上眉梢:“真知我也。”他不断地说。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我也拆开了我的礼物。礼物匣分三层,第一层是三只新式的蘸水钢笔,几瓶新式墨水,一个墨水池(砚台)。我沉思了一下,拿起它递给管宁:“幼安,你每日整理书籍,用毛笔写字速度太慢,书写不易,这套笔墨就送与你了,望你持此写出名传千古的文章。”

    管宁听罢,毫不客气的接过笔墨,施礼答谢。

    我揭开了第二层——是一套围棋,棋子分别为白银和黑色的锰钢做成,黄铜做的棋盘正面打磨出磨砂效果,刻着纵横19道棋线。棋盘上的九个点,除了天元位置是用一颗红玛瑙镶嵌外,其余点都用白银镶嵌出星位。

    据史书记载,纵横19道棋线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中国最古老的棋谱《孙策诏吕范弈棋局》,就是在纵横十九道的棋盘上展开的,但这时,主流的棋道还是纵横十六道,这种新式棋盘现在只有少数人使用。

    翻过棋盘,背面光滑鉴人,刻着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写的《弈旨》一文。不过,我却被地下几个文字吸引了,这几个字比《弈旨》一文的字大一号,一行写不下,走了两行,上面刻道:“大汉朝廷大匠师、辽西出云属国工部司马、终身元老、出云书院终身讲师、子爵郑浑郑文公监制”。

    我忍不住大笑起来,扬手把棋盘递给田畴观看,转身又问刘浑:“这个郑浑,现在是不是还喜欢四处刻名字。”

    刘浑答:“更喜欢了,他现在,在城门上都刻上了名字,说这城门是他监制。”

    我大笑,又问:“高堂隆还追杀他么?”

    众人绝倒,刘浑又答:“还在追杀他,不过已经不是那么频繁。过去是三五日一次,现在是旬日一次。听说高堂叔叔现在每天都练长跑,说是父亲告诉他:生命在于运动。郑叔叔听说后,大恐,现在每天都让弟子叫他起床练长跑,两人一个绕城东跑,另一个绕城西跑。偶尔两人跑到城中间相遇时,谁也不理谁”。

    众人再次发出哄堂大笑,简雍不知情况,经我们向他解释郑浑所作所为后,他也开始笑个不停。

    新年的第一天,在我们的笑声中开始。这是我两个月来第一次有了笑容。我知道,这是出云城知道我的情况后,特地派刘浑来安慰我,我心中一阵温暖。

    第三章乱世降临第三节同贺新年

    更新时间:2006…8…616:17:00本章字数:2438

    第三节同贺新年

    笑了一会,简雍长身而起,向我施一礼说:“我看玄德蛰居在乡中,不日当复起,不知玄德复起时,能否让简雍也追随左右。”

    我立刻回答:“宪和,我也正有此意,这几天正想询问你,你也有这个意思,太好了。”我乐呵呵的说:“可惜此地无酒,否则我必与宪和痛饮一杯。”

    刘浑在旁答:“岂曰无酒,酒在车中”。

    真是瞌睡遇到枕头,能有这么巧的事情?田畴马上接口说:“春日融融,岂能无酒,刘浑,你说酒在车中,在何处?”

    刘浑进一步解释说:“出云城送来12箱果酒,每箱24瓶,是采集山果用新法酿成。酒分三种,一为翡翠液,是采用野苹果汁与大麦酿成,色泽碧绿;一为黄金汤,是采用野山梨与黄米酿成,色泽金黄;一为英雄血,此酒性最烈,入口如火,是采用野山楂与海棠果酿成,色泽鲜红。这三样酒我们一样运来四箱,高山叔叔说,其中各样一箱,送与苏张两位作样品,其余九箱送我们做新年贺礼。”

    众人皆大喜,纷纷表示愿意先品尝这种酒,我立即止住了大家的激动,再次询问刘浑:“还有什么礼物,都一块说出来。”

    刘浑答:“还有12箱糖果,其中两箱也是要送与苏张两位作样品。糖果也分两种:一种为花生糖,一种为甜菜糖。还有,高堂叔叔让我告诉苏张两位客商,他们还有两笔货款未付,如再来出云城采购货物,前账未清,不赊新货。”

    哈,看来高堂隆是想用新货诱惑两位客商,想因此把两位客商的采购目光转入农副产品上,看来正直如高堂隆,也开始耍心眼了。有进步,看来我熏陶的不错。

    在大家一片喜气洋洋中,我发出命令:“将糖箱与酒箱全部拆开,除了留下给苏张两位客商的样品外,其余的,酒一人一瓶,糖拿出一半来分与士卒们。过年了,让士卒们高兴一下吧。”

    转头看到田畴期待的目光,我接着说:“三位贤人每种酒先分三瓶(合计每人九瓶),糖果由三位随意取用。”

    一片欢呼声,我接着拆开了礼物匣的第三层,是四只水晶琉璃熊罴杯和一套瓷具,瓷具为四支白瓷茶杯。

    看着这瓷具,我知道高山在暗示,我们的温度计已发明出来了。这种新式瓷具含了骨粉,所以坚硬异常,掉地上都不会打碎。同时,它又白如玉,亮如镜,敲击起来发出金石之音。只不过由于它含了骨粉,烧制起来需要格外控制温度,没有温度的计量设备,出不来这样的好瓷。

    我拿起一只瓷杯,手平举到半空,手一松让它落下,周围人发出一片惊呼和惋惜声,杯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在木地板上弹跳了几下。简雍立即捡起杯子察看——完好无损。

    大家发出一片惊叹,我笑着说:“既然宪和先捡起了这个杯子,这套茶杯就送与宪和了。”

    话音刚落,简雍立即遭到了大家的痛狠。管宁大贤,自重身份,只是脸上微微露出点后悔之意,田畴则一边拍打着右手一边喊:“我怎么下手这么晚?手啊手,我恨你”。

    我微笑着说:“这套礼物,宪和、幼安都有份,这个棋盘棋子就送与子泰吧。”

    田畴略带不好意思的说:“出云城送来的年礼,主公都分与我们,似乎不妥。”

    我立即正色答道:“备所获最大礼物,就是在我最痛苦的时候,几位大贤能陪在我的身边,有此礼物,我已心中快乐,何许太多。”

    管宁田畴立即离席行礼:“主公厚恩,我等唯有肝脑涂地以报。”

    我伸手拿起那四只水晶琉璃熊罴杯,说:“这或许是出云城最后造的四只水晶琉璃杯,短时间内,出云城不会再造这种杯子了。来,既有美酒佳器,不可不饮,上酒,我与诸君同贺新年。”

    金黄色的酒倒在水晶杯中,阳光的照射下,把每个人脸上都映的一片金色,我暗自嘀咕,“高山这家伙,别是造假酒的吧。这样的黄色可不是正常酒的颜色,他加了什么染色剂搞成这样。”

    浅浅的抿了一口,除了梨味外还有点姜黄味,还好,看来是植物染色剂,或许还有曲黄。我放心大胆的喝了一口。好酒,这年头酒都是3到5度的米酒,这酒怕有15度左右。

    “好酒”,管宁田畴简雍齐声赞叹,“酒作金石之色,入口甘甜绵软中带辛辣之气,如人饮金石,不愧黄金液之名。”

    管宁赞赏完,一饮而尽,摆弄着身边尚未打开的酒瓶,微带醺然的问:“不知其余两种酒是何味道?”

    唉,贤人也有贪欲啊。我把没喝完的黄金液放到一边,打开了一瓶翡翠汤。

    色显碧绿,酒在水晶杯中如一块翠玉般晶莹透析,又像是清晨草上的露珠般可爱,令人不认下咽。品一口,一股苹果的清香沁入心扉,好酒。

    我忽然想到什么,转头命令管亥:“炳元,士卒们拿到的酒各有不同,让他们相互交换,争取每种酒都尝尝。还有,这酒珍贵异常,又性烈如火,让他们慢慢品尝,不得一次多饮。”

    回过头来,我对他们管田简三人说:“母丧在身,我不能多饮,就此告退。来人,把酒每样再拿两瓶,各位,慢慢品尝吧。”

    三人立即点头,我起身告辞了。

    不久,四邻开始络绎不绝的上门回拜,我以糖果作为回礼,答谢四邻。可惜的是,自小照顾刘备的宗亲刘德然已在外郡任职,全家搬往了任所。现在,村中已没有了刘备的亲戚,这样一来,虽然我不用担心身份泄漏,但新年之际,未免有些形影相吊。

    日午时分,苏张两位客商也来拜年,见此美酒佳肴,立即与管田简三位喝上了,添了新力军后,那三位更喝的天昏地暗。

    酒至半酣,两位客商趁机向我诉苦:“我等不是想不付出云城的旧账,奈何每次前往出云城,都能见到一些新东西,每次采购都超出预算,故此老是旧账未清,又欠新账,玄德可有办法教教我们。”

    这两位客商经常照顾刘备家人,倒是不能得罪,我沉思一下,为他们出主意:“此次出云城送来几箱样品,两位大可利用新年之际,召集商人来你家品尝新货。若他们满意,就可在酒席上议定价钱,再让他们直接下定金,定出购货量。这样,两位不用自己的钱,就能买下采购的货物。如此一来,两位还债,进新货的钱不都有了么。”

    苏张两位大喜,进而大醉而归。

    接下来,我们忙忙碌碌过了正月。

    第三章乱世降临第四节大将张郃

    更新时间:2006…8…616:17:00本章字数:2118

    第四节大将张郃

    二月里,我开始修建新的大院落,苏张两位客商为我购买的地,不用实在可惜,况且我们随行的100人也不能老挤在邻居家。

    不过,如此一来,家中正兴土木,这个家暂时就不能呆了。正好,管宁想四处拜访名士,顺便送出他编录的图书,所以我决定留下20士卒与简雍监督建房,自己带上其余的人,直上颖川。

    历史上,颖川可是出名士的地方,袁绍谋士郭图、荀谌、辛评、辛毗,大将淳于琼,曹操谋士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达叔侄,鬼才郭嘉郭奉孝都是出自颖川。自到三国时代以来,我一直就想亲临该地,看看那里为何人杰地灵,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出了涿县,我有意识的率领众人往河间任丘进发。任丘,是我们的第一站,这里有一名智将张郃,字俊义。黄巾乱起后,他应募征讨黄巾,为军司马,隶属于韩馥。韩馥举冀州投降袁绍后,他以兵归袁绍。

    在曹营诸将中,他以用兵机智灵活,熟悉战阵变化而著称。袁曹大战中,他向袁绍出了很不错的主意,可惜不被采用,后来袁军失败,而他反被袁绍诬陷,郁闷中,无奈投降了曹操,从此大显身手,屡立战功。

    三国后期,张郃几乎是曹魏抵挡蜀汉诸葛亮的唯一名将。尤其是街亭之战,使诸葛亮大失面子,以诸葛亮为首的蜀汉将帅,提起他都大为头疼。最后,诸葛亮专门设计,兵退祁山时在木门设伏,张郃中了埋伏,被箭射死。

    按历史来说,现在张郃还没有出仕,若能把他拉入旗下,岂不美哉。况且我身边有猛将管亥,自己的武艺也不差,拉拢收拾一个张郃应该不太困难。

    河间任丘离涿县并不远,不过两三日的路程。一路走来,我一路与田畴管宁学习围棋,悠悠闲闲的到了任丘。

    以前,我也曾学过围棋,可惜我的水平不高。虽然结合一些现代围棋理论,下败庸手并不难,但如果和高手相遇,一定会死的很难看。这次,能系统的学学围棋理论,加上纵横19道的棋盘在东汉使用的并不多,我想,虽然我不能期望无敌,但成为一个高手,应该问题不大。这也将是我今后与名士们打交道的工具。

    不日后,我们到了任丘。

    在客栈安歇下后,我与管亥四处打听张郃(这个字难打出,今后就用“合”字来代替)的下落。对于武人,管宁田畴兴趣不大,所以两位就在客栈研究起棋谱来。

    张合很好找,在河间名声很大,我们刚一提他的名姓,立即就有人愿意领我们前往。想来也应该是这样,要不然张合也不会一出仕就任军司马。唉,比历史上刘备出仕时的职位都高。这时代只要是识字的人都是世家子弟,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名气——至少比孤穷刘备有名气,如果他们再努力一些,想不出名都难。

    听到我来访,张合立即迎出了门外。看着他持礼甚恭,我心中感慨,这与当时我拜访于禁,所遭受的待遇大不相同了。

    张合一见面,就恭敬的问:“公可是当时率200轻卒,千里追击鲜卑贼寇的刘备刘玄德公?”

    我谦虚的回答:“本人正是那个刘备,不过传闻不可信,实在是太夸大了,我没有追击贼寇千里,不过追击了200里而已。”

    张合恭敬的说:“公胜而不骄,合叹服,不知玄德公亲来敝府,有何垂教与我。”

    我也恭敬的回答:“备去职之人,不敢擅自称公,你直接称我为玄德就行了。今日我登门,特向你讨教兵法而来。”

    张合也恭敬的回答:“公文师事与大儒卢植,武从师与大侠王越,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复起之日,指日可待。合不过是一个小卒,怎敢让公上门垂讯,望公能借此机会,教诲一下我。”

    “客气了”,我接着答道:“不如我们进屋再谈。”

    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时的与张合较量武艺,谈论兵法,张合此时才17岁(与张飞同年),但已显露出大将风范,冷静、沉稳。可惜,我现在无官无职,不能向他许诺什么。

    离别在即,我沉吟良久,缓缓的对他说:“张合啊(他现在年龄不够,还没有表字),我看你武艺非凡,当可出仕为国家效力,只是现在中官(宦官)当道,若出仕选择不当,白白糟踏了你一生所学。现在朝政混乱,我预测大乱不久就要来临,若是明年二三月份,你打算出仕,可速带家人来涿县与我相会,我定让你如愿。”

    张合眼睛立即亮了起来:“明年二三月,公何以如此肯定。”

    我立刻严肃的说:“此乃天机,你切切不可对外人泄漏,等明年时候一到,你就会知道,到时,还望你速速来我处,我在涿县翘首以盼。”

    张合点头说:“公且放心,待公复起时,合必来追随。”

    我心中欢喜,面上却强作镇定:“如此,你还需等待一年时间,在此期间岂能无衣无食,我为你留下一些金珠,够你一年花用。再者,若中原乱起,你迁移家人前往涿县,岂能没有护卫。这些金珠你可用来招募家丁,装备武器。若你在这期间还有事,可速来涿县找我。”

    张合施礼应诺,我们放过这个话题,接着谈论一些杂事。

    第二天,我们动身离开任丘,张合来送行,我顺便将他介绍给管宁田畴。听到东海大贤管宁的大名,张合大吃一惊,郑重的再次向管宁行礼,而管宁不过是漫不经心的随意回礼,紧着催我上路。

    我仔细的打量张合,他的目光中露出了坚定。我知道,此时已没必要说其他的话。

    拍拍他肩膀,我简短的说:“我等你”。

    第三章乱世降临第五节少年赵云

    更新时间:2006…8…616:17:00本章字数:2150

    出了任丘,我挥手带人向西走,直奔常山真定。常山,那有一员我梦寐以求的大将——赵云赵子龙。他可是我在三国时候,最爱的武将,常胜将军。浑身是胆,单骑救主,想想他的英姿都令我心醉。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有丰富的大局观和政治判断能力,这正是关张马黄四大将军所缺的。在军事方面他虽比诸葛亮之类差一筹,但却决无错漏和惨败。空营计这样的创举只有他能摆得出来,而罗贯中把这一计策移植到了诸葛亮身上,写下了名传千古的空城计。就是因为凡摆下此类计策,都需要泰山崩而目不瞬的超人胆识和骤然临之而不惊的非凡沉着。真是让人佩服。

    刘备一生不假重兵于赵云之手,但常留在身边,我想目的有三:其一,赵云太优秀,总不能让他比过关张二弟;其二,以赵云的武力,放在身边,能保护自己、家人及群臣的安全;其三,他具有较为全面的政治、军事大局关,能用他的的远见卓识、大局思维使自己得到颇有价值的进言。

    现在,我武有管亥护架,自己武艺也不差,文有生性淡薄的管宁作冷静之言,天生善于组织策划的田畴准备后勤。如果这样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一旦到了我的手中,我准备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自由发挥作用。所以,在出发之前,我就早有预谋的随身携带了一杆烂银枪,准备送与他做见面礼。

    只不过,我有点担心,按历史记载,赵云现在不足15岁,汉代15岁以下称为童子,15岁以上、20岁以下称为少年,20岁后举行加冠礼,才能成为青年。一个童子恐怕学艺未完,这样一个赵云,会不会是历史上的赵云呢?

    带着这样的担心,我们慢慢的接近了常山。

    常山城外,一群半大不大的小孩与几个大汉正在戏耍,为首的两个大汉稚气未脱但长的格外雄壮,豹头环眼,身骑骏马,手持长棍,正在围殴两三个骑驽马的一孩,不一会,大多数小孩四处逃散,只剩下一个童子还在奋力坚持。

    我勒马停缰,驻足观看。只见两个大汉一左一右围加上来,那小孩右手一使劲,木棍大部滑向左侧,成为左手长枪,木棍探出,嘡的一声,挡格住了左手大汉的攻击,左手再一使劲,木棍大部又滑向右侧,成了右手长枪,挡住了右手大汉的攻击。

    好,我心中暗赞。在马上交手,由于马头高大,所以长兵器运转不便,多数人都采用高举双手,越过马头挥舞兵器,以便组织进攻。这种高举双手的打法,严重地暴露了胸腹要害,所以多数骑士都是利用马冲刺后,双方逐渐远离的空当来调整攻势,然后拨马再战,这就是回合制交手。

    这样的打法,一旦马上将士被围,由于挥舞兵器不再有转圜的余地,最终导致胸腹要害极易受创。而有了这种快速转换左右手攻击的方式,马上骑士不再怕被围,反而在马上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左右开弓,大杀特杀敌军。

    对方的战斗还在继续:一名大汉嚷道:“赵云,你打不过我们,快投降。”

    赵云,这名童子竟是赵云,有这种左右开弓的打法,一旦他运用成熟,难怪83万大军都挡不住他,也难怪他会一手持剑,一手持枪,纵横无敌,原来他是个会熟练运用双手的人。

    赵云奋力抵挡,回答说:“现在打不过,当我再长长还打不过吗?几个大汉对付我一个,不羞不羞。”

    我回首看着管亥,说: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