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免费阅读!

燃烧的海洋第7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没有出售过电磁对抗装备,没有可供参考的外贸定价,也就只能按照传统惯例,在美军采购费用的基础上加价百分之八十出售。

    客观的讲,这个加价率已经很低了。

    要知道,在出售弹药时,加价率高达百分之一百五十。

    即便如此,这笔军火合同也让**背上了极为沉重的负担。

    同样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采购的第一批六十套用于f…22与f…22j的电磁对抗系统的单价为一点二亿美元。因为**没有电磁对抗系统的使用经验,还得从美军与制造商聘请技术专家做售后支持,所以**最终为这六十套电磁对抗系统支付了一百二十亿美元,相当于两亿美元一套。

    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战争期间,**没有获得电磁对抗系统的生产专利,随后分多次采购了三百多套用于战斗机的电磁对抗系统。虽然后几次采购支付的技术支持费用降低了不少,但是**也为此支付了四百多亿美元。

    光了电磁对抗系统,没有先进战斗机显然不大现实。

    因为三菱集团的f…22j生产线一直没能达到量产规模,所以在战争期间,**还从**采购了两百多架现役的f…22战斗机,而且均按照之前协议,以市场价格支付硬通货,仅此就耗费了上千亿美元。

    算上在采购弹药、以及随后采购水面舰艇上的花费,**仅在装备上的开支就超过了两七千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

    说得直观一点,这场战争,烧掉了**外汇储备的七成,而且主要是美元储备。

    虽然以二零一九年的币值,二万七千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二零一零年的五千亿,而**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开支就超过了五万亿美元,相对而言还不算太多,但是必须承认,正是这场战争彻底粉碎了美日同盟的经济纽带。

    导致这一切的,正是**的贪婪。

    从经济层面上看,赔光了全部美元资产之后,**不但需要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还必须提高日元在国际金融与贸易中的地位,也就必须采取相对**的经济政策,与**划清界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二零一九年五月下旬,除了极有远见卓识的领袖之外,没人意识到,东海的战争风云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当时甚至没人相信东海冲突会演变成一场大规模海空战。

    这些人中,就包括小林光一。

    因为相信**会见好就收,**将获得一个体面的下台机会,所以在喜田多一郎紧急访问**的时候,小林光一几乎全盘接受了****提出的条件,在采购弹药与装备的时候做出了重大让步。

    别说小林光一,连钱德勒与麦克米伦也没想到,东海冲突会演变成一场高消耗战争。

    如果知道这场战争会烧光**的外汇储备、特别是维系美日经贸关系的美元储备,**肯定会在军火贸易上做出让步,以更加便宜的价格向**出售军火,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损失一个至关重要的盟友。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

    主宰**政治的不是政客、也不是军人,而是利益集团。在军火、金融等利益集团尝到了战争的甜头之后,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事实上,这场战争让**走向衰落的同时,却也为**经济注入了活力。

    别的不说,从两万多亿军火贸易中获取的数千亿利润,让****渡过了财政难关,为随后推出经济刺激政策打下了基础。因为库存军火甩卖一空,所以**的军火业与制造业获得了大笔订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拉动了国内消费,增加了税收,使得**经济更上一层楼。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场战争,特别是对**的经济掠夺,让**彻底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当然,在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喜田多一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一天之后,在****支付了第一批军火的首款之后,六十架美军的…17运输机把用于f…22战斗机的六十套电磁对抗设备、一千枚具备电磁对抗能力的…120e与五百枚…9y空对空导弹、以及两百多名美军技术军官与三百多名军火商的技术专家送到了嘉手纳空军基地。

    在**支付了巨额款项之后,这些技术专家将在一周内改造六十架f…22战斗机。

    这个时候,****犯了一个错误。

    如果分别对每架战斗机进行改造,大概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只是第一个中队能在五天之后交付,为了加快整体改造速度,****决定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结果第一个中队要到七天后才能上天。

    也就是说,在此期间,**没有可用的先进战斗机。

    f…22上不了天,能够升空作战的只有不具备任何电磁对抗能力,而且在j…20面前毫无技术优势的f…15j。

    拿f…15j对抗j…20,与拿j…11b对抗f…22没什么区别。

    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的地方:太阳黑子活动突然增强,世界各国的短波广播电台均受到影响。

    燃烧的海洋第四十一章疯狂准备(卷二疯狂的前奏)

    追书网

    l;nlign=rigg;l;/ng;h!~!

    ..

    第二十七章 山穷水尽

    美军反潜巡逻机确实犯了错误,错过了一举击沉“鲨鱼”号的最佳机会。

    接到“北卡罗来纳”号用通信浮标发出的求援信号后,三架p-3c正在特洛伊海底山峰东面大约七十五海里处,投下第三批声纳浮标。虽然p-3c隶属于海军航空兵的战略反潜部队,由非洲战区司令部直接指挥,并不听从“罗斯福”号战斗群差遣,但是美军拥有非常完善的指挥系统,非洲战区司令部迅速介入,让三架p-3c放弃搜寻,前往“北卡罗来纳”号所在海域。

    二十五分钟之后,三架p-3c到达特洛伊海底山峰附近海域。

    此时,美军并不知道“北卡罗来纳”号已经与“鲨鱼”号jiā火,而且被自己发è的两条重型鱼雷击沉。

    因为没有联系上“北卡罗来纳”号,所以p-3c到达后,首先得搞清楚海面下的情况。

    投下第一批被动声纳浮标后,p-3c没有发现可疑目标。

    “北卡罗来纳”号去哪了?

    仅仅二十五分钟,“北卡罗来纳”号最多能够航行十四海里,而且以三十四节的速度航行时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噪声。

    海面下,没有异常声响。

    足以证明,“北卡罗来纳”号就在附近,而且求援电报中提到的“身份不明”潜艇也在附近。两艘潜艇都以很低的速度航行,甚至静止悬浮在海里,发出的噪声在被动声纳浮标的探测范围之外。

    按照美军的反潜战术,此时反潜巡逻机将使用主动声纳浮标,帮助“北卡罗来纳”号把敌艇赶出来。

    p-3c严格遵守了这个战术。

    一架p-3c爬升到一千五百米的高度上、充当反潜编队的长机,一架p-3c在一百五十米高度上投下了主动声纳浮标,另外一架p-3c则在编队后方待命,准备用航空反潜鱼雷发起攻击。

    没费多少功夫,主动声纳浮标就发现了一个正在向北航行的可疑目标。

    因为主动声纳浮标的ing能远远比不上潜艇的攻击声纳,无法对潜艇进行身份甄别,所以在发起攻击前,长机遥控主动声纳浮标,向那艘可疑潜艇发送了一组包含了身份识别代码的高频声bo。

    如果那艘潜艇是“北卡罗来纳”号,就会用高频声纳发出应答信号。

    可惜的是,“鲨鱼”号没有美军的身份识别装置,没有发现高频声bo中的识别信号,更不可能做出应答。

    到这个时候,反潜巡逻机就应该发起攻击。

    问题是,声bo不是电磁bo,以声bo做为信息载体的潜用敌我识别系统肯定无法与战斗机上的敌我识别系统相提并论,不但承载的信息更少、传递距离更近、更容易受到干扰,也经常出故障。

    要是“北卡罗来纳”号上的高频声纳出了故障,或者没有识别出主动声纳浮标发出的询问信号,自然无法做出应答。

    怎么办?

    在此期间,美军潜艇司令部也在用超长bo电台向“北卡罗来纳”号发送信息,希望能够联系上这艘潜艇。

    努力没有任何收获,“北卡罗来纳”号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再三顾虑后,美军非洲战区司令部向反潜巡逻机下达了命令,投掷鱼雷,攻击那艘正在向北航行的潜艇。

    只是在这道命令中,美军后方指挥官要求反潜巡逻机在完全确认了目标身份之后,才能将其击沉。

    这算什么要求?

    难道还有不把潜艇击沉的办法吗?

    落实到行动上,反潜巡逻机只能尽量拉开鱼雷的投放距离,并且只投放一条鱼雷。

    如果到目标上空投放鱼雷,而且投下多条鱼雷,不管是不是“北卡罗来纳”号,都将被鱼雷击沉。

    在距离足够大的情况下,“北卡罗来纳”号肯定能避开鱼雷。

    如果那艘潜艇确实是“北卡罗来纳”号,受到鱼雷攻击后就会主动上浮,或者投放通信浮标。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鱼雷入水后不久,那艘潜艇就急加速,同时紧急上浮。

    那艘潜艇真的是“北卡罗来纳”号?

    三架p-3c没有再次投下鱼雷,而是在巡逻区域上空盘旋,等待“北卡罗来纳”号投放通信浮标。

    它们等到的,不是“北卡罗来纳”号发出的信息,而是陡然改变的势态。

    “鲨鱼”号上浮到一百五十米深度后,修正了航行姿态,以三十五节的速度向北航行了大约一海里,等到追踪而来的46到达相同深度后,再一头钻进深海,以最快的速度穿过了二百五十米到三百五十米之间的温度跃层。

    虽然46跟着紧急下潜,但是在经过温度跃层时,丢失了目标。

    到达四百米深度后,鱼雷重新启动了搜索程序,沿着螺旋形航线搜寻攻击目标。等到鱼雷再次发现仍然在向北航行的是“鲨鱼”号时,距离已经拉开到两海里以上,而鱼雷剩下的航程只有不到三海里了。

    在相对速度为二十节的情况下,鱼雷不可能在三海里之内追上两海里外,航速高达三十五节的潜艇。

    航线末端,46上的自毁装置启动,引爆了战雷头。

    爆炸声,干扰了“鲨鱼”号的被动声纳,也干扰了反潜巡逻机投下的声纳浮标。

    因为“鲨鱼”号采取了必要的规避战术,即便换成“北卡罗来纳”号,也会采用同样的战术,所以直到这个时候,反潜巡逻机上的美军官兵仍然无法肯定,开始攻击的是不是“北卡罗来纳”号。

    只有等到潜艇浮上水面,或者投放声纳浮标,才能确定其身份。

    等了大约两分钟,鱼雷爆炸产生的干扰信号消失,主动声纳浮标再次探测到仍然以三十五节速度向北航行的可疑潜艇,而海面上没有出现通信浮标、无线电台也没有收到“北卡罗来纳”号发出的信号,反潜巡逻机上的美军官兵才开始怀疑,那艘潜艇不是“北卡罗来纳”号。

    问题是,谁也无法肯定这个猜测。

    反潜巡逻机上的美军官兵根本不了解海面下的情况,说不定“身份不明”潜艇已经离开这片海域,正在向北航行,“北卡罗来纳”号尾随其后,援兵到达后,开始加速追赶。为了追上“身份不明”潜艇,“北卡罗来纳”号没有浮上水面。

    至于为什么没有投放通信浮标,也许有别的原因。

    要是不iǎ心击中了“北卡罗来纳”号,哪怕只是击伤,反潜巡逻机上的官兵也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没人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为了保险起见,长机机长命令之前负责搜索的那架p-3c加速飞往特洛伊海底山峰北面海域,负责攻击的p-3c继续追踪可疑潜艇,随即把相关情况通报给非洲战区司令部,征询下一步指示。

    此时,美军非洲战区司令部也在全力分析战场势态。

    “北卡罗来纳”号保持沉默,给美军指挥官的战术决策造成了非常巨大的麻烦。

    在p-3c长机发出征询的时候,美军正在全力分析搜集到的战场信息。

    这时候,一条之前被p-3c忽略掉的噪声信息引起了美军指挥官注意。在p-3c到达特洛伊海底山峰附近海域之前,之前投下的被动声纳浮标截获了一个噪声信号。因为信号强度过弱,所以被计算机自动过滤掉了。利用司令部的大型计算机,剔除了背景杂音之后,美军分析员立即听了出来,那不是海洋噪声,而是爆炸声,而且是两次爆炸声。根据噪声衰减程度,能够计算出爆炸发生的大概位置。

    就在特洛伊海底山峰南面,离那艘可疑潜艇出现的地点不远!

    这下,势态完全明朗了。

    如果之前在爆炸中沉没的是“身份不明”潜艇,可疑潜艇就是“北卡罗来纳”号,也就没有理由在反潜巡逻机到达之后,继续呆在海下,更没有理由在遭到鱼雷攻击之后,不浮上海面。

    因为“北卡罗来纳”号在求援电报中明确提到,遭遇了一艘敌艇,而不是两艘,所以正在逃逸的肯定是“身份不明”潜艇。

    得出这个结论,美军指挥官立即向反潜巡逻机下达命令:击沉可疑潜艇。

    这份命令的含义非常明确,是“击沉”,而不是迫使其浮上海面。

    为了保险起见,长机机长再次发出询问,让非洲战区司令部确认下达的命令。

    此时,“鲨鱼”号离特洛伊海底山峰南坡还有大约一海里。

    情况并不理想,因为一架p-3c已经追了上来,而且这架p-3c上还有三条46反潜鱼雷。

    按照攻击程序,p-3c首先投下主动声纳浮标。

    再次锁定目标后,p-3c在一百五十米的高度上,依次投下了三条46反潜鱼雷。

    鱼雷的入水声非常清楚,“鲨鱼”号离前方的特洛伊海底山峰还有一千多米。

    虽然对航速高达三十五节的潜艇来说,只需要不到两分钟就能到达特洛伊山峰,然后依靠山体对声纳回bo产生的干扰、以及复杂的海底地形避开鱼雷,但是在潜艇头上投下的鱼雷能用更短的时间追上潜艇。

    “鲨鱼”号内,周渝生已是江郎才尽。

    他尽了最大努力、美军反潜巡逻机犯下的错误、美军指挥官迟疑不决,给了“鲨鱼”号很多时间,最终还是没能逃出鱼雷的攻击范围。

    就这么认命了吗?

    周渝生想不出能够逃脱的办法,沉默就是他的选择。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四十二章 开战时机

    追书网

    虽然到二十五日傍晚,太阳黑子活动才增强,比钱仲泰预测的时间晚了几个小时,但是在误差范围之内,证明钱仲泰的数学模型没有错。(**:**手打)

    最初十几个小时,太阳黑子活动产生的影响还不太明显。

    一是舰队所在时区正好在夜间,二是军用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强得多,不那么容易受到影响。

    到二十六日上午,太阳黑子活动的影响显现了出来。

    首先受到影响的,不是舰队内部用的短波通信电台,而是中长波通信电台,以及卫星数据链与卫星导航系统。到了下午,战舰上的远程对空与对海搜索雷达也受到影响,探测距离大幅度缩短。

    原因很简单,太阳黑子活动首先对大气层顶部的电离层产生影响。

    受到影响的通信设备与探测设备均需要借助电离层进行反射,而舰队内各艘战舰的距离相对较近,短波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不需要经电离层反射就能传输到其他战舰上,也就没有受到干扰。

    只是随着太阳的黑子活动增强,导致电离层失去屏蔽能力,短波通信设备必然失效。

    二十七日,太阳的黑子活动继续增强,已经影响到了舰队的作战行动,比如远程对空警戒雷达的探测距离由四百公里骤减到了不足一百五十公里,根本无法及时发现从高空逼近的敌机。

    到二十八日下午,情况有所改善。

    当天傍晚,最后一批响应号召的侨民搭上了****租用的民航飞机,从东京羽田国际机场启程回国。

    此时,因为太阳黑子活动影响,很多航空公司都取消了航班。

    为了确保运载侨民的航班准确返航,**空军不但出动了数架预警机,为航班提供空中引导,还派出战斗机,在航班越过东海中线之后,为航班领航。因为只是民事行动,所以**空军此举没有引来麻烦。

    可以说,这是开战的最好时机。

    上午的时候,杨禹方就向腾耀辉提出建议,利用最后一批航班飞往**的机会,派遣战斗机跟随前进,袭击在四国岛南部海域活动的第三护卫群,同时派遣战斗机攻击在冲绳岛附近徘徊的第一护卫群与第二护卫群。

    按照杨禹方的判断,突然袭击足以歼灭第三护卫群,重创另外两个护卫群。

    只是,腾耀辉没有批准这略微有点疯狂的作战计划,而且就算他批准了,黄峙博与傅秀波也不会同意。

    说得简单点,在政治上,这套战术根本不具备可行性。

    如果**利用撤侨行动发起战争,主动袭击在**领海活动的第三护卫群,等于向**开战,不但没有撤离的数十万侨民的安全与利益得不到保证,还会受到国际社会指责,使**在外交上限于被动。

    为了一支舰队输掉整个外交,显然没有任何价值。

    当然,杨禹方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他是以腾耀辉的参谋身份参战,有责任向司令官提出作战建议。

    至于采纳还是不采纳,那是司令官的事。

    当天晚上,牧浩洋也以参谋身份向腾耀辉提出了建议,即把开战时间锁定在五月三十日夜间八点三十分到五月三十一日凌晨四点三十分之间。

    “根据钱仲泰教授的理论,太阳黑子在第一轮小规模爆发之后,会有两天左右的平缓时期,在此期间黑子活动降低。如果在平常年份,黑子活动将就此结束,但是按照太阳黑子活动的规律,今年是近一百年来,太阳黑子活动最活跃的年份,所以在短暂平缓之后,会有一次大规模爆发。”

    “多大的规模?”腾耀辉知道钱仲泰在搞什么研究。

    “从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的太阳黑子活动强度来看,下一次爆发,足以对所有军用通信频道产生干扰。”

    “也就是说,达到全频段干扰的程度?”

    牧浩洋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立即达到这个水准,但是在某个时间点上,肯定会达到峰值,然后干扰强度会有所降低,但是能在全频段干扰范围内维持一段时间。”

    “上校,我不是搞技术的,所以搞不懂这些问题,也不想搞明白。”腾耀辉笑了笑,说道,“我只想知道两件事,一是在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全频段干扰的强度,二是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腾司令,我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是吗?”

    “如果钱教授的理论没有错,那么在我所给出的时间段就能达到全频段干扰强度。”

    “第二个问题呢?”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钱教授的数学模型还没有进行完整的演算,所以我只能估计大概时间,无法给出明确答案。”

    “大概时间是多久?”

    “八小时到二十四小时。”

    腾耀辉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上校,你这个答案太笼统了,你得知道,不管是海上作战、还是空中作战,我们不可能在八个小时之内取胜,也不可能在二十四小时内保持最高的作战强度,所以我需要一个更加准确的答案。”

    “我已经尽可能的给出最准确的答案了,而且押上了我的前程。”

    “是吗?”腾耀辉笑了笑,仍然对牧浩洋的回答不够满意。

    “不管怎么说,太阳黑子爆发是一个不受控因素,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计算出大概数值。”

    “那么,你就得想办法搞清楚一些。”

    “这……”

    “如果需要,你可以去问钱仲泰,或者其他科研人员。”

    牧浩洋叹了口气,点头答应了下来。

    “上校,我不是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你已经尽了全力,而且像你说的,你把自己的前程都押了上去。”腾耀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只是你得明白,胜败决定的不是你的个人前程,而是数十艘舰艇、数百架战机、上万名官兵的命运,甚至是整支海军、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很欣赏你的努力态度,但是我希望今后不要再搀杂个人感情与个人利益,毕竟在战场上,包括我在内,每个人都很渺小。”

    “我明白,我会注意。”

    “明白什么?”腾耀辉笑了笑。

    “尽量客观公正,而不要加入主观臆断。”

    “说得没错,作为参谋,必须尽量客观公正的向指挥官提供参考意见。哪一天,等你成了指挥官,再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吧。”腾耀辉看了眼腕表,说道,“好了,我会参考你提供的意见,不管你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们都会在三十一日天亮前打响第一枪。钱教授的研究成果给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上,更不能因此而改变整个作战计划。取胜的第一要素使用战争手段的人,而不是战争手段。不过,你仍然得尽快给我一个更加确切的答案。”

    “行,我马上去联系钱教授。”

    等牧浩洋出去,腾耀辉返回指挥舰桥,给舰队下达了转向命令。

    之前,东海舰队一直在靠近**领海的海域活动,没有急着赶往作战区域。虽然以舰队的最大航速,十多个小时就能赶到,但是腾耀辉不想错过让舰载反舰导弹发威的机会,更不想错过亲手消灭**舰队的机会,所以得尽快让舰队转向,开赴作战海域,然后等待**舰队送上门来。

    此时,东海舰队的行踪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天上,不但有**的e…767预警机,还有美军的e…3预警机。此外,在大气层外面还有数颗**与**的侦察卫星。

    虽然太阳黑子活动产生了影响,比如预警机对水面舰艇的探测距离缩短三分之一,侦察卫星的通信数据链受到影响,下行数据的速率降低到正常情况下的十分之一,而且信号质量大受影响,导致数字照片的解析度大大降低,分辨率仅有正常时的十分之一,但是对于探测一支大型舰队来说,这些影响并不明显,至少**与**的军事机构能在第一时间得知东海舰队已经转向东北。

    显然,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已经撤走了最后一批自愿撤离的侨民,表明****随时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

    东海舰队向钓鱼岛方向开进,正是**发动战争的征兆。

    在东海舰队转向后不到半个小时,小林光一来到防卫省,参加由喜田多一郎主持的作战会议。

    除了少数文官,参会着多半是自卫队的将领,而且以海空将领为主。

    与**相比,**在战争方面的准备、特别是作战计划上,显得非常滞后。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自卫队内部连是否与**交战的问题都没取得一致,更别说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作战方案了。

    这也可以理解,**防卫省早就制订了与**交战的预案。

    只要把最主要的问题确定下来,防卫省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拿出一份作战草案,在随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完善细节。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打不打,以及打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多大的规模。

    这不是军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得由内阁的文职官员、特别是首相、防卫省大臣与外务省大臣等重要内阁成员决定。

    因为长谷川静弘已经辞职,所以小林光一暂领了外事工作。

    小林光一亲自前往防卫省,就是要解决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燃烧的海洋第四十二章开战时机(卷二疯狂的前奏)

    追书网

    l;nlign=rigg;l;/ng;h!~!

    ..

    第二十八章 九死一生

    谁都不想死,军人拥有比常人更加强烈的求生yu望。

    因为“鲨鱼”号高速航行时产生的噪声非常明显,所以三条46全都以被动声自导方式寻的。

    潜艇上,只能听到鱼雷推进器发出的高频啸叫声。

    安装在潜艇围壳后面与艇体尾部下面的鱼雷告警声纳的测距能力非常有限,仅能从鱼雷噪声的衰减速度,大致测算鱼雷与潜艇的距离。计算鱼雷撞击的时候,卢承丰只能给出一个大致时间。

    虽然计算得并不jing确,但是谁都知道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见到艇长沉默不语,其他官兵脸上浮现出绝望的神è,牧浩洋咬了咬牙,说道:“难道不能想想办法吗?”

    周渝生看了牧浩洋一样,似乎在问他:你能想出好办法?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