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免费阅读!

燃烧的海洋第22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以牧浩洋赶紧说道:“老曹,这事今后再说。上了战场,什么狗屁事情都得抛到脑后。”

    “行,你安心作战,我帮你跑关系,争取拿最高份额。”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感谢曹安国。

    “时间不早了,吃了饭就去睡觉。明天五点三十分,运输机准时起飞,第一中队的官兵都在那边。”曹安国已经吃过晚饭,起身说道,“营房里有电话,给家人报个平安。你们知道保密规定,别说漏嘴了。”

    等曹安国离开,牧浩洋与庞跃龙才敞开肚皮吃了起来。

    此时,元首府里的晚宴也开始了。

    摆了三桌,菜品并不丰富,以清淡口味为主,样式非常独特,一看就知道是高级厨师jing心烹制的。大概为了照顾军人,傅秀bo让秘书准备了两箱茅台,只是没有哪个将军敢在元首面前敞开肚皮喝。

    因为接杨欣洁的电话,随后给黎平寇打电话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傅秀bo没有急着摆出设宴招待总参高级将领的目的,而是让大家先吃饭,把肚皮填饱了再说正事。别看这些将军都是胆大包天的主,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拘束,直到傅秀bo与陆风烈放下架子,他们才正式开动起来。

    见到一桌菜不够吃,傅秀bo的秘书立即让厨师nong了几个iǎ炒。

    “各位,酒足饭饱,我们说点正事。”等秘书把添的菜送过来,傅秀bo才说道,“现在的局势,你们都很清楚,美韩联军已经越过停火线,占领了开城,说不定几天之后就将攻到平壤城外。虽然我们还在为和平努力,争取通过谈判终止战争,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美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美国推bo助澜,就不会有这场战争,所以我们不能对和平抱太大的希望。”

    虽然将军们还没吃饱,但是没人再动筷子。

    “既然无法在谈判桌上获得和平,就只能在战场上打来和平!”傅秀bo敲了敲桌子,嗓n也提高了一些。“我们热爱和平,希望与所有国家和平共处,可是有一些国家想把我们拖入战争。去年,我去内ng考察,一位牧民大爷说过,客人来了用马nǎi酒招待,狼来了就用棍bāng招呼。现在狼来了,我们的棍bāng在哪,我们的棍bāng还结实吗?做出参战决定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有二十五年、足足一代人的时间没有经历过战火。打赢这场战争更不容易,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

    将军的神è都有点难看,元首这话说得也太没志气了。

    傅秀bo似乎没有说够。“那么,我们该害怕吗?我说,我们该害怕。只有害怕,才能让我们高度重视敌人、才能让我们全力以赴、才能让我们无所顾虑。可是,我们会因为害怕而退让吗?不,绝不!敌人就在家n外,身后就是万里河山,就是我们的亲人与同胞。我们必须拿起钢枪,必须ing身而出,必须全力以赴。六十年前,我们的先烈能够做到,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打,一定要打!”陆风烈忍不住了,“打出我们的军威、打出我们的国威,打下半个世纪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是怎么打?”傅秀bo话锋一转,语气温和了许多,“我不是军人,对战争没有发言权,所以需要一位军事统帅,一位能够率领我军打赢这场战争的司令官。老陆是最理想的人选,但是我们面对的不是传统战争,而是一场现代化战争。要想击败强敌,必须充分利用我军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军的特长,以非传统方式打这场战争,所以我认为,应该选择一名年轻一点、开放一点、进步一点的将军。”

    傅秀bo说到这,陆风烈把目光转向了黄峙博,说道:“峙博,你刚从南京回来,说说你的看法。”

    “我?”黄峙博愣了一下,没想到陆风烈首先让他发言。

    按理说,黄峙博不在总参编制内,没资格参加元首为总参将领举办的晚宴。陆风烈把他叫来,就是让他跟元首un个脸熟。

    “有什么就说什么,别藏着掖着。”

    “老陆说得没错,我们得群策群力。”傅秀bo笑了笑,说道,“黄将军,你刚回来,没有接触太多信息,受的影响也比较少,不容易形成主观认识,所以你的见解更能从客观上说明问题。”

    黄峙博长出口气,说道:“就像元首说的,这场仗不好打,但不是不能打。”

    “那么,该怎么打?”傅秀bo主动问了一句。

    “首先得订下一个可以实现的战争目标,即打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不打了。”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以我个人的看法,取得全面胜利的难度非常大,能把美韩联军赶回去就很不错了。虽然我们有能力取得更大的战果,甚至有可能攻占整个朝鲜半岛,但是占领韩国没有法理依据,在国际上也不会得到承认。”

    “这么说,你认为恢复到战前势态就可以收兵了?”

    “只要打痛美军,美国愿意谈判,我们就要抓住机会。军事手段无法达到目的,和平谈判是唯一选择。”

    傅秀bo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让黄峙博继续说下去。

    “具体作上,首先得表明我们的立场,阻止战局继续恶化。如果有可能,我们得尽量守住平壤,把战场控制在北纬三十九度线以南,让我军能在朝鲜北部地区获得足够大的转圜空间。”

    “如果守不住呢?”陆风烈问了一句。

    “我们将非常被动,至少在战争初期,很难掌握主动权。如果人民军被击溃,我们还得独自应战。”

    “不要对人民军抱太大的希望,我们出兵后,人民军能稳住后勤保障线就不错了。”

    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真要如此,我建议首先投入空军与海军,先在空中战场上遏制美韩联军的攻势。如果能够夺取部分制空权,必然会加大美军的担忧,让美韩联军在地面进攻中更加iǎ心谨慎。有必要的话,还得在海上采取行动,阻止美韩联军利用制海权,加大敌人的后勤保障负担。”

    “这会扩大战争范围,我们的选择并不多。”陆风烈看了傅秀bo一眼,说道,“从外jiā与政治上讲,我们不应该主动扩大战争范围。”

    傅秀bo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等美韩联军先出牌。”

    “也只能这样,至少到时候有理可讲。”

    傅秀bo笑了笑,对黄峙博说道:“黄将军,你的建议非常有道理,那么你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这次,黄峙博没有犹豫,立即起身立正。“保证完成任务。”

    “我不需要你的保证,只要你尽力而为。”傅秀bo压了压手,让黄峙博坐下,“从现在开始,我是你的后方大总管,老陆是你的后勤总司令兼首席参谋。老陆,我这么说,没什么问题吧?”

    陆风烈笑了笑,知道元首在开玩笑。

    “黄将军,我现在任命你为援朝总司令,全权指挥援朝作战行动。”傅秀bo早已拿定主意,“我们会全力支持你。去沈阳之前,把前线司令部的人员确定下来,有别的需要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商量着解决。”

    傅秀bo表态了,其他人自然无话可说。

    压力全都集中到黄峙博身上,打不打得赢,就得看他的表现了。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三十一章 出兵的价格

    黄峙博被傅秀bo任命为援朝总司令,了解他的人都不觉得奇怪。

    在别人眼中,黄峙博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lun的职业军人。当年在总参干得好好的,深得陆风烈赏识,却闹着要去地方军区。到了南京军区,黄峙博不顾军区司令、军区陆军司令等上级反对,以军区参谋长身份大搞改革,还喊出“登上宝岛、收复国土”的口号。在两岸和解的大背景下,他的论调显得格外另类。如果不是陆风烈一直罩着他,恐怕早被派到某个偏远地区的警备司令部去了。

    黄峙博敢叫嚣,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去年全军大考核,在实兵演习阶段,黄峙博搞了一年的“合成部队”扮演蓝军,把“万岁军”、“千岁军”、“铁军”这些王牌部队打得落uā流水。最后还是陆风烈出来收拾残局,以蓝军多次违反演习规则为由,取消了部分战果,才保住那些王牌部队的面子。只是黄峙博大力推行的“合成作战战术”得到了广泛认同与接受,他也因此获得晋升。只是军区司令与军区陆军司令的位置上都有人,他只能继续担任军区参谋长。按照陆风烈的安排,再过几年让他回总参,主持陆军现代化改革工作。

    跟美军打一场非常规战争,就得用不遵守常规的将领。

    要说离经叛道,肯定没人比得上黄峙博。

    去沈阳的时候,黄峙博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警卫,一个是负责与总参谋部联系的参谋。

    很多人都认为,黄峙博会重用老部下,也就是南京军区的军官。

    可是到了沈阳,他只从南京军区借调了十几名军官,而且全是负责战役策划与战术部署的参谋军官。

    受到重用的,全是沈阳军区的人。

    这家伙,似乎没有一点派系观念。

    严格说来,很难把黄峙博划入某个派系,因为服役至今,他在五支部队与三个部队机关干过。

    真要说派系,恐怕哪都算不上。

    在他到达沈阳,着手组建援朝作战司令部的时候,黎平寇回到北京,搭上了前往联合国总部的专机。

    十二个iǎ时之后,他将在纽约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奥尼尔会晤。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错过了这个机会。

    七月二十四日,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随着美军第一陆战师的先头部队在夜间十点三十分左右机降到海州北面,攻占了新院水库附近的多处军事要道,美韩联军攻打海州的作战行动正式开始。

    凭借强大的空中力量与远程炮兵,美军陆战队的进攻行动非常顺利。

    按照阿伦的部署,先由第一陆战师的空中突击部队切断海州附近的jiā通,再由韩军陆战旅在海州东南海滩登陆。

    虽然海州的人民军多达数千人,但是在美韩联军的凌厉攻势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夜间的战斗并不ji烈,在美军陆战队站稳脚跟,大批重型运输直升机把作战物资与轻型火炮送往前线时,附近的一些人民军还不知道美军打了过来,甚至有一些人民军把美军当成前来增援的第一军团。

    一个晚上,足够美军施展了。

    天è亮起来的时候,海州湾的海面上出现了成百上千的登陆艇与两栖战车,韩军陆战旅准时在六点三十分出发。

    因为jiā通补给线已被切断,守卫海州的人民军得不到增援,被迫退守城区与港区,把滩头阵地让给了敌人,所以韩军的登陆行动没有遇到多少麻烦。七点十五分,第一批韩军步兵搭乘直升机登上了海滩。半个iǎ时后,韩军的登陆艇与两栖战车冲上海滩,送来了攻打海州的重型装备。

    这个时候,黎平寇乘坐的专机刚刚飞到北太平洋上空。

    收到消息后,黎平寇立即让机长调头返航。

    美国根本没有谈判诚意,去纽约干什么?

    傅秀bo也没闲着,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记者面前,严厉指责美国在和平谈判上两面三刀的做法,警告美国不要忽视中国的声音,更不要妄图用战争获得额外利益,随后宣布成立援朝司令部。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在新闻媒体的预料之中。

    中国国防发布了援朝作战总司令与援朝部队的相关信息,同时公布了一则消息:援朝部队沿用“志愿军”称号。

    只是,这次的理由与六十多年前不一样。

    按照官方发布的公告,沿用“志愿军”称号,主要是六十多年前,朝鲜战争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不是和平条约,因此捍卫朝鲜是“志愿军”的义务,中国只是以朝鲜友好邻邦的身份,提供军事援助。

    这则公告,让紧张的战争气氛缓和了一些。

    因为“志愿军”在名义上为朝鲜作战,不是为中国作战,所以美国不用向中国宣战,而中国这么做也表示不会向美国宣战。

    不宣战,并不表示战争规模非常有限。

    在中国国防部随后公布的援朝部队名单中,最引人瞩目的不是隶属于沈阳军区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也不是已经完成改编、划归给空军的第十六空降军,而是中国空军的十个航空师与十个防空师。

    首先入朝的不是地面部队,而是空中部队!

    十个航空师中,有七个战术航空师,总计装备各型战斗机二百八十架,其余三个支援航空师装备了近六十架支援飞机。十个防空师中,有三个要地防空师,总计装备各类远程防空系统二十七套,其余七个战术防空师装备了六十多套防空系统。因为高è炮部队已经编入陆军集团军,所以没有算在空军防空部队里面。

    外界惊叹中国的大手笔时,驻朝鲜大使金诚焕正在处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既然是“志愿军”,那么武器装备这笔账就得算清楚。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更何况两个国家。

    按照傅秀bo的意思,金诚焕向朴俊哲明确提出,援朝部队的装备里面,使用十五年以上的无偿赠送给朝鲜,不满十五年的,朝鲜按剩余服役期限所占比例支付费用,如果采购全新装备,则按成本价付全款。

    问题是,朝鲜拿得出这么多钱吗?

    援朝的十个航空师中,至少有八十架j-11b战斗机,即便按照一千五百万美元、也就是大约一亿元人民币的成本价计算,也要八十亿,加上一百二十架j-10、四十架j-8b、四十架fbc-1c,总价值高达一百七十亿。朝鲜国库中,最多只有二十亿美元,算上金氏家族在华的四十亿资产,勉强可以买下二百八十架战斗机。至于近六十架支援飞机,以及九十多套防空系统,就没有着落了。

    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地面部队大举入朝,朝鲜根本“请不起”志愿军。

    没有钱,怎么办?

    傅秀bo替朴俊哲想到了解决办法:中国中央政fu出面担保,朝鲜拿国有资产抵押,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战争融资。

    “统帅阁下,这是唯一的办法。”金诚焕大使是朝鲜族人,只是他的服务对象是鸭绿江对岸的中国。“六十多年前,我们可以依靠苏联老大哥。现在,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确保志愿军尽快入朝参战,才有希望守住平壤,把美韩联军打回去。战争来得太突然,我们没有半点准备,预算中没有考虑战争开支。几十亿拿得出来,太多了我们也承受不了。我们的工人也要吃饭,按照成本价出售武器装备,已经是最低限度。开动生产线需要时间,大部分主战装备都有较长的生产周期。为了尽快补充人民军在轰炸中遭受的损失,我们无偿援助了很多武器装备。所以……”

    “可是,我们……”朴俊哲是外jiā家,非常清楚,现在的中国不可能像六十多年前那样无偿为朝鲜打仗。迟疑了一阵,他才说道:“大使阁下,你也要理解我们的难处。现在国内局势动dng,民心与军心都摇摆不定。我在这个时候签署这份协议,只会让人民觉得,中国并不是最值得信赖的盟友。”

    “统帅阁下,我们的军人为贵国流血牺牲,还不值得信赖吗?如果你觉得还有更加值得信赖的盟友,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们站出来为贵国说话,只有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持贵国的反侵略战争?”

    朴俊哲叹了口气,他遇到的也是一个外jiā家。

    “当我们一同面对侵略者,一同保护贵国的领土与主权,我相信,贵国的人民绝对能够理解,也绝对会把我国当成最值得信赖的盟友!”

    “能让我考虑一下吗?”

    金诚焕没有咄咄bi人,让朴俊哲想清楚。

    大使带来的协议上写得很清楚,朝鲜的国有资产包括矿山、水利、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开采权,边境贸易地区的土地使用权,主要国有基础设施的使用权,乃至朝鲜在战后的关税。

    签署这份协议,等于把朝鲜卖给了中国。

    不签署,又会怎么样?

    中国肯定会出兵,因为捍卫朝鲜只是名,真正的价值在于保卫中国东北地区,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只是要不了多久,朝鲜将迎来下一位统帅,而且在这份协议上签字,是新统帅的政治基础。

    朝鲜没有别的选择,朴俊哲也没有别的选择。

    他能做的,只是尽最大努力保护朝鲜的国家与民族利益。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三十二章 匹夫有责

    接到金诚焕的电话,傅秀bo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签署协议前,朴俊哲提出了一个要求:战后,朝鲜出让军事基地使用权,从中国获得重建资金,中国则为朝鲜提供等额贸易补偿。

    关键不在拿军事基地换重建资金,而是贸易补偿。

    这个要求,足以证明朴俊哲只懂外jiā,不懂经济。

    贸易补偿,貌似占了便宜,可是贸易本身就是互惠互利的。战后的朝鲜百废待兴,有的是商机,不用政fu引导,中国的民间资本也会涌入朝鲜。到时候,中央政fu最多让国有企业在资源进口、海外投资等方面,更加侧重朝鲜。

    在金诚焕与朴俊哲签署协议时,傅秀bo给黄峙博打了电话。

    因为人员没有完全到位,所以援朝作战司令部还没有正式运转。再也拖不得了,傅秀bo下达了命令:尽快让空军参战。

    黄峙博做了明确答复:十二个iǎ时之内,第一支空中力量就将入朝作战。

    安排好这件事,傅秀bo邀请的贵宾也到了。

    九名贵宾中,为首的正是三天前从台湾回来的盛世平,其他八人也是国内响当当的商界巨贾。

    傅秀bo把他们请来,正是为了解决当务之急:战争经费。

    名义上,朝鲜为这场战争买单。实际上,在打赢之前得由中国出钱。

    “你们过来之前,我刚刚收到消息,朝鲜最高统帅朴俊哲已经在抵押国有资产的协议上签了字。”傅秀bo笑了笑,转口说道,“按照这份协议,我们将为朝鲜提供担保,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战争融资。”

    盛世平等人都仔细听着,没人急着开口。

    “二十四iǎ时之内,几家国有银行将发放第一笔大约一千五百亿的战争贷款。”傅秀bo知道这些人都很jing明,言辞的尺度控制得非常好。“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测这场战争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结束,也就无法准确估算战争开支。如果在十万亿以下,问题还不是很大。要是超过这个数字,问题就很严重了。”

    “元首说得没错,确实非常严重。别说十万亿,超过五万亿,就会引发灾难。”盛世平率先开口,说道,“从时机来看,这场战争来得非常不合时宜。虽然在物资上,我们的问题还不大,战争能消耗大量过剩物资,让众多濒临倒闭的工厂获得订单,让更多的人获得工作岗位,但是巨额战争开支,会有很大一部分以工资、福利等方式流入市场,而市场上的货物总量却在减少,必然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短期内,影响还在政fu的控制范围之内。只是从长远来看,如果过剩资本流入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与生产领域,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就算打赢了战争,也没有多少意义。”

    盛世平这番话,说得非常客气了。

    任何人都知道,如果在短期内、比如几个月内,生活物价直线上升,必然会使大部分国民受到影响,甚至会让很多人吃不起饭。结果显而易见,在打赢战争之前,中国就会自lun阵脚。

    “元首的意思是,让我们把钱收回去?”第二个开口的是华强集团董事长任义军。

    在九位商界大亨中,任义军的资产最少,却最受尊重,因为他是唯一没有背景、完全靠个人能力发家的巨富。

    二十多年前,任义军创建华强集团前,只是一家国营企业的普通员工,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元。用积攒的五百块,任义军创立了中国第一家i营高科技企业。因为没有上市,所以无法准确计算华强集团的资产规模。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国内头号i营高科技企业,只要任义军让华强集团去纳斯达克上市,他的身家能在一夜之间超过三百亿美元,成为名义上的中国首富。

    “当然不是,要是这么做,那就是挖自己身上的rou,补别人身上的疮。”傅秀bo笑着说道,“我们的军人为朝鲜流血牺牲,已经很厚道了,没有理由让我们的企业家为朝鲜战争买单。”

    傅秀bo这么一说,九名巨商才松了口气。

    要他们把政fu发出来的钱攥在手里,等于让他们的资产在通货膨胀中贬值,为朝鲜战争买单。

    “我的想法是,有钱大家赚,绝不能让我们的企业家吃亏。”

    “怎么赚?”这次开口的是沪申集团董事长杜iǎ苒,她也是九名巨商中唯一的nving。

    比起任义军,杜iǎ苒明显缺乏认同。与她的ing别无关,而是与她的发家史有关。创办沪申集团前,杜iǎ苒是一家国营企业负责人,她的父亲是一名省部级高官。能够从银行获得数百亿贷款,在短短五年内把沪申集团打造成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经销商,杜iǎ苒的家庭背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争融资。”

    听到这句话,盛世平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元首的意思是,让我们向朝鲜提供战争经费?”

    傅秀bo点了点头,说道:“由中央政fu担保,拿朝鲜国有资产做抵押,你们提供采购武器装备的资金。战争结束后,你们获得朝鲜国有资产的开发、开采与使用权,到时候中央政fu为你们担保,从银行获得投资贷款。”

    盛世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确实是赚钱的买卖,只是得有一个前提。

    “元首,我不是怀疑什么,”第四个开口的是晋源集团董事长赵德亮,“如果输掉这场战争,我们的投资不都打了水漂吗?”

    赵德亮是个纯粹的商人,经营国内最大的i营资源开采企业。他的影响力非常大,因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山西商会会长,而山西商会掌握着六成以上的i营资源开采企业。利用这些年资源开采领域的飞速增长,山西商会一千多名成员的总资产超过两万亿,仅次于以有钱出名的温州商会。

    “我知道,这是你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必须解释清楚的问题。”傅秀bo笑了笑,说道,“在能不能打赢的问题上,我不想做太多解释,因为我们输不起,必须打赢,还要赢得漂亮。既然赵会长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不妨做个假设,如果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会有什么后果?”

    气氛一下严肃起来,因为傅秀bo的语气非常严肃。

    “对你们来说,也许影响不大。”傅秀bo朝赵德亮看了一眼,说道,“赵会长正在申请英国的永久居住证吧?如果我没记错,三年前,你的三个子nv已经拿到欧盟的蓝卡。他们在国外生活得还习惯吧?”

    赵德亮的面部肌rouou搐了几下,神è显得有点尴尬。

    “当然,国籍不能说明什么,只要你们认同自己的民族,就是炎黄子孙。在这里,盛总最有代表ing。”傅秀bo朝盛世平点了点头,说道,“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打输了,我们的民族将失去什么。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各位都很清楚。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强大了,我们才能抬起头做人。这不是朝鲜的战争、也不是军人的战争,而是我们所有人的战争、所有炎黄子孙的战争!名义上,我们在保护朝鲜,在用我们的军队、我们的资源、我们的一切帮助友好邻邦,可事实上何尝不是在保卫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无动于衷,任凭朝鲜自生自灭,各位肯定会骂我,说我是个懦弱的统帅。现在,我站了出来,做出了出兵决定,各位还在怀疑什么?”

    这番话,说得赵德亮无地自容。

    盛世平到没什么,他的美籍身份早就摆在那了。

    “我们要怀疑,但是不该怀疑胜利,而是应该怀疑我们能够从胜利中获得什么。国家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当我们所有人都为民族奋斗,中华民族复兴才指日可待。外国人经常说我们,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群虫。反击的最好方法不在嘴上,而是用行动告诉所有蔑视我们的人,一群中国人是一条强大无比的中国龙!”傅秀bo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不会要求你们做什么,也不会强迫你们做什么,因为你们的钱是辛苦赚来的,可以拿到太阳下晒晒。我要告诉各位的是明末顾炎武先生说的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元首,你言重了,我们肯到这里来,就是想为国家做点贡献。”盛世平恰到时机的出来圆场,“只是在具体作上……”

    “盛先生,你信得过我吗?”

    盛世平立即点了点头,要是信不过傅秀bo,他就不会来元首府了。

    “那么,请给我一点时间,最快一两天、最迟一个星期。”傅秀bo笑了笑,说道,“等黎副总理回来,我会让他给你们做详细介绍。爱国不是单方义务,我可以保证,一定给你们满意答复。”

    元首都做出保证了,还能说什么?

    至于是不是满意答复,还得等黎平寇回来后?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