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许老板领着王家兄弟就出去了。
“怎么?,你这不管做饭。”杨一洗了把脸,奇怪的问二丫头。
“也不怕爷。。。哎呀你看我这记性,先生,不怕先生你笑话,我们这店小,平时都是做些行脚商人的买卖,外头吃的贵,他们一般都在店里吃点我做的窝头咸菜什么的,也好省下点,当做多赚几个。先生您看起来就不是一般的主,我哪敢招呼您在我这吃啊,前面不远,月晓楼那能吃着好的。”
这二丫头先用块干净的抹布把椅子揩了揩,椅子边上的桌子上早泡好了一杯茶,看起来是杨一洗脸的时候二丫头弄的:“走了一天的路,先生你请坐下歇着。喝口茶,我一会就好。”杨一坐下,赶了一天的路,本确有些累了,可是见这姑娘先是麻利的把杨一洗过的水倒出窗外,又从腰间拿出把掸子,把床上的褥子掸了掸,杨一发现,原来看这丫头干活居然会感到一种美感。尤其是那双臀部,在她弯腰掸床铺的时候,一直在有节奏的扭动,她不象杨一家里的那三姐妹那样浑身透出一种风韵,也不同于沈家姐妹的雅致,另有一番健康跳动的韵味。
一会的工夫,这二丫头就收拾好了,回头才发现杨一在盯着自己看,脸不由的就红了。杨一自从和那三姐妹好了以后,原本压抑多年的就被情欲被放纵出来,眼前的二丫头别样的风采让他的心不由跳动了一下。
也许是被杨一看的不自在了,加上这庐州小城,地方不大,也少见杨一这样的高大俊朗的男子,二丫头本就看杨一顺眼,年轻的女孩子那个不怀春啊!!,何况还是个难得一见的俊俏人物。慌乱之余,二丫头的脸更红了,表情在杨一的注视下也多了几分羞涩,正打算先出去,一个不留神,被自己带来准备拖地板的拖把绊了一下,整个人顿时倒向杨一的怀抱。杨一赶紧把二丫头抱住,虽然二丫头还穿着厚厚的棉袄,但杨一的手心还是感觉到一种柔软。不小,一把应该还握不住,而且还没带胸罩的手上不由的用了点力。他也不想想,现在这个年代,中国哪来的这玩意。
二丫头也许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异性,杨一手心传来的力度仿佛是一团热火,烫的她浑身发软,眼神幽怨的看着杨一,眼睛里仿佛要滴出水来。杨一终于感觉到了不妥,这年头,女孩子家的,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自己这样太过分了,赶紧把二丫头扶好,手也缩了回来。
杨一的手缩回去的时候,二丫头从内心里感到一种失落,虽然心脏还在剧烈的跳动,但她感到自己内心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自己并不希望眼前这个男子那双似乎有魔力的手离开自己的胸膛,两人在这一刻都好象被下了定身的咒语,空气也在这瞬间凝固了。
半晌,两人就这么站着不说话,杨一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二丫头是发现自己的脑子还是一片混乱,而且为自己刚才涌起的念头感到一种羞耻。
“二丫头,收拾好没有?让杨先生下来吃饭去吧。”许老板在楼下叫了一声
气氛总算被打破,二丫头飞快的瞟了杨一一眼,应了一声:“好着,来着。”急急忙忙的离开的房间。脸蛋在晚霞的映照下更多了几分红润和妩媚,杨一的心不争气的又跳动了一下。
杨一下得楼来,王家兄弟已经在楼下等着了,二丫头不知道躲哪去了。杨一想了想,问许老板:“月晓楼送菜吗?”
“送的,怎么杨先生你想在这吃。也好,我这就让二丫头去叫。”说着招呼杨一他们在堂前坐好
“二丫头,出来一下。”许老板冲里屋叫
“么事?”这二丫头从里面出来。出来后快速的偷看了杨一一眼,杨一分明还看见她脸上依稀的红润。
“你上月晓楼去叫一桌酒菜,杨先生他们不出去吃了。”许老板道:
二丫头为难的看了看杨一,又看了看自己的父亲说:“娘的药钱还没着落呢,从腊月起这店就没什么生意,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哪来的钱,上回王胡子他们要的酒钱都还没给人家送过去,现在又去赊,我开不了口。”说着希冀的看着杨一,:“要不这样,烦劳杨先生能不能先把这店钱和酒菜钱给了,我好去置办。”
“哪能这样做买卖,这店还没住下就要店钱。”许老板苦着个脸说。
“我看这样吧。”杨一看出点什么了,赶紧开口。“二姑娘麻烦你在店里做些米饭,许老板你带上王家兄弟去月晓楼置办酒菜,大过年的,今天大家一起喝几杯。”
许老板一付欲言又止的看看二丫头,杨一手一挥:“就这么定了,烦劳许老板辛苦一趟。”听杨一这么一说,二丫头也不言语了。
这许老板带着王家兄弟出去了,留下二丫头和杨一。二丫头看看杨一,似乎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小声说:“先生,家里早没大米了,我们过年吃的都是棒子面窝头。”说着头低了下去。
看着眼前这位年少女子,已经没有初见时的那份爽朗,杨一感觉到了这姑娘的柔弱,感觉到这副柔弱的身躯肩负的生活重压,不由的走上前,轻轻的托起二丫头的下巴:“苦了你啦。”这时的杨一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里掺杂着轻薄的意味,只有对眼前的姑娘那一份深深吝惜。
听了这话,二丫头的眼珠当时就红了起来,长期的压抑似乎在这瞬间释放,眼睛汪汪的看着杨一,一付让人心疼的表情。
这时突然传来悉唆的声音,原来是那十五六岁的小丫头,带着几个小的正躲在门帘后头看着杨一他们。二丫头一见马上就脱离杨一的接触,头扭到一边不看杨一。杨一笑着对几个小的招了招手:“来,都过来。”这几个小害羞的来到杨一跟前,杨一微笑问那大的:“你知道米店吗?”那丫头点点头,杨一摸出一快五两的银锭交给她:“去让米店送一百斤米来,明白吗?”那丫头使劲的点了点头,杨一摸了摸她的头说:“再给妹妹们买些糖吃。”丫头看了看二丫头,也没等姐姐答应,拿上银子,拉着几个妹妹就跑了出去。
几个妹妹出去了,二丫头这才看着杨一:“先生。。。。。”
“什么也别说了。”杨一摆摆手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发现这两淮的水是苦的。
许老板很快就带着王家兄弟回来,摆上酒菜,这时候那三丫头也带着米店送米的人回来了,几个小丫头跟在后面欢呼着:“吃米饭咯,吃米饭咯。”手里还多少拿着几块糖,三丫头还偷偷的跑进里屋,看来是给姐姐送糖吃去了,杨一也不理会许老板目瞪口呆的表情,拉着他坐下,倒满酒杯:“许老板,这大过年的,相逢几是缘分,来,我们干一杯。”
这时候,大街上响起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远处不停的有孩子在欢呼,“看灯咯,看灯咯,”透过大门远望出去,依稀看见夜空被那满街闪烁的灯火照亮。
正文第十八章庐州(3)
更新时间:2006…8…823:43:00本章字数:2077
几杯酒下肚,这许老板的话也多了,把杨一当成自己一般开始说自己的事情,原来这许家的阅来客栈原本在庐州也算老店了,早年间老板的爷爷也是个跑单帮的买卖人,也算个徽商一族吧。许老板的爷爷从小就跟着乡亲出外做买卖,总算人还能干,十几年下来,也攒了点银子,后来回到这庐州,买了块地,盖起了这客栈,早年生意还不错,庐州城里来往的客商也很多,等到传到许老板手里,这买卖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些年,这大清就没消停过,今天这里起事,明天那里造反的,弄的跑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客栈的买卖也一天天差起来。
用许老板的话说,他自己是个福薄命苦的人,这许家三代单传,传到他这,已经有绝后的危险了,许老板的老婆也算是个小家碧玉,人也贤惠,可自从进了许家的门,孩子连着生了五个,却全是没带把的,生老五的时候,客栈的买卖不好,月子里也没调养好,身子就弄虚了,再加上生不出儿子心里有疙瘩,许老板为了没儿子的事也不免唠叨,她情绪自然也低落,更是整天病怏怏,成天是药不离口,前年年底就去了。以前许家一年到头还能糊弄上米饭吃着,这几年来连米饭都吃不上了,整天的红薯和棒子面窝头,就连许老板爱好的酒也难得才能喝上一点最次的地瓜酒。
许家五个丫头,就叫大丫,二丫,这么一溜叫下去,杨一问他怎么不给女儿起个好名字。许老板却说,自己字认的也不多,女儿家家的,反正迟早是要嫁人的,还起什么名字,这庐州城里,除了大户人家或望族的女儿才会起个大名,一般的人家女儿都叫小名。杨一问起大丫头怎么不在?,许老板才说,这大丫头命苦,几年前他娘声老五的时候,家里实在抗不住了,店里生意又差,收几个钱还不够交税的,就连那山芋也吃不上了。这大丫头心疼几个妹妹,就到城里的大户李家去做了下人,可怜这姑娘,当时才十六岁,人都没张好呢,就要去伺候别人,就连这年也要过了十五才能回来,去年回来的时候说李家的太太很喜欢她,打算帮她找个好人家。说着许老板还抹起了眼泪,被旁边的二丫头看见了,还数落了他几句,说他不该在杨一他们面前说这些。
这饭吃完,天色也完全暗下来,几个小的开始嚷嚷着要出去看灯,这许老板喝起酒来也不用人劝,不花钱的酒喝个不停,已经爬在桌子上了,杨一让王家兄弟帮着把他扶到里屋,安顿好许老板,杨一看看门外热闹的场面,不由也动了兴致。
“走,我们看灯去。”几个小的顿时欢呼起来,连王家兄弟也有点蠢蠢欲动。二丫头看来也心疼几位妹妹,便点头答应。
大的小的一群人走上街来,迎面而来的是一种节日的喜庆,尽管如今的人们日子艰难,但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还是让这庐州的夜晚沸腾,一路上听二丫头说,去年这庐州来了个新知府,是个好官,来了后惩治了几个街头的恶霸,还带着大家修了城墙,过年前还给街上要饭的送了些米粮,半年多来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灯会就是知府大人主张办的。
灯会吸引了无数的人涌上街头,狭窄的街道在人群的涌动下显的格外拥挤,虽然的早春,但在这春寒料峭的夜晚,在人群中却没有一丝的寒意。
看这眼前的情景,杨一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情此景,杨一不由思绪万千,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真正想寻找到的是些什么?在这个世界里有没有一个让自己众里也寻千百度的女子。
一里走来,街上的灯繁多花样看的人眼花缭乱,各种做小买卖的也在拼命的张罗买卖,几个小的经常驻足在一些小吃前不肯离去,每每这时,杨一便会掏出银子,直到让她们满意的拿着心爱的小吃边吃边走。这时候,二丫看着妹妹满足的神情,也会给杨一送来一道温柔的眼神。
“二丫,是你吗?”喧闹的人群中似乎有人在喊二丫头,也许是这庐州城里叫二丫的多的是,杨一也没在意,继续欣赏街上那花样各异,造型独特的花灯。直到左右都看不见二丫和她的妹妹们才回头,这才看见二丫和一位女子抱在一起低声的哭泣。
“哎,怎么在这大街上就哭起来了。”杨一赶紧上前打趣她们,却发现那女子神色紧张的看着杨一。
“大姐,别怕,他是我们店里的客人,是个好人。”二丫赶紧安慰那女子,原来这是二丫的大姐。实在没想到,在这大街上姐妹们相遇了。
这时候人群中似乎有一点骚动,大姐一见,赶紧说:“快走,李家的人追来了。”说着也不招呼杨一他们,拉起妹妹们就跑。
杨一也感觉到了大姐的不对,赶紧追上去,一把抓住姐妹们。
“要跑也别跑回家去啊,有什么事情,我们找个地方商量啊。二丫你怎么也糊涂了。人家要抓你,难道不会派人上你家等着你?”
说着杨一交代王家兄弟:“给他们捣捣乱。”王家兄弟给个会意的眼神,迎着那骚动的人群过去,杨一拉着二丫头的手,也不管她大姐惊讶的眼神,带这许家的女儿们,消失在这庐州花灯满布’人潮涌动的夜晚中。
正文第十九章刘铭传+聂士成
更新时间:2006…8…823:43:00本章字数:4348
众人一溜小跑,总算摆脱了追赶的人,还好这许家的丫头们都是大脚,跑着也没那么吃力。为了避免人多醒目,杨一让许三丫带这妹妹们先回去了,临走还千万交代她们不许把遇见大姐的事情说出去,谁问都说不知道,几个小的看起来还蛮懂事,都点头答应下来。还好今天所以灯会,这茶坊晚间开业,带着大丫二丫,杨一找了个茶坊,要了个雅间,让姐妹两喘口气,喝点茶。二丫这才问大丫不是在李家大户给人帮忙么,怎么又被李家的人追赶?大丫当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杨一这才明白。
原来大丫干活的李家大户的夫人,说是帮大丫说个好人家,其实压根就没安什么好心,她娘家有个白痴弟弟,四十好几了,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她就打上大丫的主意了。打算趁这灯会的时候,李家其他人不注意,找来娘家几个亲戚,准备偷偷的把大丫绑回她娘家,连夜就要大丫和他弟弟洞房。也该大丫运气,李家有个护院平时就喜欢大丫,对她也挺好,小伙子人也长的精神,又有一把子力气,人也机灵,还识字,要不是家道中落也不至于出来给人做护院,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一来二去的就生出了感情,去年那小伙子提出了要和大丫成亲,大丫也愿意,打算过完年就向李家辞工,两人还合计着这过了年就向李家夫人提这事,谁曾想这李家夫人还安着坏心。
今天傍晚吃过晚饭,李家夫人找个借口让大丫到他房间了,还好大丫临去的时候和那小伙子在一起,大丫一进夫人的房间,就被那几个亲戚给绑了,还套进口袋里,打算晚一点在把她弄出去,再说那小伙子见大丫半天不出来,就想去李家夫人那找她,凑巧隔着门听到了李家夫人她们在商量大丫的事情,当时就把这小伙子惊出一身冷汗,还好他脑子活络,趁李家夫人她们不注意,从窗子里跳进去,放倒了看守大丫的人,两人一起逃出来,这出大门的时候,还是让她们给发现了,刘铭传让大丫先跑,自己留下来挡一挡追兵,大丫这才趁乱跑到大街上,还酸幸运,今天灯会,街上人多大丫才得以逃脱,大丫和那小伙子约好了安全后在城隍庙的石头狮子前碰头,也不知道那小伙子现在怎么了?说着这大丫又低声哭起来。
“说了半天那小伙子叫什么你还没说呢。”二丫见大丫就知道哭,急的连忙问清楚。
“他叫刘铭传。”大丫一边回答,一边继续哭她的。
“什么?什么?你说他叫什么?”杨一一听就激动起来。刘铭传啊,这能让杨一不激动吗?淮军悍将,台湾第一任巡抚啊,眼下杨一其实最头疼的就是这人才问题,要不大老远的跑这庐州来做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见着李鸿章,再想办法拉拢吗。
“刘铭传啊?怎么了?”大丫见杨一激动,也暂停哭泣。
“太好了。”杨一激动的站起来,在雅间里来回的走,:“太好了,刘铭传,哈哈,太好了。”一边走一边说。
杨一这里高兴的有点忘乎所以,二丫她不乐意了:“男人都没良心,我大姐都这样了,你还在那说好,好什么?也不帮忙想想该怎么办,你还是不是男人?”说着狠狠的赏了杨一一个白眼。
杨一这才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件事情,首先这李家夫人是缺了道理的,拿不到人也应该不敢太张扬,事情也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办,当务之急是先找到刘铭传,然后自己再以向荣手下守备将军的身份去拜会本地的知府,应该就能办妥这事,想到这,杨一这才笑着对二丫说:“你别着急吗?我看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不是提你大姐高兴吗?”
“你有办法?”二丫虽然不太信,但眼下还是只能寄希望于杨一,她哪晓得,杨一心中正盘算着怎么把刘铭传拉到手下。
“这事我包了。”看到事情没什么,杨一也开始大包大揽。
“走吧,我们去城隍庙,找刘铭传。”
杨一结了帐三人走出茶坊,奔城隍庙赶去。
不多一会,三人就到了,这城隍庙是这次灯会的中心地带,里头外头的人山人海,还是大丫眼尖,老远就看见城隍庙门口的石狮子边站着个人,高兴的指着那人叫起来:“在那呢,他就是刘铭传。”
顺着大丫手指的方向,杨一看见自己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人物淮军的猛将………刘铭传。
刘铭传,安徽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生人。杨一默念这历史课本上短短的介绍。眼前的刘铭传看起来很年轻,个子也还算高,人也壮实,还有几分书生气,单看外表还真看不出来这是淮军日后的一员虎将。按历史课本上说的来看,也就十六七岁,比大丫还小,想不到这小子这么小就知道勾引人家姑娘,还拐带出逃,不过现在的刘铭传看起来不实际年龄要大些。
“哪呢?哪呢?”二丫还在那东张西望的找。大丫已经冲到刘铭传跟前,然后突然停住,两个人就这么呆呆的对看了好一会,然后还是大丫主动,一个投怀送抱就扑向刘铭传,也不管这大街上人潮人海,两人抱做一团。一边看着的二丫急了,赶紧上前就拉开她们:“要亲热也找没人的地方啊,别人看着笑话。”这时周围已经围上一堆人了,那是,中国人向来喜欢看热闹,这花灯虽然也好看,但哪有这现场真人秀表演亲热好看是不是?杨一也赶紧的上去,也顾不上说什么:“走吧,先回家再说吧。”说完带头挤出人群。二丫带路,几个人专找些人少的小巷子走,走到一个僻静处,杨一突然站住回头,对着后面的一个来人冷冷的道:
“朋友,一直跟着我们你也不累的慌。天不早了,要不要我送你回去?”说着杨一就要动手。
“别,别误会,我是省三的朋友。”那人急忙解释。
“这位大哥别误会,他是我的朋友聂士成,刚才光顾着高兴,都忘了介绍了。”刘铭传也赶紧的解释。“都怪我,功亭,一高兴把你给忘了。”
天啊,杨一觉得自己要疯了,是高兴疯了,刚弄到个刘铭传,又跑来个聂士成,今天实在是个好日子,这好事这么就不断啊。想不到帮个刘铭传还买一送一,还搭个聂士成,发了,这下发大了。
“既然大家是朋友,今天晚上我做东,走,去弄点酒菜,咱们去好好喝一回。”杨一想啊,反正你刘铭传和聂士成让我撞见了就别想跑,先把你们的嘴先喂喂好,再想办法把你们弄到到手,hoho。心里想的美,嘴上还露出点卑鄙的笑,二丫看不下去了:“你还是别笑了,赶紧走吧,笑的怪渗人的。”说着还打了杨一一下,看得大丫也纳闷,这二丫头这动作也真快,上回家去还没听说有这么一个人,这回到好,这大姐上打情骂俏了,还好意思说我,心里想可嘴上没说出来。
找地方买了酒,又买点花生什么的下酒菜,众人回到乐来客栈,这许老板看起来酒还没醒,开门关门的这么大动静也没见他起来看看。王家兄弟也早就回来啦,一直在等杨一他们,看杨一安全回来这才算放心。杨一让他们也坐下,拉上刘铭传和聂士成,摆上酒菜,这就开始喝。
回到家的大丫先把几个小的安顿好,让她们去睡觉,二丫到厨房把杨一他们晚上没吃完的菜热了热端上来,然后拉着大丫在一边说悄悄话。(男人的毛病,在漂亮姑娘面前都喜欢摆阔,所以菜就没少买。)
“省三,你的字是叫省三吧?”几杯酒下去,杨一开始说话了:
“是,这位大哥,还没请教你怎么称呼。”刘铭传对眼前气度不凡的杨一还是一付恭敬的表情。
“呵呵,他们都叫我杨先生,你们愿意这么叫吧也行,要是看得起我,叫声大哥我更高兴。”杨一这个你们当然也把聂士成给包括进去了。
“嘿嘿。”刘铭传笑着挠挠头:“那就叫大哥吧,今天多谢大哥了,要不是您,我和大丫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我还打算带着大丫跑路呢。”
“没出息,你们跑了,大丫家里怎么办?”杨一笑着骂。
“哎!!!如今这世道,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啦。”旁边的聂士成插了一句:
“就是,本来以你我兄弟之才,考个功名应该不在话下,可这科场,哎!!实在是太黑暗了。”刘铭传也和道。
这刘铭传本也是读书人出身,可在科举这条道路上是屡次碰壁,不免心灰意懒,家中有生了变故,刘铭传把家乡的一个地主给砍了,这才跑出来给人当了护院,这聂士成本是武童出身,也算有点功名,但如今这官场腐败,想再进一步实在难。
“今后你们都有些什么打算啊?”杨一问
“先生,你也不是外人,这世道没办法活了,如今天下大乱,到处是起事造反的,我和功亭打算拉杆子,自己立块山头,也不造反,只是弄块地盘,弄口饭吃,等今后有了实力,再找机会为朝廷出力,弄个一官半职的也就算好的了。”聂士成到先把心里的打算说出来了。
“呵呵,这拉杆子,立山头有什么意思?弄的好朝廷招安还有前途,弄不好大军围剿你们就是叛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跟着我干?我保你们以后有好日子过。”杨一这就开始拉拢了。
“怎么?先生你那需要人么,您这是在哪高就啊?”刘铭传听杨一这么说也来了兴趣,反正眼下也没什么地方好混。身上还背着案底,有人愿意收留自己也高兴坏了。
“你呢?”杨一看看聂士成。
“我和省三是兄弟,我们一条心,他上哪我去哪。”聂士成这就算答应了。
“好,我这才来庐州就是来招兵买马的,你们我都要了。”说着杨一摸出向荣给自己写的手谕,亮明白自己的身份。
“大哥原来就是朝廷的人啊,那感情好,我们跟着大哥干,错不了。”这聂士成一看杨一的身份也高兴了。
“你们对这朝廷也别太指望了,凡事还的多靠自己。”杨一看着他们眨了眨眼,鬼魅的笑了一笑。
“对,大哥说的对,这朝廷我看着也让人心寒,还是得靠自己兄弟抱成一团好好干才有活路。总之我是跟定大哥你了。”刘铭传对杨一的说法看起来很赞同。其实他还有一层私心,这二丫看起来和这杨一走的很近,要想娶到大丫,他可不能得罪,回头又想想,不对啊,这杨一眼下是大哥,今后自己和大丫成了亲,杨一也娶了二丫,这是叫妹夫好呢,还是叫大哥好?刘铭传有点糊涂了。旁边的聂士成哪知道他还有这样的想法。
“对了,大哥,我在家乡和庐州都有一帮子兄弟,本打算拉杆子也把他们叫上,您这现在要人,我看把他们也带上吧,左右是自己兄弟,也好有个照应。”刘铭传请示杨一。
“呵呵,好,你的兄弟我都要了,你再让他们多找些人来,记住,要年轻力壮的抽大烟的一个不要,读书的我也要。明天我就去知会这里的知府,我要张榜公开招募兵勇。”
几个人聊了一会,直到三更这才歇息,反正这乐来客栈大过年的也没什么生意,空房间多的是,收拾一下就能住人,当然了,这刘铭传和聂士成现在是杨一的人,他们住店的钱杨一还是要给许老板的,已经占了人家姑娘的便宜了,再在这个问题上占他的便宜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第二天这天一亮,刘铭传和聂士成就分头去招自己的那帮子兄弟,杨一也收拾一下,这就要去拜访庐州知府。
正文第二十章李家
更新时间:2006…8…823:43:00本章字数:3934
都说这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这个年代,求人办事不送点礼是很难办成的,虽然听说这个知府还是蛮清廉的,但杨一还是准备了一分厚礼3000两的银票夹在拜贴中。到了衙门口,看来新的知府真勤勉,这么早就已经有压抑在门口当值了,杨一照例要找当值的衙役说话。
“烦劳这位差哥通报你们大人,本官广西提督向荣向大人麾下守备杨一,特来拜会知府大人。”杨一还是很客气的对那当值的衙役说。
“我们大人昨天忙到很晚才歇息,不知道有没有起来。”果然,找这样的烂借口来搪塞自己,杨一心里叹了口气,这大清朝不忘才怪。想是这样想,但手里还是摸出块银子塞了过去。
“这位差哥辛苦了,一点小意思,拿去买壶酒喝喝。”那差人先是回头看看,没人,这才接过银子说:“您老也是做官的,知道心疼我们这些跑腿的,哎!!我们这位大人啊。。。。。不说了,你老请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