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免费阅读!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34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是知道的,这家伙是个搞学问地,一肚子本事,但就是不愿意出来办实业,搞搞研究,带带学生这才是他最愿意做的事情,其实要想说服闵闳也不是不行,只是杨一嫌麻烦,这样多省事啊,等闵闳酒醒过来,一纸聘书已经摆到他面前,出任中国银行的第一任行长。刚想推托,杨一就把按了手印地合同摆出来,闵闳这才知道着了杨一的道。

    中国第一家银行当然得是官办的银行,只是由于资金紧张,杨一只好先弄个一千万两的老本,让闵闳来启动,想起这些银子,沈清霜就心疼,硬逼着闵闳打了张借条,当然是以国家的名义借的,杨一也代表国家按了手印的,弄的闵闳大脑一阵糊涂,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嘛。

    闵闳没办法,只好走马上任第一任中国银行的老大,苦的是现在的银行连影子都没有,闵闳一切都得从头来,人员,地方杨一都不管,闵闳也不是吃素的,杨一想当甩手掌柜,门都没有,先逼着杨一签署一张手令,要求闵闳所到之处,各地必须大力支持,然后又逼着杨一,先解决上海的地皮问题,没地皮拿什么来盖房子。

    杨一也是穷人啊,钱都在老婆那管着呢,没办法,晚上回家好好的把沈清霜弄的舒服后,才拐弯抹角的把地皮的事情说出来。

    沈清霜也不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可是杨一又要往日本倒腾鸦片,又要派舰队去日本旅行,现在虽说还没开始,可是一千万已经给了杨一,闵闳办银行又是一千万,现在沈清霜手头也没钱啊,现在上海弄特区,地皮涨价涨的厉害,要另外买地皮,就得一大笔钱。现在地皮都在马权那掌握着呢,马权也是一天到晚向杨一哭穷,没办法啊,搞特区,到处都得用钱,杨一咬牙把地皮的出卖权给了马权,弄来的钱都让马权调度。杨一要想要地皮,好说,拿银子来,杨一很郁闷,怎么就培养了这一批认银子不认人的主,杨一的私房钱现在也没多少了,总不能把生意都停了吧,这样杀鸡取卵的事情,别说沈清霜,就连杨一也不会去做。

    沈清霜就是沈清霜,办法是人想出来的。靠在杨一宽阔厚实的胸部上,沈清霜眼珠一转,主意就来了。

    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话一点不瑕,沈家两姐妹这些年跟着杨一南下北上的,平时也难得回家一次,这一次回上海,也不过就是到沈家照了个面,又跑回来关心杨一的买卖,沈家妈妈对沈家两个小的意见还不是一般的大。

    “地皮的事我包了,不过我有个条件。”沈清霜腻在杨一耳朵边上提要求,现在只要有地皮,别说一个要求,十个要求杨一也得答应,所以杨一一口就应下来了:“说吧,什么要求,老爷我先答应你了。”

    沈清霜摸摸自己的肚子道:“老爷,老太医说了,我每个月这个时候最容易怀上,您就再辛苦一次吧,完了地皮我保证给您弄回来。”

    杨一头皮一麻道:“我说老三,你也太狠了吧,今天都要了三次了,这是第四次了。”

    反正捏着杨一的把柄呢,沈清霜才不管这些,嘴巴里说出来的话甜得都腻人:“老爷,我不要,别人也会要,再说了,我可是要出地皮的。”说着沈清霜用嘴巴朝小月的房间努了努,柔软的小手已经摸上了杨一。

    杨一暗暗叫苦,明天到了小月那,拿什么交帐啊。杨一还在想着呢,沈清霜已经缩到被子里了,杨一被吸的浑身一麻,暗叫到:这丫头,太狠了,一点余粮都不给小月留啊。

    第二天一大早,心满意足的沈清霜,丢下还在补觉的杨一,容光焕发的召集家人,让他们备车,因为沈清霜要回娘家住几天。杨一这才明白,原来这狠心的丫头是怕回家后便宜了小月啊,所以一次弄个够。齐人之福不好享啊。要不是杨一身体结实,平日里夫人们又是汤又是水的补,杨一估计早趴下了。想起每次完事后,女人们都是红光满面的,第二天精神贼好,杨一终于明白,为什么女人的平均寿命比男人长了。

    沈清霜弄地皮的办法很简单,跑回家后,倒在沈家妈妈的怀里腻歪半天,把沈家妈妈哄高兴了。沈家妈妈关心的问沈家姐妹:“三女,在北京呆的好不好啊。”

    沈清霜等的就是这句,老妈问候一来,立刻开始下套:“不好啊,妈妈,北京那地方贼冷贼冷的,我和小四冬天给冻的不行,真想每年冬天回上海过。”

    “那就回呗,妈也好经常看见你们。”沈家妈妈上钩了。

    “瞧您说的轻巧,就老爷原来那破房子,能住人吗?地方还住不下。”继续下套。

    “没良心的死丫头,当初你们嫁出去的时候,不是给你们盖了大房子当嫁妆了吗?”一旁陪着说话的大姐不答应了。

    “是啊,不是给你们房子了吗?”沈家妈妈也问到。

    终于都上钩了,开始收网,沈清霜眼看奸计得逞,小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嘴角微微的上翘,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露了出来。看的大姐心头一惊,这丫头,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妈,您就别提那大房子了,打鬼子的时候,老爷没钱造大炮,您说我这做老婆的能看着自己的男人愁眉苦脸的吗?早卖了。”其实是沈清霜见特区地皮值钱,这才卖的,而且还卖了个好价钱。现在跑来这哭穷了。

    “说得也是,如今这国家穷的,女婿他也有难处啊,我说老大,上次三女不是报信说上海地皮要涨价,你买了没有?”沈家妈妈终于一步一步的走进了沈清霜设下的陷阱。

    “买了,去晚了,没买上几块好地”沈家大姐已经意识到了危险,故意往少了说。

    “大姐,你这就不厚道了,据我知道的……”沈家大姐立刻打断沈清霜的揭发道:“丫头,你这没良心的丫头,你就向着你男人吧,没事就回家来拿钱。”

    “老大,怎么说话的?三女要几块破地皮,你怎么就这么罗嗦,这些年,你们仗着姑爷的名头,也没少弄银子。难道非要给你家那没出息男人,你才开心吗?”沈家妈妈脸黑了,忘记了那男人是按照她的要求来找的。

    “妈……我不是……”大姐还想解释。

    “别说了,你把地皮都交出来,三女看上几块,你就给几块。”沈家妈妈一脸不高兴的说到。

    地皮有了,闵闳也没时间了,整天忙的除了睡觉就是工作,新银行的兴建,地址的选择,分行的确定等等,其实闵闳也想轻松点,可是不行啊,因为杨一整天没事就盯着闵闳、胡雪岩还有唐廷枢他们,催着他们动作快点。也合该胡雪岩倒霉,杨一说他是搞钱庄的,都属于金融系统的,让他给闵闳帮忙。胡雪岩想着自己的钱庄今后也得晋升为银行啊,现在跟着闵闳学点本事总不会有错吧。

    闵闳、唐廷枢、胡雪岩组成的三架马车,是杨一心中最理想的组合,也是杨一以特区为,进而推动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腾飞的关键人物,毕竟在这个时代,杨一可以用到的自己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从海外回来的学子们,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还很难担起重任,至少在经济上是乳齿,就连闵闳,杨一也只是利用他的战略眼光,真正堪当大用,还得在实际中多加磨练。胡雪岩倒是个天生的赚钱好手,但胡雪岩的长处是他低,靠自己的摸爬滚打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实战经验丰富,所以杨一让胡雪岩跟着闵闳后头帮忙,也就是让胡雪岩增加点坚实,胡雪岩和闵闳之间的互相弥补,各取所长,也正体现了杨一的良苦用心。至于唐廷枢,杨一觉得这家伙根本就是个怪才,这小子学涉中西(不敢用贯),生意上更象是无师自通,天生的坑蒙拐骗的高手,想想历史他玩的那些花样。而且这家伙涉及面之广,在中国近代史上无人能出其左右。

    杨一现在交给唐廷枢的任务是联系英国东印度公司,希望能联手打开日本地鸦片市场,只是日本这个民族虽然下贱,但还是有其长处的。估计这鸦片买卖做的不会太顺利,杨一唯一希望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来的晚一点,因为杨一至少需要十年才能组建起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才有完全制服日本的本钱。

    一面盯着这三个家伙,不让他们偷懒,杨一一面还得调动海军,准备去日本的旅行。

    1863年的春节如约而至,刘十八、胡雪岩、唐廷枢、闵闳等人在上海也算外乡人了,都跑到杨一这来过年,中国人向来看重过年,所以大过年地唐廷枢他们也算能喘口气了。银行的筹备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年一过银行的工程就开始动工,唐廷枢和英国人的谈判也初见成效,英国人原则上同意双方合作,只是具体的分赃还有待商榷。

    上海这个年过的还真热闹,徐寿、华蘅芳、李善兰也都被杨一请到家中,这一时代中国的精英们基本上算是被杨一网罗了。

    大年三十地鞭炮声早早就劈里啪啦的响起来,年夜饭也早早就准备下了,只是唐廷枢一直没到,杨一也只好让大家等着。唐廷枢终于出现了,这家伙来白吃白喝也这么拽。居然还带了个年轻小伙子一起来。

    杨一网罗的这些人都是些怪才,脾气跟正常人都不一样,跟着杨一久了,在一向生活在美国,讲究民主平等的闵闳带动下,这帮家伙现在在杨一面前也没那么拘束了,大过年的,见了杨一也不行下位之礼。其实他们都知道杨一最烦这套。大家称兄道弟的倒更和杨一的胃口,加上个刘十八在中间搅和,这帮家伙就更没大没小了。只是唐廷枢带来的少年以前没见过这样的人,来之前估计唐廷枢也告诉他来地什么地方了,原本以为森严肃穆的地方,来了一看却不是那么回事。

    “唐小子,你来迟了,等下自己主动点,罚酒三杯。”刘十八的大嗓门震得桌子上的菜碗都晃动。

    “对对,唐老弟你让大家等了许久,这酒是不能少喝的。”落井下石的事情,胡雪岩做起来是熟练地很啊。

    “我说,刘老哥,你别得意,等会我找你单挑,看你喝多了怎么回去抱你的日本娘们。”唐廷枢立刻反击。

    这边三个人在斗嘴,另一边李善兰他们也谈地热乎,他们谈话的对象居然是小爱迪生,这小伙子别看他人小,进了中国科学院地试验室,那就是龙入大海,做起试验来把徐寿华蘅芳他们看得一愣一愣的,其他人英语不好,闵闳这不是在给他们当翻译么。

    杨一还在里面没出来,外面这帮家伙就在那各说各的,等杨一出来的时候,他们也谈的快把吃年夜饭的事情忘记了。

    唐廷枢带来的小伙子一个人找了个地方坐下,然后专注的看着大家,听着大家谈论。先听华蘅芳他们,谈的是什么物理化学试验什么的,实在没兴趣,再听听胡雪岩刘十八他们谈的,这还有点意思,都是写商场战场上的事情,有时候还淫笑着提起某个女人,不用问,笑的最大声的就是刘十八。

    “兄弟,你看着很面生啊,是哪家的?”杨一一出来就发现这少年正饶有兴致的听大家说话,由于面生,便问上一句。

    “这位大人,小人郑观应,是唐廷枢大哥带我来的。”郑观应是不认识杨一的,但他知道出没杨一家的人,头顶上都是顶着官衔的,就连数学家李善兰都顶着个九品学办的官衔,所以叫声大人是不会有错的。

    “郑观应,郑观应。”杨一念着这熟悉的名字,却一时想不起来这人是谁。忽地杨一想起一本书来,这书就是《盛世危言》。杨一总算明白了,自己面对的家伙居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级白领,历史上的郑观应给英国人打工的年薪就已经是七千两了,这还不算年底的分红,这家伙还是个出色地外交人才,还是个出色的间谍。历史上的中法战争期间,郑观应就曾经出色侦察过法军在金边和西贡的军事情报。一句话,这郑观应又是一个宝贝,这小子眼下看起来是出道时间不长,估计是被唐廷枢拐骗来的。

    “好你个唐廷枢,干的漂亮。”杨一在心里头暗处叫好的时候,唐廷枢却在暗暗叫苦。没想到啊没想到,杨一这眼睛也太毒了,郑观应原本在英国人那干的好好的,自己是靠着老乡关系才把郑观应骗来给自己帮忙的,最近被杨一驱使地实在累的不行。才骗了个给自己帮忙的,谁知道自己千方百计从英国人那诱骗来的帮手又被杨一看上了唐廷枢现在真是弄不明白了,杨一的眼睛是什么做的,看人居然这么毒。

    眼前的郑观应才不过二十出头,还远远没有日后地才干,不过杨一相信。只要锤炼几年,就能担当大用。现在杨一就已经开始盘算着把郑观应放哪才能快速的将其培养起来了。历史上的郑观应的气节还是不错的当年就曾经放弃英国人优厚的待遇,投身李鸿章的麾下,决心为国出力。

    “大人,这是我新找的帮手,广东中山人,我的小老乡。”看见自己的小弟要被杨一霸占,唐廷枢当然得过来抢人,这一段有了郑观应给自己帮手。很多事情都没以前那么辛苦,郑观应聪明能干,一些事情根本不需要唐廷枢多说,就能办地妥贴,今天带郑观应来本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门路之广,让郑观应看看跟着自己干的前途是如何光明,千算万算,漏算了杨一。漏算了杨一那双毒辣的眼睛。

    杨一笑眯眯的看着郑观应,不住的点头说到:“好好好。这小伙子不错,人看起来也精神。”杨一的表情看的唐廷枢心头一阵叫苦,暗骂自己:“没事显摆什么?把人带到杨一这来,那还不是羊入虎口。”其实唐廷枢带郑观应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郑观应和他一样,也是孤身在外,佳节在前,自己有玩地地方,怎么能不把郑观应也带来。

    “郑老弟,这就是我说的杨大人了。”唐廷枢忍着心头地疼,给郑观应介绍杨一。

    郑观应可没想到,眼前这个笑眯眯,面色和善,一点架子都没有的人就是杨一,当时吓的两腿发软了。没办法,天下人谁不知道,如今地中国,杨一就是没坐上龙椅的皇帝。别说郑观应,就说唐廷枢这样的狂人,后来不也跪倒在杨一的面前吗?

    “别跪,别跪。”杨一赶紧的拦住要下跪的郑观应道:“大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谁也没比别人多带些什么来,都是光溜溜的,所以这世上的人原本就是平等的,以后在我这大家不需要下跪。”

    这时候众人都已经发现杨一的到来,都在看杨一和郑观应说话,杨一这一番话又激起众人心中的波澜。象李善兰徐寿华蘅芳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包括胡雪岩在内,都觉得今生能遇见杨一这样的主子,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至于闵闳和唐廷枢,也被杨一表现出来的豁达气度所折服,中国这个国家,官场上的大小官员,哪一个不讲官威的?除了那些被杨一送去西方洗脑的新生代,其他的有几个能在普通百姓前做到杨一这样?他们从杨一的身上,看见了中国强大的希望,就连唐廷枢也觉得人才只有在杨一的手上,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至于郑观应被杨一看中的事情,现在唐廷枢也觉得不是件坏事了。

    “小伙子,你跟着唐廷枢好好干,等几年磨练下来,我看你的表现,表现好我一定重用。”杨一这话就算给郑观应贴上杨式的标签了,这话的意思就是人我看上了,唐廷枢你好好培养,废了我拿你试问。

    杨一说完就直奔小爱迪生那去了:“嗨,爱迪生,你在中国还习惯吗?实验室还不错吧?”杨一说的是英语,这一下把唐廷枢和郑观应听的暗暗叫好,杨一英语之标准,他们两个都觉得自愧不如。爱迪生看见杨一就象猫儿见了鱼,眼睛立刻就放射出光芒。爱迪生从怀里摸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全是杨一辛苦用英语写的一些后世爱迪生发明的一些原理,爱迪生一看到杨一写的笔记,立刻就被迷住了,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不过他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明白,毕竟现在他还小,所以看见杨一后讨教一番是不会少地。爱迪生不是中国人,他才不理会什么年夜饭,美国人过的是圣诞节。

    “哦,小伙子,今天是中国的圣诞节,可不是工作时间,你想谈话,得等段时间,等我有空了,一定好好和你谈谈。”杨一可知道这爱迪生是个少年角色,结婚的时候都躲在实验室里工作。放新娘鸽子的主,他哪里会理睬你什么春节圣诞节,所以杨一赶紧提醒爱迪生。

    “哦。”爱迪生懊恼的挠了挠头,回答杨一道:“谢谢先生,您的实验室很棒,我在中国过的很愉快。”开玩笑,杨一弄的这些个实验室哪一个不是按照世界第一流的实验室来装备地,为了这中国科学院的实验室,杨一投入之大。就连在欧洲的霍夫曼都说杨一要不把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都照搬到中国了。“丽人”集团这些年在欧洲的利润,都让杨一用到拐骗人才和购买试验器材和设备上了。用杨一的话来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新年的年夜饭在一片热闹中开始了,所一挨个地问候后,这年夜饭就开始了。吃过饭后,这些人立刻就显示出不同了,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爱迪生他们聚在一起,开始继续探讨他们在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奸商胡雪岩和唐廷枢提出打麻将。这一举措得到杨一两位夫人的响应,桌子摆好。战场很快就摆开。胡雪岩、唐廷枢、小月、沈清霜正好一桌,可怜的杨一倒成了编外人员,幸好还有闵闳和郑观应属于边缘人。三个人谈在一起,其实基本都是杨一和闵闳在谈一些经济改革上的事情,郑观应基本就是个听众,不过这个听众郑观应应当的倒是心甘情愿,杨一和闵闳的见识让他可大开了眼界。银行的一些经营手法在郑观应看来实在是新鲜,听的都有点入迷了。杨一也存心让郑观应应学点东西,除了银行之外,还谈了些保险,股市,期货,债券,其中的一些名词,象牛市、熊市、支撑点、期权、保证金、k线图等等,在郑观应眼中,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里地东西。

    大家共同守岁的结果是,奸商胡雪岩和唐廷枢赢了杨一两位夫人一千多两银子,爱迪生缠着杨一,问了半天关于如何改进现有电报的一些原理问题。徐寿和华蘅芳他们也想出了一些解决目前钢材耐热性能的设想。在新年的钟声和鞭炮声中,新的一年终于来临。

    曲终人散的时候,大家都相互的道了声:“新年好。”

    新年对于杨一来说也是繁忙地,当地的官员们杨一是一律不接待地,就连许名也只是杨一亲自去拜年,年初二杨一被沈清霜押着去了杭州,没办法,谁叫杨一欠了丈母娘的地皮呢,女婿给丈母娘拜年也无可厚非嘛。杨一的到来,令沈家风光无限,大摆宴席,沈家不愧是巨富,在街道上就摆上了流水席,只要是人,谁都可以来吃免费地,而且大鱼大肉管够,这一下把杭州的普通百姓可乐坏了,排队到沈家吃白食的都排出十里地。弄的浙江巡抚王有龄不断的加派警卫,维持治安,刘铭传干脆连军队都派出来了。沈家的作派杨一虽然不喜欢,但考虑到杭州人民难得有吃大户的机会,就连街边的乞丐都能白吃上热乎乎的肉包子,杨一也就不往心里去了,毕竟沈家也是要面子的。不过从这件事情上,杨一也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要面子的习惯,实在是不好。历史的中国,就是因为要面子,对外客气的不行,对内却窝里斗。弄的二十一世纪的小日本,得了便宜还不卖乖,不要战争赔款,人家干脆连侵略的事实都要否认,**,侵略中国居然说成进入,南京大屠杀居然说成谎言,所以杨一认为,作为来到过去的自己,可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对日本这样的畜生民族,就得往死里整,能把日本弄回原始社会,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十五也过去了,新年结束,一切都在新的气象中开始。唐廷枢带着郑观应,开始继续和英国人讨价还价,闵闳也整天忙着银行的建设,至于海盗头子刘十八,也被杨一一脚踢回海军的老窝,威海海军基地,就连刘远也被杨一从海政学堂中拉了出来,让他跟着去威海,毕竟杨一下一步的计划靠刘十八这个老粗,光准备就得多耽误不少时间。

    很快唐廷枢和英国人的谈判就ok了,唐廷枢果然本事,英国人出鸦片,中国出海军押运,大家四六分账的协议达成了,杨一拿大头,接下来就得看刘十八他们的表演了。

    在二十一世纪,日本有美国人撑腰,老是找中国的别扭,中国虽然不爽,但多数时候也拿小日本没什么办法,顶多就是抗议啊谴责啊,日本人皮厚,根本不在乎,还闹腾的更欢了。什么钓鱼岛问题,修改教科书,高官参拜靖国神社,事情是一样接一样。结果弄的体育场上,中国队打日本队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动员,运动员们都憋足了劲,只可惜杨一喜欢的足球老是不争气,让杨一没少砸坏电视机。

    如今这年头,美国还在内战,日本还处于幕府的统治时代,现在不修理小日本,什么时候修理。杨一的如意算盘是,用大炮打开日本市场,用鸦片和大工业的产品,彻底让日本的经济倒退几十年,这样一来,日本在一百年之内都别想翻身。而杨一投入的巨大资金也才会有巨大的回报。

    “兄弟们,日本可是个好地方啊,日本女人那叫一个骚啊,我这当老大的可不骗你们,上过日本女人,你们绝对不会后悔,这次只要大家好好干,我保证没媳妇的兄弟,都能弄个日本媳妇回来,有媳妇的,只要你有那能耐,能养的活,也可以弄个二房嘛。下面请刘狗……刘军师说话。”不用看就知道这是刘十八在给兄弟们做战前动员,这番话听的躲在人群中的杨一暗自偷笑,话虽然说的粗鲁,不过看起来效果不错,兄弟们似乎都看见了日本媳妇在向他们招手,眼睛都瞪的红红的。

    刘远的讲话比起刘十八的讲话那就斯文多了:“兄弟们,我不是什么军师,我是新任地海军参谋长。你们中间许多都是老熟人了,大家都是一起上过战场的,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海军是朝廷里杨大人的宝贝,你们吃的好拿的多,打起仗来就得多卖力,给你们司令和我长脸,这次去日本,打好了大家升官发财,怕死后退的,我刘远第一个嘣了他。明天杨大人他们就到了。你们都给我精神点,丢了我的人不要紧,丢了你们自己的脸那就难看了。”

    这是海军誓师出征大会的预演,这次去日本,杨一也跟着一起去,可见杨一对此事的重视,海军也是卯足了劲,拉出了全部看家地家当,新购买的两艘战列舰,以前的十艘各种中型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小一点的舰艇都没资格出战,留在家里看家。

    杨一来了,还从上海带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从上海海政学堂精心挑选的一些孩子们,邓世昌,刘步蝉都来了,杨一就是想让他们感受一下海战地气氛,眼下的小日本还不经打,拿日本人来练兵是最好不过了。

    二月二,龙抬头,杨一选择在这一天正式誓师出征,也有一定的含义。

    1863年3月20日,这一天也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以20艘战舰,30艘运兵船给养船组成的船队从威海出发。目标是日本的长崎港。

    日本国土狭长,主要由四个大的岛组成。长崎位于九州岛的西部,是距离中国最近的港口城市,其实现在地长崎也顶多能算一个小城市。1863年的日本,其统治者还是德川幕府。日本人也经历了和中国相似的命运,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被美国人的战舰打开了闭关多年的门户,接着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幕府的统治已经引起日本国民的强烈不满,日本国内地改革派也开始在寻找救国的道路。不过现在日本这些改革派维新派还没形成气候。历史上地日本是1866年开始革命,推翻幕府的统治,并确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不知道杨一如今再给日本来上这么一刀,会不会激化日本内部地矛盾,引起日本内部变革的提前。

    经过二十天的航行,中国的舰队终于看见了日本的长崎港。海军中有不少被斯密斯拐骗来的美国人,还有一些英国海军士兵和军官被俘后不愿意回国的,如今他们已经加入中国国籍,没有这些外国士兵丰富的远洋航海经验,舰队来日本还真有点难度。

    中国人最讲礼节了,一向是先礼后兵,所以杨一并没有急着立刻进攻,而是派出代表,向日本政府提交国书,要求享受和西方其他国家一样在日本的待遇,并要求长崎当地政府,给中国海军补充淡水和粮食。

    中国作为打败了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强国,开着军舰来提要求,要求提的也还不算太高,在杨一看来,要求的确不高。不过在幕府的德川将军看来,这要求不是不高,而是太高了,几年前还跟自己国家命运相似的中国,现在怎么也跑来要好处,提要求了。

    幕府的德川家茂将军虽然很气愤,不过杨一的条件他还必须答应,因为现在他根本没精力来对付中国人,日本人自己的矛盾,在1863年已经进入了一个极度激化的时候。

    起源于1861年的“尊王攘夷”运动在1863年进入了高潮,日本国内的矛盾已经进入白热化。代表日本日本两大势力派别都分别推出了“尊王攘夷”和“公武合体”运动,一方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