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风

宋风第4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就这样,王静辉和徐氏珠宝店的徐老在你推我让的氛围下达成了商业联盟,对于这个时代生意人的操守,王静辉并不是很清楚,但从他和徐老合作的经历上来看,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走了狗屎运。在徐老的一再坚持下,王静辉和他一起到衙门立了文书,这使得双方的合作更是有了法律的保障。剩下来的事情就是看他王静辉如何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中大显身手了。

    对于让李管事给他挑选建立医馆的地点,王静辉考虑到明年即将要发生水灾而特别让他选了一处地势很高的地点来做为医馆的地址。这里居住的大都是贫穷人家,汴都开封最为昂贵的东西莫过于土地了,但是这里的居民并没有产权而这里也并不是繁华之地,所以李管事非常容易的以很低的价格便取得了这块地皮的产权。对于这里原先的居民,王静辉则是另拨了一笔银子在别处购买了地皮给他们建了房屋,让他们在这里居住到也没有闹出什么乱事来。

    在建造房屋的时候,王静辉更是自己亲自上阵,根据土地的面积设计了医馆的建筑布局,这是非常类似于二十世纪医院的典型布局,有门诊楼、药房、住院楼。但李管事看了王静辉的设计后,不禁大皱眉头:房子到好说,但是这楼房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建造好的。王静辉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面积,将医馆的主体建筑全部设计成两到四层的楼房,这造价就不用说了,可是时间上也赶不急啊!

    李管事找到王静辉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一下,王静辉笑了笑说道:“真泉(李管事的字)兄莫急,你们珠宝行是四层建筑,如果按照它的建造方法来建医院,不仅费财费力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我这里已经想好了一个快速建屋的法子,用这种方法来建楼房非常便宜,而且坚固耐用费时更少,你拿去给那些负责建医馆的工匠看看,让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试试。”

    李管事对于王静辉的话将信将疑,但他还是拿着王静辉写好的几页纸去找那些工匠。那些工匠看了后更是大惑不解:建房子不用青砖,用黄土烧砖?用八成的石灰混合两成的粘土烧制?这是什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嘛!这就是王静辉写的烧制红砖和水泥,并且还把钢筋混凝土制作楼板和立柱的方法也写了进去,由于他原先部队的驻地身处乡村运输不便,所以部队驻地的房屋都是他们自己烧制水泥和红砖来建造的,虽然王静辉不是个泥瓦匠,但具体方法还是非常清楚的。

    工匠们虽然很怀疑这些纸上写的东西能够建造出在他们眼中非常复杂的楼房,但还是认真的找李管事协商此事,在李管事不厌其烦的解说后,终于达成了一个妥协协议:先用这种方法建造药房看看效果,因为药房按设计是个二层楼房还比较简单些。李管事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把这件事告诉了徐老,希望他能够去劝劝王静辉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方法,但徐老反过来到是把他给说服了。

    “真泉,我看改之他对此必定十分有把握,你见过一个值十万两的玻璃杯吗?”徐老耐心的开解李管事。李管事听了徐老的这句话后,就什么想法也没有了:他还能有什么想法?等房子盖好后看看吧!

    工匠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他们很快的就烧制好了红砖和水泥,对于水泥他们的认识还不多,但红砖却得到了他们的赞扬:烧制过程简单快捷又十分坚固。他们又按照王静辉的方法找来了粗铁条,搅拌好混凝土后制作了水泥立柱。王静辉为了给这些工匠们打气,亲自来到施工场地,让工匠们将混凝土立柱架到两块大石头上,让几个健壮的工匠拿着铁锤轮番重重的敲击混凝土立柱。这几个工匠汗如雨下,但除了给这个立柱敲掉点渣子外,没有造成什么伤害,费了半天劲终于让他们看到了水泥的威力,况且用水泥做粘合剂不仅坚固而且干燥时间也非常短。经此一番折腾,这些工匠们对王静辉立刻惊为天人,差点儿就拜师学艺了。王静辉当然不可能收他们作徒弟,只是告诉他们这些房子是专门给周围这些贫穷百姓看病的医馆后,工匠们干活更是卖力了。

    好不容易搞定了建设医馆的这些工匠,王静辉有开始和李管事投入到烧制玻璃的大业中去了。这可是万分重要的事情,今后开展的所有活动的经济基础可都要靠这些晶莹透亮的玻璃器物来支持了。

    为了开展王静辉的玻璃制造大业,徐老按照他的意思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家丁,王静辉坐镇徐老刚刚买下的一座烧制瓷器的瓷窑,来全程指导那些工匠制作玻璃,李管事则被派出去购买制作玻璃的原料。令李管事非常郁闷的是:无论王静辉向他如何解释,他怎么想不到那晶莹透亮的玻璃是用沙子、生石灰和碱面来炼制的,不过他还是按照王静辉的要求购买到了所需的材料。

    此时的汴都开封已经全部使用泥炭也就是煤来作为燃料了,但用煤来做为烧制玻璃的燃料显然是不行的,王静辉非常清楚,中国古代之所以没有掌握玻璃的制作方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温度不够高,只能够制造琉璃,所以只能使用焦炭做为燃料所产生的温度才能够达标。好在王静辉原来的家乡是四川会理,那里靠近全国闻名的攀枝花,那里炼制焦炭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所以王静辉才知道焦炭的炼制方法,否则他只能望煤生叹了。

    被徐老派来当王静辉的助手是一个快五十岁的老头儿,他从小在徐老家长大,连李管事都要叫他一声“宏叔”。宏叔惊奇的看到王静辉将一大堆泥炭炼制成焦炭,而且得知如果想要烧制玻璃,最关键的就要看这焦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宏叔虽然听的头昏脑胀,但对于眼前这个年轻人绝对是万分服从,一方面是因为徐家对他有恩,另一方面是听说眼前这个王公子是个胸怀贫民的大好人(毕竟王静辉来到这个时代还没有救过一个人,所以现在在周围人的眼中,他还没有升级为神医)。

    王静辉又让宏叔找来几个木匠,按照他的图纸在瓷窑的旁边建造了水车和一个超大号的风箱。不仅如此,还找来一群泥瓦匠,在他的指挥下对瓷窑进行改造,说是加强瓷窑的“密封性”,宏叔虽然不明白王静辉到底是要做些什么,但他都按照王静辉的吩咐找来工匠仔细施工。李管事自从水泥立柱事件后,更是对王静辉心服口服,所指派的事都十分认真的去完成。

    王静辉对宏叔和李管事的合作态度十分满意,改造瓷窑的工程要比他预想的进度要快得多。现在瓷窑的密封性改造已经完成,超级鼓风机也完工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他将李管事买来的沙子洗净后按照一成生石灰,一成半碱面,七成半沙子,虽然没有碳酸钾,但是有碱面来代替碳酸钠降低二氧化硅的熔点也就将就着用吧。

    将水车放入河中,用水力来驱动那个庞大的风箱工作,炉火也烧的旺旺的,由于没有温度计,也只能靠老窑工凭借着多年烧制瓷器的经验看火头的颜色来判断瓷窑内部的温度。以前高中学过的那点儿化学知识只能告诉王静辉硅土的熔点在两千摄氏度,而加入碳酸钠和碳酸钾可以将硅土的熔点降到一千摄氏度左右,现在只能找到小苏打来代替碳酸钠不知道行不行。

    在王静辉把东西方的各路神仙都拜过一遍后,那锅通红的液体终于出炉了,他的心脏不争气的狂跳了几次:是好是坏就是它了!工匠们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范模拿过来,将那些液体倒入范模中,待到冷却后,范模打开了:一个墨绿色的玻璃杯展现在嘴巴已经成为o型的工匠面前。

    王静辉拿起玻璃杯,在手里还有些温热,不过不要紧,今后的金子银子可就靠它了!王静辉用他那点儿可怜的化学知识分析得知:之所以成为墨绿色是因为玻璃熔液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他把玻璃杯交给旁边已经进入痴呆状态的李管事,李管事拿着那个玻璃杯就像抱着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小心。

    王静辉看到他那个样子说道:“真泉兄,这个杯子只是个不成熟的初级品,纯净度还远远赶不上我那个玻璃杯,但今后随着我们工艺的改进,终究有一天将会制造出纯净透明的玻璃杯!”

    正文第八章起步

    更新时间:2006…8…144:22:00本章字数:5388

    第八章起步

    看到李管事还是没有回过神,王静辉将他手中的玻璃杯又轻轻的拿回来,叫上宏叔和李管事一起回到了徐氏珠宝店的后院徐老的书房。三个人见到徐老后,将那个墨绿色的杯子拿出来交给徐老让他看看这段日子的成果,徐老拿到那个玻璃杯后非常兴奋,拿在手中简直是爱不释手。

    王静辉说道:“这个玻璃杯虽然在纯净度上比我卖出去的那个差得很远,但具体制作的工艺和材料与这个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今后我们要做的便是改进工艺,让玻璃的纯净度进一步提高。玻璃的配方和工艺,宏叔和真泉兄都已经清楚了,不过我们首要做的便是保证玻璃的制作方法不被外泄,这就需要你们来加强防范了。”

    徐老将玻璃杯放在书案上说道:“王公子请放心,这一点我们是非常清楚的!今后宏叔就在玻璃作坊里负责具体的烧制工作,真泉,你就负责玻璃原料的买进,这样制作工艺和原料都分开,给我们做工的工匠也不知道其具体的方法!”

    宏叔和李管事听了徐老的吩咐后,忙答是。李管事说道:“以现在我们制造玻璃的水平还不能制作我那种透明的玻璃杯,但这种玻璃也可以用来制作茶壶或其他玻璃器物。其品质虽然赶不上海外胡商的水平,但因为它制作方便便宜,一炉玻璃就可以制造至少几十个玻璃器物,其成本也不过就是十两银子,我看这东西卖上一百两银子一个也是供不应求!”

    徐老听了李管事的话后不住点头,王静辉也十分同意他的话,说道:“那我们现在可以兵分两路,我来负责玻璃原料的改进,宏叔则负责生产这种玻璃器物。不过我们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至少再建一个瓷窑以供我开展新玻璃配方烧制实验才行。”

    徐老说道:“嗯,就按王公子所说的去办!建瓷窑嘛,那就干脆多建几个,那个作坊周围的地皮已经买下来了,我看今后这玻璃器物的需求量肯定是很大的,况且这东西又不像铁制物那么结实,损坏是难免的,既然要扩建窑炉,我看咱们先一次扩建上三个!一个给王公子进行实验用,剩下三个烧制玻璃器物,这件事就由宏叔来负责吧!”

    王静辉心想:徐老到是非常有魄力的嘛!他说道:“徐老,先在你的店铺里顺便卖这玻璃器物吧,等机会成熟后,咱们再另外买下一家铺面专门来卖玻璃器物。另外李管事,现在咱们烧制的玻璃之所以是墨绿色,是因为这种玻璃中还掺杂这一些杂质,我还需要几种物品来专门去处这种杂质,这还需要你的帮忙。”

    当徐家人看到眼前的玻璃杯后,对于王静辉能够大量制造低廉的玻璃十分有信心,李管事听了这话后,立刻表示财力、物力、人力无限制支援他。大家又对眼前这个玻璃杯评价了一番后,就各自散去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王静辉与宏叔和李管事告别徐老后就返回到玻璃作坊,因为医馆的施工进程由于应用了红砖和水泥,所以工程进展非常快,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王静辉必须把玻璃作坊这边的事情全部搞定。

    三人回到玻璃作坊后,宏叔让工匠们将第一炉玻璃再次回炉烧制,这次又准备了一些不同的模子,打算把这一炉的玻璃全部制成成品玻璃器物。王静辉看到后就找人拿来一根细铁管,用它在玻璃熔液中醮取了一点儿,轻轻的往管子里吹气,渐渐的在周围目瞪口呆工匠的注视下一个长颈大肚玻璃瓶出现大家面前,虽然这个大肚玻璃瓶非常粗糙,造型也非常难看,但还是让周围的工匠十分的惊异。

    王静辉把这个玻璃瓶轻轻的放到一边去冷却,对大家说道:“这吹制玻璃器物我也并不在行,说实在的,今天我还是头一次吹制玻璃器物,今后你们的工作中将会吹制出大量的玻璃器物,这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这吹制玻璃器物的方法我是教给你们了,大家今后要自己多多练习,凡是技艺高超者,宏叔会提高他们的酬劳!”周围的工匠们看到这个年轻人非常的谦恭,说话也实在,所以都纷纷点头答应。

    接着他又吩咐宏叔:“宏叔,在今后制作玻璃器物的过程中,难免要浪费一些材料才能提高他们的水平,所以在这方面还要你老给他们一些方便,鼓励他们去提高自己的技巧。至于报废的玻璃器物也可以回炉再次烧制,不用担心浪费!”宏叔也是珠宝店的学徒出身,当然明白这些道理,所以立刻答应下来。

    王静辉对于工匠们的待遇也十分关心,又继续对宏叔说道:“宏叔,烧制玻璃的瓷窑最好不要停火,把工匠们编成三个班次每个班次工作四个时辰,轮番烧制玻璃和制作玻璃器物,如果多工作的匠人要给他们发加班奖金,但加班的次数要严格控制,毕竟这个工作是个技巧活,如果没有好精神,那废品就提高了,所以一定要订出个章程来让工匠们遵守!”宏叔连忙答应下来。

    王静辉三人从瓷窑出来后到宏叔的在瓷窑的住处,关好房门后,王静辉对两个人说道:“宏叔、李管事,你们也看到了,这烧制玻璃的工艺和材料都非常简单,所以保密工作我们一定要做好。烧制方法估计这里的人可能都知道,但使用的玻璃材料确是只有我和李管事知道,所以李管事这里更为重要!我建议李管事和宏叔还是分开,宏叔在这里负责照顾玻璃的烧制,真泉兄,你就再找处地方存放玻璃的原料,将玻璃原料混合好了再运送到瓷窑这里进行烧制,那里只用徐家老人进行严加看管!”

    宏叔和李管事当然知道玻璃制作的方法保密的重要性,听王静辉说的十分有道理后,就立刻答应下来,正好在离这里不远处有个徐老的宅子,两地之间只有差不多二十分钟的路程,先前王静辉和他就是在那里配出了第一批玻璃原料才拉到这里烧制的,所以李管事听了王静辉的建议后,就决定在那里存放玻璃原料。王静辉对那里也非常满意,三人决定由王静辉暂时在那里琢磨改进玻璃配方,宏叔驻守瓷窑,将用新配方烧制好的玻璃器物的样品再送回到王静辉的地方鉴定,李管事就负责购买王静辉所需要的原料,并且将瓷窑的玻璃成品运回到珠宝店买卖。

    王静辉又继续对李管事说道:“真泉兄,现在烧制的玻璃呈现出墨绿色是因为原料中间混有杂质,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处原料的杂质,这中间还有几样物事需要真泉兄去购买。一是寻找更好的沙子或矿石来更新原料,据在下所知有一种矿石外表呈现出乳白色,多与水晶同生,所以真泉兄可以寻访一下出产水晶的地方,看看有没有这种矿石,这其实是王静辉曾经看到过一次展览上有块水晶原生矿附着在石英矿石上才产生的想法;二是给我买几块可以吸引铁器的磁铁,因为玻璃杯呈现出墨绿色多半是由于玻璃中掺杂着十分微量的细铁粉,如果有磁铁将原料中的这些细铁粉吸出来,用这样的原料烧制玻璃的成品,它的色泽将会比现在要好的多。”

    李管事说道:“这些都没有问题,磁铁这东西我也见过,虽然比较贵但与玻璃杯相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十几两银子就可以弄到很多。公子所说的水晶矿,这在汴都开封附近的玉山上就有,此山的石头都是非常洁白而且又盛产水晶所以叫做玉山。这个水晶矿和我们珠宝店有很多来往,我回去后就让人到这水晶矿上去寻找矿石,实在不行就让他们把玉山上所有不同的石头每样都找来一些,让公子试用。”

    王静辉听李管事这么说后,感到一阵轻松:那白色的岩石恐怕多半就是含有二氧化硅的石英石了,虽然也不排除是方解石或者其他种类的矿石,但拿过来先试试,即便不行就先用沙子当替代品。

    李管事办事是非常有效率的,下午的时候他已经将磁铁买来让人送过来放在王静辉的桌面上了。他将细沙洗净平铺在一张纸上,用磁铁反复在细沙中移动,到是真的有许多细小的沙粒附着在磁铁上。这样用多块磁铁反复移动后,磁铁上吸附的细沙已经很少了,王静辉将细沙放进一个木盒子中,按比例加入小苏打和石灰石粉贴上标签后,让人送到瓷窑那里去烧制。

    除了王静辉贴上标签的木盒外,还有用两只大木箱装载的用普通干净的沙子配成的原料一起送往瓷窑。现在瓷窑那边自从他们上午商定好后就是人歇窑不歇,一天到晚连轴转,尽管烧制出来的玻璃和海外胡商提供的玻璃在纯净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商品。

    王静辉回想起自己读过古籍中描写宋朝人用瓷器兔毫盏在大街小巷的茶馆中斗茶的情景,就不禁嘟囔道:“兔毫盏、兔毫盏、看来你已经是寿终正寝了!”说到这里,他不禁想象到宋朝人将斗茶用的兔毫盏换成玻璃茶具斗茶的情景,觉得十分好笑。

    快到晚上的时候,宏叔亲自押送了一车今天烧制出来的玻璃器物来到专门调配玻璃原料的宅子,王静辉和李管事也和他一起随同这辆运送玻璃的马车回到徐氏珠宝店。当李管事指挥经过精条细选的家丁将三箱今天刚烧制好的各种玻璃器物搬到后院书房的时候,徐老看着这些制作还明显有些粗糙,颜色墨绿的玻璃器物的时候,好半天才蹦出了一句话:“第一天就可以生产这么多?!”

    宏叔笑呵呵的说道:“玻璃这东西和瓷器差不多,只要有充足的原料,等过些天工匠们的手艺更熟练的时候会烧制的更多!”

    李管事也笑着说道:“这东西确实是本小利大,除了碱面比较贵点,其他的沙子和生石灰要多少有多少,一个玻璃瓶成本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一两银子,但如果真要卖的话却可以卖到一百两以上!这第一天就烧出了六十多件,差不多可以卖到七千两银子!”

    徐老听过他们两个人的话后,对王静辉说道:“王公子可真是活财神啊!”

    王静辉到是他们当中最为平静的一个,淡淡的说道:“有了玻璃利润的支持,到时候就算给全汴都的穷人免费送药,我也能送得起!不过玻璃的制造方法还要请各位严加保密,至于生意上的事情更是要请徐老和真泉兄多多费心了!”

    徐老和其他两个人听后更是用力的点点头说道:“我们决不负公子所望!”

    宏叔在一旁说道:“王公子,今天下午新的玻璃配方现在可能刚刚烧制好,我已经嘱咐工匠等烧好后就立刻把样品送过来!”

    李管事也说道:“我今天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派人到玉山去寻找新的玻璃制造原料了,最快可能明天下午他们就会赶回来,公子不用着急!”

    王静辉说道:“我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玻璃的纯净度,因为再过十天半个月,城西的医馆就要大体完工了。我要在医馆完工前完成这一难题,不然就耽误了我开设医馆的初衷了!另外在下还要对徐老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徐老答应。”

    徐老立刻回答道:“王公子有什么难题,只要我能做到决不推辞!”

    王静辉说道:“徐老,医馆马上就要开张,但是除了我这个光杆医生之外就没有人了,所以还要麻烦请徐老代为召集一些儿打杂仆役和几个能写会算的账房先生来我这里帮忙。”

    徐老说道:“这不算什么难事!我可以派最好的账房先生到你那里去帮忙,至于仆役我也会给你在珠宝店中挑选几个机警的学徒,再召上一些人也就差不多了!”

    王静辉得到了徐老肯定的答复后连忙谢谢徐老,他现在最头痛的就是身边没有人来帮助他了,人才不是一两天便可以培养出来的,现在也只好依靠徐老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毕竟给他送了一个金山,他绝对会办好这件事的。

    四个人在书房中又谈了一会儿后便开始在一起吃晚饭,刚吃完晚饭,瓷窑那里送样品的人就到了。他们又回到了书房打开盛放玻璃样品的木盒,这一次采用磁铁来去处玻璃原料中的铁质杂质显得非常成功,这个玻璃杯样品呈现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浅绿色,这与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已经相当接近了。

    王静辉看到这个新配方烧制出来的样品非常高兴,他刚才还在担心如果在玉山找不到石英矿石的话,他有没有能力凭借着现在的条件来烧制出纯净度相对满意的玻璃器物,看见这件样品后,他心中的担心就烟消云散了:这样品质的玻璃杯已经非常接近透明了,完全可以当作成品来买卖。

    王静辉把玻璃杯样品递给旁边的李管事,笑着问道:“真泉兄,借你的火眼金睛来看看此物到底价值几何?”

    李管事接过王静辉手中的玻璃杯仔细的看了看说道:“改之,真不愧为人如其名,这玻璃杯已经和海外胡商所带来的玻璃器物已经一模一样了!不过他们所烧制的玻璃器物可比咱们的小多了,大多数都是用来装他们海外运来的名贵香水用的,我看这样的玻璃器物一件至少可以卖出七百两!”

    他说完后把玻璃杯交给徐老和宏叔观看,他们两个人也都是从珠宝堆中滚打几十年的人物,看到手中略微带有绿色的玻璃杯也啧啧称奇,他们对海外胡商的玻璃瓶当然不会陌生,也十分赞同李管事的评价。

    王静辉对他们说道:“既然这种方法可以达到胡商手中玻璃杯的制造水平,我也就放心了,不过这种提纯玻璃原料的方法却是非常的麻烦。如果量小的话还好,但是大量生产就必须有很多人来干这样的工作,这对于玻璃原料的保密是十分不利的!”

    其他三个人听了王静辉的话后都点点头,但对于不能大量生产这样品质的玻璃也感到非常可惜,王静辉当然清楚这一点,继续说道:“各位,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初期我们只是小量生产,可以积累大量的资金,所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我们这种烧制玻璃的方法也不会独领风骚多久,到时候我们有了大量的银子就可以用更大规模的生产来降低成本,别人永远跟在我们屁股后面跑!至于这种改进配方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使后来的竞争者生产的玻璃没有我们的好,虽然不能大量生产,但其价格也十分客观,我们还是非常赚的!”

    听了王静辉开解他们的话后,他们三个人也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也就对玻璃原料配方的保密更加严密,以至于今后十年当中,大宋的工匠们还是只能烧制出最初级的琉璃,连这种墨绿色的玻璃都烧制不出来,这也算得上是一件奇迹了。

    正文第九章扬名

    更新时间:2006…8…144:22:00本章字数:7335

    第九章扬名

    第二天,在徐氏珠宝店的二楼专门腾出一层楼的空间展示他们昨天刚烧制出来的玻璃器物,汴都开封的大街小巷上又再一次被玻璃的话题给覆盖了。与上次拍出十万两天价的玻璃杯不同,这一次玻璃器物数量要多的很,足足有七十件,除了五款高级玻璃茶具的售价达到了一千两,其他的只有一百俩到二百两一件,而且听说今后将会长期出售玻璃器物。

    受到这一消息的刺激,徐氏珠宝店立刻被蜂拥而至的顾客所淹没,七十件玻璃器物还没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便全部卖掉,收入达到一万多两白银,连带着店内其他珠宝首饰也卖出去不少,这让徐老高兴的合不拢嘴。

    赵叶也来到珠宝店找王静辉,在徐府仆役的带领下,他在后院王静辉所居住的书房中又见到了这个和他同龄的年轻人:“改之兄,看来你果然没有虚言,这玻璃真的被你烧制出来了,不过你可把我给害惨了,我送给父亲的玻璃杯马上就不值钱了,不过我们兄弟二人更愿意看到那个萧远封现在的神情!现在他一定很好看,哈!哈!哈!”见到王静辉后,赵叶用开玩笑的口气对他说道。

    王静辉将手中的鹅毛笔放到一边笑着说道:“赵兄的玻璃杯放到市面上至少还是能值上五千两银子的,毕竟我现在烧制出来的玻璃还是没有办法和那个相比,如果赵兄那它来做礼物还是非常好的选择的!不过萧远封可就很不高兴了,他白扔了五万多两白花花的银子不说,还垫上了八颗稀世夜明珠,现在他哭都来不及了!”

    赵叶听他这么一说也开怀大笑起来,等他笑过后走到书案旁边,看到书桌上除了笔墨纸砚和数只鹅毛笔外散乱的堆放着一些书稿和刚写好的纸张,不禁说道:“我初次见到王兄的时候就觉得你气度不凡,定是个才高八斗的才子,没想到你已经写书立言了!王兄,可否让在下先看看你的大作?”

    王静辉说道:“赵兄差矣!这里只是我刚写好的医书,我看如今大宋各种版本的医书虽然书名相同,但其中的内容不一,有些医书写的东西明显是错误的,如果有医生按照上面所写给病人看病的话,可能?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