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风

宋风第97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王将军不可轻易冒险!这摆明是宋军的一个圈套,若是将军遇险,嘉宁军司又该如何来防守?!”一个胡子有些发白的老将军站起来说道。

    王顺摆摆手说道:“少将军被围,本将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解救,本就无颜再见大将军,这是本将犯下地错误。就该由本将来解决!嘉宁军司的守卫就交给各位将军来做,本将年少缺少经验,相信各位袍泽做的会比本将更好!”

    营帐内所有的人在听后都默不作声,他们知道李泉被俘本就不关王顺什么事,因为援兵赶到之前,古乌延城便已经被宋军破城了。就是去再多的人也是无用,反而会刺激宋军干脆杀掉李泉。不过此时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崇敬地眼光来重新看待王顺,这个年轻人能够在短时间内便升至高位,除去作战勇猛之外,这种不顾自身危险来弥补自己缺失的品德更加让所有的将军敬重。

    “王顺?!”种谔问道,他又用疑惑的眼光来看着旁边的关良,关良是负责协调西北所有情报的人,对于敌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只要问问他便可以了。

    “这个王顺应该是最近才提拔起来的,泼喜军所有的将领我们都知道。唯独这个王顺来历奇巧,只是上个月才收到来自兴庆府的一份情报,说是梁乙蒲大军攻打盐州,结果兵败被俘,其中就是这个王顺来负责守卫盐州。以不过万余将士来抵抗十几万大军攻城,端是勇猛地很!”关良没有让种谔失望,就是这么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泼喜军将领,他都能够知道,可见汴都那个人把关良派到西北来主管情报算是人尽其才。

    种谔听后点点头。杨崇岳从旁说道:“我们原本也没有指望李清能够亲来,来个如此重要的将领也是足够了,不过是抓还是放呢?”

    关良说道:“既然李清肯和咱们谈判。这说明他也没有本事来拿下古乌延城,所以便退后一步来和我们谈判,嘉宁军司中的守军一定不会太多!”

    种谔说道:“不管明天是谁来,我们都要先拖上一拖,等各种攻城器械一到,我们就要拿下嘉宁军司,迫使李清投降!”

    关良和无心在看到来人之后,惊讶的合不拢嘴巴──对面略显瘦弱地年轻人居然就是和他们已经失去联系的冰封!关良和无心的表情自然被种谔和杨崇岳看在眼中,这两个年轻人一文一武端是个人才。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如此失态,为什么看到这个泼喜军年轻将领后会如此吃惊?

    不过令种谔和杨崇岳更加不解的事情便是关良和无心站起身来跑到那个叫王顺的泼喜军将领身前说道:“冰封?!”

    冰封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还真能够见到自己地师兄,为了提防自己的身份泄露,他只带了三十个亲卫,还都留在外面。看到师兄跑到他的身边招呼他,他一向冰冷地表情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大师兄,八师兄!”

    种谔和杨崇岳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相互看了一眼面面相觑──驸马弟子!没有想到驸马的弟子居然在泼喜军中担任高级将领!这不禁让两人心中五味乏沉,杨崇岳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在汴都见到驸马时的场景──“望将军莫要辱没了天波府的名声!”──这个声音自他来到西北之后,不时的回响在自己的耳边,而那个在蜡烛闪烁的烛光下,一脸淡然地年轻人也不时的浮现在他的眼前。

    “李清还在盐州一代清剿梁乙蒲剩余的残兵,估计若是得到宋军攻打嘉宁军司的消息后,他会在十天左右便可回来,当然若是他怕我们在半路截击他,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也会把泼喜军待在身边,他身边的亲卫营非常厉害,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并没有受到扩充,也没有在先前的战争中受到多大的损耗,所以这支人数在三千左右的亲卫营应该是泼喜军最后的底牌了!”冰封淡淡的说道。

    “李清不在嘉宁军司之中?!”种谔惊奇的说道,说实在的,由于战争的阻碍,大宋已经对李清所属地区的情况一无所知,李清的位置是战局的重点,若是能够准确的掌握李清的位置,那集中兵力攻其一点,很可能会使大宋坐收李清的地盘。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路──拿下嘉宁军司,李清失去根本只有降宋一途可走。

    “李清确实不在嘉宁军司之中,不过还有一位大人物在里面!”冰封嘴角上有些诡异地笑着说道。

    “该不会是梁乙蒲吧?!”关良试着问道。

    “不错。这家伙害的我差点儿死在盐城,不过被李清击溃后活捉了这个废物,我的铁林军也被打残了,正好会嘉宁军司修正,李清也害怕好不容易得来的梁乙蒲被救走,便安排在铁林军中押送会嘉宁军司!”冰封将其原委大致说了一下。

    “呵呵。原本某还不想硬攻嘉宁军司,不过现在就是冲着梁乙蒲也要拿下它!冰封,你可否调动铁林军向宋军投诚,这样嘉宁军司就可不费吹灰之力垂手而得!”种谔笑着说道。

    “种帅,要想说服他们投降是不可能的事情,李清为人治军宽严有道,御下极为得力,除非李清死了,否则他们绝对是不会投降的。就铁林军来说,这支军队地成分更加复杂。自盐城一战铁林军仅剩下了一千多人,其余都是从各部抽调精锐再次整合而成,在下根本无法掌握住这支军队!”冰封皱着眉头说道。

    “依将军所言,城中守军共计六万有余,能否将嘉宁军司的布防图画出来。这样我们再决定是否攻打嘉宁军司!”杨崇岳说道。

    “这次我来正是想要将嘉宁军司的布防图带出来!”冰封微微笑道,说完便从铠甲中抽出一方尺许大小的白布,上面标注着完整的嘉宁军司布防情况,杨崇岳等人一见到图纸大喜,忙接过来仔细研究。

    “在下虽然不能够策反泼喜军投降献城。但却是嘉宁军司最高的军事将领,在下可以指挥城中军队防守或是进攻,只要诸位订下计策。在下可以积极配合,尽量能够少受损失的拿下嘉宁军司。不过时间要快,不然李清一旦回来,那在下就没有这个能力,相信李清回援后,攻打嘉宁军司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想法,除非有倍于敌方的兵力,否则很难拿下城池!”

    冰封一边把图纸上的情况详细说明,一边还说道自己是如何将三万多平民编入军队。打散建制整合守军。种谔、杨崇岳等人听后不禁啧啧称奇毫无疑问,冰封这样安排新军虽然扩大了守军地人数,但战斗力却下降了很多,这样夺取嘉宁军司的损失也可以少些。

    种谔和杨崇岳等人仔细谋划了半天,觉得还是趁李清没有回来之前将嘉宁军司拿下来最好,不然单看这布防图上的标注,几人心中就明白李清在这几年当中也没有睡大觉,把嘉宁军司弄得跟个刺猬没什么区别,要是等李清回来亲自坐镇,那得到嘉宁军司的代价未免会让统治高层心痛──更重要的便是现在拿不下嘉宁军司,那古乌延城、奈王井、大吴神流堆等地也是无根之木,李清完全可以以摧枯拉朽之势再次恢复自己地统治区域,除非宋军大力增援,否则仅凭现在的兵力守是守不住的。

    不过令种谔等人心中稍安的是自己的后勤一点问题也没有,李泉在连环木寨处所制作专门为攻打武宁堡地投石机是现成的,早就往这里运送了,到现在已经有一多半的投石机都到位了,剩下地也会在三天之内完全到位。除去投石机之外,火器也运送了不少过来,最重要的是攻打连环木寨时所使用的大号燃烧弹还剩下十几枚,小号的燃烧弹数十枚,数量虽然少了些,但威力却是攻城时候最佳武器。

    既然决定要打嘉宁军司,那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种谔立刻发出将令,让十里井和武宁堡的宋军全力向古乌延城集中,估计最终兵力会达到七万到八万,而为了填补这些地方的空缺,种谔给富弼写了一封信,请求派兵援助。

    到了最后,所有人才想起来冰封这次来是为了交换李泉谈判的,不过此时天色已经比较晚了,最后冰封才建议让他见一见李泉,也好回去有个交代,至于交换的条件今晚种谔等人要好好研究一番,但是无论如何,为了保证冰封对嘉宁军司地控制权,李泉是绝对不能够在攻城战打响前回到嘉宁军司的,那样冰封就无法配合宋军的军事行动了。

    冰封的亲卫见到自己的首领从宋军的大营中走了出来,都紧张的拥了上去,不过冰封却告诉他们选出两三人去见见李泉,好向嘉宁军司的守将报信,至于今晚他将夜宿宋军大营。嘉宁军司的守将门终于在晚间得到了回来报信的人,在得知亲眼见过李泉后,所有人都放心下来──至少宋军并没有打算强攻嘉宁军司的打算,只是想要勒索,那就好办了。

    李泉虽然为阶下囚,但因为是李清的儿子,所以宋军给他的待遇还不错,不过毕竟是打了败仗的将军,在冰封眼中,这个素未谋面的“少将军”现在消沉的很。

    正文第三百二十七章埋伏

    更新时间:2007…7…2618:44:00本章字数:5303

    冰封并没有住到种谔给他安排的营帐中,也没有和自己的师兄们在一起,而是和李泉在一起。他向杨崇岳要求了一桌酒席,以此来为李泉压惊,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李泉和他所喝的酒中有着和梁乙埋吃下的同一种毒药──冰封是有解药的,但李泉却没有!

    像泼喜军这样的军队,即便李清死去,按照习惯继承也是李泉为这支军队的首领。种谔既然决定攻取嘉宁军司来迫降李清,那除了李清要死,凡是和李清有关系能够继承这支军队的人都要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泼喜军归降大宋后,可为大宋所用不会变成一个地方势力存在。

    不管怎么样,李泉即便没有野心也罢,但他作为李清最有出息的儿子,是绝对不能活在这个世上了,不过相比之下李清其他两个儿子还尚处幼年,也没有在军中待过,反倒以此为福不在冰封的视线之内。王静辉私下常对他所说的话便是刺客不是屠夫,杀人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史记》中太史公肯为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专门开出一篇列传与老子、韩信、苏秦、张仪等人并列,这其中的道理是耐人寻味的。

    冰封自己对于刺客的身份本身到没有什么感觉,尽管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驸马最机密的事情,永远不会被人所知。但他却以此为豪──能够报答驸马对他地再生之恩,能够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事情,这种机会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至于未来他想得并不多,他也相信驸马不会亏待他,会给他一个非常完满的后路,不过他心中始终都有些悲情色彩。他最喜欢读的书便是《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但是受到驸马的影响他却并不喜欢荆轲,按照驸马地见解,荆轲成就了自己的英雄形象,但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这是和荆轲刺秦王的本质目标背道相驰的。

    冰封在第三天的时候返回了嘉宁军司,所带来最终的谈判结果便是用万匹战马来换取李泉的性命。在冰封回去的时候,种谔聚集在古乌延城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各种攻城器械基本上已经到位,武宁三堡中所储存地所有火器全部运抵古乌延城。在未来的两天。还会有三万宋军陆续到达古乌延城,不过种谔是不会使用这三万援军来攻城了,这些都是从十里井日夜兼程赶来的骑兵,他们是用来对付李清的援军的。

    冰封所带来地消息让嘉宁军司中的众将心中感到一阵欣慰──万匹战马虽然是多了些,不过付出这样的代价还是值得的。嘉宁军司中就有不下三万匹战马,不过却没有这么多的骑兵来使用,从中抽出一万来换取李泉还是没有什么问题地。最重要的是,宋军这样的作为就说明宋朝没有攻打嘉宁军司地意思,只想趁火打劫捞取些好处罢了。不管泼喜军以后和大宋之间的关系是战还是和。这些都是大帅李清所考虑的事情,用不着他们来费心,他们所面对的只是渡过这次危机便可以了。

    宋军无意攻取嘉宁军司的消息让所有的人都感到乐观起来。王顺也借此机会将一些临时征召入伍的嘉宁军司百姓遣散了五千人,对于城防工事的完善事务也中断了。按照谈判的结果,王顺从明天开始分三批将战马交付给宋军,第一批是三千,后天是两千,四天后交付最后地五千战马,同时在第三次交换的时候,宋军也放回李泉。另外作为宋军退兵的代价,嘉宁军司还要支付牛五千头。羊两万只,粮食五千石,这个代价不算高,不过这些都好办,相比古乌延城、奈王井和大吴神流堆等城寨,付出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也是绝了再起争端的苗头。

    本来所有的人都以为嘉宁军司的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款的,尤其是这么快便开始进行交换,这明显让他们处于劣势地位,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李清一旦回来,自己的儿子还在宋军手中,任谁也不能想象李清会作出什么样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李清的怒火的。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赶快将李泉交换回来,尽管所付出的代价稍微高了些,但却能够解决交换李泉和解开嘉宁军司被围的困局。

    第一天的交换内容是三千匹战马和一千石粮食,一切都很正常,可能是宋军大牌在握,所以与嘉宁军司派出了一万多骑兵的架势不同,宋军只有区区几百人和大量的民夫,这让所有的人都稍微松了口气──宋军还是非常守信的。

    第二天是两千匹战马、一万只羊、三千头牛和一千石粮食,交换的场面还是非常平静,没有任何异常的地方。嘉宁军司的人还是派出了万余骑兵,不过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宋军允许负责交换的两名泼喜军将领来到距离古乌延城十里处的宋军营寨中,他们看到了明天最后交换的主角李泉。

    宋军的友好做法使得嘉宁军司的人更加相信宋军的诚意,虽然无法探查到宋军具体实力如何,但对方却没有任何进攻的架势,这让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不过他们并不打算放松最后一天的交换,反而将第三次交换的护卫人数增添到了两万人──这是王顺的建议,所有的将领虽然认为这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不过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反而称赞王顺少年老成。

    他们并不知道种谔、杨崇岳和王顺相互商议的重头戏便是在这第三天。从嘉宁军司中获取这么多的物资原本是计划外的事情,原本种谔等人也不指望能够得手。但有冰封地存在就大大降低了难度,分批交换最重要的保证便是嘉宁军司的人可以见到人质李泉,让他们知道宋军的诚心,以达到麻痹敌人的目的,顺便得到地物资也可以让宋军的战争筹备更加充足,至于除去李清之外的泼喜军俘虏早已经转移到后方去了。现在恐怕已经到了武宁堡中了。

    最后一天的交换,宋军终于派出了一万五千骑军,这虽然有些异常,不过昨天那两名探望过李泉的泼喜军将领已经提前将这个消息带回嘉宁军司了。按照协议这也是宋军防备泼喜军变卦所做的准备,更何况人家已经提前通报过,所以没有人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更重要的是两方在交换场地中实力相近,想要吃掉对方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确实有泼喜军将领曾建议在最后一次交换中做手脚,只要李泉一到手便对宋军下手,以嘉宁军司的兵力倾巢而出将古乌延城团团包围。交换李泉的物资数量庞大。宋军想必也不会放任这么多物资来往草原之上,到时候来个黑吃黑,解决了宋军还把物资也给吞下来。不过这样地建议被王顺极力否决了──嘉宁军司周边情况还没有稳固下来,这个时候因小失大得罪宋军,让宋军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兵借口。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有时候王顺也会被这样的变化而感到动心,若是这样的话,宋军很有可能伴猪吃老虎,将嘉宁军司的守卫力量在野外全部解决掉,这样便可以不用在惨烈地攻城战中消耗太多的实力。不过此时王顺已经没有什么借口再次出城到古乌延城来传递消息了。他心中对宋军野战的作战能力也没有底,反倒是看似惨烈的攻城战在宋军有充足的攻城器械和火器地助威下更加容易一些,毕竟在攻城战当中。任你骑兵再多再精良也是无用,这么狭小的作战空间中骑兵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连王顺也不知道,种谔这次是铁了心想要拿下嘉宁军司,他手下地兵力经过这两天的等待集结已经达到了八万多,早就超过了嘉宁军司中那六万乌合之众,这八万多宋军可都是大宋在西北中驻军精华中的精华,其中骑兵的比例更是高达五万,他们都参加过数场战斗,也算是有经验的老兵了。或许种谔要是知道嘉宁军司剩下的泼喜军将领还打着黑吃黑的想法会更加欢迎。不过情报线路不畅,为此暴露冰封实在是不值当,也就压下不提。

    双方在预定地点进行了交换,等待民夫运输大队走远后,宋军此次负责交换的将领亲自率一队亲军将李泉送至两军中央,然后交给对方的泼喜军将领后,便打马回到自己地本阵当中,慢慢的以戒备队形后撤。

    泼喜军也护卫着李泉向北撤退,争取早些时间回到嘉宁军司以复命。不过泼喜军只走出了十里地,便被早早埋伏在这里的宋军偷袭了。一队万人骑兵打着嘉宁军司的旗号,毫无征兆的从低矮的土丘后面出现,泼喜军还以为是前来接应的骑兵,结果在相距三百步的时候,才发觉这正是身穿泼喜军军装杀气腾腾的宋军!

    冲杀过来的宋军根本没有给泼喜军任何反应的机会,直接冲着他的侧翼奔袭过去,一路上还没有接近的时候便是一阵箭雨,中箭的泼喜军战士立刻从马身上翻落下来──所有的箭支上都带毒!带毒的箭支也提醒了泼喜军对面敌人的身份──这是大宋的鬼骑!无心在西北战场纵横一年多,使用带毒的兵刃和飘忽不定的作战方式是这支神秘军队的标志,尤为让泼喜军感到印象深刻的便是,正是这支军队以不足两三千人的队伍奇袭数百里,一直杀到了奈王井,焚毁了奈。王井后从容离去,以至于大帅李清的亲军亲自出手追杀,也仅仅使他们退回大宋而已。

    无心的特种部队得到了种谔的大大加强,为了这次奇袭泼喜军,他甚至又为无心专门选拔了五千精骑供其指挥作战,这样无心可以指挥的人就达到了万余人,尽管其中精锐还是自己所带的那两千特种部队,不过在这正面战场上。人数多一些更能够造成杀伤力。全军全部使用箭毒树毒药──这是富弼将手中地存货都贡献了出来。

    无心的铁骑如一股黑色的蝗虫,从泼喜军的右翼直插过去,将泼喜军的阵营截成了两断,麾下将士左右开弓,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毫不恋战地穿插而去。从开始出现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草原之中。中间不过才一刻时间,反观泼喜军居然阵亡了七八千人!

    这是极为震撼的,当李泉看到这样的情形时,更是回忆起了那天宋军攻破连环木寨时的场景,也是由一支神秘的宋军骑兵搅乱了自己原本开始慢慢巩固下来的战线,造成了自己那晚的溃败,也是同样的军队从武宁堡一直追杀自己到古乌延城。翻看阵亡将士的尸体,全部都是乌黑或是发青,即便身上只要被划破一点伤口,也是立刻中毒身亡。这种景象使所有地人心中都有些发凉。

    对于这样的军队,李泉和泼喜军的将领是没有勇气下令追击的,况且人家在突袭到逃走不过是一瞬间的时间,就连自己地抵抗也是士兵下意识中的行为,等他们醒过味来的时候。人家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不过令他们庆幸的是,这支万人地突袭军队只是偷袭而已,并没有打算真刀真枪的和他们干上一场,否则自己虽然倍于敌人,但对于能否能够取胜心中实在是没有底。

    护送李泉的泼喜军并不知道。刚刚偷袭他们得手地无心在脱离接触之后,在离他们不是很远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无心回头看看泼喜军的方向,知道自己已经处在对方视线范围之外后。便竖起手中的长刀,大队人马即刻便挺了下来,显示虽然这支军队是临时拼凑而成,但整体素质非常优良。

    “传令!全军在右臂上扎上红巾,后军变前锋,沿途杀回去!各位大宋的好儿郎,可敢于本将再返回杀敌?!”无心对着面前这并没有遭受多大损失的骑兵大胜喊道。

    “有!”所有的兵士都举起了手中的长刀或是弩箭齐声喊道,一时间每个人胸膛中都涌动着滚烫的鲜血──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原本是生活在宋夏边境地汉人,但他们都饱受西夏党项军的骚扰。几乎每个人家中都有人被西夏兵残杀或是劫虏的事情,甚至有的全家都被西夏兵所残杀,早就和西夏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这也是富弼和种谔特意安排的,让这些人进入无心的特种部队,才能够爆发出这些兵士的最大战斗力。

    无心一声长啸,便从将士们让出中间的过道中策马奔会后队,后队便前军,再次向撤回来的方向杀了回去!

    李泉在察视阵亡兵士尸体的时候,除去对这支偷袭自己宋军的愤慨和恐惧之外,内心中还感觉到似乎还有人在远处窥伺自己,连忙抬起头来四顾环望,片刻间他便把视线固定在前方刚才无心出发的土丘上。

    “全军戒备结阵迎敌!”李泉高声喊道。

    “少将军,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旁边的将领对李泉突然发出的命令感到一阵惊愕。

    “土丘上有宋军埋伏!”李泉冷冷的注视着前方的土丘。

    不管有没有敌人,少将军的命令还是必须要执行的,泼喜军立刻终止了收拾战友尸体的行动,以飞快的速度结好阵势,锋芒正是对着前方不远处的土丘。

    “不是让你们不要抬头吗?!”杨崇岳恨恨的对旁边的偏将说道。

    “我们都是谨遵将军的命令,谁也没有抬头看过,将军你看,所有的人都爬在地上,连马匹都裹上了布,最高的人便是我们几个了……”那名偏将无辜的说道。

    “真他娘的邪门儿!难道本将还看走了眼不成,李泉居然能够会掐算,算准我们还在这里埋伏?!”杨崇岳有些懊恼的说道,他知道自己的偏将没有说错,自己麾下的将士都是按照自己的吩咐谨慎的埋伏起来,对面根本不可能发现自己。

    杨崇岳确实冤枉他的部下了,而李泉更没有诸葛亮那样能恰会算的本事,暴露目标的正是他本人,准确的说是他手中的望远镜!他不知道正是他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情况,才让李泉发现了望远镜镜片反射的日光──李泉早就在武宁堡和杨崇岳交手的时候发现望远镜反射日光这一点了,他更知道宋军之中能够在前线拥有望远镜观察敌情的将领,地位一定不会低,所以才猜出了这里有宋军的埋伏。

    杨崇岳虽然懊恼被李泉所发现,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干脆一挥手解除了隐藏埋伏的禁令,自己则是整理了一下铠甲走上土丘顶点对对面严阵以待的泼喜军大笑的说道:“少将军,本将在这里已经恭候多时了!”

    正文第三百二十八章归宋

    更新时间:2007…7…2618:45:00本章字数:5244

    “种子衡难道要食言而肥吗?!”李泉厉声说道。

    杨崇岳看到李泉的表情不屑的笑了笑,不过他心中却是担心的很,自己手中只有不到三千不兵士,原本就在这里打个伏击,但没有想到李泉这么精明,居然能够发现他,现在上马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只有强打精神来诈上一诈,只要拖上一些时间等无心的特种部队杀回来,解救自己了。

    “种帅对少将军甚是想念,念及少将军勇武,恐会在嘉宁军司与我军为难,所以特遣本将来请少将军到古乌延城小住几日!”杨崇岳嘴角上挂着冷冷的笑容。

    李泉对对面土丘上的杨崇岳也着实摸不透,因为现在除了杨崇岳一人高高的站在土丘上,再也没有任何宋军露出脑袋,他也就无从知道对面土丘后面究竟埋伏了多少宋军。不过李泉很快便没有考虑的时间了──后面的本队中传来一阵骚乱,李泉朝后面一看,一队杀气腾腾的万人骑军迅速向这里奔来──这就是刚才偷袭并给他们造成巨大创伤的宋军!

    李泉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将士,知道今天算是交代在这里了,身后的士兵脸上都露出了恐慌不安的表情,这都是刚才那支骑军恐怖的杀伤力所留下的阴影。前有围堵,后有追兵,李泉无奈的低下了头,他一人战死不足畏惧。可身后地将士却不能再流血了。不说前面有多少宋军在埋伏,单单后面这支恐怖的骑兵也会使自己的军队彻底覆灭。

    “杨将军,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场的人都是汉人的份上,请从宽对待这些将士,李某不胜感激!”李泉悲声说道。

    李泉转身对着后面的泼喜军高声喊道:“本将无能累死三军。你们都有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