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免费阅读!

1908之钢铁雄心第4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根据记载,1895年之前,也就是1872年至1894年之间全中国一共不过72家工厂,而从1895年以后到1913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全国的工厂数量也不过549家而已,其中资本超过一百万两的只有区区17家而已,而这些工厂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了沿海,其中多是一些资本一万多两的小工厂…

    严光当初虽然仅仅只是想建一间资本在十万银元的纺织厂,不过为了方便将来的扩建所以在建造厂房的时候特意让工人们建的大一些,这种规模的工厂至少在四川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在严光从上海带回了三倍数量的机器后,可以说严光的这间纺织厂已经是整个四川最大的纺织厂了。

    “……”虽然已经确定了这的确是一间很大的工厂,不过于宗潼还是带着几个差役在工厂的周围转了一圈。

    再次看了工厂一眼,虽说近些年来诸事不顺,但今天于宗潼的心情确实是要愉悦许多。

    “走,我们去总督府。”说着于宗潼调转了马头。

    “是,大人。”几名差役连忙跟了上去。

    严光并不知道就在他的工厂外,成都的知府和几名差役刚刚查看过他的工厂,如今更是朝着总督府那里而去。

    这个时候严光正手忙脚乱的在几名洋技师和工人之间做着调节工作,好在此时的机械并不是很复杂,所以机械的安装工作还算顺利。

    “呼!”看着第一台机器终于安装完成了,严光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

    虽说在安装的过程当中他一直充当着翻译,但是有的时候就算他翻译完了那些工人也不知道他说什么,最后他不得不和几个洋技师亲自下去做示范,所以他和那几名洋技师到也不比旁边的工人们轻松多少。

    “忙完这件事我就去找翻译,不然接下来是没法活了…”咕嘟咕嘟喝着王二递过来的水,严光在心里这么想到…

    ――――――――――

    对自己的治下出了全国都不一定有几家的大型工厂,于宗潼还是很。。的,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究竟是家什么工厂,不过于宗潼还是决定去找四川总督,嗯,代总督赵尔丰去,为的就是一年前上面曾经下达过的一道旨意。

    在成都做知府这么多年,一直被岑春煊和赵尔丰压着无所事事,如今于宗潼终于有了点做知府的感觉。

    想到这里于宗潼扬起了鞭子,打算在快一点赶回成都。

    “大人,大人,您是不是慢一点…”跟在于宗潼的马蹄子后面,几个差役不停的喊道。

    本来他们几个跟的就已经很勉强了,如今一看于宗潼还要加快马力,几个差役立刻喊了起来,毕竟他们只有两条腿而已,比不上于宗潼四条腿跑的快。

    看着身后几个不争气的差役,于宗潼叹了口气。

    也就是他的脾气还算好,如果是换了其他地方的知府听到自己手下的差役这么喊,恐怕早就扬起鞭子抽下去了。

    “唉…”拉了拉缰绳,最后于宗潼还是用和来时差不多的速度朝着成都而行。

    身后的几个差役早就摸透了他的脾性,所以到也没怎么在意,只是在后面嬉笑着跟上。

    当于宗潼他们回到成都时,严光他们也已经将第二台机器安装好了。

    回到成都后,于宗潼直接前往赵尔丰的总督府,不过在路过知府衙门的时候却打发几个差役回去休息。

    本来几个已经有些累的差役还打算在跟一段时间,但一听于宗潼让他们回衙门休息,一个个的立刻一脸感激的回去了。

    “驾!”没了几个差役拖后腿,于宗潼虽然不能在城内策马狂奔,但速度也要比原来快上不少,不多时便赶到了总督府的大门前。

    “知府大人?有什么事要找我们家大人吗?”总督府门前正闲的无聊的门房看到于宗潼骑马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只是看着于宗潼骑着马,门房的心里也嘀咕了起来,毕竟这些读书人一般都是坐轿子的,马车都很少会有人去坐,就更别提什么骑马了,如今于宗潼骑着马就过来了难道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于宗潼到是没想那么多,只是问了句。“总督大人在吗?”

    “在,在,大人今天一天都没出去。”虽然因为上面有个四川总督的缘故,于宗潼这个成都知府的存在感相当的薄弱,不过门房还是不敢怠慢。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赵尔丰正在书房里看报纸,听到门房说于宗潼来找自己而且看起来很急的样子(因为是骑马来的),赵尔丰虽然有些觉得奇怪,但还是让人带于宗潼进来。

    “知府大人。”于宗潼进了书房后,一看见赵尔丰便行礼道。

    “梓生啊,有什么事吗?”将手上的报纸放到一边,赵尔丰抬头问道,说着还示意于宗潼坐下来说。

    “是这样的,今天手下的一名差役在城外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车队,上面装的全部都是机器,于是那名差役便回了衙门通报给我,我听了以后想起了去年朝廷曾经下发的旨意…”于宗潼徐徐的将自己的来意将了出来。

    “哦,那个旨意啊?!”一听于宗潼这么说,赵尔丰也想起了去年曾经下达的那个旨意。“不过我记得旨意上写着最低也需要二十万银元…”

    于宗潼连忙道。“那车队我虽然没有看到,不过那间工厂的占地却极为庞大,川内恐怕无出其左右者,想来肯定是能达标的。”

    赵尔丰一听也坐直了身子,连忙叫下人去将自己的幕僚给请来。

    作为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清末这个特殊时期也算是非常有能力的了。

    1907年,锡良离任,赵尔丰一度代理四川总督一职。1908年又升任驻藏大臣兼任川滇边务大臣,在打箭炉驻兵,改设打箭炉为康定府后又设登科等府,加强清政府对西康的控制。1909年,赵尔丰挫败进攻巴塘的西藏叛军,并乘胜进入西藏,收复江卡、贡觉等四个部落地区,更越过丹达山向西,一直到达江达宗,此时距离拉萨只有六天的路程,**喇嘛逃往英属印度。赵尔丰上书请求乘胜平定西藏全土,并建议在藏区推行革教易俗政策,由于担心其举措过激,为避免事端,清政府没有允许,但赵尔丰入藏期间仍有大量寺庙被毁。之后赵尔丰又收复了三崖(今贡觉、瞻对、波密和白马岗等地)。

    瓦弄勒卡玛坝子西南角峰顶积雪的大山之下,在那峭崖上勒石镌刻着每个有八仙桌面大小的十个汉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巨大的刻石下方留款:“大清国一品顶戴、双眼花翎、钦差大臣赵尔丰,亲临勘界、刻石、……”

    可以说如果没有赵尔丰的话,究竟能不能有后来的西康省真的很难说。

    而现如今让赵尔丰背上屠夫之名的保路运动,在最初的时候赵尔丰是支持的,并且曾一度认为“四川百姓争路是极正常的事”,一面开导民众,一面电恳内阁“筹商转圜之策”,后又参劾盛宣怀,请求朝廷查处盛宣怀。但清廷对赵尔丰等所陈各节,不但置之不顾,反而电饬赵尔丰解散群众,切实镇压。

    简单点讲,就和上海股票风波时满清政府弄砸了上海道台蔡乃煌的救市行动,最终导致铁路国有和保路运动一样,满清政府的电饬也弄得四川的保路运动扩大话,最后不得不从武汉调派新军,并导致了武昌起义的发生…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如果说地方上还有那么一些有能力的人的话,那么清末时的满清政府最上层,已经是彻底的猪头化了…

    只可惜了赵尔丰,如果没有晚年时的成都血案,恐怕今天他也能在教科书上被称之为民族英雄。

    ――――――――――

    求票票和收藏~~~

    第二十六章 好事

    赵尔丰虽然因为在晚年镇压了保路运动,最终导致其在死后毁誉参半,但他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自然也就知道开办实业对国家的好处,因此对这件事情也很重视。

    就在赵尔丰陪着于宗潼喝了一会茶后,那名下人就带着一个穿着马褂的高瘦男子走了过来。

    “大人,知府大人…”高瘦男子走进书房后,向着赵尔丰和于宗潼行礼道。

    赵尔丰点了下头。“赵师爷,刚刚于知府和我说在成都城外有一家新开的工厂…”

    听赵尔丰这么说,赵师爷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闭着眼睛想了一会点头道。“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大概是在两个月前吧,一个姓严的商人来我们总督衙门办理的手续…”这个姓赵的师爷博闻强记,是赵尔丰非常倚重的一位幕僚。

    赵尔丰和于宗潼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由于宗潼问道。“那你知不知道那个姓严的究竟花了多少来办这间工厂?”

    赵师爷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这个时候尚没有注册资金这一说,赵师爷虽然记得这件事情,但是具体的细节却不是很清楚。

    “不过,我记得以前下面的人曾经说过,这间工厂的厂房很大,可能整个四川都找不到比这间更大的工厂了…”

    “这样啊。”赵尔丰点了点头,然后看了于宗潼一眼。“既然这样就请于大人先将那个商人请到你们衙门去,等问清楚了再说吧…”

    “下官明白…”

    等到于宗潼离开后赵师爷看向赵尔丰。“大人,那个姓严的商人?”显然赵师爷对这两位四川的重量级人物问起一个商人感到有些好奇。

    “呵呵…”赵尔丰摇头笑了一下。“我可不是要刮油水,而是有好处送给这个姓严的。”说着看了赵师爷一眼。“还记得去年朝廷曾经发布过的旨意吗?”

    赵师爷想了想恍然道。“那个旨意?”

    “没错,那个旨意…”

    ――――――――――

    “大人,要不要我派人去将那个姓严的商人叫来?”等到于宗潼回到了知府衙门将事情告知自己的师爷后,师爷开口问道。

    “不用。”于宗潼摇了摇头。“已经快入夜了,还是等明天再说吧…”

    “是。”

    这个时候严光和其他人已经将需要安装的机器安装了部分,剩下的则准备到明天再说。

    在从外面买来了酒肉犒劳了几个洋技师和一群工人后,严光就回到自己办公室内的偏房睡了下来。

    第二天…

    “老板,老板!”正睡的迷迷糊糊的严光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王二的喊声给吵醒了。

    “什么事啊…”看了看手表发现现在才7点后,严光打开了房门对王二有些不满的道。

    王二朝身后看了一下,然后焦急的道。“外面有几个官差,说是要找你的…”

    “官差?”这下严光不迷糊了,但是还是很奇怪。“奇怪,官差找我有什么事情?”

    官差,官府,官员,在清末这三样基本上等同于和坏人挂钩了,所以严光一点也不敢小瞧。“那几个官差有说来找我做什么吗?”

    王二摇了摇头。“我只是在大门那里听他们说是要来找您,然后就赶紧跑过来通知你了。”

    “这样啊…”严光沉吟了一下,接着从房间里拿了一笔钱带在身上。虽然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在清末钱和枪才是最好的护身符。如今是要去官府,枪肯定是没法带了,但是钱却是必不可少的。

    “老板,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王二看严光一脸严肃的样子连忙问道。

    “不用。”严光摇了摇头。“这次又不是去和别人拼刀拼抢,你去也没什么用。”说到这里严光拍了拍王二的肩膀。“在这里好好看家,说不定用不了一会我就能回来了。”

    走出了房间后,严光看到了那几个王二口中的官差。

    “请问,是严老板吗?”因为知道这次只是去请人,而不是刮油水和敲竹杠,所以领头的差役很客气的道。

    “没错,请问?”严光点了点有有些疑惑的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知府想请您去一趟衙门。”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请问是什么事情?”说着严光掏出了一些银元拍在了差役的手里。

    “诶…”看着手上的十几个银元,差役咽了咽口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

    “这样啊…”严光没想到花了钱也没打听到什么,有些失望。“那就请带路吧。”

    “好嘞!”收到了好处后,差役倒是要比刚刚热情了许多。

    跟着几个差役走出了工厂的大门,看着身后一群人有些担忧的眼神严光摆了摆手。

    一路上严光不停的问着,那几个差役收了严光的好处倒是想说,可惜他们知道的也很少所以只能挑了些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比如说昨天知府于宗潼带着几个人曾经在严光的工厂周围转了一圈,以及在转完了以后就骑着马跑到了总督府那里等等之类的…

    这些事情倒是弄的严光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和知府以及总督府有什么关系,不过听几个差役的话似乎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严光到是放松了许多。

    在他看来,这个什么知府叫自己过去没准就是听说自己开工厂,很可能是有钱人所以想要敲一笔,这一点似乎是清末官员们的通病,没有什么好怕的。如今自己还剩下十多万银元,虽然以后还有很多要用钱的地方,不过想来挤出来一两万银元还是够的,如果在多的话…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进了知府衙门后,其中的几个差役笑道。“二子,剩下的就交给你了啊,哥几个先找个地方歇歇去。”

    “知道了。”应了一声后,二子带着严光朝里面走去,一连穿过了几个庭院后才带着严光来到了一间屋子的门前。

    “这个人就是严光?”一个站在屋子门外的差役问道,另一个也看了过来。

    “没错,大人要见的就是他。”二子点了点头。

    “你们先等一下。”其中一个差役说道,接着就转身走进了身后的屋子里,过了一会才从里面走出来对严光道。“大人让你进去。”

    ――――――――――

    求收藏和票票~~~

    第二十七章 清末《改订奖励公司章程》

    走进书房后,摸了摸揣着的十几张银票严光的底气足了不少。

    在严光的印象里当官的都是爱财的,尤其是清朝的官更是历朝历代无出其左右者,所以在他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麻烦,都是可以用银票来解决的…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就在严光走进书房的时候,里面正坐着的于宗潼已经开口道。“坐吧…”

    “?”严光有些奇怪。

    在清朝,民见官是要下跪的,这也是严光最不爽的一个规定,而且…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心里这么想着,严光的心里也就越发的警惕了起来。

    依照严光对清朝官员的印象,这个知府绝对是看上了自己口袋里的银元,所以才会自己态度这么好的。“看来那十几张银票是保不住了…”虽然心里这么哀叹,不过严光还是依言坐了下来,毕竟坐着总比跪着好。

    于宗潼看到自己一说严光就自己找地方坐下来,皱了皱眉,不过很快就舒展开了。

    “你就是严光吧?”

    “草民正是。”严光一拱手道。

    “嗯。”于宗潼点了点头。“知道我为什么唤你来吗?”

    严光很想挠一挠假辫子下面的头皮,在他看来这个知府就是来找他要钱的,但是他却不能这么说,因此只得道。“草民不知…”

    “也难怪你不知道,虽说那道旨意是一年前下达的,但是因为四川少有工厂兴建所以下面的那帮人也就忘了…”说着于宗潼看了严光一眼。“一年前,朝廷新下的《改订奖励公司章程》里规定,凡是集股二十万元以上的可以成为商部五等议员,加封七品顶戴…”

    听到这里,严光的眼睛睁大了许多。

    严光的表情自然是落入了于宗潼的眼中,不过于宗潼只是微微一笑。“凡是集股1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议员,加五品衔。集股4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三等顾问官,加三品顶戴。集股6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二等顾问官,加二品顶戴。集股8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集股20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仿宝星式样特赐双龙金牌,子孙三代可以世袭四等顾问官…”

    从1898年开始,满清政府出台了许多鼓励民间办企业的政策。1903年起,满清政府成立商部,制定商律,开办实业学堂,设立劝工陈列所,举办劝业展览会等。到1907年,光是奖励工艺的章程就颁布了五种,尤其是投资兴办企业的,更是可以按投资额得到顶戴花翎。

    另外的奖励还包括子爵、男爵这样的爵位,而在满清政府的允许和鼓励下,各地的商会也纷纷成立,而以商人为重要成员的“立宪派团体”便诞生于1906年,在三波国会请愿运动中,他们曾发挥重要影响。

    严光虽然打算先以商人的身份兴办实业,然后以此作为根基等待武昌起义的到来,但是对满清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了解的却并不是很深,不过…

    “五品议员和七品顶戴吗?”严光下意识的摸了摸下巴。

    那个什么商部的五品议员他到不在意,也没什么兴趣,不过这个七品顶戴到是对他有很大的用处。

    “大人,七品的话?”严光看向于宗潼。“那是不是说我以后就享有见官不拜的权利了?”

    于宗潼愣了一下,不过还是点点头。“确实如此…”

    “如此说来到还真是很有用啊…”

    于宗潼虽然对严光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紧接着道。“七品顶戴必须是集股二十万元以上才能获得,如果为了得到七品顶戴就虚报的话可以要受惩罚的…”虽然严光的工厂建的很大,但于宗潼毕竟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严光究竟花了多少钱来办这个工厂,因为不得不在一旁提醒道。

    严光朝着于宗潼一拱手。“这个请大人放心,草民的工厂绝对在二十万以上。”

    确实,虽然严光仅仅是花了十万银元来买这些机器,但是这些机器的价值却绝对在二十万以上,当然,是在三年前…

    不过虽然在英美等国家这些机器是三年前的旧型号,但是在中国却绝对是新型号,而且怡和央行的查理是因为自己救了理查德所以才用半价卖给自己的,这件事情除了查理、理查德和自己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严光可不信于宗潼能知道这件事情。

    听了严光的话,于宗潼也点了点头。

    他到不怕严光会骗他,就算是骗了也没关系,毕竟七品顶戴这种东西不是严光随口说个数目就可以,而是要派人过去确实的查看后才能授予。

    “既然如此,你可以回去了,明天的时候知府衙门和总督府那边会派人到你的工厂去,如果你的工厂确实是超过了二十万元,那么…”于宗潼哈哈一笑。“说不定以后本官还要称呼你一声同僚了…”

    严光摆手道。“草民不敢…”说着走到于宗潼的面前递了两张银票过去,每张一千…

    办工厂的时候因为要经常和人打交道,这种事情他倒是无师自通了…

    不过于宗潼在看了一眼后,却将银票给推了回去。“你还是留着好好的办工厂吧…”

    严光到是没想到于宗潼居然没收下银票,心里有些吃惊。

    于宗潼摆了摆手笑道。“你以为本官会差你这点吗?”虽然往常他也会收一些,但是对这个治下最大的工厂,于宗潼到是真有一种爱护的心意。而且严光的工厂只是初办,现在就下手于宗潼也怕打击了严光的积极性。

    在这一点上,赵尔丰和于宗潼的意见是相同的。

    “对了,你的工厂叫什么名字?”

    “名字?”严光想了想回答道。“华升,华升公司。”

    “华升?”于宗潼念了一下。“到是个好名字,如果以后你有什么麻烦事的话,可以来找本官…”

    “多谢大人…”

    离开了知府衙门后,严光漫步在成都的街道上。

    根据于宗潼的说法,等到明天知府衙门和总督府那边派人到严光的工厂确认过后,就可以向上面为严光申请七品顶戴和商部的五等议员了。

    “呼,没想到回到这个时代还不到一年,居然混了个七品顶戴…”

    “不过…”

    “清末好像是可以买官的吧?二十万银元可以买几品的官?”

    这么一想,严光的心里又不平衡了…

    ――――――――――

    求收藏和票票~~~

    第二十八章 有品级的人

    等到严光走回工厂时,已经快要到中午了。

    看到严光回来了,一直在大门等着的王二等人连忙迎了上来。

    “老板?没什么事吧?”

    “没事的…”严光笑着摇了摇头。“如果硬要说的话只能说是好事。”

    “好事?”这下不止是王二,就连其他的几个人也有些好奇了。

    在清末,一般而言如果被官府给叫去了,很难会发生好事这种东西,通常的结果都只能是破财免灾,如果是没法破财,或者说是没财可破的,那就只能主动去选择灾了。

    “当然是好事。”说着严光将刚刚于宗潼对自己说的事情又和他们重复了一遍。

    “这样啊…”一听确实是件好事,王二等人到也安心了不少。

    “对了,我走了以后你们有没有继续?”

    “你被那几个官差带走了,我们哪还有心思干活…”王二苦笑了一下。“不过既然你已经安全的回来了,那我们现在就?”

    “先吃饭再说吧。”严光看了一下手表。“11点了,等吃完饭我们在继续干,争取这两天就把所有的机器都安装好。”

    “知道了。”王二点了一下头。

    而知府衙门内,于宗潼在见过严光后便坐着轿子到了总督府。

    在将自己和严光所谈的事情全部禀报给赵尔丰后,赵尔丰点了点头。

    “如果真的是如他所说,那么替他向朝廷申请一个七品的顶戴到也没什么。对了,他的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

    “华升公司。”于宗潼连忙回答道。

    “嗯,既然这个华升公司是目前川内最大的一家企业,同时也在你的治下,以后一定要多行照顾啊…”

    于宗潼自然知道这个照顾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别让下面的人捞的太狠了而已。

    回了衙门后,于宗潼便将手底下的人全部召了过来,然后将赵尔丰的话转达了一下。

    下面的人在听说成都最近兴办的一间很大的工厂后,本来还想过去捞一点好处,如今一听居然是总督发话了,到也打消了不少的念头。

    这些人到不会认为赵尔丰是想要培养民族企业,只以为是严光已经将赵尔丰喂饱了,所以才会发下话来。天可怜见,严光压根就连赵尔丰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不过不管怎么说,赵尔丰此举还是替严光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工厂内,严光和其他的人吃过饭后再次投入到了工作中,硬是在当天便将所有的机器全部安装完成。

    到了第二天,天才刚刚亮王二就又来敲门了。

    “老板,官府的人来了。”

    “知道了。”严光伸了个懒腰,然后从床上坐起来。既然已经知道这次是来进行检查的,严光自然也就不会在担心什么了。“你先带他们去看机器,我随后就到。”

    “明白了。”王二在门外一点头便离开了。

    虽然这次来的人主要是负责检查那些机器的价值,不过阎王易惹小鬼难缠的道理严光还是懂的,所以在穿好衣服后就揣了一些银票在里面。

    待会该打点还是要打点的,就算是真的弄到了一个七品,严光也不觉得能吓得到谁,这种官就和买来的官一样,都是不值钱的…

    走进厂房后,严光便看到昨天来的官差正带着几个人到处看那些安装完的机器,而正陪着他们的王二在看到严光进来后连忙走了过来。

    “老板。”

    “怎么样了?”

    “厂房里的机器他们已经看完了,现在正在看这些已经安装好的。”

    严光点点头,便朝着官府派来的那几个人走了过去。

    “诸位?怎么样?”

    “嗯…”那几个正围着机器看的人一看严光过来了,也知道是正主于是便一个个的站直了身子。“这些机器的总价值加在一起确实是超过了二十万元,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旁边的几个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算是合格了?”严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自然。”为首的一个穿着马褂的中年人点点头,接着对一旁的差役道。“现在你可以去回复知府大人去了。”

    严光连忙掏出了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