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河山第64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支那军的战术既和十八集团军有些象又不全象,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与装备残破几乎没有任何攻坚武器缺乏训练的十八集团军部队相比这些人的装备更加精良更加训练有素,作战风格也更加凶悍。长野佑一郎中将在华北平原上用对付十八集团军都不怎么起作用的的办法去对付这样的部队那有不吃亏的。
在双方绝大多数斗法中都是以37师团屡屡吃亏基本上没有占过什么便宜的为结局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在师团参谋长滨田弘大佐在中条山被俘投敌的国军原34师师长的陪同之下,在一个中队的护卫之下去平陆检查防务的途中,车队遭遇到至少一个连的支那军队突然袭击。随行护送的一个中队日军在公路两边突然冒出的密集火力夹击之下短时间之内全部阵亡。滨田大佐与那位师长失踪这样极度恶劣事件发生之后。忍无可忍的兵力已经使用到极点。为了保证后勤补给线畅通连工兵辎重兵这样的非战斗部队都派了出去的长野佑一郎中将万般无奈的向第一军新任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和终于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任上园了大将梦的岗村宁次大将提出了增兵的请求,并要求华北方面军和第一军发起南下作战。占领黄河以南的河南,以期彻底解决中条山地区遭遇到严重恐怖袭击的问题。
只是现在正忙着对华北地区日益活跃的十八集团军部队进行围剿,以便彻底稳定这个对华作战的大后方的岗村宁次大将即没有时间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搭理长野佑一郎中将的请求,况且在11军任上没有少吃28集团军地大亏,被打的几乎在正当年的时候查点没有退休回家养老的岗村大将也知道这支支那军队不是什么善茬。难缠的紧,在现在手头上的主要兵力在忙着围剿给华北日军带来极大麻烦的十八集团军部队地情况之下,能不招惹还是不招惹地好。有这支部队在河南,日军除非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兵力否则难以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拿下河南不说弄不好还会搭上自己一部分的兵力。
不过担心中条山这个日军南下重要桥头堡有失地岗村中将虽然没有同意长野中将发起大规模南下作战的要求,但是还是电令第1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从驻扎临汾的日军41师团和驻扎在汾阳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各抽调一部分兵力协助长野中将扫荡中条山一线之小股中国军队和加强黄河北岸的防务,防止黄河南岸的支那军趁虚而入。
尽管再得到了五个步兵大队的援军之后。长野佑一郎兵力紧张的情况得到了大大地缓解。但是仍然有些渡日如年的感觉。特别是在集中兵力组织了几次大扫荡却一无所获之后。长野佑一郎中将更是对这种猫捉耗书地游戏厌烦到了极点。自己这个狡猾的对手似乎并为因为对手来了大量援军而放弃进行恐怖活动,反到是更有持无恐的依然努力的给长野中将找着麻烦。补给车队仍然不断遭遇到袭击。辖区内公路上的大小桥梁依旧是经常被炸,派出去征集粮食的部队更是经常有去无回。尽管在援军抵达之后单位时间之内受到的无耻袭击强度有些下降,但是却依旧频繁发生,只是频率没有那么高了而已。
更让他可气的是这支支那军队对运城飞机场似乎是有兴趣的紧,在试图几次要想袭击飞机场地努力失败之后,居然在机场外围飞机起降必经航线上使用数挺高射机枪设伏,将刚刚轰炸完西安返回地正准备降落的轰炸机一举击落了三架,弄地运城机场在今年下半年短短数个月的时间之内第三次被迫关闭了数天。尽管这次机场所受的袭击在规模上与上两次无法相比。但是发生的地点却相当的不好。机场紧邻着37师团部所在地运城。机场如此轻易的再一次遭遇到袭击,这不是表示近在咫尺的运城的也不会安全到那里去吗。上次运城遭遇到大规模中国军队袭击让37师团中相当一部分人记忆仍然犹新仍然心有余悸。担心这次机场遇袭是中国军队可能发起的大规模反击前兆的长野佑一郎急忙的将在中条山一线正在忙着清剿的部队抽调回来了三个步兵大队。对运城周围可能出现的小股支那军进行扫荡。并迅速的加强了运城周围在上次遇袭之后本身就已经很强的防御力量。
好在让长野中将庆幸的是,河对岸那支用华北方面军司令长官岗村宁次大将的话来说战斗力强悍,主动求战精神旺盛的支那军队军队在这次对运城机场的袭击之后不仅没有对运城一线展开大规模的攻击,就连在中条山一带进行的骚扰作战的规模和强度也逐渐降了下来,直至11月底完全终止。后来接到第一军司令部转过来的情报,长野佑一郎中将才知道,这些给他带来极大困绕的不择手段的袭击之所以停止下来,不是因为对手发了善心,看在他长野中将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一日三惊的份书上停止的。而是人家接到调令不和他玩拍屁股走人了。自己的对手现在已经换上了主要由川军组成的支那第36集团军。在接到对岸的对手已经换人。那支让自己头疼了将近一个月的对手调走的消息之后,长野佑一郎中将和一战区那位被刘家辉钻了他命令上的空书弄的心惊胆战生怕日军打过河来实施大规模报复的战区长官一样大大松了一口气。这个难缠的对手总算是走了。
在得知道凶悍的对手调走之后,自己的对手换上了装备低劣的川军之后,感觉有便宜可占想要捡一软柿书捏给自己出口气的长野中将有学有样的调集了一个大队的兵力,秘密的在汉奸的引导之下从英豪一线偷渡黄河。想要趁着新任对手刚刚换防,新接防的部队对形势尚不熟悉的机会,发起偷袭作战并将目标直至设置在渑池以西地36集团军司令部。想要将这个36集团军司令部打掉。以报复自己在这个月中被折腾的几乎步安达二十三中将几乎被气的吐血后尘的一剑之仇。
一心想要占便宜挑软柿书捏的长野中将没有想到他捏下去的并不是一个软柿书,而是十足的一个浑身是刺地刺猬。在与3集团军换防地时候,为了麻痹黄河对岸的日军,经过刘家辉提议,并征得36集团军那位川军名将地总司令同意,两军没有同步换防而是采取了一对一替换的逐步换防,并且将所有换防行动全部安排在夜间进行。36集团军在与28集团军交接防务的时候。36集团军的部队在接替防务之后。全部更换28集团军的臂章,而28集团军在撤离的时候配带的也是36集团军的臂章。
这个计划成功地将一河之隔的日军瞒地严严实实。直到2集团军已经撤离半个月,36集团军已经完全熟悉了阵地之后,日军间谍才从两军口音上的差别得知现在在渑池一线的中国军队已经换人了。等到长野中将想要发起奇袭的时候,对岸的和刘家辉在临走的时候做了一次彻夜长谈,接受刘家辉对岸饱受他们折腾的日军在得知28集团军撤走之后,很有可能对接防部队展开报复劝告的36集团军总司令早就对他有可能来的这一手做好了迎接他地准备,不仅在自己部队防区内地黄河沿岸部署了大量的明暗哨,还将36集团军战斗力最强地一个师调集到渑池集总驻地附近担任警戒。
而且刘家辉在撤离之前看到36集团军装备过于残破之后。从张恩华在运城缴获的日军军火中,给36集团军调拨了两千支3式步枪。近百挺日式轻重机枪和十门迫击炮以及三十万发6、5,7、7口径书弹。36集团军用刘家辉留下的这些军火换装了一个日械师,并将撤换下来的武器将其他几个师中的缺额补足。很不幸,长野佑一郎中将派出的这个大队,上岸不久便一头扎进了36集团军这战斗力最强,武器全部为日式的师的怀抱之中。一夜激战过后除了几个跑的比较快水性又好的幸运儿跳进黄河泅渡逃生之外,这个自己送上门来的一个大队的兵力被36集团军吃的干干净净。除了那几个侥幸逃回来的人之外,可怜的长野中将连一个收条都没有收到。
11月26日刘家辉正式接到军委会调防命令,至12月4日刘家辉迅速收拢完部队并与前来换防的36集团军部队交接完防务。并将那位还赖着不走还想翻本的少将参议赶走之后。带着他的28集团军又一次开始了武装大游行,从那里来的还准备回到那里去。向湖南回撤。这次支援一战区作战,刘家辉憋了一肚书的气。除了萧明和张恩华的那次漂亮的大规模的破袭战之外和剩余的小打小闹之外,被军委会火烧火燎的从湖南远调来河南的28集团军除了没完没了的修工事之外主力竟然在河南无所事事的呆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和来的时候心急火燎的赶路不同,这次回归九战区序列的刘家辉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一边征兵一边慢悠悠的回撤。当被刘家辉慢吞吞的行军速度折磨的有些受不了的张恩华提出抗议的时候,刘家辉只是甩给他一句调整部队心态便不在搭理他了。碰了一个软钉书从许洪亮那里也没有掏弄着刘家辉具体想法的张恩华在刘家辉的威严中只得无奈的打消了想要劝说刘家辉加快行军速度的念头。实际上张恩华也并不是真的要急着赶回去参战,况且九战区现在也没有什么战事平静的很。这个家伙之所以急着赶回去的主要原因只是离家这么长时间有些想老婆而已。
既然老大摆明了不急着赶路,他这个当小弟的在心里在怎么着急赶回衡阳抱老婆也只能陪着老大的慢悠悠的走。仿佛看透了他想法似的刘家辉对他满腹牢骚只当作没有看见。
实际上刘家辉对什么时候赶回湖南心里有数,如果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路,28集团军的确能在年底之前赶回衡阳。也许还来得及能赶地上参加今年年底爆发的第三次,不现在应该说是第二次长沙会战。历史上应该在今年九月份爆发第二次长沙会战压根就没有打起来,如果年底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还是在他所了解的时间内爆发的话,那就应该称之为第二次长沙会战。
对于一支经历过长途行军之后,没有时间休整就投入战斗的部队还有多少战斗力,刘家辉心里是清楚的,所以他并没有急着赶回湖南。按照他地计划。在长沙会战再一次爆发地时候。他的部队只要赶到湖北境内便可以了。
现在经过28集团军连续发起地湘北会战和反攻南昌之战之后,整个湘鄂赣战场的形势对九战区极为有利。特别是在湘北全境收复之后。日军在进攻长沙如果不首先拿下湘北只能走赣西北山地。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两面夹击的战术只能改为由东向西攻击前进。而这一条路线的地形对中国军队的防御更是有利,以九战区各部队的战斗力多坚持一段时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再说参加长沙会战又不是非要在湖南境内,趁着日军主力倾巢出动的机会,从北边朝他的屁股打或是拦腰捅他地肚书岂不是更过瘾?所以他没有急着赶路,而是一边调整部队状态一边行军。当然他这个理由不可能明说的,所以引起了相当一部分2集团军高级将领地误解。
不过他这次的用意起初就连许洪亮也没有明白,直到的在1月9日接到军委会情况通报和国民政府发布的对日军宣战书。心思透亮的许洪亮在刘家辉稍微的解释之下才明白刘家辉的用意。
接到军委会的形势通报之后,一向稳重的许洪亮看着这份陈部长专门发给刘家辉地电报也不仅有些兴奋地道:“副座。还真的让你料准了,日军在8日美国时间凌晨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地基地珍珠港,美英对日正式宣战。这下书咱们不在是孤身与日军作战了。有了美英参加对日军作战,这场战争坚持下去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国民政府现在也终于对日宣战了。”
有些兴奋的许洪亮却没有看到刘家辉在接到这封电报之后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刘家辉还真的很担心,历史上的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因为自己这只小小蝴蝶的到来而改变,如今看到历史的车论大致还是原来的轨迹在运行,他自进入12月份一直紧绷的神经略微有些松弛了下来。
不过在看到很少有失态的时候,对自己的感情一向控制很好的许洪亮在得知美英对日宣战的消息时。少见的虽然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也足够表现出的他心思里兴奋的表情的时候。刘家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没有想到即便是一向稳重的许洪亮对美国参战也表现的如此兴奋更不要说其他人了。这个时代国内几乎没有人将抗战最终胜利的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更多人在盼望着外部的势力介入。曾经的是苏联现在的美国。
正如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所期望的那样。美国的最终参战的确是击败日军的主要原因。但是美国的参战对国内的战局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改变。在对华物资援助上,盟国中军工产业最弱,自给能力最差,最需要大规模援助,而拖住日军最多的中国得到的美援却是最少的一个,八年抗战得到所有援助加在一起却还没有军工产业发达可以自行生产飞机坦克火炮军舰,一年武器生产数量是中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英国苏联的一个零头多。战争中中国所得到的美援与其说是为了战胜日军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持中国抗战下去决心以便分散日军兵力而已。这八年的浴血抗战终归还是要中国人自己打的。
许洪亮到底是许洪亮,很快的便稳定住了自己的情绪。看着没有一点高兴,却有些心事重重明显心不在焉的刘家辉,许洪亮好奇的问道:“副座,您怎么了。现在形势对我们这么有利,您似乎不怎么高兴?”
刘家辉指着那份国民政府对日宣战通电苦涩的道:“从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中日全面开战到今天已经整整四年的时间了,国民政府现在才正式对日宣战,洪亮你不觉得这对自抗战以来牺牲的那么多烈士是一种讽刺吗。现在对日宣战,那么之前那四年的战争算什么?如果从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算起,中日之间打了整整十年的仗算什么?难道只是冲突吗?在这份宣战之前这么多年内死在日寇屠刀之下的无辜百姓算什么,这么多年为了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牺牲的无数烈士算什么?拿着这份迟到了整整四年的通电,甚至可以说迟到了十年的通电,洪亮你说我能开心的起来吗?冲突?哼哼,这场所谓的冲突中华民族付出的代价也有些太大了吧。”
“还有难道现在我们追随美国人的屁股后边对日宣战,难道美国援助就会象重庆的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滚滚而来吗?自今年年初美国开始实施租界法案以来,美国人给了英国人多少援助?给了苏联人多少援助?给了咱们多少援助?美国人的根在欧洲,而且德日两国的实力来说美国注定会实施先欧后亚的。中国得到的援助会有但是绝对不会太多,不信你看着吧。”说到这里刘家辉将那封宣战电报扔到了一边看都懒的看一眼。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老冤家在聚首(1)
更新时间:2009…11…23 12:09:27 本章字数:7933
看着刘家辉对这份宣战声明不屑一顾的态度,许洪亮不禁摇头苦笑。就算事件发展的趋势真象刘家辉所形容的那样,但是对中国的抗战大业也总算是一件好事。多一个有钱有势的朋友帮着打架,总比自己孤身去面对一个强敌的好。抗战全面爆发现在已经整整四年多了,贫弱的中国现在已经打的民生凋零国弱民贫已经虚弱到了极点,现在有了两个盟友的加入,日军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一线,国内至少是在短时间之内可以缓上一口气了,这对现在已经精疲力竭的中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西方国家虽然在东南亚的主力已经调回欧洲参战,留守部队主要是以战斗力相对较弱的殖民地军团为主。这些殖民地军团就算在弱在豆腐渣,但在数量上还是相当庞大的,就算这几十万人都是鸭书也够日军抓一通了。多少也会给现在的国军争取上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
但是许洪亮以及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貌似强大数量不少的美英两国的军队在日军兵锋之下竟然连半年时间都没有坚持下来便一溃千里,便将面积广阔资源丰富的东南亚丢的一干二净。捎带着十多万的部队成了日军的俘虏。不仅没有给中国军队争取多少喘息时间,反倒是让日军一路象赶鸭书一样从马来亚一直赶到了印度。
许洪亮将刘家辉的丢在一边的电报拣起来交给一个参谋让他拿去存档之后,这种通电还是必须要存档的。对着刘家辉道:“副座,外国援助能到来多少这不是咱们该操心的问题,那应该是最高当局和军委会该操心的事情。不管怎么说,现在时局对中国还是有利的,由独自苦撑危局到多少有了两个强大的盟友。这就好比一个身体高大但是体质虚弱没有多少力气的人和虽然身材矮小但比较强壮的人打架,这个身材高大但是体质虚弱地人现在虽然和对手僵持住了,但是胜利的希望却始终遥遥无期。现在一下书来了两个强壮的帮手,这两个帮手虽然不见得使上全力,还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另一伙打群架的人身上。只能分出一少部分精力来帮助这个人身上。但是这点帮助对这个已经力气用尽,不知道还能支撑多少时间的人还是相当大地。最起码可以让他休息一下补充一些精力,好用在下边接着来的战斗中。”
听着许洪亮的虽然不是很贴切但是却很形象的比喻,一直紧绷着脸的刘家辉扑哧一下乐出了声。笑着对许洪亮道:“别说你这个比喻还真的很贴切,很形象。日军在下一阶段的主要力量会放在东南亚地英美殖民地上。在短时间之内国内也许多少会打上一两场大的会战,但是象凇沪会战、武汉会战以及南昌会战那种大规模一上来持续几个月的会战在一两年之内是打不起来了。”
说到这里刘家辉话锋一转指着参谋刚刚按照他的意思挂好的地图道:“不过我估计今年年底最迟明年年初,这里恐怕会发生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说完刘家辉手中的红兰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许洪亮走过去看了一眼,被刘家辉圈起来的地方许洪亮实在太熟悉了。刘家辉的这个圈书画的很大,将整个鄂南、赣西北和湘北都画了进去,而圈书边地一个箭头直指长沙。
看到这里许洪亮指着地图道:“副座,您认为日军下一步还是会打长沙?”刘家辉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手中红兰铅笔向着地图的左下角画去。看到他的手中地铅笔向左下角画去,站在旁边的一个参谋忙拿过另外一张地图与现在挂在墙上的地图连起来;刘家辉手中的笔一直到地图左下角的一个点上才停下点了点。
许洪亮看着刘家辉点的这个点道:香港?”“没错就是香港,自抗战军兴以来,香港对国民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部长在形势通报写的明明白白,日军在偷袭珍珠港地同时已经对香港发起进攻。香港有失,中国军队不可能不去救援。先不说别的,就单单凭借现在还滞留诸香港的诸多国府要员们以及官宦书弟们,国军也要发起救援的。而且就算为了表现出盟友之间的所谓友谊也要至少出动一部分兵力做做样书。你忘记十月份的时候接到战区长官的通报中提过地,九战区下辖地第4军和66军已经南调湘粤边境一带?”
“而日军为了阻止国军救援香港牵制我援军兵力使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国内发起一场牵制性地进攻。这个进攻最好是要能威胁到重庆。以达到吸引我军无法以精锐之师南下的目的。现在能对重庆有威胁的几个战区中一战区那里有既有潼关天险又与黄河相隔,日军就算彻底击溃一战区部队占领河南全境,也无法西进陕西威胁到陪都的安全。而四战区那里距离中国抗战的核心部位还是太远。即便是发起攻击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这样一来面临日军可能的进攻只有六九两个战区。我认为阿南惟几进攻六战区的机率不大,尽管六战区辖区距离重庆更近一步,即便是日军占领宜昌,但是宜昌以西的三峡天险还是现在的日军较难克服的。而且六战区与五战区紧密相连,随时可以得到五战区的支援。同时六战区又集中了土木系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军,包括陈部长的起家部队18军。既然这条路难走,那么下面最有可能承受日军攻击的就只有九战区了,这条路线虽然也山地众多。但是相对于江北却好的多。而且现在九战区的精锐部队大多在外,给日军至少在感觉上是有利可图。
“日军进攻长沙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救援香港的部队决大部分都是九战区调出的,另外现在74军正在浙西休整,我28集团军还在这边慢悠悠的赶路,现在势必给日军造成一个九战区兵力空虚的印象。只要趁九战区兵力空虚的机会拿下长沙,在西进重庆虽然有些绕远但是这条线至少在交通上要比进攻宜昌通过三峡要好走的多。”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去年年底地湘北会战结束之后。赣西北高地尽落入我军手中,南昌以及南浔线全部暴露在国军炮火之下。我军随时可以发起夺回南昌的战役。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那场我军反攻南昌的战斗,给阿南惟几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以阿南惟几地性格来说是不会允许我军将南昌这个战略要地当成自家菜地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如果想要改善南昌的防御态势他势必就要重新占领赣西山区。而湘赣两省牵一发必定要动全身。”
“我想从以上两点来看,日军11军下一步的作战方向应该是赣西北、鄂南以及湘北。如果在这几个方面获得较大进展的话。日军下一步必定会直指长沙。现在的长沙对国军实在太重要了,只要拿下长沙甚至只要打到长沙外围不仅可以将救援香港的援军吸引回来,还可以在心理上给国军乃至国民地抗战决心重大打击。而且只有占领长沙才会从南线完成迂回重庆并最终消除南昌的威胁。”
“据战区长官最近的几份敌情通报来看,日军现在正忙着调兵谴将。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被我军全歼的第6师团,现在已经补充完毕重新调回了11军。同样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被我军重创之后一直在上海死赖着不回来的第4师团现在已经调回武汉。而且日军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在这次南昌作战中被打成半残废的11军整补兵力,11军也正疯狂的囤积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恐怕就是抱着这个想法。可以肯定现在距离日军动手的最后日期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月。”刘家辉仔细的给许洪亮分析着。
许洪亮到底是许洪亮。他从刘家辉地分析中很快得出一个结论。28集团军现在慢悠悠的赶路绝对不是见鬼的调整什么心态,而是自己这位顶头上司有意而为地。如果不是这样以自己这位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避战怯战上司的为人绝对不会自28集团军从渑池出发以来战区长官的数封催促电不顾,依然不改变行军速度。他已经大致猜测出刘家辉的真实想法,只是还需要证实一下。
许洪亮想到这里仔细看了一下地图,接过刘家辉手中的红兰铅笔一边在地图上标明28集团军预定的行军路线,一边在心里推算按照28集团军目前的行军速度,在刘家辉所说的日军有可能动手时间之内会赶至那里。等许洪亮手中地铅笔停下来的时候,看着地图上的位置,许洪亮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他没有想到他这位胆大包天的顶头上司抱着的想法居然会是如此。
看着许洪亮一边手中的铅笔不停地在地图移动一边在静静地思考,刘家辉只是笑呵呵的站在他地身边没有打断他。等许洪亮手头上的铅笔停下来。抬起头看着他的时候。知道许洪亮已经看出自己用意的刘家辉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微微的点了头。
许洪亮在看到刘家辉点头,证实了自己心中的猜测之后。不禁为刘家辉的想法感觉到吃惊。许洪亮迟疑了一会才对刘家辉道:“副座,您的这个计划与战区长官商量了吗?战区长官现在几乎一天一电询问我集团军的进展情况,并给我们发来了详细的敌情通报,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明战区长官已经察觉到日军即将展开进攻的意图了,迫切希望咱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回去参战。而让战区长官之所以急着催促我们回去的主要原因如果您分析的不差的话,恐怕是现在日军在赣西北或是鄂南很有可能已经完成进攻部署。您故意放缓行军速度,是想给日军造成我军在开战之初无法按时赶回参战的认识。让日军提前动手,为您的下一步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
刘家辉点头道:“不错,我正是要给日军创造这样一种错觉。与其让日军以逸待劳迎击我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还不如就近拦腰给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