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河山》免费阅读!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151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定会给中队部分他们需要的重炮的。所以隆田武二郎少将认为眼前的中队这么做,一定是为了等待重炮部队的到达。

    如果是原来驻华北第1军或是12,被十八集团军用棺材装黑火药,爆破城墙或是城门弄怕了,斗争经验已经异常丰富的日军,他们一定会发现暂54师的企图。可惜的是65师团自从组建以来,就一直驻扎在华东地下水丰富,无法采取坑道战术的地区。对这种勾当实在是不了解。

    隆田武二郎少将在爆炸声响起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中计了。这么剧烈的爆炸,以现在陆军的火炮口径来看,还没有一种火炮的炮弹能有这么大的威力。肯定是支那军在城墙下边挖了地道,摆放了数量巨大的炸药,才能有如此威力。

    这支狡猾的中队的数次详攻,并不是为了等待重炮,而是为了将自己的注意力吸引在城头上,让自己疲于应付,以掩护其地下的行动。从这几声异常响亮的爆炸声来看,隆田武二郎少将知道完蛋的不仅仅是东西两面的城墙,还有在支那军最后一次详攻的时

    吸引在东西两面城墙上的主力。

    “八嘎亚路,这帮可恶的支那军,都是属老鼠的。”隆田武二郎少将恶狠狠的咒骂出口,虽然他的咒骂已经于是无补,对大局没有任何的帮助。

    在对残余部队下达了不与攻进城支那军队缠战,迅速退回城中核心阵地,同时在城中放火以拖延中队的攻击步伐的命令,并向师团长阁下发去求援电报之后,隆田武二郎少将将自己关在指挥部中一间屋子中,望着地图中发呆。

    没有人知道少将阁下此时在想什么,也没有人敢去请少将阁下去指挥战斗。隆田武二郎少将既然下了这样的命令,熟悉他的人就没有一个敢去问他,如果谁要是打搅了少将阁下的思路,最少也是一顿大嘴巴。

    隆田武二郎少将的部下也希望自己旅团长的闭观,能够带领自己杀出一条生路来。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少将阁下,此刻从脑袋到心里都是乱糟糟的。别说想办法带领他们突围,就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出去。

    隆田武二郎少将虽然不怎么精明,并不是什么出色的将领。只是靠着一个一个身位退役大将,在日本军界有着雄厚的人脉关系的好老丈人,借着如今日军大扩编的机会才升上了少将,有机会出来领兵。但是好赖也在陆军大学镀过金。

    对于基本战术还是了解一些的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突围出去。中队在现在只有零星枪声的西华南北方向,肯定埋伏下了重兵,等着自己突围。所以他很明智的选择的死守。

    只是几个熟悉他的老部下,不禁在心里哀叹一声,少将阁下在这种关键时刻又学起了乌龟。自以为缩起头来,就可以逃过一切。

    好在他的几个心腹军官已经熟悉了他这种越到关键时刻越发呆的习惯,自觉的以他的名义指挥着下边的战斗。使得西华城内的日军没有过早的崩溃。在这里,除了他那几个心腹之外,没有人知道象他这种人是怎么当上旅团长的,也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怎么样顺利晋升到少将军衔的。

    总是显得文质彬彬,是日军中为数不多的正规大学毕业的隆田武二郎少将即没有其他日军将领的疯狂,更没有其他日军将领那种鱼死网破的精神。

    将自己牢牢的关在屋子里半晌之后,发够了楞的隆田武二郎少将听着周围越来越近的枪炮声,知道自己已经基本上没有可能突出重围的隆田武二郎少将,摸出了自己那支二式将佐手枪,仔细的擦干净之后,顶上子弹之后,摆放在桌子上。

    看着桌子上崭新的二式将佐手枪,隆田武二郎少将苦笑摇头,这支手枪自从下发以来,他还没有开过一次。他平时根本就不带枪。身为军人的他却十分认同中国儒家的那句话:“兵者不详之物也,圣人非不得已不用之。”这句话。

    所以他平日里很少带枪。他宁愿佩带他那把象征了身份的将佐级军刀。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头一次带枪的他,很长时间之内次开枪的对象居然会是自己的脑袋。

    隆田武二郎少将此刻虽然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但是心中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周口一线的师团长坂口静夫中将能派出援军来救援已经危在旦夕的西华。

    他也知道,现在也正在遭受到大量中队围攻,兵力已经使用到及至的师团长很难抽调出兵力北上增援他。但是在他心中总是还抱有那么一丝的希望。他虽然不想当俘虏,但是只要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也不想死。

    可惜的是在隆田武二郎少将的求援电报发出去之后,与师团部联络的电台却象死一样的沉寂着。电台那头的坂口静夫中将没有一丝一毫的反应,那怕是连一个否定的答复也没有。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没有接到师团长任何答复的隆田武二郎少将手中的枪拿起又放下,对准自己的脑袋比划来,比划去,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扣动扳机。只要中队还没有打进自己的司令部,他就还不想用自己的配枪将自己的脑袋打烂。

    他这边对为不为天皇尽忠还在迟疑不决,但是已经攻击到日军核心阵地外的暂54师却没有这个耐心了。三次攻击失利,被打下来之后。随同后续部队进城的梁波干脆直接下令已经运动进城的炮兵用炮轰。反正他也不打算抓俘虏。

    天已经接近中午,自己向总座承诺的彻底拿下西华的时间已经接近,如果在拿不下日军最后的核心阵地,自己以后还有什么脸去见总座?暂54师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还怎么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去头来。

    再加上进城以后,见到城内民居被日军放火烧的惨样,和一群群被烧的焦头烂额,在这场大火中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的平民百姓。梁波心中早就暴怒异常。当年高海宽攻击岳阳时,日军以中国百姓为肉盾的一幕仿佛又出现在他的眼前。

    在得知攻击部队几次对日军核心阵地的攻击,因为日军的顽强抵抗失利之后,梁波不过在一旁的那个德国籍的,说的一口流利的带着河南口音的中国话,自从隆田武二郎少将抵达西华之后,因为他的教堂是整个西华县最坚固建筑物,而直接征用了他教堂,被撵了出来的传教士三番五次申明这是德国财产的抗议。

    在调查清楚,里面除了三五个伪军高级军官之外,并没有普通的中国百姓之后,直接下令集中所有的火炮,用炮轰。

    对于那位听到他下令之后,直跳脚的传教士。梁波很客气的告诉他,要索赔的话,他可以直接去东京找日本天皇要求赔偿。至于暂54师对于他教堂的被毁,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当然,如果这位年纪已经一大把的传教士如果愿意将里面的日军劝出来,中队也可以很荣幸的不炮击他的教堂。毕竟非交战区的民财产还是要保护的。尽管中德两国现在已经是交战国。

    那个德国传教士在听到他这翻话,之后连翻抗议:“现在中德还是友邦,他梁波必须为刚刚的言行道歉,并对因为此事引起的所有后果负责?”

    这个德国老头的话因刚落,梁波周围,包括梁波在内的嘴角都露出一丝冷笑。弄的这个德国老头大夏天的却感觉到一丝寒意。梁波冷冷的道:“哦,神父,我问一句,你们现在所谓的大使馆是在重庆还是在南京?”

    “如果在重庆我会把您送回重庆的。不过我记得你们的大使馆现在是在南京。好吧,既然你们承认了南京那群连祖宗都不认的人了。你的损失就去南京政府要去吧。来人,把这位神父先生送到日军占领区。让他去找南京那个王八蛋包赔损失去吧。”说完一挥手,上来两

    将这位神爱世人的理念早就抛在一边,用中国话夹杂)懂的德国话在破口大骂的德国神父弄走了。

    梁波可不管他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妨碍他指挥的人没有抓起来已经相当的给面子了。要不是他看在这个德国老头岁数不小的份上,早就把他捆起来,堵上嘴扔到一边了。何必和他废这么的话。

    随着梁波的一声令下,已经瞄好目标的两个山炮营、各团属82米迫击炮连,战防炮连,步兵炮连,以及营属60毫米迫击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开火。密集的炮弹砸向了日军最后的核心工事,西华教堂。

    即便是这座充满了浓郁德国风味,是西华城内最坚固,也是最漂亮的一座建筑物,但是也禁受不住,两个山炮营的二十多门直瞄山炮加上大大小小的迫击炮、战防炮和步兵炮的打击。在硬挨了两论炮弹的打击之后,这座有着一座高大塔楼的建筑物,痛苦的挣扎了一会之后,轰然倒塌在地。一座漂亮的教堂变成了一堆只剩下砖头瓦砾的废墟。

    整个炮群整整轰击了半个小时之后,梁波一挥手,身后的几个火焰喷射器兵在机枪的火力,和炮兵火力抵近精确打击的掩护之下,与火箭筒手和步兵一起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熟练的战术配合,精确的火力打击。在炮击中幸存下来的日军在就已经了无战意了,只能依靠着本能还在勉强的还击。至于他们的那个习惯了当成缩头乌龟的少将指挥官,则早就已经解决了是死还是生的问题。几发75米山炮炮弹,和两枚82毫米迫击炮弹同时从气窗中钻进了他闭关的那间屋子。将少将阁下直接粉碎成了一堆肥料。

    在他隔壁的部下也在这阵子猛烈的炮击中,也一同被埋藏进了教堂的废墟下面。在炮击中失去了指挥的残存日军,就象一群没头的苍蝇一样,还在顽强的抵抗着。只是这种抵抗越来越来微弱。

    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火焰,在日军核心阵地上掀起了熊熊打火。在炮击中残存的寥寥无几的火力点,被火箭筒一个个炸开了花。试图击毁对他们威胁最大的火焰喷射器的日军士兵,被担任掩护的冲锋枪手和卡宾枪手打成了马蜂窝。

    战至中午,西华城内除了还有零星残余日军在抵抗之外,大股日军已经全军覆灭。尽管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但是梁波还是在草草打扫完战场之后,带领部队在黄昏之前,完成转向。全师向杞县方向进行穿插前进。

    为了在规定时间赶到刘家辉指定的战场,梁波命令部队除了携带五天的干粮和弹药之外,全师抛弃掉所有辎重,轻装前进,按照刘家辉指定的行军路线,向杞县方向穿插。

    在抵达途经太康一线的时候,梁波将自己部队所有汽车,包括自己的吉普车全部抛下。从张恩华那里接过张恩华按照刘家辉的命令,给他腾出的二百匹驮马。将两个炮兵营的24门山炮拆卸开,由卡车牵引该为马匹驮运。

    他的这次穿插,有相当一部分路线要经过黄泛区。那里汽车只要开进去就基本上没有能驶出去的可能。所以他将所有的武器能拆卸开的全部拆卸开,上马背。

    加上原有的驮重机枪和迫击炮以及各种弹药的马匹。还有刘家辉在暂54师攻击西华的时候,想尽办法筹集收购的几十匹的身高体壮的骡子,暂54师的骡马数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暂54师行军的时候,人虽然鸦雀无声,但是骡马的嘶叫却伴随了整个行军过程,热闹的紧。

    先于暂54师出发的预备90师在暂54抵达太康一线的时候,便已经赶到了指定地点。在预备90抵达预定地点之后,高海宽三次发电请示刘家辉,希望刘家辉能亲临一线指挥。

    高海宽在预备90师已经抵达,暂54即将抵达之后,心里相当的紧张。他虽然不乏多次同时指挥几个师的部队独挡一面作战,但是还是次一起指挥五个师的兵力。

    在算上加强的,此时正陆续向通口一线陆续赶过来的集总重炮团的两个日式150米榴弹炮营,暂16军直属炮兵团,105米榴弹炮兵营,高海宽这次指挥的部队,占据了28集团军总兵力的百分之七十,直属大口径火炮的百分之六十。

    次指挥这么多部队的高海宽心里实在有些不塌实,要知道这里面28集团军的老底子都在这里。心里有些紧张的高海宽三次打电报请刘家辉亲临一线指挥,或是调许参谋长前来指挥。将郑州的防务移交给关健负责。

    接到高海宽的电报,刘家辉也有些犹豫。通许一线战事的重要性他很清楚。他将28团军所有能抽调出来的兵力都调到通许那里,郑州现在还在唱着空城计。

    将这么多的部队移交给高海宽,刘家辉是将自己的本钱几乎全部移交了出去。高海宽虽然不缺乏独挡一面的经验,但是指挥如此规模的集团作战还是次。

    但是刘家辉转念一想,高海宽已经在通许一线与日军两个师团激战了数日,对那里的情况要比自己了解的多。虽然高海宽将每天的战况动会向刘家辉做如实的汇报,但是电报只是电报,与亲临其境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

    刘家辉现在已经知道,日军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中将就在通许一线亲自指挥。以内山英太郎中将与28集团军多次交手的经历来看,这个家伙摆出一付刺猬战术,说明他对28集团军战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使用的两个师团紧紧抱在一起,绝对不留下一丝空隙,让高海宽没有空子可钻的战术,让28集团军惯用的穿插分割战术失去用武之地。这说明自己这个对手在屡次吃了大亏之后,已经对自己作过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对自己在缅甸使用过的战术。

    这里是豫东平原,虽然在地形上与缅甸相差甚远。但是同样来说,在这里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可供28集团军实行穿插,进行分割的缝隙也极少。在日军对自己惯用战术已经被自己对手了解的相对透彻的情况之下,还是给内山英太郎换一个对手比较好。

    许洪亮的水平和能力都有。但是更多的运筹军机的许洪亮的独挡一面机会并没有比高海宽多到那里去。许洪亮更擅长的是运筹帷幄,临场指挥并不一定要好于高海宽。

    有过数次独挡一面的经历的高海宽,现在指挥水平日益进步。其大兵团协同作战的能力,在28集团军中可以说首屈一指。

    最关键的是按照内山英太郎的这个部署即便是自己过去,恐怕也不会打的比高海宽更好。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已经熟悉了战场情况的高海宽继续指挥

    。()

    尽管在心中已经确定通许一线的战斗还是由高海宽指挥,自己只把握大的方面,但是心中仍然多少有些犹豫的刘家辉还是与许洪亮进行了沟通。许洪亮在回电中,对于通许一线指挥权的问题,态度很明确,中心只有八个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许洪亮的想法与刘家辉不谋而合,他同样认为在28集团军三大巨头之中,对通许一线最了解的只有高海宽,与其刘家辉和自己赶到通许一线之后,还需要熟悉战场情况,不如还是由高海宽指挥。而且高海宽在缅甸会战中已经显示了他具备这个素质。所以许洪亮在接到刘家辉的征求意见的电报之后,没有多少犹豫,便给刘家辉回了电。

    许洪亮的这几个字让刘家辉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刘家辉给高海宽的回电仍然和在缅甸会战时候的那封最终确立了高海宽在28集团军中地位的电报相同,几乎一字不差的回电:“我相信我的部下,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决心完成集总交给的作战任务。”

    只是在结尾多了两行字。一是,刘家辉告诉高海宽他会与军委会协调,尽可能的多为高海宽争取空中支援。二就是刘家辉在电报上告诉高海宽要多在战术上进行调整,尤其要注意暂54师的迂回穿插。只要暂54师拿下杞县,这场战役就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希望能取得胜利。

    高海宽接到刘家辉的电报心里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为刘家辉的信任和器重而激动,还是为了自己所要面对的重担而感觉到如履博冰。

    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种感觉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是单纯的一种感觉,也许两种感觉都有。指挥占全集团军百分七十的兵力,百分之六十的大口径火炮。对于高海宽来说的,就象刘家辉平日里常说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多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责任。

    高海宽接到刘家辉关于通许一线指挥权的电报之后,心中并没有感觉到轻松,更没有感觉到光荣。而是感觉到极大的压力。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

    刘家辉提醒的高海宽一定要注意暂54师的迂回行动,高海宽早在接到刘家辉为他调兵的电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暂54师迂回的重要性。高海宽在刘家辉还没有对他的请示电报回电之前,便将赶到之后,还没有来得及稍做休息的预备90师直接投战斗,吸引日军的所有目光,以为暂54师的迂回创造有利战机。

    在接到刘家辉的回电之后,高海宽迅速的调整部署,不待暂54开始抵达,便以202全部的三个团,集中所有兵力,再一次强行向日军两个师团结合部发起强攻。其余三个师全线出击。暂54的迂回成功与否是关键,但不是全部。在暂54师抢占杞县之前,仗还是要打的。

    不过感觉到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高海宽一个人。在接到刘家辉关于通许一线指挥权的复电之后,高海宽并没有等待配属的重炮部队全部抵达,便展开了新的攻势。随着预备90师的抵达,本身就已经感觉到相当吃力的内山英太郎立即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大增。

    更让内山英太郎中将头疼是弹药的损耗。在与高海宽指挥的三个师的对攻中,通许一线日军两个师团的弹药消耗极大。仅仅三天的时间之内就打掉了携行弹药基数的一半。

    轻武器弹药还勉强可以支撑,但是与高海宽指挥的三个师的中队进行几场炮战的炮兵,虽然占了一点点便宜,但是炮战也快速的消耗着日军的炮弹储备,打到这个时候炮弹却着实不多了。

    在美军密集的轰炸封锁之下,日军所需要弹药物资,特别是内山英太郎此时急需补充的炮弹,却迟迟运不上来。大部分物资在运输途中就被炸毁。少量抵达的物资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与消耗量根本成不了正比。

    短短的几天战斗中,内山英太郎已经几次的萌生的退意。眼前的中队弹药物资充足,攻击力极为强悍。装备有大量的自动火器,炮兵的数量和质量也并不逊色于自己。

    双方在这场硬对硬的消耗战中,日军不仅仅没有占据到一丝一毫的便宜,本身还付出了比对手还大的伤亡。对手娴熟的战术配合,合理的火力配置,让两个日军师团每打退一次中队的进攻,都要付出远大于对手的伤亡。

    不过三四天的激战下来,战斗力最强悍的22师团便伤亡了一个半联队,另外一个师团也伤近两个大队的兵力。再这么打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通许一线的两个日军师团的战斗力,就会象急剧消耗的弹药储备一样,会被消耗的干净。

    此次出击携带来的药品,也随着伤员数量的快速上升,而消耗干净。战斗仅仅打了三四天,在后勤物资无法运抵的情况之下,药品早已经消耗余烬。后被抬下来的伤员,只能用旧绷带草草的包扎之后,扔在那里。

    更雪上加霜的是,一个野战医院,突然遭遇到中队覆盖性的炮击。里面的伤员和正在做手术的医生基本无一幸存。习惯了屠杀别国伤兵的日军,却无法接受一顿打偏了的炮弹将自己的野战医院报销。

    在发起报复性的反击被击退,除了再一次给发起攻击的日军部队增添了大量的伤员,和在中队阵地面前为数不少的尸体之后,日军的士气就象已经消耗干了的药品,和即将消耗干净的炮弹一样,快速的下滑着。

    按照这个伤亡数字,还没有等两个师团抵达平汉线,恐怕就会被打光。对于内山英太郎中将来说,最让他恐怖的不仅仅是每天统计上来的伤亡数字,这些基层的官兵对他这些高级军官来说,只是一个消耗品而已。

    那些伤兵的死活,他虽然闹心,但是却也不太忧虑。关键是眼前这支中队的凶名,却让他一提起来心里发慌。内山英太郎在湘北、江西、湖北与28集团军多次交手的经历,让他对这支凶名在外的支那军实在有顾忌,实际上更是无法说明的胆怯。

    内山英太郎曾经几次想要向岗村宁次大将提出将通许一线的两个师团后撤至民权或是北撤开封,但是对于自己这个老上级脾气相当了解的内山英太郎中将,却始终鼓不起这个勇气,犹豫再三只能硬着头皮在硬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够撑到什么时候。

    此时欲战没有物资,更没有勇气。欲退没有命令,内山英太郎中将现在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了。几乎每一个小时对他来说,都象一年一样漫长。

    分卷阅读 第二百九十二章再战豫东 (5)

    更新时间:2009…11…23 12:10:04 本章字数:11632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二百九十二章再战豫东(5

    山英太郎的苦恼。刘家辉不会知道。更不想知道。的苦恼是怎么安排眼前这个找到机会抓住他不放。在要求去通许一线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在跟他大眼瞪小眼。抓住他的手。死活不撒手的女人。

    拜托。只在战事不紧张的周口一1;。她已经快把刘家辉逼疯了。要是去通许一线。弄不好会将高海宽逼的跳楼。战事紧张的高海宽那里可没有闲功夫搭理她。

    刘家辉自从来到周口一线之后。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想办法将她送回郑州或是洛阳。当然如将她弄回重庆那就更好了。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刘家辉除了没有太有失君子风度的将林婷捆起来。强行送走之外。几乎使尽了手段。也没有能她弄走。反到是被她抓住机会。趁刘家辉被她弄刮躁的心烦意乱的时候。又挖掘出来不少事情。刘家辉现在一方面要统筹三方向的战局。一方面又要应付这个女人的整天骚扰。实有一种心力交淬的感觉。

    恼的刘家辉决定以后在见到这个诡计多端的女记者之后。绝对不再和她说一句话。为了躲开林婷的骚。他打着下视察战况的幌子。甩开林婷。整天在8和71军部队中乱晃。反正他那个轻便指挥部的电台直接可以与郑州太康和周口一线沟通。他不在指挥部坐镇。也耽不了什么事情。

    当然他也只是真乱晃。对两个军的所事情。除了作战上的必要指示之外。绝对不干涉。更不会插手。不过实际情况是不是真的只是象他嘴上说的那样。那就两回事了。

    刘家辉心里清楚。别说两个军只是暂时接受他指挥。就是真的划归8团军的建制恐怕这两个军的事情也论不到他做主。这在国军中是惯例。别说他这个外人眼中的土木系将领。就是那两个军自己系统的人恐怕也干涉不了。这一点。刘家辉还是有自知之的。所以他也没有打算去干涉两个军内的事情。

    除了关注通许太两的战事之外。在略微有些1功夫的时候。刘家辉最愿意去他原先的老部87师。也是他的娘家坐坐。看看当年他中央军校同期的。他绝不认识。只是靠别人介绍才道这人和自己一起同过窗一起抗过甚至还有少人和他一起过的同学们。

    他当初在南京受过炮弹爆炸的余波冲击。而昏迷成了他最好的借口。脑袋受过伤的人总是有些健忘吗这一点都是军人。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都受过伤。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吗。

    刘家辉8师之后。经常与他同期毕业的现在已经剩下不多的。目前职务最高也不过是一个副团长的同学聊天。

    听着当年一起分配71军这几个师。包括现在已经脱离71军建制3师同学的数量。和眼前仅剩下的几个人。

    特别是一聊起来谁战死在。谁在南京被俘之;。没有能跑出来。让日军用刺刀捅死。谁战死在距这里不远的富金山。谁在那次战役中被日军飞机炸成碎片。刘家不禁有些长吁短谈。

    实际上刘家辉这几表面上看着轻松。对两个军只管作战上的问题其他事情一概不问但是眼睛实际上一直在盯着目前正在激战中通许和太康一线。并在筹划下一部作战计划的他这几去第8和71军坐客。一半固然是躲避婷。但是至少还有一半想要摸清楚这两个军。现在的老底子。看看两个军还有多少的战斗力。以便有万一的情况之下直接将两个军编之后拉上去。

    刘家辉心里面是这么想的。但是两个军在久战之后还有多少战斗力。关键是还能剩下多少人。这一;却是作为担负一指挥之责的他必须摸清楚的。他并没有直来直的问而是七八弯的通过嘘问暖将两个军目前。还下的真实实力摸了个清楚。

    他也知道目前两个的伤亡极大。斗力下滑的厉害。但是在现在8集团军主力不是在通许一线与日军两个师团激战。就是在太康一线围攻?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