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免费阅读!

大明1937第169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军队,那在大明的立场上,很自然就会把邓尼金的白卫军当作“在俄代理人”,替明军“入侵”俄国。无非就是大明出钱出枪、邓尼金出人就是了。那不管大明作为幕后老板、还是作为合伙人,哪有打胜了,却不能坐分利益的道理?

    向小强接下来又有了一个疑虑:现在积极的去拉拢邓尼金,似乎还不是时候。现在不是正在跟苏联谈判么?确切的说,现在大明是在同时跟两边打,又同时都想方设法让两边都主动求和。这样大明在其中待价而沽,能取得尽量大的利益。现在跟苏联的谈判还没有结果,就这么把邓尼金接到大明,那肯定会刺激苏联,使谈判前功尽弃啊。

    第一个疑惑,十四格格微笑着几句话就给解了。邓尼金是一个很爱国的将领,虽然仇视布尔什维克,但是他也把俄罗斯的民族利益看得非常重。而且这么多年来,邓尼金在国际上、在海外白俄中间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这和他一贯的爱国形象是分不开的。邓尼金自然也就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生怕被“俄奸”、“卖国者”之类的嫌疑玷污了。而“勾结外**队进入自己国土和同胞作战”,这怎么看,都不好摆脱这种嫌疑。

    因此,十四格格断定,邓尼金提这种条件,有很大的做姿态的成分。要先立场明确地把自己的条件摆出来,没准还会向全世界公布,证明我邓尼金反抗布尔什维克是为了俄国人民,不是为了卖国。但是十四格格估计,邓尼金的队伍一拉起来,初期未必是苏联红军的对手。连败几仗,到头来走投无路,难免要再向大明求救,请求大明直接出兵。那时候,大明正可以进一步谈条件,索要利益。

    反正不管怎么说,大明如果能不用死多少人,就可以把斯大林政权推翻,或者至少在东西伯利亚、中亚这一代建立一个“自由俄罗斯共和国”,那么大明的北方安全就会好的多了。如果两个俄国能并存下去的话,那么贴近大明这个自由俄国,必定会对苏联非常恐惧,而对大明非常依赖。友好是肯定的,听话也是肯定的。

    向小强明白了。那将会出现类似后世美、韩、朝的关系。西部残存的苏联是朝鲜,东部的新俄罗斯是韩国,大明是美国。嗯,这种关系当然也是很理想的。

    至于第二个疑惑,十四格格也百思不得其解。

    ……

    第二天,向小强回到统帅部,刚坐到自己的桌旁,旁边的秋湫秀秀一左一右,又倒茶又拿文件,还把向小强平时最爱抽的香烟牌子放在桌上。离开了她们这一晚,回来后得到的不是冷脸,不是使性子,而是更加的温柔贤惠,奉迎讨好。

    向小强品着香茗,抽着香烟,躺在舒适的大皮椅上,惬意地浏览着几份报告,笑眯眯地瞥着旁边殷切地秋湫和秀秀,不仅在心中大为感概:

    啊!有竞争真好。啥玩意儿只要一引入了竞争,手握选择权的人,立马就成爷了。商业领域有了竞争,顾客就成爷了。政治领域有了竞争,选民就成爷了。就连这老婆之间有了竞争,当老公的也成爷了。

    向小强美美地这么想了一阵子后,发现秀秀和秋湫望着自己,笑得特别甜。向小强瞅着她们,笑问道:

    “你们干嘛笑得这么甜?有啥好事吗?”

    秋湫笑嘻嘻地凑上来,笑道:

    “小强,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黑鱼号的人都被找到了,也救起来了。”

    向小强一怔,笑道:

    “啊,那不错啊!呵呵,好事好事。不过……”

    他看着秋湫,似乎有点夸张了。向小强心说,难道你在黑鱼号上还有朋友吗?

    秋湫又笑道:

    “小强啊……你知道救黑鱼号的潜艇是哪一艘吗?”

    “哪一艘?”

    “工布号啊!”

    “哦,”向小强重复着这个名字,“工布号?听着有点耳熟啊!”

    秋湫嘻嘻笑道:

    “当然耳熟啦!我们当初从北清逃回来的时候,坐的谁的潜艇啊?就是工布号啊!吴海琼艇长很快就回来了,我还想跟秀秀,还有你,我们一块儿请吴艇长吃顿饭,大家叙叙旧呢。说起来,我们还没谢谢人家呢。……小强,你说呢?”

    向小强也恍然大悟,想起来了。工布号,吴海琼,就是当初自己带着救出的一大帮女孩子、突击队员、还有“裹挟”来的十四格格和小五,从青岛胶州湾登上的那艘大潜艇啊!当初艇上床铺有限,都让女孩子们睡了,自己带着一帮大老爷们儿挤在鱼雷舱,就这么一路挤回了这东海舰队……呵呵,当初的一幕幕,现在历历在目。

    他也觉得秋湫的提议不错,点头道:

    “很好,这想法不错,我们是该谢谢人家。你们俩去安排吧。回头等吴艇长回南京后,你们去邀请人家。……很快,大明的大规模潜艇战就要开始了,潜艇部队这一块很重要。于私于公,我们都要很好的和潜艇部队一线官兵搞好关系。”

    ……

    之后,向小强把十四格格给他的和邓尼金的会谈纪要拿了出来,交给秀秀,让她去看,然后要和十四格格、肚子疼他们密切配合,接下来人民卫队就要对巴黎的密谈多加注意了。特别要搞清楚,东厂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拉拢邓尼金。最近人民卫队在对日情报上投入的太多了,其他方面的精力投入过少,以至于很多“活儿”都被东厂接过去了。现在东厂一定掌握着什么人民卫队不知道的东西。要想法探听过来。

    秀秀领命而去。秋湫又向他报告了天枢号分舰队的最新动向。天枢号分舰队在昨天夜里,通过了**海峡,现在已经在浙江南部沿海航行,今天就能返回舟山岛基地了。日军无论是陆奥号分舰队,还是布置在东海的四艘战列舰,都没有主动迎上来寻求决战的意思。看来,两个舰队合一后的天枢号分舰队,力量之强大,的确让日军放弃了硬碰硬的打算。或者是,他们不打算深入到明军岸基飞机的航程内,和力量相当的明军舰队决战。那样太吃亏了。

    而最近一些天,向小强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海军方面。对于陆地战场,他关注的太少了。现在掉过头来再看东北战场,明军已经把大部分日军逐出了奉天和吉林两省,日军大部要么向南退回朝鲜,要么向北退进黑龙江,而中间的奉天和吉林两省,已经被明军基本控制了。也就是说,北边黑龙江的几个师团的日军,可以说已经被断了后路,成了孤军。

    这些日军的前途,要么投降当然,向小强认为这不太可能。要么被明军消灭那么明军将付出惨重的伤亡。因为日军这时候已经是哀兵、困兽了。要么,就是这些日军借道苏联国境,辗转返回朝鲜,或者日本本土。这一条,向小强倒是认为比较可能的。

    那么接下来,明军向东攻入苏联领土,占领海参崴一线、阻断日军借道苏联返回朝鲜的陆地道路,就很有价值了。还有,也应该让日本海的明军潜艇提高警惕,抓住机会击沉日本的运兵船。那些满载着归国日军的运兵船,每击沉一艘,可就等于消灭了日军半个甲种师团。那一条鱼雷,可是要比陆军的千万发炮弹还要管用。

    '  '

    第127集 希望的土地

    8月7日,已经和日本开战一个月整了。明军无论在陆地还是海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在陆地战场,明军已经把日军驱逐出了满洲的南部,完全收复了奉天、吉林两省。现在正在奋力和退缩在黑龙江的日军作战。不过明军在南线,仅仅是严密守住鸭绿江防线,并没有渡江攻入朝鲜的意思。一连十来天,明军的增兵不断乘火车度过山海关,潮水般地涌往关外。现在,明军在北方的机动战力,已经基本上都调往东北、西北两个战场了。对于广大北方的驻防、治安,都已经交给了新收编的“新明军”了。

    这所谓的“新明军”,也就是收编的前清军,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教育,已经作为二线部队投入使用了。在明军内部,都叫这些人为“新军”、“北军”。很多时候,干脆私下叫“北方佬”。现在明军只留下宪兵部队,管束各地的新军。不过驻扎北方的明军宪兵到不怎么叫他们“北方佬”,因为他们就在北方,到处都是“北方佬”,他们始终处于被北方佬“围观”中,自己不被人家叫“南方佬”就不错了。

    但是这些新军毕竟几个月前还是清军。尽管经过了二到四个月的不等的突击训练,又被集中恶补了很多“现代公民课”,对“国家”、“朝廷”、“政府”、“人民”、“公民”、“法律”等等概念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但是仍然带有大量的旧清军习气。不但兵痞气严重、偷懒躲滑、偷鸡摸狗,而且缺乏公德意识、缺乏荣誉感,普遍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认为“道德荣誉神马都是浮云”,都是场面上说说好听的,当不得真。

    但是明军没有办法,现在用兵非常紧张,东西两线作战需要大量兵力,而北方现在维持治安、恢复秩序也需要大量兵力。这些投降的清军既然放在这里了,就不能不用。不然就是巨大的浪费。而明军又有言在先,无论新军旧军,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不得有任何歧视。现在既然那些新军穿上了明军制服,授予了明军番号,那就和南方过来的明军是完全平等的。不能形成类似“皇军”和“伪军”的关系。于是,明军就抽调一些老明军部队组成宪兵部队,以“宪兵”的身份来管理这些新军。这就天经地义了。

    ……

    明军从北伐初期打进北方,很多部队一直驻扎到现在,或者是在北方东征西调的,都深刻感到了北明和南明的巨大不同。尤其是人的巨大不同。

    明军教官跟新军们上课时,跟他们讲人生的意义,讲人的价值,讲人生在世除了吃喝拉撒、俩饱一倒之外,还有很多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当兵不仅仅是为了吃粮,更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尽到自己的责任。讲的时候,下面的新军官兵们使劲儿点头,使劲儿拍巴掌,讲到生动处,下面新军官兵里还会有人带头高喊“长官说的对!”、“坚决支持!”、“坚决拥护!”、“x长官万岁!”

    明军教官们从来没见过这效果,一开始都被捧得飘飘然,下课的时候也是在潮水般的掌声中走的。但是后来经过几次上课,发现不对,原来这些兵油子无论听谁的课、无论听到什么内容,都是这样“坚决支持”、“坚决拥护”。偶尔有一两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小兵提出点问题,立马会被群起而攻之,说他“竟敢怀疑教官”、“居心叵测”、“别有用心”,或者干脆说他“心怀阴谋,妄图复辟伪清”。搞得教官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但是在课下,这些新军官兵凑在一起说笑的时候,如果偶尔有年轻小兵稍微认真地谈论一下课上讲的东西,立马会遭到嘲讽。别人要么把他当成傻子,要么会有人好心地开导他:嗨,你还真信了?傻不傻啊。嘴上说的好听,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是圣人。啥荣誉责任的,信那个你投降干啥?人活一辈子,不就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吃香喝辣娶媳妇才是正经,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不顶吃不顶穿,不是咱琢磨的。这还看不透啊。

    刚从南方调来的军官、教官们,都感到反差很大,一时对这些新军很不适应,觉得难以沟通,双方的价值观、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以及道德水准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他们都很困惑,觉得同样是一个民族的,说一种语言,用一种文字,传统文化什么的也都很接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但是那些在北方驻扎时间长的官兵则体会得更深。不光是这些北方新军,就连北方百姓也都差不多。在他们看来,都是一样的道德水准低下、没有国家意识,而且奴性十足。

    ……

    明军每在一地驻扎,当地附近就会兴盛起一个新的行当——偷窃驻地物资。

    有时候被明军抓住了贼,但没搜出东西,也就给放了。要是以前的清军,谁还管什么搜不搜得出东西,直接扣下来,让家里交钱来赎人。但是明军讲究证据,别说没搜出东西,就算搜出东西,很多时候也是看这些老百姓穷得可怜,就给放了。但是那些被放回去的老百姓不但继续回来偷,还笑明军傻。明军抓住大人有时候还处理一下,抓住小孩都是直接放,有时候还给一块巧克力。于是,很多大人就直接教自己的孩子来偷明军。

    明军士兵出去逛集市,苹果明明五分钱一斤的,有的摊主一看是穿明军制服的,说南方口音的,立马要价两角一斤。明军士兵薪水虽然不算高,但跟北方百姓比起来也算是很有钱了。很多明军士兵也知道不值这么多钱,但看摆摊的老百姓穷得可怜,自己也不在乎这两角钱,往往也不还价,直接就买了。但是,当他们第二次再去逛的时候,发现所有的摊主都跟他们要两角钱一斤,他们再也买不到五分钱一斤的苹果了。而且不只是苹果,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对明军士兵翻了好几倍。

    这些事情不一而足,浩如烟海。明军士兵只要是和当地老百姓打交道,总有一种“和小偷骗子打交道”的感觉。明军官兵们总是想不通,自己刚打到这里来的时候,当地百姓敲锣打鼓、箪食壶浆,恨不得把自己当亲人。现在又都这样对自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貌似自己这些部队也没做什么对不起当地百姓的事情啊!

    后来时间长了,很多明军官兵都琢磨出门道来了。这些百姓坑蒙拐骗,并不是因为恨谁,而是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很多明军军官都感叹:我们接手的是一块全民堕落的土地。——以前以为只是北清的官僚堕落、军队堕落,现在过来待久了才知道,原来连百姓都堕落了。

    南明渐渐的明白,他们要重建的,不只是北方的公路和桥梁,还有北方人民的精神。不过好在密封的铁罩子已经掀开了,阳光照了进来。原先里面依赖阴暗潮湿的霉菌很快将会死亡。在正常的、不扭曲的环境和制度下,人的心灵也会渐渐从扭曲恢复到正常。

    '  '

    第128集 绥靖时代的好处

    随着东北陆地战场战局日渐明朗,日本陆军呈现出了必败之势,大明对苏联这边的底气也更足了。虽然目前海上战场仍是日强明弱,但大明在陆地战场即将收官。也就是说,大明现在虽然名义上还在“两线作战”,但是在陆地上已经基本摆脱两线作战了。如果说现在大明还在两线作战,那也只是说陆地上跟苏联作战,海上跟日本作战。但是海战和陆战并不冲突,各自是一套,既不互相争夺运输线,也不互相争夺兵力。这和在陆地上同时两线作战,意义可大不一样了。

    现在大明心里清楚,日本很想和谈。大明也想和谈,好赶紧彻底摆脱和日本战争,全力以赴对付苏联。但是大明心里也清楚,现在主动提出和谈,日本势必会要求保留上在手中的地方,也就是黑龙江。因为现在那里还在日军控制中。而黑龙江跟朝鲜并不接壤,所以日本势必会再要求一条将二者联系起来的走廊。问题是大明不想给日本黑龙江,也不想给什么走廊,而且内阁和统帅部里还有一帮“野心家”、“鹰派”,像沈荣轩和向小强这样的,都还打着“琉球独立”之类的主意呢。

    下一步怎么办?现在大明的军政高层——无论是内阁还是军方,都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可以先提出和谈试试,如果日本能老老实实退回朝鲜,把双方控制区恢复到签订“瓜分北清”密约之前的样子,那真的可以考虑停战。也就是说,大明为了尽快结束统一战争,本来签协议把北清控制的满蒙让给了日本,现在经过跟日本打了这一场,又把满蒙都收回来了。这也算相当划算了。关键是,这样还能让日本赶紧把盘踞在黑龙江的十几万部队撤出去,好让明军腾出手来,从黑龙江跨过边境,进攻苏联远东部分。

    而另一派是鹰派,内阁里以沈荣轩为代表,军方以向小强为代表。这一派主张不能和谈,应该把这十几万日军消灭掉。现在东北的战争形势明明对明军非常有利,正可以一鼓作气消灭日军,为什么要和谈?如果仅仅是“怕伤亡”这一个原因,那么大明军队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现在明军对日军,至少在陆军上,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后勤水平,那都不是在一个层次的。明军航空兵力量是日军的两倍以上,装甲兵力量是日军的三倍以上,地面火炮的配置强度是日军的五倍以上,弹药的供应量则是日军的几十倍——日军的补给线已经被完全掐断了,已经没有后续弹药供应了。而原北清的各大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着最优良的弹药,每天都在用火车源源不断地运出山海关。

    还有燃料优势——从苏门答腊开来的油轮每天都在广东靠岸,原油直接用管子输送到沿海的各大炼油厂里。而每天新出厂的大量成品汽油、柴油,也在用火车不停地运往北方。而日本,现在别说在黑龙江的残军没剩多少燃料,就是他日本国内的储备燃料还能撑多久,都很难说。

    用向小强的话说:放着这么巨大的战略优势,如果还要和谈的话,那么大明所谓的“大国优势”至少要打一半折扣。军方的几个鹰派将领极力主张,应该乘胜追击,把明军的空中优势、炮火优势、装甲优势、轻武器优势全发挥出来,发动一个大规模战役,彻底消灭这十几万日军。

    主和派反驳说,现在苏联和日本虽然貌合神离,但毕竟现在有着共同的敌人。一旦把日本逼急了,豁出血本去求苏联,让苏军直接给黑龙江的日军提供弹药、燃料,那就麻烦了。

    而鹰派也反驳说,那就更应该赶紧进攻,抓紧消灭这些日军。苏军和日军的很多弹药口径、型号都不一样。而日军的驻地、番号、人数什么的,还有黑龙江这边的地形、道路、交通状况什么的,苏军根本都不清楚,就算苏联愿意直接送弹药燃料过来,那也不是说送就送的。明军正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果断进攻,三下五除二,一了百了,断了两边的念头。

    ……

    双方争论不休,而且都认为自己很有道理。按理说鹰派这边比较占优势的,因为首辅大臣沈荣轩站在这一边。但是在军方,总参谋长唐云生却比较保守,倾向于稳打稳扎,应该拉一家打一家,即应该先和日苏两家的其中一家实现停战,然后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另一家。这样同时和两家开战,太过冒险了。尤其是十几万日军就在黑龙江,距离苏联远东军团很近,双方随时可以形成呼应,比较危险。鹰派这边一个元帅也没有,军衔最高的就是向小强,中将。然后也就还有几个少将。总之是力量比较单薄。

    争论了两天,向小强也是一肚子心急火燎。今天吃完晚饭又去开会,开完会回来快夜里十一点了。到浴室洗完澡,回到自己的单间,疲惫不堪的上床睡觉。

    今晚轮到秀秀“伴驾”了。

    向小强觉得自己这几个老婆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仅是自己的红颜知己,而且是自己事业的左膀右臂。很多事情完全都可以随意地谈论,哪怕躺在被窝里也可以毫不避讳,完全没有什么机密不机密的担心。因为晚上睡在自己身边的妻子,白天正是和自己一起参与谋划的同僚呢。

    现在,向小强就躺在黑暗中,跟身边的秀秀嘟嘟囔囔的抱怨,抱怨总参谋部那几个老顽固,抱怨解决日本问题的机会,就要断送在他们手里。秀秀伏在向小强的臂弯里,也不插话,只是善解人意地听着,偶尔附和两句。

    天花板上的通风口缓缓地送出冷气。房间内凉爽干燥,舒适无比。这就是住在要塞里的一大好处了。虽然房间没有家里宽大奢华,但是却有洞穴工事特有的中央空调。这可是这个时代极为难得的享受。

    好容易,向小强抱怨完了,也困了,迷迷糊糊的有一句没一句的时候,秀秀轻轻的说话了:

    “大人。”

    “嗯……嗯?”

    “大人,我们想彻底解决日本问题,那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他们会怎么想?”

    “啥意思?”

    “他们是否希望看到我们把日本彻底打垮、然后在远东一家独大呢?”

    向小强的睡意一下被驱散了。他来了精神,翻过身来。在黑暗中盯着秀秀反光的眸子,说道:

    “不错。这问题我也想过。即使是我们的传统盟友,也不会希望看到我们在远东失去了制衡,变得一家独大。那样就算我们再友好,他们也会担心他们的远东利益的。尤其是南洋的殖民地。”

    秀秀静静地继续说道:

    “那大人,英法美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情况呢?”

    向小强微笑道:

    “当然是我们和日本维持势均力敌。——当然,在陆地上我们已经一家独大了,但是在海上一定要势均力敌。英法美最关心的是南洋,因此也只会看重海上的力量对比。……不过毕竟是传统盟友,他们不会希望我们打败。日本在海上一家独大,这种结果他们更不能接受。因为日本明显更加好战。整个国家体制就是一个战争机器,换谁谁也担心。”

    秀秀也微笑道:

    “那么大人……你说,西方大国们,现在最希望我们打的,是谁呢?”

    “呵呵,那还用问,苏联啊。”

    秀秀说道:

    “不错。我们打垮日本、一家独大了,西方当然会视为威胁。但是西方各国视之为头号的、最危险的威胁,还是苏联,是布尔什维克。我们现在跟苏联开战,在国际上是大得人心。呵呵……别说我们大明是这么好的一个国家,就算再坏一倍,像日本那样坏,像德国那样坏——但只要我们跟苏联打仗,那么我们在全世界眼中就是好国家。对西方大国来说,我们就是需要不断拉拢和纵容的对象。……大人你说是不是。”

    向小强微微惊讶,他想不到秀秀几句话竟然说得这么透。他以前倒从不知道,秀秀也是对国际政治这么有见解的?

    向小强笑道:

    “嗯,秀秀,说的不错……你接着说。”

    秀秀“嗯”了一声,继续轻声说道:

    “只要我们能打苏联,——或者是让西方大国相信,我们一定会跟苏联死战的话,那么眼下我们无论干什么,他们都会纵容我们的。或者说绥靖我们的。”

    向小强一下子明白了,脱口而出:

    “不错,哪怕我们把日本给彻底灭了,在东亚一家独大,只要我们还跟苏联为敌,西方各国都不会对我们说半个‘不’字!呵呵,秀秀,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正是我们不能跟日本谈判、必须一鼓作气解决日本问题的原因,也是我们必须立刻消灭东北日军的理由:只要还留着苏联在那里,哪怕我们把日本给占领了,西方各国都得由着我们,还会给我们各种援助,因为他们指望着我们打完日本还能打苏联。但要是我们先跟苏联打,打完苏联之后再想去打日本,那么我们恐怕就得不到什么支持了。别说援助我们,到时候一旦日本吃紧,都有国家会去援助日本也说不定。”

    秀秀浅浅的笑着,点头道:

    “是啊。”

    向小强喜不自胜,连声道:

    “好好好,真是好说法,明天我就这么跟那帮老顽固说……哎对了,秀秀啊……”

    向小强嘻嘻笑道:

    “这一番道理,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呢,还是……还是我那岳母大人教给你的?”

    秀秀一惊,支吾两声,又笑道:

    “嗯,真是……真是瞒不过大人你的眼睛。嘿嘿……呵呵……”

    '  '

    第129集 红旗远东军团

    尚小君不愧是东林大学的“第一才女”,虽然退隐这么多年了,但关键时候看问题依然精准无比。她通过秀秀教给向小强的这套说法,在统帅部的会议上大为奏效。而且,向小强也给沈荣轩打了个电话,二人进行了少有的合作。向小强把这套理由跟沈荣轩说了,沈荣轩当即给予了肯定。在统帅部讨论的同时,内阁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果不其然,内阁的大臣们比军部的将军们更吃这一套。一天之内,在统帅部和内阁两套班子里,“鹰派”的意见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8月10日,大明帝**政高层一致作出了决定,集中力量发动一场最后的大战役,彻底消灭在还留在东亚大陆上的这十几万日军。对日开战的一个多月以来,明军已经把最精锐的人民卫队陆续从西线调往东线了。人民卫队永远都是冲刺在战争最吃紧的地方。当中亚的展现已经稳定,双方谁也无力大举进攻、已经成为胶着站的时候,就在家门口的东北战场,自然成为了人民卫队大显身手的地方。此时的人民卫队已经扩展到了十五个装甲师。原先的五个机械化师,也就是相当于轻装甲师的那五个师,也早已升级成为标准装甲师,在这十五个装甲师之中。也都是每个师有?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