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免费阅读!

大明1937第178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只有六架俯冲轰炸机了。上次是基于俯冲轰炸的要求进行的试验,强调精确二字,所以六架足够。这次将会来12架、也就是1个中队的天鹅轰炸机。

    被轰炸的场地也扩大了,成了和浦口炮群相仿的面积,即3公里长、1公里宽的大型阵地。12架水平轰炸机将排成两排,每排6架,对这3平方公里的长形地带进行地毯式轰炸。

    当然,地面当靶子的火炮还是只有20门,就在这个范围内的某处,每门间隔十米,摆成200米宽的火炮阵地。轰炸结束后,军官们只要看这20门火炮的受损情况,就可以得出判断了。

    张照先、唐云生、向小强、李国梁、王鹤翔几人依旧守在观测窗前,盯着远处的大炮,侧着耳朵听着天空中是否传来引擎声音。

    按照时间,那个轰炸机中队现在差不多该飞到目标上空了。

    果然,来了。

    这声音,和前几天的俯冲轰炸机不能比。随着轰鸣声由远及近,仿佛整个天穹都在震动了。

    尽管很响,尽管听声音好像都到头顶了,但天空中依旧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

    ……

    突然,远处天上同时出现六颗雪亮的闪光,晃晃悠悠的下坠,像流星一样。紧接着,又是六颗投下来。随即又是六颗,越来越近……

    几秒钟内,天空中出现了六串刺眼的“长龙”,在夜空中飘荡着下落,周围漫山遍野已经是雪亮一片,亮的像白昼一样了。

    短短的一瞬间内,上百颗照明弹已经投下来了。

    观测堡里的每个人都禁不住感叹:

    这么亮,上次的不能跟这比啊!上次的六颗照明弹,和这相比就是小打小闹了。

    巨响从头顶上一下子掠过去了。向小强知道,第一排的六架天鹅轰炸机飞过去了。紧跟着的第二排,投下的将不是照明弹,而将是炸弹了。

    头顶的轰鸣还没过去,远处的第二波轰鸣就跟着过来了。然后……

    巨响开始了。

    远处密集的闪光快速重叠爆起,伴随着密密麻麻的巨响,海啸般地飞扑过来,一下子就从头顶上覆盖过去了。

    这一刹那,地堡里的所有人都不自觉地蹲低了一下身子,做出了躲避的动作。

    当然,这并不需要。这只是4公斤的小炸弹,而且观测堡的水泥顶盖有一米厚。

    强光和巨响的“海啸”在身后远去了,几个人又站起来,相互看着,表情竟都很是惊愕。尽管,他们事先是知道会发生什么的。

    刺鼻的硝烟味道从观测窗弥漫进地堡里,很是呛人。但是他们都趴在观测窗上往外看。

    尽管观测窗很窄,但很多泥土仍是从外面被掀了进来。可见外面的爆炸多么剧烈。

    向小强睁大了眼睛,在漆黑中努力搜索着。

    外面……似乎已经寸草不生了。好几处他记得很清楚的灌木和小树,现在原位置上什么都没有了。远处的那些大炮,好像仍矗立在那里,依旧反射着寒光。至于损坏成什么样了,还要走近才能知道。

    这时候,李国梁带着耳麦,大声说道:

    “几位大人小心,回转攻击开始了!”

    几个人立刻又把脑袋缩回来,小心躲避。

    随着李国梁话音落下,后面反方向又想起了密密麻麻的爆炸声,又如同海啸般地反扑回来。

    首先是头顶六架天鹅轰炸机轰鸣着掠了过去,再次投下上百枚照明弹。紧跟着,另外六架天鹅轰炸机甩着“冰雹炸弹”又掠过去了。

    第一遍是a组飞在前面投照明弹,b组轰炸。第二遍是反过来往回飞,b组在前面投照明弹,a组轰炸。

    这样两轮过后,所有的照明弹和炸弹都投下去了,12架天鹅返航,返回仙林机场,改装100毫米的“冰雹”。在此期间,军官们会到轰炸场里检测战果。

    ……

    向小强和几个将领在卫兵们的手电光柱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出来了。

    这真是深一脚浅一脚了。外面的土地完全被大翻了一遍,弹坑虽然不算深,但是很密集,几乎一步一个坑,没法走路了。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气味,还有被翻起来的泥土的气味,还有各种草木的焦糊味。

    一行人在手电的光柱中,好不容易摸索到了那20门火炮跟前。

    现在矗立着的,已经只有17门了。有3门火炮被炸弹直接命中,已经被炸成了废铁,掀倒在地上。残损的零件炸得到处都是。

    另外17门火炮虽然没被掀翻,但是能够明显看出来,都有一定的损伤。但是,损伤到完全不能用的程度的,比如炮管扭曲、绞盘手柄飞出去的,好像还没有。

    随行的炮兵维修连的几个军官也上来了,他们认真察看了这些幸存的火炮,证实了:一半火炮不同程度报废,但另一半的炮修修还可以勉强用,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需要修理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发射?”

    向小强追问道。

    为首的修理士官又仔细看了一下几门状态较好的大炮,犹豫了一下,说道:

    “工具、零件就手的话,一两个钟头吧。”

    向小强和几个将领相互看看,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有点威力不足,看来还得用大家伙。

    本—书——超—速—更—新。

    ':'

    '  '

    第188集 耳鬓厮磨中的国策

    第二次的轰炸试验完全证实了10公斤炸弹的优越性。()同样的两轮炸弹扔下来,是更大的一番地动山摇。飞机飞走后,几个人出来一看,地面上的小弹坑变成了大弹坑,而且是像散兵坑那么大、跳进去能躲下一个人的那种。

    手电筒挥舞的光柱里,已经看不到20门大炮矗立的身影了。它们已经全部被掀翻了。由于第二次是换装了10公斤的大“冰雹”,所以装弹量、投弹密度都不如4公斤的。因此这次没有直接命中的。但尽管如此,两倍半的爆炸威力,还是把这20门大炮炸得七零八落,虽不至于是“粉身碎骨”,但也成了真正的废铁,彻底无法修复了。

    两轮轰炸试验,结果可以说是为几位将领们带来了惊喜。由于是大范围的地毯式轰炸,并没有俯冲轰炸机那中看不到目标的麻烦。反正只要大体范围对,撒下去就是。而像炮兵军这种几平方公里的大目标,再加上就在长江对岸,轰炸机要飞的航程很短,也基本不存在黑暗中偏离航线、偏离大目标的问题。

    特别是,水平轰炸机投下的照明弹数量和范围,都是俯冲轰炸机不能比的。a组的六架飞机一字排开,每架间隔每秒投下一枚照明弹,强光就能彻底覆盖整个目标范围。后面b组的六架飞机就可以看到地面的炮群位置,这时候呈每架间隔炸弹就可以较精确地覆盖在炮群上面。

    飞机都完全飞过目标上空后,再重新编队,a组照明、b组轰炸,再往回轰炸一遍。这样左右的炸弹就能够全部投在目标区域内,实现饱和轰炸。经过事实证明,这种轰炸的实际效果,也绝对是俯冲轰炸机编队所不能比的。

    当夜,几个人就住在了汤山狙击手学校内。第二天一大早,几人借着白天的良好视野,全面观察了这三平方公里的轰炸效果。

    李国梁感叹道:

    天鹅轰炸的效果鱼鹰看来是比不了。”

    李国梁一向是“向党”的坚定分子,上次却站在统帅部一边,反对向小强的水平轰炸炮群计划。向小强知道,这并不只是处于“唐云生是直接上司”、“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考虑,更多的也是李国梁这个老飞行员自己的专业考虑,认为对付火炮阵地这种目标,俯冲轰炸机更适合。

    但是向小强看到,这次他却第一个开口承认天鹅轰炸机的效果。这说明冰雹炸弹的“地毯式轰炸”效果已经被将领们认可了。

    向小强补加了一句:

    “不仅效果鱼鹰比不了,效率鱼鹰也比不了。”

    张照先和唐云生都看着他。向小强笑道:

    天鹅,就已经让42架鱼鹰比不了了。原说的平均一个炮群出动24架天鹅,看来是用不了了。如果这种轰炸效果不属于偶然的话,那么每个炮群派出一个中队12架就可以了。这样算起来,用冰雹炸弹还比俯冲轰炸省飞机。”

    李国梁说道:

    “应该不属于偶然。相反……我认为,鉴于这是初次试验,机组成员都还没有经验。随着下面的多次训练,轰炸效果还会好。张大人、唐大人,末将请求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按照这种方式组织多次训练,就以12架飞机的单个中队为单位。并在大明腹地的不同训练场进行训练,最大程度排除偶然性。”

    张照先也很满意,点头笑道:

    “可以。你组织吧。”

    王鹤翔马上又追了一句:

    “几位大人,鉴于10公斤冰雹炸弹对硬目标有更好杀伤力,老朽强烈建议针对清军炮群的重型冰雹炸弹,就采用10公斤的。不知几位大人意下如何?”

    张照先看看几个人,笑道:

    “你们觉得呢?”

    唐云生也笑道:

    “只是米迫击炮我军装备的不多,这一万多炮弹,不知道一时间能不能凑出来这么多。毕竟陆战也要用。”

    向小强马上说道:

    “这好办,回去让人查查。不够的话,往兵工厂下一批订单好了,这种常规弹药生产线都是现成的,只要把机器一开就行了,我们生产和改装可以同时进行是炮弹,又不是汽车,月产十几万还是很现实的。”

    李国梁立刻也说道:

    “向大人说的不错,末将也是这个意思。”

    “如此说来的话,”张照先点点头,微笑道,“可行,就这么办吧。李司令,回去和王大人研究一下2公斤的和10公斤的冰雹炸弹的改装比例。时间紧迫,今天之内就要定下来,然后下去生产。”

    “是!”

    ……

    在英国和法国的牵头下,“关于实施不干涉西班牙协定国际委员会”在伦敦成立,即著名的“不干涉委员会”。委员会由27个国家组成,委员都是这27个国家驻英大使。不干涉协定规定,禁止向西班牙内战的双方输出和转运武器及军用物资。

    当晚,向小强从统帅部里开完会出来,一边和另两个军官说话,一边往停车坪自己的汽车走去。这时候他看到自己的汽车旁,一个禁卫军军官正和胡炯说话。

    看到向小强过来,胡炯和那个禁卫军军官马上立正敬礼。胡炯对向小强小声说道:

    “陛下请大人进宫议事……咳咳,陛下说,是关于‘不干涉委员会’的事情……”

    向小强点点头,上车一靠,说道:

    “去宫里。”

    他知道,这段时间进攻日益临近,自己太忙了,有日子没到宫里和朱佑榕缠绵了。朱佑榕现在就是个坠入爱河的少女,刚尝到爱情的滋味,即使这么多天没见面,也几乎是每天晚上都打电话的。她也知道自己忙于军国大事,不肯为了单纯想见自己而占用自己的时间。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件正事,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自己请进宫去商议,丫头岂肯放过这个机会?

    果然不出向小强所料,御书房里一个别的大臣也没有,甚至连一个宫女也没有!

    但是向小强不知道还会进来什么人,仍然把架子端着,像普通将领面圣的时候那样,正襟危坐。直到他看到卫子衿进来了,才放松下来。

    卫子衿来了,就说明朱佑榕马上也来了。也就是说,不会有别的大臣和将领再来了。因为天子总是得最后一个出现的。

    卫子衿微笑着跟向小强欠身鞠躬道:

    “向大人。”

    向小强也站起来笑道:

    “卫小姐,有劳了。”

    虽然向小强和朱佑榕现在还处于“柏拉图式恋爱”的阶段,但卫子衿的角色,已经多多少少有点西厢记中红娘的味道了。但和红娘不同的是,卫子衿既是两人恋情的维护,又是两人恋情的监督。包括两人谈情说爱时,卫子衿也是在角落里侍立的。但她这时候总是像石像一样,低头抄着手,充耳不闻,充目不视,让朱向二人既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又能给向小强以比较有力的威慑:别太过火,这屋里还是有人的。

    卫子衿浅浅地说了一声:

    “陛下驾到。”

    朱佑榕已经款款地走了进来。两人四目相视,片刻后朱佑榕笑道:

    “挺之。”

    “陛下。”

    两人同时瞥了一眼卫子衿。卫子衿轻轻地缓步退到门口角落里,依墙侍立,像平常那样低着头,垂着双目,再无表情。

    每次这种时候,向小强总是心说:我的姑奶奶啊,你就不能行行好,出去一次吗?就一次就行,真出去了给你多少钱都行。

    但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卫子衿就像个朱佑榕的纯洁守护神,倔强地保护着她的陛下。想要她出去,除非是朱佑榕明着下旨了。可要让朱佑榕公然下这种旨,比杀了她还难为情。

    再说,朱佑榕也是不可能允许向小强深度侵犯的,她想享受的,只是那种轻轻相拥、偶偶情话的感觉。但这样她又怕向小强一时控制不住、对自己用强。有卫子衿当护身符正合适。

    ……

    虽不能“深度侵犯”,但是“浅度侵犯”还是可以的。

    向小强靠近朱佑榕,又瞥了一眼卫子衿,轻轻一把将朱佑榕拥入怀中,轻声道:

    “榕榕,这些天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

    佑榕轻轻挣了两下没挣脱,也就让他拥着,低下头颈,微笑着轻轻嗔道,“我以为挺之整天都在想北伐的。”

    也不知这是玩笑还是半责备,向小强一怔,有些哭笑不得,笑道:

    要时间想北伐,其他时间想你。你知道,人的脑子不能只想一件事,要交替调剂的。”

    朱佑榕脸颊爬上一些红晕,仍是微笑着,抬手示意了一下沙,轻声道:

    “我们到那儿去坐吧。”

    “好吧,”向小强小声笑道,“我们就到沙上做。”

    朱佑榕没听出来他话中的邪恶,依旧让他拥着,款款移步到沙前,二人相拥坐下。

    向小强一手小心搂着朱佑榕的腰,另一手和朱佑榕的两只手温柔相握。朱佑榕脸颊又爬上了些红晕,躲开目光,只是把脸轻轻靠在了他胸膛上。

    向小强呼吸着怀中朱佑榕的少女幽香,一时心血来潮,低下头在朱佑榕玉琢般的脖颈上吻了一口。朱佑榕如同被电击一般,身子轻颤一下,猛地僵直。向小强感觉她大腿和后背肌肉一下都绷紧了,嘭嘭的心跳明显能感觉到。直到向小强把双唇从她脖颈上拿开,她的身子才渐渐放松。

    …那么长时间了,还是这样一幅坚守防线的状态。

    向小强没有再继续试探,而是贴着她的耳垂,半吹气半说话地温柔吐道:

    “不干涉委员会……你怎么看?”

    朱佑榕却有些失望,有些意犹未尽。她抬起脸庞,忽闪了两下长长睫毛的眼睛,有些迷茫地望着他。

    半晌才反应过来,又露出微笑,温柔地道:

    “沈阁老也开了内阁会议,他的意思是,西班牙的局势暂不明朗,而且英国也没有拉我们参加,一般的情况下,英国总希望把我们拉到它的一边的。我们是否考虑主动加入?明德合作之后,明英关系好像疏远了不少,沈阁老的意思是,虽然我们交好了德国,但毕竟不希望失去英国。能两边都维持良好关系那是最理想的。

    “现在英国没有主动拉我们参加不干涉委员会,可能预示着英国对两国关系的信心降低,以至于觉得不便贸然出这种邀请了……沈阁老说,虽然现在不干涉委员会的参加国都是欧洲国家,但并不意味着,英法不希望在东方有一个成员国……如果我们主动要求加入,可能会是一个和英国重新巩固关系的好机会……”

    向小强听着朱佑榕的偶偶细语,一边时不时地低头轻吻着她的脖子和耳朵,脑中却努力地逼着自己集中注意力,思考朱佑榕的话,思考着沈荣轩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和自己后世的结论结合起来,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过了一会儿,向小强觉得差不多了,便贴着她的耳朵,轻声说道:

    “陛下,你现没?沈阁老又想跟着英国屁股走了。”

    朱佑榕片刻没吭声,过了一会儿说道:

    “挺之,我很想知道,你对英国、德国这两个国家,是怎么看的。究竟哪一个才是我们大明值得长期交往的。”

    向小强搂着朱佑榕,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心中想着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最后,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一个早晚要成为自己妻子的人,这样猜来猜去的,真的很累。

    “如果说更值得‘长期’交往,”向小强凝望着墙上的画,轻声说道,“毫无疑问,自然是英国。”

    刚说完,他便感到怀里的朱佑榕身子一阵放松。不过,朱佑榕没有马上说什么,而是靠在他的怀里,继续听他怎么说。

    向小强继续说道:

    “先,我们大明如果不想走回头路,长远来看,还是要跟英国、美国、法国这样的国家多交往。毕竟近朱赤,近墨黑。这句话不但可以说人,也可以说国家。不管怎么说,英国是个基本健康的国家,虽然大萧条以来国内焦头烂额,但它的政治架构、经济结构,保证了这个国家能够良性循环。它的国民是理智的,成熟的,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国家、内阁、相、军队、国王,正确看待本国和外国,知道英国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对于zf和领袖,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说么时候说们知道可以山呼万岁、寄托崇拜之情的,永远只能是不掌权的国王。而对于掌握实权的内阁、相,他们知道必须保持警惕,死死盯紧,一旦有腐化堕落的苗头,立刻炒掉,换人。他们的相要竞争,政党要竞争。而竞争,永远是‘做得更好’的动力。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商场,商场就是上帝。如果有两家商场,那么顾客就是上帝。而且,只有一个商场的话,那么这个城市的经济将会越来越糟。如果有两家商场的话,这个城市的经济将越来越好。

    “靠着这个基本常识,我可以说,英国是个基本健康的国家。靠着这个基本常识,我还可以打包票,纵然在大萧条期间,英国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这样的国家有自我纠错的功能,在良性循环之中,最后总能走出危机。和这样的国家交往,我们大明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起码它不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国家。因为,它不会因为一个领袖的喜怒无常而喜怒无常。这样的国家,是有规律可循的,和它长期交往,是基本可靠的。

    “而德国正好相反,英国有的这一切它都没有。因为它的国民本就不成熟,现在又有纳粹附在肌体上,所以就像一个得了癌症、细胞无限裂变膨胀的人一样,最后甚至会变成一个科学怪人。靠着这种疯狂裂变,它短时间内会取得世所瞩目的奇迹。经济的奇迹,还有军事的奇迹。这些奇迹甚至会让整个世界觉得自卑。但是最后,这一切都会崩溃,德国将万劫不复。……如果你看过一本书,你就知道德国现在练的功夫,叫做九阴白骨爪……”

    我是说,”向小强收住了嘴,笑道,“我们现在虽然和德国交好,但决不能因此而交恶了英国。现在和德国走近,我们更多的是实用考虑。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北伐,北伐结束后还要经营明清新防线,粉碎北清的反扑,同时还要建设广大的光复之地……这都需要大量的先进技术。不但需要先进的军事技术,还需要先进的工业技术。

    “而德国,现在是西方世界做得最好的。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最好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只有德国,才能让我们只用粮食、矿石这些东西就换回大量的好东西……而英国、美国都不可能。但是,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那就是权宜之计,并不是长期的国策。可能只维持几年。未来几年后,假如英国和德国像上次大战那样,再一次对阵沙场、而我们必须站队的话……陛下,你知道我们应该站到那一边。”

    ':'

    '  '

    第189集 虎狼间的选择

    听完了向小强的一番话,朱佑榕迷离着眼睛望着他,脸上现出欣慰之色。()<>过了片刻,她才叹道:

    “挺之……我好欣慰你能这么看……我也好欣慰我们能在这种事情上有共同语言。你知道,现在不止我们大明,就连很多西方人都不能正确看待德国……他们只看到了英国、美国、法国这些国家陷入深重危机,同时又看到了德国逆势崛起的奇迹,就判定英美模式已经没落,德国模式必将成为历史新潮流……其实,这世上的道理就那么一点点,一旦领悟透了,很多复杂的问题都可以一眼看穿……挺之,这么说,你也是支持我们主动加入‘不干涉协定’的了?”

    向小强一怔,沉吟了一下,皱眉慢慢地说道:

    “这个……其实未必。我们虽然长远来看要走英美之路,但是眼下,却未必需要去主动参加‘不干涉委员会’。英国也未必希望我们参加。”

    朱佑榕从他怀里抬起头来,问道:

    “为什么?”

    向小强眯着眼睛,边想边说:

    “这次西班牙内战,一边是法西斯,一边是布尔什维克……正可谓两头是极端,英法在中间。你说英法这些中间国家,他们希望谁赢?”

    朱佑榕从他话中听出了一些什么预兆,忽闪两下睫毛,也思考着。

    “英法希望……”她突然说了半句,但是又没把握,喃喃地道,“英法希望……希望……”

    向小强看着她茫然的样子,又笑道:

    “好,英法不好猜,咱们先不猜,陛下,你就说我们大明吧。作为大明来说,我们希望谁赢?”

    这么一说,朱佑榕更茫然了。

    她低下头,口中喃喃地自语,又抬起头望着向小强,想说什么,终究没说出来。

    向小强说道:

    “是不是有种谁都不希望赢的感觉?是不是希望还能有第三种选择?”

    朱佑榕笑了,点点头:

    “嗯,就是这种感觉。没法选。”

    向小强笑道:

    “英国和法国也是这种感觉。一边极左,一边极右,这是在虎和狼之间做选择,简直没法选。这应该也是他们搞‘不干涉协议’的主要初衷吧,把西班牙丢给虎狼之间去听天由命,自己不插手。而且,现在他们国内都有一大堆问题,也没多大精力插手外国。

    “不过……有一句俗话叫‘拉偏架’,就是两人打架,另几个人去拉,但是只拉一个人,反而让这个人多挨了不少下,还显得拉架那几个人是好心……现在英法牵头搞‘不干涉’,就有点‘拉偏架’的意思。……虽然虎和狼他们都不喜欢,但总归有一边是比较不讨厌一些的。”

    朱佑榕望着他,半眯起眼睛,目光闪动着,半晌,轻轻的“哦”了一声: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现在的情况很明白,佛朗哥军掌握着西班牙原军队的80%,还有意大利、德国半公开的支持它,通过葡萄牙给它输血。共和政府军虽只掌握着原军队的20%,其他的都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但却握有都的国家黄金储备,可以不断从国际上购买战争物资……这种情况下,双方势均力敌,甚至政府军还颇占上风。

    “这时候,如果把国际上的武器源头给掐死,不允许主要强国向西班牙战争双方输入战争物资,那么吃亏的只能是共和政府军。因为虽然被禁运武器的是‘战争双方’,但是德国和意大利肯定不会受‘不干涉协定’影响的,仍会给佛朗哥输血。相**军却真的再也买不到武器了。……这不是拉偏架是什么?”

    “对,对,不错,挺之你分析得不错,很有道理……”朱佑榕赞叹道,“可是……你是怎么就能想出来的呢?为什么沈阁老他们都想不出来?”

    向小强汗了一把,得意之余又有些惭愧。这又是他沾了在后世几十年后看问题的好处。现在西班牙局势瞬息万变、每天都有无数个可能性,足以让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家做出无数个错误估计。要直到三年后西班牙战争整个结束后,才有可能比较完整地得出结论。到那时候再反观现在,很多事情才能恍然大悟,才会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而向小强仗着后世的信息优势,现在就成了“事前诸葛亮”。

    朱佑榕接着说道:

    “你的意思是……‘不干涉协定’的出台,不光是反映了英法难以抉择,而且反映了英法在难以抉择的时候,相对比较能够接受佛朗哥一点?”

    “对,应该是这样。至少在他们现在看来,布尔什维克是比法西斯和纳粹更危险的。这也是国际社会传统的认识吧。毕竟法西斯和纳粹出现时间还很短,那些老牌国家还没对之形成习惯性的恐惧。还有一点,就是事实已经说话了。布尔什维克俄国上台二十年,苏联农民什么命运,知识分子什么命运,军官什么命?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