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父亲与平时不同,穿上了只有在过年拜神祭祖的时候才穿的衣服。
父亲说,这是大事,要去求别人放出一点文曲星的贵气。不用拜祖的敬意,别人是可能不把书借给你的。
---
这是一个清王朝西南的四川省盆地中部浅丘地带的地方,没有明显的河流。唐家在成都府去顺庆府南充的官道边上。在唐庆家的东方向就是张老爷家,他家是书香门第,虽然没出过进士,但出过几个秀才,现在当家的张谭理,张家是了不起的家族。而刘氏祠堂在唐家的西南方向,是一个很大的刘氏集居区,出了几个秀才。在北方挨着唐家的是黄家,不过基本上都是雇农,佃农,地是仁家的,仁家没在这住,在唐家向西的一个小镇的大河对面的冲积平原上,是一个大家族,出过举人。在唐家西边有个小场镇,父亲他们在农闲的时候,就是在那干活。唐家主祠堂在唐庆家的东北方向十市里的地方,唐家主祠堂下的人也出过几个秀才。不过现在对于唐庆来说,这都是他不知道的。
---
张家,有一个大的宅院,有一亩来地。父亲一个人去敲门,张家一个家仆警惕地伸了一个脑袋出来。看见是父亲,就露出了笑脸,父亲是小场镇上的熟脸人,家里还有十多二十亩的地,虽然家里还有俩兄弟没结婚,而且自己的孩子得了大病又好了,不过没有借钱卖地。应该不会给张家和自己带来麻烦。
“安胡子(在古代,南方有些地方平民百姓对结了婚的男子的一种叫法,不是土匪,也不是年龄大了的人。),你有什么事吗?”那个家仆对父亲说道。
“是来福啊!我是来找一下张老爷,借几本书,我那孩子现在都在地上写字了,我看着这样也不是个事呀!就来向张老爷借几本书回去,让他看。”父亲对那家仆说道,脸上全是笑容。顺道就给了来福5文钱。
“就你那生病的孩子,病号了就可以这样了!那你祖坟冒青烟了!”来福也是高兴,有一些和父亲开玩笑地说。“那好,我去给张老爷说说,应该能借,你在这等着,我这就去。”说着来福就进屋去了!门都半掩着,忘关了!
---
不一会儿,来福就叫父亲进去了!
到了张家正屋,父亲很是恭谨地向张谭理问好。
张谭理叫父亲坐下,父亲没敢坐,毕竟别人是秀才,自己什么都不是,怎么敢,也不敢。这不是一个阶层的,不能平起平坐。
张谭理问了父亲唐庆的一些情况。对唐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父亲说“唐仲山这孩子没有一点基础,没学习过,其他的他看了也没什么意思,看也不懂,就《弟子规》吧!如果有那个天赋就在来找我。”随手就拿了那本《弟子规》给父亲。
“对了,读书,没有笔墨纸砚怎么行!”张谭理也给唐庆(现在可以叫唐仲山了)配上了一些纸,一支笔,一块墨,一台砚。
父亲用准备的红布包好,由于父亲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东西,就没有带装东西的篮子,张家还给父亲一个篮子装这些东西。来福把父亲送到门口,有些开玩笑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