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业之晋君襄公》免费阅读!

第七章 重耳辞世 姬欢继位 上(2/2)

作者:可乐哲男

苦漂泊半辈子。自古君位更迭最是容易出事,元帅不要有顾虑,当议则议,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就是今后君上怪罪下来,老夫也愿与元帅共担。”还是魏犨快人快语。魏武子虽不在朝,资历战功却是无人能及,在军中很有威望,说话也自然有些分量。

    赵衰并不答话,看看胥臣,胥臣问道:“既然要议,元帅有何高见?”

    “好。我不绕圈子,君上百年之后,大位传与谁,想必是最要害的。纵观诸侯,大多是太子继位,可咱们晋国老是有破了章法的事。加之最近君上昏迷期间,总是在喊姬雍的名字,宫中已有传闻,说是君上要另立姬雍为太子。”

    “姬雍一直是君上最为宠爱的儿子,这大家都知道。”赵衰接话说道,“当年在翟国,元帅可还是姬雍老师哩。”

    “不错,雍儿这孩子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老夫当年在他身上也花了不少心血。但是,为人臣子当为晋国大业计,不能太多儿女情长。自君上返国后,便将姬欢立为太子,这些年,太子勤习军事政务,可谓中规中矩。更为难能可贵,他从伍长做起,硬是凭着战功升至副将,这在军中也是人人敬佩。”

    先軫顿了一顿,接着说,:“若君上挺过今冬,自是最好;若有不测,老夫并中军将士力拥太子上位!诸位以为如何?”先軫扫视一周,三人皆是若有所思,看着大家默不做声,先軫开始点将,“上大夫,你现在代理政务,你来说说。老夫是个粗人,不及上大夫能有全局之见。”

    “元帅哪里话,诸位追随君上多年,此番公议,实为晋国。太子虽少言寡语,却是刚毅坚韧,几次恶战都身先士卒,与普通士卒共进退,这大家都看在眼里。可赵某有一问,若君上有所好转当然最好,可如果弥留之际,君上要接回公子姬雍,另立为储君,你我从是不从?”

    赵衰此问,切中要害,也是胥臣、魏犨所担心的。重耳重病已来,几次提到姬雍,甚至昏迷之时还在呼喊着姬雍的名字。若按一般理解,可算是思子心切,毕竟姬雍8年前入秦为官,一直未曾回来。可宫中盛传这是重耳要另立储君。

    “赵大夫确是远虑。雍儿多年不在晋国,对晋国之事并不熟悉,比较来看,姬欢继位更为妥当。老夫还是那句话,力拥太子继位。”

    “老元帅一心谋国,魏某佩服,老夫也力举太子上位。想来我这糟老头子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大不了在死一次。”魏犨摆开了豁出去的架势。

    话已至此,先軫和魏犨算是摊牌站在太子姬欢一边,胥臣站起身来正色道:“老元帅,魏武子,既是公心之意,胥某也来说说自己的主张。君位更迭终究是公室之事,我等皆是姬姓家臣,妄议君位已是不妥。君上如若另立,我等不从,这岂不是逆君背德?我胥臣难以从命。无论太子姬欢也好,姬雍公子也罢,都应由君上定夺。”

    “胥子愚忠!君上神志清楚怎会有另立之意,分明是昏迷之中做的决断,怎可作数?”魏犨不以为然的反驳道。

    然而一旁的上大夫赵衰却是一言未发,不置可否。先軫再次把目光放在赵衰身上,“上大夫可有高见?”

    “三位说的都有道理,赵某倒是以为,无论谁来继位,只要保绛城不乱既是我等尽责了。君意难测,怎知君上暗中没有考察公子姬雍呢?君上做事,常有非常之举,这些年我们看到的是君上不断考验太子,但也说不定公子姬雍也在考察之列,只是我等不知罢了。”

    “虽是如此,老夫还是看好姬欢,争霸之世,没有战功在军中就没有根基。好吧,此事暂且搁置,如上大夫所言,保绛城不乱为当务之要,中军、上军、下军更要齐心协力,晋国不能再有乱政之事了!”

    “下军定全力以赴!”

    “上军也比尽力而为。”

    “老夫我是没有兵权了,但是谁要是敢乱政,我手中还有镇国剑!”

    四位重臣终究是达成了一致。

    ;
小说分类